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4939200000048

第48章 以佛心修忍辱心——忍是洞天,辱为福地(2)

刘强非常努力,每天早上5点40分起床,一直训练到晚上8点。这比工厂劳动强度还要高的训练,让很多球童萌生退意,但刘强坚持下来。这样的苦,比起他在乡下吃的苦,简直是小儿科,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除了训练,刘强疯狂地学习文化知识。在他看来,一个杰出的高尔夫球手,一定是学识渊博、举止优雅的绅士。刘强知道了老虎伍兹,了解到高尔夫运动发展现状,这项运动在中国,还只是少数精英阶层的运动。

1998年3月23日,长安高尔夫球会贴出成立球队的通知,球员要在现有的球童中选拔。刘强马上报名。凭借聪明的头脑、敏捷的身手和强壮的体魄,他又通过了考试。刘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9年,刘强报名参加大白鲨中国高尔夫球业余公开赛,拿了第15名。长安高尔夫球会以书面形式表扬了他,让他信心大增。

2000年一整年,刘强都在努力训练。他结识了香港高尔夫球协会主席廖炳光先生。最初,两人经常在球场遇见,彼此很少说话。一天,刘强在练球,廖炳光走到他跟前说:“我每次来都看见你在这里训练。你是我见过最勤奋的球手,一定会成功。”交谈中,刘强才知道廖炳光是香港PGA教练。在他的真诚恳求下,廖炳光同意指点他。为了提高刘强的球技,廖炳光甚至专门从香港抽时间过来陪他练球。

一次,廖炳光和刘强约好一起下场练习短杆,碰巧遇到大热天。不到半个小时,两人浑身湿透。刘强说:“师父,稍微休息会儿再练吧。”廖炳光却说:“如果比赛时碰到这样的天气,咱们能休息吗?现在不练什么时候练?”两人硬是在太阳下烤了几个小时。为让刘强安心训练,廖炳光送给他一笔钱和一副太阳镜。在廖炳光指点下,刘强的球越打越好。

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中国派出四个高尔夫球球员参赛。刘强就是其中一员。

从2001年开始,刘强连续三年参加全国高尔夫职业球员考试。2003年4月,他成为职业教练,并以这个身份参加全年的职业比赛。年终,他的全年总积分排名全国第十。按照当时的规定,年终总积分排名前十二位的可以自动转职业。他终于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职业球员,实现了追求多年的梦想。

现在,刘强成为球童考试的主考官,拥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学校,专门教人打高尔夫球。

著名华人领袖陈香梅先生指出:“中国人无论在何地方,因为来自地大物博的中华,有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又受孔孟礼教之熏陶,因此,无论从文从武,在朝在野,无时无刻都有点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可说是超越了党派、超越了地区,甚至超越了时空,这种使命感使中国人在今日多变的世局中仍然追求中国的强大与统一。”

中国人“不可随境而迁”的定性、定力就来源于这样一种不负祖先、不负世界、不负自己的神圣使命感。

只有不肖子孙,才会不自信、不自尊、不自强、不自立地苟且活着,把取予关系颠倒过来,马马虎虎地应付生活和本职工作,不想费吹灰之力而只想把什么都攫为己有。“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菜根谭》)饥寒时便卖身求荣,饱暖时便得意失态,谁炙手可热了就去攀附,谁贫寒破落了就去践踏。这种毫无定性、定力可言的下作行为也只有不肖子孙才做得心安理得。

在当今世界,与我们华夏民族同样优秀的大和民族、德意志民族,他们的后世子孙在承继先祖的精神财富这一点上,比我们做得更好。他们做得更好的,也正是我们应当吸收过来的,融入华夏精神中的新养分、新资源。

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朝三暮四。不论学什么和做什么,都必须有专一的目标,不应当三心二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否则,就容易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有一个青年名叫光藏,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佛像雕刻家,故特别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佛像的常识,使其在雕刻方面有所成就。

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一言不发地只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云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开口大骂,并赶他离开。因为时近黄昏,其他弟子看到这种情形,颇为同情,就要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到了三更半夜,他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以温和的口气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昨天傍晚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所以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与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这样不知惜福且轻易浪费的人,怎么能够雕刻佛像?”

光藏对此训示,颇为感动而钦敬不已,并且在深加反省后,终于入门为弟子,对佛像的雕刻,其技艺也独树一帜!

