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4947500000032

第32章 城堡遗址(2)

仇池山,地处仑、洛二谷之间,系由千万年的流水冲击而成的天险雄关。仇池国的相对高度有719米。过去只能脚踩宽不过尺的“天桥”而上,地理十分险峻,而今公路已修到山顶,山上公路迂回曲折,车沿着峭壁穿云破雾,盘旋而上,时时面对悬崖,临接沟壑,让人惊心动魄。登上山顶,环顾四野,层峦迭嶂,人置身于云雾之间。北面是青冈岭,石壁耸翠,南面是小山寨,红岩似锦,西面是铁山,卧云如棉。山脚下是西汉水和饮马河,蜿蜒曲折,环山抱岭,奔流而去。它既有陆地的陡峭险峻,又有临水的壮丽风光。以至古文献资料对仇池山曾作过不少精彩的记述。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仇池,方百顷,四面斗绝。”注曰:“《三秦记》曰‘仇池百顷,周回九千四十步,天形四方,壁立千仞。自然楼橹却敌,分置调均,竦起数丈,有逾人功。仇池凡二十一道,可攀缘而上。东西二门,盘道下至上,凡有七里。上则冈阜低昂,泉流交灌’”。连著名游记大家郦道元游过仇池山后,也情不自禁地写道:“汉水又东南径瞿堆西。又屈经瞿堆南。绝壁蛸峙,孤险云高,望之若覆唾壶。高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开山图》谓之仇夷。所谓‘积山嵯峨。巅岑隐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因以百顷为号。山上丰水泉,所谓清泉涌沸,润气上流者也。”还有《三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仇池县界,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日仇池。”可见,山因池而名。

仇山池山地势险绝,山顶风景秀美,胜迹众多,有“仇池八景”之说。一首民谣中这样唱道:“伏羲仙崖第一景,轩辕神修滚龙珠。东石无根西石勺,中洞潜藏小有天。四大菩萨云霄殿,八仙上寿吉祥山。一上仇池百顷田,麻姑仙洞几千年。”可见山上景致之丰富。仇池山。四面绝壁千仞,山顶平缓,孤立而不与众山连。在这么一座山上,除了天上的雨水,没有水源。但是,就偏偏在这座百顷沃土之巅的山上,有那么大的一个仇池,终年碧波荡漾,清澈透亮。那湛蓝蓝的天、清粼粼的水、绿茵茵的地在巍然崛起、孤高入云的仇池山上巧妙地搭配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更让人称奇的是,仇池山腹地有一块醒目的长方形巨石,被三块石头支撑着,巨石中央有一石凹,形同石鼎,石凹常年有水,满而不溢,且甘冽醇厚,饮之沁人心脾。因巨石悬空,故称“无根水”。这种水石交融的景观,宛如青石上扬起的一泓清波,又像镶嵌的一面玉镜,一轮晓月。相传此石为鲁班修建伏羲庙时所留。石凹附近有泉,与石凹互通,泉水从石凹的毛细孔中渗出,故有此种景观。仇池山上洞洞相通,景景联缀,奇异奥妙。在仇池山西麓有一石洞,名日“小有天”。洞中有清泉,清音峥峥,碧波充溢,涓涓细流激荡在青石上,喷珠抛玉。此洞真小,犹如装上放大镜似地探明天洞,看天只有珍珠大小。从洞顶望出去,可见日月星辰。相传是伏羲观察星象八卦的地方。仇池山石崖上,刻有“西石勺”三个字。崖上腾空飞泻的银练,飘洒着珠玑,注入神奇的水潭。潭水满不外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舀去一勺,转眼间又聚满一潭。这就是“石勺奇潭”。麻岩洞,神邃莫测,“万古仇池穴”,即指此洞。此洞系一石灰岩溶洞,洞深尚未探其终底,游人可至处有3厅。洞中溪流涓涓,清风拂面,凉气逼人,令人爽心惬意。洞内钟乳石林立,若人若兽,百姿千态,如影如幻,形象逼真。有的如垂天罗帐;有的如玲珑珠玉;有的如剔透的雪莲;有的如窈窕淑女婷婷玉立;有的如颗颗葡萄。晶莹透明;有的如苍龙戏珠,鳞须飞扬;有的如出水金鱼,活灵活现……,这众多的美景使人目眩心摇,意夺神骇,恍惚间犹入仙境。

