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雷锋的故事
4949500000007

第7章 青春似火

鞍钢——中国的钢都,敞开了热情的怀抱,欢迎这批来自南国的青年。

宏伟高大的厂房,高耸入云的烟囱,直通车间的火车轨道,还有那奔腾似火龙的铁水,钢花飞舞像怒放的秋菊……眼前所有的一切,都让雷锋感到新奇,感到振奋。

来到鞍钢的第一个夜晚,雷锋激动得彻夜难眠,索性披衣而起,推开窗子。

钢都的夜景更是格外绚丽,半边天空被映成红色,密如繁星的灯光闪闪烁烁,一直铺人遥远的夜空;烟雾腾腾,缠绕着黑色巨人似的高炉;耀眼的蓝色弧光点缀其间,如梦如幻……

“啊,我们的鞍钢!”雷锋打心底由衷地自豪。他握紧双拳,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炼钢工人,无愧于这个火热的时代,无愧于工人阶级的光荣!

然而事情并不像雷锋所想像的那样,新工人分配工种的时候,他被分到了化工总厂的洗煤车间。就像被泼了一瓢凉水,他失望极了。

一来洗煤车间报到,雷锋就去找车间主任,直率地表示他不愿意“洗煤”,而要去炼钢。

工人出身的车间主任老于很喜欢这个小伙子虎实实的冲劲,拍拍他的肩膀说:“小雷同志,你开过拖拉机,现在让你开推土机,正是发挥你的特长嘛,你就安下心来好好地干吧!”

“开推土机?”雷锋一时转不过弯子,纳闷地问,“开推土机怎么炼钢?”

于主任笑了:“你想想,炼钢是不是要用煤呀?每天所有运来的煤都是在咱们这里卸车,加工后炼成焦炭,然后才能送进高炉炼铁炼钢,道道工序都得有人做,并不是一定要站在炉前挥大铲才算炼钢,你说对吗?”

雷锋茅塞顿开,道理明摆着嘛,就像螺丝钉同机器的关系一样,洗煤也是炼钢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他立即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技术,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推土机手。

雷锋正式上班了。来到煤场,只见十几台大小推土机轰轰隆隆来往穿梭,正干得热火朝天,他迫不及待地找到值班主任,要求马上跟班干。

值班主任打量了一下他瘦小的身材,指着一台小型的推土机说:“你就跟这台吧。”

雷锋最不愿意人家用这样的眼光看他,涨红了脸说:“要开我就开大的,开大的带劲儿,大干社会主义嘛!”

值班主任倒很欣赏他这股子倔劲,故意逗他:“开大车可费劲啦,你不怕?”

雷锋爽朗地说:“不怕费劲,就怕活儿干得少!”

值班主任点头道:“好样的!”马上领他到一台威风凛凛像坦克似的庞然大物前:“降伏这家伙没点虎实劲可不行,就看你的了!”

没等推土机停稳,雷锋已经爬了上去,钻进驾驶室了。隆隆的马达声中,他握住驾驶员李师傅粗壮的大手嚷道:“老师傅,我给你当徒弟来了!”

李师傅笑道:“干这个,夏天太阳晒,冬天北风吹,苦着呢!你这个细皮嫩肉的南方小鬼,能受得了吗?”

雷锋拍着胸脯说:“师傅放心,我个虽小点,可一点都不娇气,什么苦都吃得!”

从这天起,雷锋每天迎着关外越来越寒冷的北风,开始学习驾驶推土机。

雷锋原来在农场时,是有级别的农工,来到这里后,却按徒工标准拿工资,每月收入减少了十元,几乎是他原来工资的三分之一。知情的人都说他太亏了,他却满不在乎地说:“要是为钱,我就不来这里了。能为祖国的钢铁事业出一把力,怎么样都值!”

