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进甘肃旅游胜地
4947500000047

第47章 森林草甸(1)

神话般的绿色山谷——永登吐鲁沟

“吐鲁”是古代蒙语,意为“大”、“好”或“美好的果园”。吐鲁沟曾为多民族杂居地区,这里受山地气候影响,雨水充沛,沟内峰峦叠嶂,林木苍翠,曲径通幽,吐奇纳秀,美景天成,为一处毫无人工雕凿的原始自然风景区。它地处甘肃省永登县林场,离兰州市西北120公里,属祁连山脉的东麓,是1984年才被世人所赏识开发的以灵山异水为主体的自然风景旅游胜地,被人们誉为“神话般的绿色山谷”。吐鲁沟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7年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标兵。现已成为兰州市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

吐鲁沟自然风景区海拔1998米至3165米,总面积6157公顷。区内有发源于俄博峰的吐鲁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过,至三岔汇合后,经前沟汇入大通河。游客跨越大通河桥,即进入前吐鲁沟森林风景区。从大桥至三岔旅游村6公里,为一高山坪谷,两岸高峰林立,山势陡峻,林木葱郁,环境幽静。沿沟而上,至三岔景点,便分成大小两沟。左侧是大吐鲁沟,深约15公里,除少数地段比较开阔外。大多数地段都较狭窄。有众多游客曾这样描绘,进入吐鲁沟:“就像刚刚推开敦煌莫高窟的洞门,看到花雨缤纷,天魔献舞的景象;”又像是来到了“一个曲折幽深的画廊,许多风格不同流派各路的画师。在那里挥挥洒洒各显神能。把这30里的山谷,装点得处处是画,步步是景”;“但觉扑朔迷离,眼花缭乱,……使人真正体会到了那种人在画中游的情趣”。更有人赞美吐鲁沟有“青城之幽雅,峨嵋之秀美,华山之险峻,九寨沟之神奇”,这或许有些夸张,然而,吐鲁沟的风景之险、之奇、之秀,在黄土高原的确不多见。

游人进入吐鲁沟景区,就会发现整条沟分前沟和后沟两段。前沟区主要有迎客狮子、群峰迭嶂、三峰竞秀、杉龙戏石、幽谷琴音等景观;后沟区主要有骆驼岭、天窗眼、藏龙洞、卧虎石、半月天、弥勒石、通天门、金刚峰、七夕桥、灯杆石等风光,共约有24处景点。峰、峦、崖、石等,形态各异,独具特色,神韵无穷,有着无限诱人的魅力。游人越是深入,沟内景象越是神奇迷人,异彩纷呈。这里着重介绍一下“藏龙卧虎半月天”之奇景,它是由“三峰竞秀”、“天窗眼”和“藏龙洞”等景点合为一体构成的景观。在吐鲁沟山谷,只见一堵千尺峭壁齐刷刷地立在路左,在峭壁下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巨大洞穴,黑糊糊,阴森森,宛若龙隐之处,潺潺溪水自洞口曲折流出,好似龙口吐水,这便是“藏龙洞”。在峡谷内,只见有三座高峰似翩翩起舞的仙女婀娜多姿,一座比一座壮观。三座峰连在一起,又像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人在其中,犹入仙境,妙不可言,这便是“三峰竞秀”之景观。“天窗眼”处于高插云天的峰顶,自然形成。酷似天窗。游人从窗口向外望去,尽收眼底的是山外青山峰连峰,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在“藏龙洞”对面的山路左侧,有一块巨大的山石,满身苍苔,彩色斑斓,好像上面卧了一头猛虎,在窥视着龙穴。在洞口之上,乱石峥嵘,群峰巍峨,仰望蓝天,恰似半月。这几景融为一体,形成了奇特的“藏龙卧虎半月天”的景象,令人陶醉,乐而忘返。游人再往上行,可到沟掌草原,但见这里地势平坦,绿草如茵,帐篷点点,牛羊成群,另成一个天地,是一处迷人的草原游览区。

