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当代中国科技1000问
4944500000130

第130章 科坛展望(4)

地下城市的优点是恒温、隔热、密封、安静,不受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地面建筑能更好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减少地震破坏。若地上已有城市,同时又开发地下城市,那么城市的空间将得到很大的拓展,地面的拥挤也将得到缓解。目前,世界上的地下城市主要是由地铁连接起来的配套网络,基本上属于交通的范畴。欧洲国家的城市设计人员早把注意力转向地下。横穿英吉利海峡、连接英国和法国的海底隧道已建成并开始运营。西班牙和摩洛哥正在研讨在直布罗陀海峡兴建一条连接两国的海底通道。德国和丹麦正在商谈在费马恩海峡建造一条连接两国的铁路隧道。瑞士工程师研究在阿尔卑斯山下建造一个大城市的可行性。

岛国日本,为了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早些时候就提出建设地下城市的方案。日本通产省拟订了一项“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准备地下挖一个30万立方米的大洞,在那里建造拥有办公楼、音乐厅、运动场等设施的地下城市,大断面的隧道把各地下城市连接起来,用悬浮列车和无人驾驶地下飞机运送人和物。

日本政府和一些主要建筑公司准备在2020年建成一座小型地下城市。日本富田公司已拟订了地下城的方案。这个地下城市位于地下200米深处,用直径200米的管道建成,呈六边形,通过电脑和其他高科技手段,再现地面的自然环境:昼夜更替、四季变化,阴晴雨雪。1994年,日本在海平面40米以下,建造了3座大型地下贮油罐;他们在规划中还有17项较大的地下交通运输项目,其中包括一条造价120亿美元的横穿东京湾的高速公路;日本的新宿已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城市,地下住宅星罗棋布,地下交通四通八达,有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建造的意大利城堡,有花木繁茂、虫歌鸟鸣的森林公园,有琳琅满目的购物中心,还有宽广豪华的地下广场。然而,建造地下城市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成本难以事先准确估算。此外,地下城市的空气保鲜,地下水的防渗,长期地下生活对人们心理和生理的影响,等等,还需要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未来的摩天大楼是什么样的

世界上较高的“摩天大楼”——美国芝加哥市的西尔斯大厦,有110层,高443米。俗话说“树大招风”,楼房越高,所承受的风压越大。

一幢400多米高的大厦受到最大风力时,楼顶晃动的幅度将超过1米,如果不加以控制,窗上的玻璃就会弹出来,隔墙也会裂开。科学家发现,圆形大楼在风力作用下的适应能力最好,它受到风的作用力只是矩形建筑的一半。经过对摩天大楼所受风力的分析,设计者们认识到,最适宜摩天大楼的建筑形式是圆管状形式,即整个建筑物形如一根插在地上的管子,大楼的重量集中于管边,中间是空心的,而且,圆管形建筑对风力有缓冲作用,可减轻楼房的摇晃,一般情况只有2~5厘米的晃动幅度,人们完全可以安心地工作。

未来的摩天大楼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管状建筑,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烟囱,筒壁上开挖一些孔洞作窗户。这座“烟囱”,不一定要建成圆的,但至少要方的。“烟囱”内部加有支撑,然后一层一层地装设楼板。楼板的中央是空的,使整座大楼的中间形成大竖井般空心。这个内部空间可设计成露天中庭,种花栽树,好像室内花园,还可以设置电梯和行人的通道。

摩天大楼好像一座垂直城市。如美国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有110层,大楼内办公、住房、商场和生活设施等一应俱全。大楼的交通主要靠电梯,有室内的,也有装置在大楼外的观赏电梯。摩天大楼的电梯像城市公共汽车一样,有常规的单层电梯,也有双层电梯;有只限在某些层次行驶的区间电梯,也有高速直达电梯。电梯的最大升降速度可达每分钟600米左右。

由于圆筒式摩天大楼结构的解决,未来的摩天大楼的高度还可以增高。建筑设计师已经设计出200多层的摩天大楼。日本一家公司已设计出将建造在人工岛屿上的火山形建筑,它的高度超过4 000米(相当于1 400层的摩天楼),可供70万人居住。离水面1千米处有天文台、能源工厂和其他设施,底层是一个海滨游览胜地。

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然而科学预言,有了圆管建筑结构这个法宝,大楼可以建造得很高很高。

什么是悬挂建筑

高层建筑因具有节约用地、减少污染的优点,已成为目前城市建筑发展的趋势。不过,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受到的风力大,地震时容易倒塌,楼房也容易下沉,因此,科学家正在设计其他形式的建筑。有些建筑师从大树的结构中得到了启示:大树之所以不怕狂风暴雨和地震的威胁,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固定在泥土中的庞大的根系、坚固的树干和披挂于枝条上的树叶。于是,建筑师设想,把房子的垂直结构建筑成坚固的“树干”,并同时使它深深地“扎根”于土壤和岩石中。楼梯、电梯等安装在“树干”内,作为上下通道。在“树干”上安置很多根挑梁,像树枝那样伸展出去。一只只用轻质材料冲压而成的房间,像树叶那样悬挂于挑梁上。这样,新型的悬挂建筑就诞生了。

这种悬挂建筑不仅具有优良的抗风、抗震性能,居住在里面可以高枕无忧,而且建造比较方便,避免了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笨重的体力劳动以及给交通运输、工程占地带来的种种不便。一个个悬挂的房间可在工厂冲压成形。由汽车运到工地,再用吊车或直升机把它们一一挂在挑梁之上即可。这种悬挂式建筑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了许多方便。它通风好,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房间位置可以任意调换,高层、低层、左侧、右侧,随意选择。如果谁家的房间出了毛病,只需单独检修,对其他居民以及整个建筑没有丝毫影响。搬家也不需要兴师动众,把悬挂房间取下,由汽车或直升机运到新的“树干”处,再挂起来,人们就有了新居。

帐篷式建筑是什么样的

帐篷原是野外宿营的临时房屋,它具有简便、轻巧的特点,已被建筑师们用于现代建筑。德国慕尼黑举行奥运会时使用的游泳馆就是这样的建筑。它的篷顶,由钢架和高强度的塑料构成,用吊杆把它悬吊起来。馆内光线明亮,可容纳9 000名观众。据称,该建筑是为了迎接奥运会而临时建于荒地上的,随时都可拆迁,建筑费用低廉。

最大的永久性帐篷建筑要数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市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它号称“世界最大的屋顶”,“沙漠上的帐篷城”。这个帐篷建筑由10个大帐篷相连而成,覆盖面积425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足球场那么大,可同时容纳10万名旅客。吉达港机场大棚的帐篷布是用玻璃纤维织物制成的,耐热耐腐蚀,无比坚韧。这种篷布能透过阳光,但不吸热,投射的阳光有76%被反射,所以帐篷内温度宜人。当吉达港市的气温高达43℃时,篷内只有26℃。帐篷的灵活性给建筑师以很大的启示,他们利用帐篷把体育馆改造成电影馆、音乐厅,使体育馆除了用于正常的体育比赛之外,还可具有多种用途。临时性的博览会更是帐篷施展本领的天地,大小、形状、色彩,可任意选择。建筑师们还预言,将来可能在太空制造像分子那样薄的、柔软而坚韧的玻璃制品,并以此为材料为太空旅行者建造篷式庇身所,也可以将其带回地球,为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工作的人建造密封舱。

会行走的城市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