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虔诚的心就是敬业精神,岂单指刻佛像?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有虔诚的心,兢兢业业。

古人云:“事无难易,唯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在向自己的目标进军时。要抵抗住各种纷繁世事的诱惑,抛弃那些会妨碍自己的因素。坚定信念不动摇。同时,一旦知道了自己的所为与目标相悖,便要立刻改正。入迷了,好到发疯似的,一定成功;因为世界上外在的一切东西,都不在话下,都不在心目中,这个就是人成功之路。这是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不二法门。这就是大师所告诉我们的做人做事的真理。

信念是佛,强勇通神

圣人胸怀,对于社会国家,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然知道挽救不了,可是他硬要挽救,做了多少算多少。孔子所以为圣,就在这里。明知道这个人救不起来,我尽我的心力去救他,救得了多少算多少,这是孔子之圣。

王蒙说:在中国的古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从古至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整体的不公正、不清醒、不健康的形势。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实力不足,一件事的成功太无把握。怎么办?是知难而退还是知难而进?

而一些仁人志士,爱国者、先行者、革命者,大师大家,明知正确的主张处于劣势,正义的事业处于劣势,清醒的思想处于劣势,自己的实力还远远不够,还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必败的估计,挺身而出,做出完全没有成功希望的努力,叫做知其不可,知其必定不能成功,知其会给自己带来危险,知其不能被很多人理解,其处境真叫恶劣了,而不放弃,而为之,仍然那样去做。多少民族英雄是这样做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在本朝代已经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作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只能是以身殉职。这里有一个被康德称之为绝对命令的东西,无条件、无保留、无商量,我们无法想象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多少革命志士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秋瑾,比如李大钊,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势下没有惧怕付出代价。还有如韩愈的谏迎佛骨,海瑞的罢官,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成为划时代的突破的一个序曲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

前边我们讲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原则,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学上一点高尚和高明,就可以得心应手,所向无敌,百战不殆,如入无人之境。不,不可能的,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标杆不是一跃就达到了的,你不可能什么都学会了学精了、学妙了才做事情,你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在碰壁中,在失算与挫折、失态与丢丑中学习。你做了十件事,其中最后一件做到了行云流水,游刃有余,无为而无不为,发必中,行必果,这也是值得赞美和满意的。那么前九件呢,你追求的是化境,做到的仍有生疏;你追求的是瓜熟蒂落,做到的仍然有些勉强;你追求的是不言之言,却仍然费了许多唇舌;你追求的是不战而胜,却仍然是颇费力气。这不但是不足为奇的,而且几乎是必然与必须的。这说明什么呢?除了化境,除了因势利导,除了心平气和与理性的微笑以外你必须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必须在追求成功,追求高妙,追求高境界的同时具有不怕碰壁,不怕失败,不怕风险,不怕付出,更不怕投入的决心和勇气。

这里还有一点,沉重的一点,我必须告诉读者:虽然我坚信美德是必要的,智慧、光明、心胸和境界都是必要的和有着奇妙的效用的,但是这些好东西并不注定它一出现就所向披靡,它们的被承认,它们的发挥、运用和成功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开始之前之中乃至之后,仍然有人痛恨美德,痛恨智慧。原因很简单,你的善良反衬了他或她的恶毒,你的智慧突显了他或她的冥顽,你的博大提示了他或她的褊狭,你的光明照耀着他或她的阴暗,你的学问、好学更比较出了他或她的昏乱、刚愎、不学无术。这样你的存在就成了对恶人、蠢人、糊涂人的挑战,成为他或她的奇耻大辱,成了他或她的眼中钉。怎么办呢?能够因而就不善良、不好学、不智慧、不光明、不宽广、不高妙起来吗?能够向愚蠢和恶毒投降吗?不,不可能,只能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必是有勇气、有志气、有抱负、有目标的人。

《孙子兵法》有云:“降则必败,战则胜二一,走则难胜。”当两方交战之际,敌强我弱,而又非战不可,则明知必败而要战,也非无可胜之机。昔日项羽破釜沉舟不死不归的勇气,一举击溃秦国军队的主力,项羽面对军队比自己多达几十倍的秦军,以直上云天的勇气将其击败。论勇气谁敢与他争锋!

