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生活于明朝中期,以文进士而授武官衔,并在平定叛乱的战斗中显得有勇有谋,屡建功勋。终因郁郁不得志而病死。
文人治兵镇压起义
王守仁的父亲王华,字德辉,在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考中进士第一名。后来任学士一职,为皇帝讲解经书。
王华对儿子的教育十分严格,王守仁从小就十分刻苦地习文练武。到十五岁时,出外游学,客居于居庸关、山海关一带。他熟悉兵法,喜欢谈论军事,对射箭也十分擅长。他经常独自一人骑马出塞,放眼观赏塞外山川形胜,流连忘返。王守仁在20岁时参加乡试,并考中举人,后又考中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不久授任兵部主事。当时,总督军务的太监张忠因王守仁以文进士授任兵部的武职,心里很是蔑视。有一次,张忠当着众人面命令王守仁射箭,想借此机会羞辱他一番,哪料到王守仁并不示弱,跨步上前,弯弓搭箭,连发三箭全部射中目标,在场观看的人不禁大声欢呼,一齐为他喝彩。张忠此时早已面色泛红,神情沮丧,不知自己如何收场了。
正德十一年(1516)八月,王守仁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时这一带有许多农民起义队伍。王守仁到达任所后,首先与福建、广东两省军队联合,向盘踞在大帽山的詹师富部进军。正德十二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驻屯上杭,连破义军四十余寨,詹师富被俘。七月,进兵大庾,副使杨璋俘虏了起义军首领陈日能。十月,王守仁自驻南康,调度多路部队合击横水、左溪,将起义军首领逼迫到桶冈。后攻破桶冈,谢志山投降。十三年正月,王守仁设计诱杀了池仲容。至此,全境起义基本被平定。王守仁因功晋升为右副都御史。
奇计破敌平定反王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朝廷派王守仁去福建察看叛军的情况,王守仁刚走到丰城,就接到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谋反的消息。王守仁急忙前往吉安,与另一位将领伍文定一起征召兵马,调运军粮,准备器械和船只,并传布檄书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号召各州县官吏各自率领下属同心抗敌,为国家分忧解难。王守仁清醒地认为,叛军如果从长江出兵东下,就会威胁到南京的安全,并建议众人用计拖延住叛军10天,阻挠其东下,叛军就不会造成大的祸患。
于是,王守仁派出很多间谍人员,用檄书传令各府县说:“都督许泰率领边疆部队,都督刘晖、桂勇率领京城守军各4万人,从水陆两路与我军会师。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部下合计16万人,直接攻打南昌。所到之处,有关部门缺乏供给,没有守职的,处以军法,决不宽贷。”接着,他又写了一封蜡封的书信,派人送交朱宸濠的丞相李士实、刘养正,信中讲到朝廷已了解他们想要归顺的诚意,让他们诱使朱宸濠早些发兵东下,以便于官军剿灭。然后,王守仁故意让间谍人员将这封信的内容提要泄露出来,引起朱宸濠的怀疑。朱宸濠急忙找来李士实、刘养正商议,二人都劝他赶快攻取南京,登上帝位,所言正与信中内容相符合。朱宸濠疑心更大,迟迟不肯下达兵发南京的命令。直到十多天后,朱宸濠得知王守仁檄书所宣称的那些兵马并没有赶到时,才知道自己上了王守仁的当。
受了欺骗的朱宸濠恼羞成怒,于是在七月间率领部下6万人,偷袭攻陷了九江、南康,然后渡过长江,逼近安庆。
朱宸濠大军出动,南昌留守的兵力很少,王守仁得知后心中十分高兴,急忙前往樟树镇,与临江知府戴德孺、袁州知府徐琏、赣州知府邢璃、都指挥余恩、通判胡尧元、新淦知县李美、泰和知县李楫等人会合了8万人马,号称30万,准备进军南昌。
王守仁先将部队驻扎在丰城,以伍文定作为前锋,直接前去攻打南昌。王守仁先派奉新知县刘守绪袭击叛军伏兵。到半夜时分,伍文定率兵来到南昌的广润门下,击败了毫无心理准备的守兵。刚近黎明,众军一齐赶到,用梯子攀登上城墙,冲入城内,将留守的朱拱橼等人全部活擒。
官军进驻南昌城后,也连续发生杀掠、抢劫、烧死宫中之人的事件。王守仁严格军纪,下令斩了十多名违犯军令的官兵,宽恕了那些被胁迫的从犯,并且派人安顿当地的士绅和百姓,安定了城中百姓。
