书城历史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4936700000077

第77章 谋胜之道,制敌法宝——14个关于施计用谋的历史经验(4)

韩信自拜为大将后,即升帐阅兵,且定出军律数条,号令帐外。大小将士,因他兵权在握,也只好勉强听他的了。韩信亲自监督操练,口讲指画,如何排列阵势,如何整齐步伐,如何奇正相生,如何首尾相应,如何可合可分,如何可常可变。种种兵法规制,就是刘邦手下将士如樊哙、周勃、灌婴等也都不知道的。众人见识了韩信练兵,才知道他确有才学,不是寻常人可比的。于是众人都生出敬畏之心,遵守韩信号令。自他操练兵起,没有几日,已是军容严整,壁垒一新了。刘邦这时已有与项羽相抗的心思,又见韩信将军容整治得如此齐整,于是召韩信前来商议。两人心意相通.于是定于汉王元年八月吉日,出师东征。当时出行的栈道已被烧毁,不能行军。汉王刘邦早已同张良定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这次又问韩信该怎样进兵。韩信说的与张良不谋而合。刘邦高兴地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于是他们派了兵士几百人,装作去修建栈道,自己却同韩信率领三军,悄悄地从南郑出发。只留了丞相萧何守住川地。征税收粮,接济军饷。

此时正值仲秋,可谓是天高气爽,将士们也都想要东归,于是日夜兼程,从小径直奔陈仓。

在这里防守的是雍王章邯,原本奉了项羽的密嘱,堵住汉中,作为第一道门户,防止刘邦出川。章邯时常派兵巡察,就怕刘邦出击。不过他算差了一着,总以为刘邦要想东出,必须经过栈道,而栈道被烧毁还没重修,不能通行,所以章邯安下心来,一点儿也不加防备。这天有探马来报,说汉兵已有数百人,在修理栈道。章邯笑着说:“栈道那么长,烧毁的时候容易,再修筑却是万难啊!就这么几百人,又当什么事?刘邦想要东进,当时又何必烧掉栈道,真是笨得可以了!”又有人报说,刘邦已拜韩信为大将。章邯不知道韩信是什么人.就又派人探听消息,派出去的人回来报说了。章邯听说韩信曾经钻入胯下,就又大笑说:“胯下匹夫,也配做大将吗?刘邦这么糊涂,怪不得看他做事可笑。以前烧栈道,已是失策;现今修栈道,又只派了几百人,我倒要看他到何年何月才能修完。”从他的言语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刘邦是极轻视的,全不把他放在心上。

到了八月中旬,忽然有急报传到,说是汉军已到了陈仓。章邯怀疑情报不准,跟左右人说:“栈道还没修好,汉军又从哪里出来,难道能插翅高飞么?”话虽这样说,但也不得不再派人去探听明白。没过多久.就有陈仓的守兵逃到废邱,报称刘邦亲率大军打下了陈仓,杀死守将。章邯这才惊慌起来,自己想:“汉军没经过栈道,是怎么走的?难道另外有小径可到陈仓?还是我亲自领兵,前去截击。”于是领兵数万,直奔陈仓。两军相遇,便即交战。汉军是积愤已深,各自奋不顾身,勇猛冲杀。章邯的兵士,却大多是秦的降军,勉强归附的,怎肯为章邯拼死力,送了性命?因此战斗开始没多久,章邯的军队就溃败.四散奔逃。章邯只好收拾残军败走,奔往好畴,汉军从后追杀,不肯罢休。后来章邯因为吃了败仗,走投无路,拔剑自杀了。接着,刘邦继续率大军一路进击。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都相继投降。至此,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就被刘邦全部占领,这也为他日后称霸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例中,刘邦通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顺利挺进到关中,站稳了脚跟,自此,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经验要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在军事上的舍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实际上则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暗度陈仓”的前提是“明修栈道”,其实,这也是一种障眼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做一件事,暗地里却在做另一件事,因为转移了对手的注意力,最后很巧妙地把事情做成功了。