神鱼洞在仇池山西麓鱼洞峡中。原有上、下两洞,下洞已被西汉水淹没,上洞有青石崖巍然崛起。藏在青石崖后的神鱼洞有一股碗口粗细的泉水喷涌而出,注入下面的深潭。潭水清澈见底,碎石历历可数。每当清明前后,有银鱼从洞中随水跃出,在潭中嬉戏追逐。这种罕见的珍贵鱼种从头到尾完全透明,银白如雪,玲珑可爱,比一般游鱼要精灵许多,但稍闻人声,即倏忽游回洞中。能见到神鱼者,寥寥无几。当地百姓视银鱼为神灵,捉住了也要放生。那些善男信女们,有的专程到此烧香敬奉,侥幸捉一条神鱼便放生,以积善祈福。其实,神鱼洞是一条地下河,与潭水上下贯通,每到天气返暖,发情交配的洞鱼随水追逐而出。近年疏通鱼洞泉眼,鱼群涌出数量大增。此鱼乃嘉鱼,生存于溶洞地下水中,富含脂肪,味道鲜美。游人有幸游至此洞,也许还能捉到几条,细观这大自然赐于仇池山神鱼洞的精灵。仇池山峰峦千姿百态,无一雷同。这里的山峰绝殊离俗,秀而不媚,幽而不闭,蔚为壮观。有的像精妙雅致的宝塔;有的像直插云天的利剑;有的似奋蹄奔腾的骏马;有的似出洞的雄狮;有的如展翅下冲的苍鹰……。山上长满青松翠柏,四季花卉,把仇池山装扮得郁郁葱葱,富有生机。在仇池山诸多景观中,当属伏羲仙崖最为壮观。伏羲崖是仇池山主峰,巍然突起,耸入云端,为全山极顶,宛如一根脱俗的天柱,独指苍穹。峰顶凝固在蓝天的沐浴之中,勾勒出仙峰嶙峋铁骨似的双肩。山腰有洞,山下有桥有门,崖底水石相击,浪若奔雷。望着云雾缭绕的伏羲崖,人们陡然会想起伏羲与女娲创造人类的种种传说故事,更为伏羲创造的八卦图而顶礼膜拜。《路史》载:“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仇夷即仇池,相传仇池山伏羲崖为伏羲诞生地。《开山图》中亦云:“仇池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伏羲是我国传说中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被推崇为“三皇”之首。历时7800年的风雨变幻,伏羲崖依然屹立于仇池之巅,为群峰之首。

其实,仇池山名垂青史,不在于它的自然美景,而要归于仇池国的功劳。由于仇池山背山面水,形势险要,故进可以取陕川,退可以守陇上,一直是历代战略必争之地。

陇南是我国氐族故地,而仇池山是氐族部落呼风换雨、雄图远略的中心。早在公元前111年,自马氐人聚居的腹地洛峪河谷就设置了武都郡,治辖氐族全境,形成了以氐羌为主体的陇南社会。三国时期,氐人部落之首领被魏封为百顷氐王。西晋武帝时,又拜氐王为西平将军。西晋元康六年,氐人杨茂搜率部参加了氐、羌、匈奴联合大起义,氐族势力日盛一日。西晋末年。境内混战,郡国瓦解,白马氐杨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依据仇池山“壁立万仞。易守难攻”之险势,在陇南大地导演了一出出旷日持久的地方割据战争。