吐鲁沟不仅山景秀美,水景也十分佳妙。游人从瀑布沟口步行沿溪流攀登崎岖小径而上,过一道石峰走到一块豁然开朗的谷地,从40多米高的山崖倾泻而下的瀑布就出现在眼前,水声哗哗作响,有几处碰在凸起的山岩上飞溅开来,好像飞花碎玉。仰望瀑布,只见40多米高的瀑布之上,山岩向里闪进一台,又有一级20余米高的瀑布从悬崖上冲泻下来,飘飘洒洒,白雾蒙蒙,犹如一幅白练自天宫中飘落而来,蔚为壮观。

游人从三岔右行便进入小吐鲁沟林区。沟长7公里,占地2005.6公顷,有瞭望台、揽秀坪、青蟾观瀑、画廊、层林尽染等12处景点。小区内有1600多种树木花草,栖息着麝、跑鹿、蓝马鸡、猞猁、石羊等几十种珍稀动物,一片茫茫林海,古木参天,溪流淙淙,气候温润,空气清爽,人游其中,有回归自然之感。

马门溪龙的故乡——红古海石湾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在兰州红古区海石湾出土了目前亚洲最大的晰脚类恐龙——马门溪龙,它是最大的素食恐龙。属于恐龙中个体最大的一类,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大、最为完整的晰脚类化石,身长22米,体高3.5米,活着的时候估计有四五十吨重。

既然是海石湾出土的恐龙,又为什么叫马溪龙呢?最早发现并提议补充这段历史的专家是甘肃省博物馆自然部主任张行。他无意间从旧资料中得知:在马门溪龙的对比研究和装架复原过程中,除了四川的宜宾马门溪、重庆合川的两具标本之外,还有一套出土更早、来自甘肃的“永登”标本。这套标本,直接用于马门溪龙的两个著名化石骨架的装架复原。亚洲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虽以其中一出土之地四川马门溪命名,但确定地说,它的标本之一就是兰州标本,相比较原标本——“永登龙”出土时间比“四川龙”出土时间整整早了10年,因为四川马门溪恐龙标本是1958年发现的,“永登龙”则是1947年就发现了,即就是出自兰州郊区的红古海湾北山马家户沟的恐龙。据有关人士说,学术界的命名是权威结论,但亚洲最大恐龙命名为四川马门溪龙,对于甘肃显然是有点屈了。

马门溪龙的故乡之一在甘肃海石湾,这是不争的事实。为此。甘肃的有识之士和古生物学家,不仅给马门溪龙找到了故乡,而且不停地呼吁,要让这生活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庞然大物重返故里,并为马门溪龙能早日踏上回乡路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关人员正在策划,要在重新修复的省博物馆里,增加一个“甘肃自然资源与古生物化石陈列馆”,为马门溪龙能回故乡创造条件。

红古区14万人民也为马门溪龙回归故乡奔走呼喊。群策群力,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迎“恐龙”回家的强烈气氛。首先,已建成了“马门溪龙”陈列馆,这就给迎“恐龙”回家变为现实创造了条件。其次,已投资260万元建成了以“马门溪龙”城标为主题、以公共绿地为依托、以彩灯音乐喷泉为景点、以仿古建筑为陪衬的华龙广场,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中品味历史文明的深厚渊源。再次,红古区委、区政府已制定出以“马门溪龙”为灵魂。挖掘与展现红古特定的地方历史文化的系统工程规划。相信,在不远的时间里,马门溪龙将会以崭新的面孔,呈现在游人面前。

大熊猫的乐园——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陕甘川三省交汇处,地处岷山山系的摩天岭北坡和西秦岭山地的红铜河流域。与四川省的九寨沟县、平武县、青川县相邻,与九寨沟、王朗、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在同一区域。辖区内主要是甘肃文县、武都县所属的15个乡(镇),保护面积2100多平方公里。