★经验97:声东击西,虚实结合——曹操擒张绣

汉末三国初,天下大乱,各路诸侯拥兵自重。袁术在淮南僭号称帝,曹操领兵讨伐袁术。张绣乘虚攻打许都,曹操只好回师许都,发兵讨伐张绣。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统大军至南阳城下,张绣知道曹兵已至,急忙派人报告刘表,让他为后应。同时与雷叙、张先二将领兵出城迎敌。两阵对垒,张绣出马,指着曹操骂道:“你是假仁假义毫无廉耻的人,跟禽兽有什么两样,曹操大怒,令许褚出马。张绣派张先接战。只三个回合,许褚便斩张先于马下,张绣军大败。曹操引军一直追赶到城下,张绣进城,闭门不出。

曹操围城攻打,见城壕很宽,水又很深,急难靠近,就命令军士运土填壕,又用土布袋及柴草把相掺杂,在城边做梯凳。还用云梯向城内窥望。曹操骑马绕城观望有三天之久,尔后传令,让军士在西门角上堆积柴草,会集众将,说要从那里上城。这是曹操声东击西之计,扬言从西门杀入,实则想从东南杀入。

不料,曹操此计却被城中一人识破。这个人叫贾诩,字文和。是张绣的重要谋士,很有谋略。见如此光景,便对张绣说:“我已经知道曹操的用意了,现今可以将计就计而行,定能打败曹操。”

原来,曹操每日绕城观察时,贾诩也一直在观察曹操。他知道,曹操是很会用兵的统帅,而且在制定好作战计划时,很少跟属下讲,只会吩咐属下依命而行。贾诩在城上见曹操绕城观看了三日,就知道曹操在考虑攻城的计策。他见城东南角砖土的颜色新旧不一,鹿角也多半已毁坏,就已料定曹操想从这儿进攻。曹操假意在西北角堆积柴草,制造声势,想哄骗张绣撤兵共守西北,好趁夜黑由东南偷袭,来一个声东击西。

曹操此计虽然瞒过了张绣,却骗不了贾诩。贾诩向张绣说明曹操诡计,张绣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办呢?”贾诩说:“这事很容易。明日可选精壮的士兵,饱食后个个轻装,全隐藏在城东南的房屋内,再叫些百姓假扮军士,把守城西北。夜间任他们在东南角爬城,等他们爬进城后,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曹操都可能被抓住啊。”张绣大喜,依计而行。

此时,早有人报告曹操,说张绣调兵集中在西北角,呐喊守城,而东南角却很空虚。曹操说:“中我的计了”于是命令士兵秘密准备爬城器具,白天引兵攻西北角,等到二更时分,领着精兵在东南角爬过壕沟,砍开鹿角。城中没有一点动静,众军一齐拥入。只听见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曹军急退,背后张绣亲自指挥勇壮之士追杀。曹军大败,退出城外,退了数十里。张绣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曹操计点败军,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

曹操欲用声东击西之计进攻张绣,不料却中了贾诩的声东击西之计。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计不如识计人。

经验要诀: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对手作出错误判断,然后乘机挫败对手的策略。为使对方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做某件事,却佯装要做;本来决定做某件事,却不显出任何的迹象。似可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声东击西”的应用关键在于真假要有变化,虚实必须结合,一假到底,易被敌人发觉,难以制敌。此计成败,必须以正在进行时的对手思想混乱之时,以转移对手的目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声东”是手段,“击西”才是目的。

这一策略在于把对方的注意力用在我方不甚感兴趣的地方,使对方增加满足感。这是谈判中常常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能使我方与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谋得我方利益的同时,使对方也感到最大的满足。这种策略如果运用得很熟练,对方是很难反攻的,它可以成为影响谈判的积极因素,而不必冒重大的风险。

摆平生活中的诸多事情,此计也是我们常用的,运用之关健是要保密,这是万分重要的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此计也就毫无意义了。

★经验9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楚明主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齐国人,此人身高仅有4尺多,个子矮小,但他却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说起话来幽默诙谐。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当时的君主齐威王,君王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还很乐意接受,齐威王还曾多次派他代表齐国出使其他的诸侯国。

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每日只知道饮酒作乐,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士很为国家的安危担心,很多人想去劝谏齐威王,但又怕说不好触怒了君主,轻则会被削职罢官。重则有可能脑袋会搬家,所以也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挺聪明的,他经常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振作起来。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一只大鸟,栖在王宫的庭院里已经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飞又不叫,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

聪明的齐威王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贪图享乐,置国家安危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