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名著新干线(初中版)
4946200000005

第5章 朝花夕拾(1)

作 者:鲁 迅

成书时间:l 928年

体 裁:散文集

版本推荐: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书海领航

一、作者简介

鲁迅(1 88l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和旗手,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鲁迅7岁开始读书,12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

在鲁迅1 3岁时,家里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也日渐拮据,父亲又一病不起。在这期间,他曾在乡下避难,接触了社会,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辱的滋味。这段经历影响了他以后的创造。1898年,鲁迅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陆学堂。1902年他赴日留学,在仙台学医,后来感到学医只能治疗人的身体,而无法治疗国民的精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希望以文艺创作唤醒人民的觉悟。1909年8月回国。回国后,他积极参加了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并成为最英勇的旗手,他参加了《新青年》杂文的编辑工作。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以后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傍徨》等,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了新天地。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的思想产生了飞跃,开始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密切联系,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1930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鲁迅是领导人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鲁迅写了大量战斗性的文章,并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由于积劳成疾,他于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

鲁迅一生留下了700余万字的著评,加上日记和散失的书信,共有1000万字以上。尤其是其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辩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淡》、《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这是鲁迅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同志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作品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二、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散文10篇,都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是研究鲁迅童年和青年时代生活与思想的第一手材料。这10篇散文分别是: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前面有小引,后面有后记。

《朝花夕拾》从一些生活侧面表现了鲁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录下了近代中国一个时代的剪影。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勤劳、善良、开朗、淳朴的长妈妈的一生,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毒害;《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期,有一次正要去看五猖会时突然发生的一场波折,猛烈地控诉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教育制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从《二十四孝图》、《无常》等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童年时代鲁迅的生活和学习,了解到他那时的乐趣、情感及所受影响的来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了作家童年时代的又一个快乐天地——百草园,那儿有无穷的乐趣,从中我们还可得知作家十二岁那年从师寿镜吾老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一些景况; 《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所谓名医敲榨勒索、散布孔孟之道和封建迷信竟到了荒唐无耻的地步,深刻鞭挞了主张复古倒退的“国粹”派的腐朽和反动;《琐记》记叙了作者青年时期因不满于那个社会而“走异路、投异地”的经历,歌颂了革命青年不断地“不满现状”,不断探索新的道路,不断地前进的精神,暗示了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藤野先生》是记他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生活情景,其间有一位解剖学老师叫藤野严九郎,正是这位藤野先生给了他深刻的人生启迪;《范爱农》则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革命中和革命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和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愤怒声讨了封建复辟势力的反革命新罪行。

鲁迅给这本散文集起名《朝花夕拾》是意义隽永、富有诗意的。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不是“带露折花”而是把散落在记忆的土壤上的花瓣拣拾起来,艺术地再现在作品里,这就既从内容上概括地说明了这些散文是“回忆的记事”,又从艺术形式上说明它仍然留有朝花的芳香、明快和秀丽。

《朝花夕拾》里所选的10篇回忆散文,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散文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作品虽然写的都是自身的经历,但却不是写身边琐事、个人哀愁,而是“从一颗露珠看一个世界”,从个人的经历中反映了社会的面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变革,在这10篇连贯性的散文中,从一个侧面,得到反映。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蜕变,封建地方大家族的没落,封建思想文化的危害,维新运动的兴起和新学的蔓延以及这个运动的失败:封建社会里的人情世态等等,都生动形象地从这些优美的散文中反映出来r。这正是《朝花夕拾》的思想品格高出于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散文的地方:它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面貌,具有深刻的历史深度。

当然,作为鲁迅的回忆散文,它反映了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幼年到青年时代的家世、早年经历和思想性格的萌芽,这本身,在我国现代的思想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就具有宝贵而深刻的意义。

《朝花夕拾》中的10篇散文,都是在“寂静”中产生的。作者刚刚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下来,不久将再投入战斗中去。因此,这10篇散文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时时闪着匕首的寒光,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更多的是结合着所回忆的内容,对封建思想、道德、文化给予深刻的批判;有时是对于时事的抨击。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获得甚高成就的散文创作中,《朝花夕拾》是独树一帜的。它的回忆性和叙事性,它的夹叙夹议和思想的深刻,它的结构严谨,都是别的散文所难企及的。她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散文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需识记的知识点

1.选择人生道路 鲁迅生活在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在遭受一系列的变故之后,无论如何也不能沿着老路走下去了。《朝花夕拾》所体现的正是鲁迅青少年时代价值的取向和人生选择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童年到l 898年走到绍兴城。其间鲁迅在私塾读书,接受陈腐的封建正统教育。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绍兴城,强加给他的是封建士大夫家庭传统的“读书应试”、“科举进仕”的价值观念。这些在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琐记》等篇中都有所体现。这种价值观念说穿了就是要以“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去塑造鲁迅的性格与灵魂,塑造出一个合乎封建规范、适合于本阶级利益的孝子贤孙。然而,特定的时空、急剧的变化所产生的动荡不安,涉及到国家的每个角落及家庭。鲁迅所在的士大夫地主之家迅速败落,其间所经历的一切使鲁迅迅速成长起来,终于决心“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生。”