举世闻名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岷山东端北麓的绿色宝库,它不仅是地球上大熊猫在中国仅存栖息的四大地区之一,而且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交汇地带,是甘肃动植物资源最集中、最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一块净土,是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珍贵的基因库。正因为如此,继1990年6月该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1993年7月又被国家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既是多种珍禽异兽和奇花芳草繁殖生长的天然乐园。又是引人入胜、赏心悦目的自然风景游览胜地。

这里的山雄浑壮观。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属岷山山脉,山峦叠嶂,险峻苍翠,巍峨嶙峋,气势雄伟。境内摩天岭是岷山山脉东段的主要支脉之一,多数山峰海拔超过3500米,横空出世,突兀险峻,莽莽苍苍,是秦蜀间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今甘川两省的分界线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主要部分,还是古今兵家奇袭四川的快捷通道,历来为战略要地。因三国时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今文县)途经此地而蜚声中外,引起军界关注、史家争鸣、游者神往。当时邓艾率军选择了对树沟海拔2227米的山口青塘岭翻越摩天岭,那儿从山脚到山口不足3000米的水平距离上,海拔急剧上升了1000多米,一条小路曲曲折折,临涧擦崖攀缘而上,即使徒手行走也令人气喘不已,对于穿著厚厚的铠甲、扛着大刀长矛、背负行李干粮的军士,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游人若爬上山口,俯视脚下,绝壁千仞,怪石嶙峋,枯树倒挂,云雾翻腾,令人胆颤心惊。而陷入困境的邓艾身先士卒,用毡毯裹住身体,顺势滚下,其情景何等悲烈?对此《三国志》有记载说“邓艾伐蜀,偷渡阴平,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难,又运粮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从摩天岭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至江油”入川灭蜀,促成全国统一。历史何等相似,明初傅友德,复从此道入蜀灭夏;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激战摩天岭,争创根据地,转战北上;十几年后,人民解放军六十二军入蜀复循此道,解放大西南。巍巍摩天岭,悠悠千秋史,这富有神奇色彩的山峰和史事,曾令多少史家游客魂牵梦思。

这里的水清澈纯净。保护区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境内白水江横穿而过。将支流白马峪河、丹堡河、让水河、红土河等融入后直流白龙江与嘉陵江合入长江。这些支流纵横交错,形如蜘蛛,在汹涌时,浑浑浩浩,波澜壮阔,势不可挡;平静之时,清清明明,涓涓娓娓,清澈见底,游鱼可数。那白马河的弯弯曲曲,丹堡河的曲曲折折,让水河的跌跌宕宕,红土河的漾漾荡荡,仿佛向人倾诉着保护区说不尽、数不清的动人故事。“白马红海”神奇传说便是其中的一个。白马红海是保护区崇山峻岭中静卧着的一泓赤水,它仿佛是一颗红宝石镶嵌在万山丛中。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如果说九寨沟的海子美在“碧绿”上,那么红海的绝妙之处在“红”上:它像一朵绚丽的红霞,像一团燃烧的烈火,像一朵出水的芙蓉……微风吹来,摇动一池红波,好像是九天仙女舞动的一方红丝帕。相传在很久以前,红海的水是碧绿碧绿的,有一位英俊的藏族青年,每天打完柴总喜欢坐在红海边小憩,唱上一支牧歌。真是奇了,一曲唱罢,本来平静的湖水竟然碧波荡漾,仿佛是为他喝彩。有一天,天气炎热,小伙子脱下衣服挂在河边的一棵树杈上,等他打柴回来,衣服已洗得干干净净,叠好放在河边的一块石头上。小伙子惊喜万分,第二天他又把衣服挂在树杈上,然后躲在一块大石头后偷看,不一会只见河水轻轻翻动,一位美丽的少女浮出河面,为他搓洗衣服,小伙子急忙走上去,向姑娘致谢。两人倾诉衷肠,海誓山盟,遂结为夫妻,恩爱生活。不久,龙王发觉公主不见了,派虾兵蟹将出水寻找。当得知公主已和打柴郎成亲后,怒不可遏,便令部下捉拿公主问罪。公主和小伙子相亲相爱。不畏权势,便手拉手朝悬崖碰去,双双身亡,殷红的鲜血溅洒在海子里,碧绿的海子从此变成了红海。悠悠岁月多少载,红海一直是当地藏族儿女谈情说爱的地方。每年姑娘和小伙子来到这里聚会,双双对对,荷锄背篓,采山茶。挖山药,在河边小憩嬉戏……