蒲松龄七十多岁还欲进京考试,但是还是不中。其心怀救万民于苦难的志向,终不被朝廷所用,以至后来“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蒲松龄面对一次有一次的名落孙山,明知朝廷不会用他,却还欲去应试。可谓真乃有志之人也!

“看天下满街狼犬,几人能过成眷属”。林觉民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一心怀有救民之情感,面对北洋军阀的强力抵制,他毅然为革命出力献策,虽然在此过程之中被捕,然其救国救民的抱负是一个个地传播开了。不可不谓有抱负之士!

国共内战时期,在毛泽东领导下的共产党军队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兵力相差太大了。但是毛泽东还是冒着千辛万苦与强大的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最后夺取斗争的胜利,如果毛泽东因为国民党的实力强大,而放弃战斗,那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然而毛泽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经过长时间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可谓有目标之人也!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迎着困难一步步地向前迈进,虽然失败了,但是也无愧于心,至死无憾,世上好汉还不是同样云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短短数十年光阴,而没有些勇气、志向、抱负、目标,怎么去干一番大事,那岂不是白白在世间走一遭?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倾尽毕生之力而为之,莫待老年空悲叹。孰不知潇洒亦是真英雄!执著方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到底,尽显人生价值!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败犹荣!

不度八十一劫,难取西天经

一个人要有始有终,就是孔子讲过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我们有时候慷慨答应一件事,说一句话很容易,不能过了几天,把自己原先讲那句话的动机忘了。所以孔子说,一个人经过长久的时间,不忘平生之言,讲的话一定做到,有始有终,能做到的话,就是了不起的人了。

一个人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上,忘掉了生死去拼命,博得成功而成名那还算容易。但是,在人生的途程上,零割细刮地慢慢走,有时真受不了,会有恐惧之感。在这个时候能够不恐惧、不忧愁、不烦恼,有始有终,就是了不起的人。

人做不好事不是你的做事能力差,而是你没有认认真真把事情做到最后,如果你能一心一意做事并坚持到最后,你就一定会把事情做成。

古河市兵卫出生在日本一个普通人的家庭里,从小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他很小就到一个豆腐店当伙计。后来受雇于一个放高利贷的人,替主人讨债,有一天晚上他到一个客户家讨债,人家根本就不理睬他甚至熄灯就寝,他只好忍饥挨饿地苦等到第二天早晨。这位借贷的客户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被他对老板的忠诚所折服,把原本不想还的贷款及时还清了。

古河士兵卫的雇主后来从借贷款人口中得知他为了讨回贷款,苦等一夜的惊人壮举,很欣赏他的敬业精神,认可了他的为人,便把他介绍给了一位没有儿子的财主当养子。古河士兵卫被安排到富豪小野组中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古河市兵卫兢兢业业政绩突出,在富豪小野组中工作时间不长就被提拔为总经理。他在任总经理期间,征得养父的同意花了一千两黄金买下了一座废铜矿,他带人打探矿,一连三年都过去了,也投了不少资金,就是没有挖到一块铜矿石。他与矿工们吃住在一起,进行惨淡经营。到了第四年他终于挖到了一条品位非常高的铜矿脉,仅采了一年矿就收回了所有投资。找到矿第二年往后,每年的利润都很丰厚,并逐年提高利润率。当时古河士兵卫成了日本有名的开矿大老板,他的铜矿在日本成为有名的大矿。日本是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政府对他也是格外重视,对他的矿山给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使他的矿山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他所经营的铜矿成了日本矿业的支柱企业,古河士兵卫也成了日本商界的红人。在当时他成了全国有名的矿山大王,被誉为日本矿业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

古河士兵卫的成功,主要是他有一种敢于面对失败,锲而不舍的精神。

丘吉尔应邀要参加一次演讲会,他为了取得讲演成功,在会前他认真地做准备工作,反复背诵讲稿,自己进行演讲练习,恐怕到时候出丑,被别人耻笑。

经过精心准备,丘吉尔如期参加了演讲会,他一进入演讲会场就非常紧张,他的心跳加速,满脸冒出了汗珠。按照会议安排,该他上台演讲了,他走上讲台给台下人鞠了个躬,然后开始演讲,没讲几句话,因为太紧张,他把已经背好了的讲稿全忘了,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急得他满脸通红,他无法挽回这种尴尬局面,只好自己离开讲台,回到自己原来的座位上,放弃了演讲机会,讲演会继续往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