为了尽早掌握驾驶推土机的技术,他每天都早早来到班上,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师傅一到,马上启动马达,一分钟都不耽误。作业的时候,他专心致志地观察师傅的一一招一式;机修工来检查机器时,他主动打下手,一边留心检查拆装机器的步骤程序,一边在心里同拖拉机作比较,总结经验。

由于学习勤奋认真,又有驾驶拖拉机的底子,在这一批青年徒工中,雷锋是第一个全面掌握驾驶和维修推土机技术的。

驾驶推土机属于露天作业,的确是个苦活儿,又脏又累。夏天骄阳的暴晒下,驾驶室里热得像烤炉,烤得人浑身冒汗;春天季风一起,煤场上煤灰滚滚飞扬,拼命往人的鼻孔、嘴巴、衣领、袖口里钻,一天作业下来,整个人就像是从煤堆爬出来似的;到了冬天,驾驶室关得再严,刺骨的寒风把人的四肢都冻僵,一不小心触到铁器上,就能粘掉一块皮……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干,没有点精神动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雷锋的精神动力,就来自他不断地学习。

几个月前,雷锋就要离开家乡北赴鞍钢时,他想到以后遥隔数千里,再回来一趟不容易了,临行前应该先去了一桩埋藏心底多年的愿望——到韶山冲去看看毛主席的旧居。

那是一个碧空万里的早晨,雷锋同几个伙伴乘汽车来到了韶山冲,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的旧居。

在一盏竹筒制成的桐油灯前,雷锋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当年毛泽东就曾在这盏桐油灯下读书学习,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几十年的革命生涯,毛泽东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世界级的伟人,可以说就是从这盏小小的桐油灯下迈出了第一步的。

雷锋由此悟到,发奋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对一个革命者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就是根本所在。

雷锋本来就有读书学习的习惯,来到鞍钢后,更是把学习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管工作有多么劳累,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读一些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有的文章比较深奥,他就反复地读,多方查找资料,或请教别人,直到弄懂。

这种系统的学习,使雷锋受益匪浅,他感觉到不仅眼界开阔了,连心胸也更加开阔了。

有一天,天下着雪,原先黑乎乎的煤场变得一片晶莹洁白,雷锋驾驶着他心爱的“斯大林80号”推土机,轰隆隆地驶进煤场开始作业。

“斯大林80号”推土机的机头很高,雷锋个头太矮,坐下来驾驶就看不到前面的推铲,站起来脑袋又会碰到驾驶室顶棚,只能猫着腰驾驶。摆弄这个庞然大物对雷锋来说,的确有点吃力,值班主任曾提出给他换台小车,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点困难我能克服,你就别操心了。”雷锋总对他这样说。

大雪填平了煤场的沟沟坎坎,一眼望去简直是一马平川,但推土机推上去,立即就“原形毕露”了。尽管雷锋加倍小心驾驶,推土机仍然是颠颠簸簸,摇摇晃晃的,像个醉汉。

正在行进问,突然车身猛地一颠,向侧面滑下去,就听见一声金属碰撞的响声。雷锋紧急刹车,然后跳下车去查看。

原来是大雪覆盖住了通廊下的小铁道,雷锋没发现,被他的推土机大铲撞歪了。

这时,李师傅已闻声赶到,一看出了事故,立时火冒三丈,劈头便是一顿训斥:“我说小雷,你怎么这么莽撞,就知道完成任务,撞坏了人家的轨道,叫别人还怎么干!”

雷锋脸涨得通红,却一声没吭,同前来帮忙的工友们一同修好了铁道,又爬上推土机干活去了。

过后,李师傅想想心里十分不安,那天积雪太厚,没法看清道路,出事故完全是个意外,再说自己这个徒弟一向工作认真负责,这样训斥他,实在有点过分。

李师傅是个心直口快的性子,第二天一上班就找到雷锋,说:“小雷呀,昨天我也是着急,话说得重了点,你可别往心里去呀。”

雷锋诚恳地说:“出了事故,应该接受批评,再说师傅也是为我好,批评得再严厉,我也能接受,以后我保证再不会出错了。”

过后李师傅赞叹地说:“小雷人不大,心胸还真不小哩!”

开推土机铲煤可以说是个粗活儿,雷锋出于高度的责任心,偏要把它当成细活来干。推起小山一样的煤堆贴着地皮走,捎带上一点泥土本来算不上什么,但雷锋认为这些泥土会影响炼焦的质量,焦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炼钢的质量,绝不能有一点马虎。

他细心钻研落铲技术,尽可能做到把煤铲净,又不带起泥土,有时也不免刮着了地皮,他就下车把泥土挑出来,看到别的推土机带进了泥土,他也主动上前帮人家挑出来。

为此,值班主任在大会上表扬了雷锋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刚一散会,雷锋就找到值班主任提意见:“主任,以后还是少表扬我,多挑挑缺点吧。”

主任奇怪地问:“干吗要多挑缺点呢?”