第二阶段是1898年到1902年在南京求学时期。这一时期鲁迅经历了“富国强兵”的社会理想到拥护变法维新的改良主义思潮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随着家庭的败落彻底地丢弃了,从完全为个人、为家庭荣耀的桎梏中摆脱了出来,投身于为国家时代的命运的奋斗中去。鲁迅先考进江南水师学堂,继而考入矿路学堂。这些在《琐记》一文中有集中反映。他先认为洋务派“富国强兵”能够拯救社会,然而,他所到的南京水师学堂却是“乌烟瘴气”,令人哭笑不得。毕业时,他觉得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不仅是对洋务派教育的不满和批判,也流露出他当时对个人出路和社会出路的茫然和忧虑。

第三阶段是从1902年到1906年的仙台学医时期。鲁迅从拥护维新、 “科学救国”到“弃医从文”,用文艺倡导革命。《藤野先生》一文恰对这一过程作了明确的注解。“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到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人生道路和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可贵的是能在困境时想到别的地方,不满足现状,立志改变。从南京到仙台,他对民族的灾难感触日益加深。日本学生公开的歧视和挑衅,激起了鲁迅的极大愤慨。对于维新派的言论和举动接触愈多,他的失望愈大。他渐渐地为维新派的软弱所恼怒,进而思想及其价值观念也随之改变,由维新变法上升到思想启蒙。鲁迅学医,这种人生选择是为救治国人病弱的体格,而且想到要在战争时当军医。藤野先生毫无民族歧视的崇高人格及无微不至的帮助、关切都给鲁迅极深刻的印象。但来自深层的自我意识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使他的目光又投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弃医从文。人生道路的变化意味着价值观念的改变。

第四阶段是1906年到1912年前后,鲁迅东京从文和回乡教书时期。这是青年鲁迅作为“精神界的战士”寻找真理的时期。这在《范爱农》中有所体现。《范爱农》用诗化的艺术手法写了一个落寞的革命者,同时在字里行间也折射出动荡的时代风云及鲁迅对革命者遭遇的同情。关于“我的主张发电”那一段里,对范爱农的不满,都曲折表现出鲁迅对革命失败的同情,对革命者的惨遭屠戳痛心疾首。然而他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冷静,分析这种举动的利弊,透露了鲁迅的价值取向:不做无谓的牺牲。范爱农的悲惨命运使鲁迅转而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进行了揭示。“因为是几个旧乡坤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便是辛亥革命“换汤不换药”的明证。真正的革命者仍旧被排斥,受迫害。批判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使鲁迅站在同时代人的前列。代表着民族发展的正确方向。

《朝花夕拾》是鲁迅成长轨迹的生活记录,这里写下了鲁迅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

2.作者创作心态 综观鲁迅创作史,《朝花夕拾》是唯一的一本散文集。它通体渗透出一种眷念反顾的意味,不同于小说和杂文的批判。“带露的花”,自然是“朝花”“夕拾”了。如此委婉地表述创作心态、方式是独特的。创作心态是以一般创作心理为基础的一种个性表现形式,它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贯注在字里行间的情绪。

鲁迅创作《朝花夕拾》第一篇《狗·猫·鼠》是在1926年2月21日,最后一篇《范爱农》是在1926年11月18日,其中前5篇是在北京,后5篇是在厦门。这种时空的变换,无法不在作品中留下痕迹。

1926年前后,中国处于大革命前夜。此时的鲁迅正处于思想飞跃的前夜,心理极其复杂矛盾。1925年5日开始的女师大风潮,起源于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封建家长统治。到5月7日,风潮扩大。次日,爆发了“女师大事件”即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六名学生。恰在这时,“五卅运动”爆发,全国震动,北京的学生运动也在这时掀起了一个新高潮。鲁迅一贯关心爱护青年,他不但指导青年的斗争,而且还与支持杨荫榆的“现代评论派”等顽固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论战。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对青年大肆屠戳,血腥镇压,这就是历史上的“三·一八”惨案。鲁迅万分沉痛和悲愤,他这样写道:“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段祺瑞执政府在血腥屠戮的当天,就下了通缉令,鲁迅也被列入了名单。3月26日,暂时避居西域莽原社。3月27日,转至山本医院,继续避难。4月15日。移至德国医院。鲁迅住在“一间破旧什物的堆积房”中,“夜晚在水门汀地面上睡觉,白天用面包和罐头食品充饥。”处境险恶,生活艰苦,但鲁迅仍继续写作,进行战斗,并坚持去女师大等校讲课,主持考试。4月26日,又转至法国医院,继续避难,住地下室。避难生活对鲁迅的身心是一种直接的损伤。原本体弱的鲁迅,经受这样的曲折反复,健康每况愈下。鲁迅一生历经风雨,对避难生活已经司空见惯,但这无疑在他心理罩上了一层阴影。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鲁迅创作了《朝花夕拾》的前5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