这里的风景多姿多彩。由于保护区独特的立体气候,境内一年四季各具风韵。春天,山上的积雪渐渐融化,青蓝色水面上漂着白色泡沫,万物复苏,林中弥漫着盎然春意,箭竹在春风吹拂下频频点首,满山野花争奇斗艳、幽香扑鼻,使游人如醉如痴。夏天,骄阳炎炎,茂盛的竹林起伏摇曳,林中树叶湿漉漉氤氲浸润,公路两旁草莓遍地,信手可摘;锦鸡、蓝马鸡随处可见,一只啼叫,百只呼应,悦耳动听;湛蓝的天空被大山挤成多边形,洁净得无半点流云。秋天,各种野果挂满枝头,让人看了垂涎欲滴。熟透的枫叶红遍山野,远远望去像一片红霞,煞是好看。秋末,随着霜期到来,黛色的松林迎风傲雪,阔叶林鹅黄、澄黄,一簇一簇的绚丽极了,犹如一帧浓抹的油画。冬天,保护区内雪花纷纷扬扬,满山遍野像铺上自纱,油松杂灌枝头挂满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莽莽林海仿佛披上了白色银装……。

生物是大自然的精灵,而动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集中则是保护区的特点。据科学普查,已知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97科、2160种、19亚种、239变种、12变型,其中珍稀濒危植物达100余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水杉、麦吊云杉、香果树、领春木、紫斑牡丹等50余种。有脊椎动物48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小熊猫、黑熊、金猫、林麝、雉鹑、绿尾虹雉、金雕、玉带海雕等中国特产或珍稀濒危动物51种。中日候鸟保护协议中日两国共同保护种类47种,昆虫类227科2138种,简直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和“珍稀动物园”。游人至此,既可饱览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等大自然迷人的风光。更可观赏生活在天然环境中的“国宝”大熊猫等珍稀保护动物的风采。

大熊猫是珍贵的动物活化石,是人类“友好的使者”,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会标是大熊猫,国际奥委会于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上将大熊猫定为“吉祥物”,可当今全球仅有1000余只大熊猫,足见其多么珍贵。目前,中国只有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有。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则是我国大熊猫分布最为集中、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区100多只大熊猫生活在6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中,平均密度为0.167只/平方公里(个别地域达0.427只/平方公里。创全国之冠),是游人目睹野生大熊猫风采的绝好去处。保护区内的邱家坝是大熊猫驯养场所在地,1985年我国第二座大熊猫驯养繁殖场在此地建成后,便成了白水江保护区受灾大熊猫的避难场所,被称为“大熊猫之家。”驯养场四周青山绿水环抱,珍禽异兽相伴,远望好似一座优雅的别墅,是游人旅游、观光、度假、疗养、科普的理想去处。

驯养场建成以来,为因拯救箭竹开花枯死遭受自然灾害的大熊猫作出了不懈努力。保护区拯救了大熊猫,大熊猫也为保护区争得了荣誉。1986年,保护区饲养的大熊猫霄霄和菲菲作为我国政府的特殊使者,受澳大利亚政府邀请参加其建国20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分别在澳大利亚和悉尼、墨尔本两市展出3个多月,其后又取道新西兰,在奥克兰展出4个月,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以其独有的魅力为中、澳、新人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成为首次踏上南半球的“友好使者”。

千里草原牧场——山丹军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