建安十六年仇池国建于此,国以百顷为号,经晋至隋十个朝代,传十八世,立三十三主,治三百八十六年。公元296年,杨茂搜统领四千户氐人部落返回仇池山,建立了前仇池国,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前仇池国“并氐搜为一国”,抗衡前赵,控制后蜀,鼎持三国,雄霸一隅。公元371年,前仇池国被前秦苻坚攻灭,杨纂面缚出降。“徙其民于关中,空百顷之地”。公元387年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后迅速崩溃,杨纂的族人杨定收集1日众,再建政权于历城(今西和县北端)。杨定之子杨盛继位后,迁回仇池山,自称龙骧将军、仇仙公,建立了后仇池国,至公元442年被南朝刘宋政权攻灭。两个仇池政权前后实际存在134年。习惯上把杨茂搜建立的政权称前仇池国,传5代5主,历76年;把杨定重建政权称后仇池国,传2代4主,历58年。仇池国在杨难当时最为强盛,国土东至汉中,南逾广元,北达天水,西据宕昌,人口在50万以上。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改元“建义”,立妻为皇后,子为太子,置百官,宫女数千,前呼后拥,威风不亚于中原大国的皇帝。前赵刘曜一次截获“其辎重千余辆,士女六千人”。在当时战乱环境中,仇池国不仅国力较强,也相应比较安定。所以,仇池国不仅足以与其他政权抗衡。而其他政权也争相与仇池联络交往,甚至联姻结盟。前秦苻坚就将女儿嫁给杨定,又将另一女顺阳公主嫁给杨氏的家族的杨壁。符丕娶杨膺妹为皇后。北魏主拓拔焘也将公主嫁给杨氏家族的杨保宗。在对外交往中,不仅促进了氐羌与中原在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上的联系与融通,巩固了仇池政权,也带来了民族大家庭的融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以至使后仇池国疆域扩展到陇南全境、天水、陕南和川北,在当时对全国南北政局及西南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

岁月流逝,历史长存。人世间没有永不谢幕的舞台,留给后人的是无法毁灭的丰碑。面对仇池。游人怎么能忘记曾经在这土地上呼风唤雨、强悍一时的氐人!怎么能忘记在烽烟四起、兵刃刀剑中叱咤风云、前仆后继的杨氏家族!尽管仇池政权年湮代远,仇池古国经过风雨剥蚀,许多珍贵的古迹文物在山上已荡然无存,但从近现代在仇池山上出土的大量兵器和制造火药的器具来看,就可知古代这里的战争是何等的频繁和激烈。

今日仇池山,山间战道已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条盘亘起伏的山间公路,游人沿盘山公路而上。可直抵仇池山顶。游人站立山巅,犹如站在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绿丝魔毯上翔云凌霄,上可揽九天,下能瞰八荒,只见山上千峰浮动,奇峦竞秀,仇池中百顷碧玉,涟漪不兴,池外青野平畴,缓丘平岚,清风徐畅;山下江河奔涌,峡谷幽深,仇池胜景依然历历在目,美不胜览,令游人心驰神往。

仇池山以其独有的险峻和丰饶,成为千百年来学者文士向往的洞天福地。许多著名诗人都写诗歌咏仇池山的险峻陡绝,抒发向往仇池山的真挚情感。如当年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秦州时,曾写了“秦州杂咏”。其中有一首专门深情地写了仇池:“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茅屋弃,送老白云边。”在安史之乱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杜甫向往神奇美丽的仇池山,这个想法很现实,仇池离得又不甚远,可惜他没有去成。不过对仇池真正从情感上最钟爱的,还要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尽管他没有到过仇池,却十分向往仇池美景,他在扬州时得了两块美石,命名为仇池石,把它视为稀世珍宝收藏。他不仅把自己喜爱的一部著作题名为《仇池笔记》,还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动人的诗篇:“梦时良是觉时非,汲井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乌道绝峨嵋。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今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夫真欲住仇池”。抒发了苏东坡在政治上失意后,想避开尘世的争斗,到仇池那样洁静的地方去过清静宁馨生活的情思。此外,苏东坡还在《壶中九华诗》中深情地赞颂仇池美景:“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葱茏。”当代著名诗人赵朴初在他的诗中。也情不自禁地写过“巧思蛛网当门日,险忆仇池压顶时”的佳句。由此可见仇池国的巨大影响和魅力所在。

而今,仇池古城遗址以孤高奇险、历史悠久而闻名,成为陇上重要的游览胜地。

“骊轩怀古”地——永昌者来寨

游人从敦煌沿河西走廊东行途经永昌县骊轩古城时,在蓝天白云、风和日丽中若站在城南街头,一定会看到耸立在312国道与永昌南门交汇处的那座花岗岩巨幅雕塑:高高的基座上站立着三尊古罗马人的花岗石全身塑像,他们目光深情而久远地眺望着远处的祁连雪山。塑像为二男一女,中间的长者、高鼻梁、卷发、长袍古装,左右的一女一男有着壮实的身躯、深凹的眼窝和卷曲的头发,一眼就能看得出是来自西域的百姓;女的牵着羊,男的手扶稻谷,给人一种安定、丰裕之感。这是当地政府1994年12月特意建造的纪念性景点——“骊轩怀古”花岗岩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