王守仁在南昌城中停留了两天后,又派伍文定、邢璃、徐琏、戴德孺各自率精兵分道进发,而命令胡尧元等将领在贼军必经之道设下埋伏。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军,在黄家渡与官军相遇。伍文定阻挡贼人先锋,贼寇认为伍军人少,纷纷上前冲杀。这时邢璃绕到了贼寇背后,伍文定、余恩掩杀叛贼,徐琏、戴德孺张开两翼以分散叛贼势力,胡尧元等伏兵发起,将叛军杀得大败而逃。朱宸濠吃了败仗,非常恐惧,赶忙调发南康、九江的全部兵力。王守仁得到消息,派抚州知府陈槐、饶州知府林城攻打九江,建昌知府曾玛、广信知府周朝佐攻打南康。朱宸濠军队与官军相厮杀,官军退却。王守仁当即斩杀先退却的人,众军于是拼死搏斗将叛军击退到樵舍,把船只全部连在一起结成方阵,朱宸濠为了能够使手下将士为他卖命,他把全部金银都赏赐给了他们。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接见他的文武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装载柴薪,乘风放火,烧毁了朱宸濠军的副船,他的妃子娄氏等人都投水而死。朱宸濠所乘坐的船搁浅,仓猝之间换了一条船逃跑,逃出没有多远,就被王守仁手下的士兵活捉了回去。朱宸濠手下将领李士实、刘养正以及投降叛贼的按察使杨璋等人都被擒获。同时官军也攻克了南康、九江。
奸佞当道功高不用
武宗朱厚照得知朱宸濠造反,也自称威武大将军,率军南下亲征,副将军许泰、太监张忠等先于武宗一步南下。此时,王守仁已将朱宸濠擒获。朱厚照身边的许多亲信人物,过去大多接受过朱宸濠的贿赂,王守仁也曾经说过请求皇帝贬黜奸佞一类的话。朱宸濠被平定后,奸佞们既企图与王守仁争功,又担心王守仁揭发他们的罪行,于是便先发制人,诬蔑王守仁,说他事先曾与朱宸濠通谋,只是在看到没有成功的希望后才起兵平叛;甚至要求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以便让朱厚照亲自去擒获朱宸濠。
王守仁趁许泰、张忠尚未到达,就带着朱宸濠离开了南昌。王守仁在钱塘遇上了太监张永,告诉他已经被弄得贫困不堪的江西,实在经不起朝廷大军的骚扰了。张永对他的看法表示认同,王守仁把朱宸濠交给了张永,自己去了京口,准备朝见朱厚照。正在这时,皇帝又下诏任命他为江西巡抚,王守仁便又立即返回到南昌。
嘉靖六年(1527),思恩、田州土着首领卢苏、王受起兵反抗朝廷,并击败前来镇压的总督姚镆。明世宗于是诏令王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黄绾借机上书诉说王守仁的功劳,请求赐予铁券以及每年的俸禄,并且记录讨平朱宸濠的众臣之功予以封赏,正要借助王守仁平叛的皇帝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十二月,王守仁到达浔州,而这时巡按御史石金已定下招抚计策,已经遣散了各路军队,只剩下几千名永顺、保靖的土着士兵。卢苏、王受起初请求接受招抚,但没有获得允准,心中十分惶恐不安,这时又听到王守仁要来,更加恐惧。但他们听到石金的招抚之计时,又高兴起来。王守仁到达南宁,二人派使者来乞求归降,王守仁就命令卢苏、王受自己来军中投降,以表示诚心。两人对王守仁是否真心接受他们投降表示怀疑,为了保险起见,二人于是带领手下士兵来见王守仁。王守仁一一列举他们的罪行,加以杖打后释放。王守仁又亲自进入敌营,抚慰他们手下的7万余人。
王守仁将上述情况报告给朝廷的同时,又陈述用兵的十条坏处,招抚的十条好处。他请求再重新设置地方官,割取田州的一部分地方,另立一州,以当地土着首领岑猛的次子岑邦相代理州事,待日后立功后再提升任知州;在田州设置19个巡检司,分别任用卢苏、王受等人总领,一并受地方知府的约束。他的意见被皇帝全部采纳了。
当地有一个瑶族人聚居的断藤峡,这地方上连八寨,下通仙台、花相等少数民族,盘延300多里,他们经常勾结在一起侵略抢劫,祸害已有数十年之久。王守仁既已到此,便想一并讨伐平定他们,因此留在南宁。他解散遣走了湖广军队,给敌人以不再征伐的假象。不久,王守仁趁着贼寇没有防备,突然进军攻破牛肠、六寺等十多个营寨,平定了在断藤峡的贼人。于是官军顺着横石江向下进发,攻克了仙台、花相、白竹、古陶、罗凤等地方的贼寇。王守仁命令布政使林富率领卢苏、王受手下士兵直接抵达八寨,攻破石门,副将沈希仪拦截斩杀逃跑的贼寇,最终平定了贼人盘踞的八寨。
起初,世宗因为王守仁招抚成功卢苏、王受二人,派宫中太监拿着玺书前去嘉奖表彰他们的功劳。当皇帝见到断藤大捷的奏章时,却下了一道亲笔诏书询问内阁大臣杨一清等人,说王守仁妄自夸大,虚报功劳,并且还提及了他的生平学术。杨一清等人摸不着皇帝的意思,都不知如何对答。原来王守仁的起用本是张璁、桂萼二人所举荐,桂萼素来和王守仁关系不太好,看在张璁的面子上勉强为之。后来桂萼担任吏部尚书,执掌吏部大权,而张璁也做了内阁大臣,两人在一些事上开始不相谦让,嫌隙也就产生了。桂萼突然显贵当了大官,想在自己的任期内树立功名,就暗示王守仁夺取交趾。但王守仁没有迎合他的意思,以形势不宜加以推托。杨一清向来了解王守仁,而王守仁的弟子黄绾曾上疏想让王守仁入内阁辅佐政务,从中诋毁杨一清,杨一清对此也有不满之意。桂萼借此众怨,明目张胆地诋毁王守仁征伐和招抚的策略皆属于失职,因此赏赐都没有施行。
王守仁在任职期间生病,后来因不得朝廷重用而心情郁郁导致病情加重,他上疏请求退休,并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待诏命下达就回乡了。刚走到南安地区,57岁的王守仁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