雷锋认真地说:“就像从煤里往外挑泥土一样,越挑缺点,缺点就会越来越少的。”

雷锋就是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1959年春天,鞍山钢铁公司决定在弓长岭矿山新建一座焦化厂,要从各分厂抽调一部分人员去搞基本建设。

动员大会刚结束,雷锋第一个就去报了名。

有人私下说:“谁报名谁犯傻!大山沟里,住木板房,啃窝窝头,工资不长,奖励没有,图个啥?”

有人把这话传给雷锋,雷锋淡淡地一笑,说:“我当然有所图——图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如果这就是犯傻的话,我倒情愿当这个傻小子!”

这天,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八月的骄阳似火,雷锋和他的伙伴们的血比火还热。在弓长岭杂草没膝的山脚下,他们安营扎寨,白手起家,住的是四处透风的破土房,睡的是二层格的大通铺。食堂是席片搭的大棚,走的是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吃水要到二里远的小村子里去挑,一盆洗脸水要好几个人伙着用,无论生活条件还是工作条件,同在总厂时比较,真是差得太远了。

面对如此困难的条件,有些人后悔了,动摇了,甚至闹起了情绪。

工地团总支李书记针对这种情况,召集雷锋和其他团员骨干开会,要求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调动起大家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工程建设。

雷锋当即表示一定要带好这个头,树立起共青团员的先进形象,并提议成立青年突击队,更好地发挥全体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领导当即采纳了雷锋的建议,吸收他为第一批青年突击队队员。其青团员们也一致推选他当了团支部宣传委员。

从这天起,人们就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像一团火似的活跃在工地上,扛木料,背石头,他总是冲在最前头;编快板,写墙报,宣传鼓动搞得热火朝天。哪里出现他,哪里就一片热气腾腾;哪里有了他,哪里就生龙活虎,高潮迭出……

山区的冬季说来就来,施工越来越困难,领导上把和泥的任务交给了雷锋所在的小组。泥本来就不好和,还要掺上蒿草和沙子,用铁锹和二齿钩搅半天,还是疙瘩溜球的,砌墙的同志直提意见。

眼看施工进度要受到影响,雷锋干脆脱下鞋袜,跳进泥水里用脚踩,大伙一看效果不错,纷纷跟着跳了下去。

工段领导见了,又感动又担心,怕把小伙子们冻病了,忙取来胶鞋,让大家穿上去踩泥,可是胶鞋一陷到泥里就拔不出来了,还是不行。算了吧,雷锋把胶鞋甩到一边去,又光着脚下去了。

十一月的东北,已是结冻的时候了,泥水冰凉刺骨砂石、杂草又扎脚,小伙子们个个龇牙咧嘴地倒抽凉气。

雷锋提议:“咱们唱个歌吧!”于是起了个头。

嘹亮的歌声粗犷雄壮,在工地上回荡,盖过了呼啸的北风,让人忘却了寒冷和疲劳。

为了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雷锋和同志们群策群力,研究发明了“横杆吊斗”,几番改进之后,吊泥、吊砖、吊瓦都行,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

随着严冬的逼近,气温越来越低,工地附近的小河边已开始结了薄冰。施工也只剩下最后一栋宿舍,必须赶在严寒到来之前完工。正在这时,打地基的石头用完了。

时间不等人,雷锋和青年突击队的小伙子们便四处去找,准备就地取材。

这天,雷锋同伙伴王茂余发现了小河沟里有不少石头,正适合打地基用,他俩高兴极了,忙找来钢筋钩子往上捞,谁知石头又沉又滑,钩半天也弄不上一块来,俩人干脆脱了鞋袜,挽起裤脚,下河用手去搬。

冰凉的河水没过了膝盖,不一会儿,小腿以下就冻麻木了,手指扣在大石头上,一不留神就划出血口子,他们俩咬着牙,一块一块往岸上搬。

其他的青年突击队员们发现了他们的“秘密”,纷纷跑来加入他们的行列。一时间河面上人声喧闹,热闹非常,一块块大石头被搬上岸,又被运往工地。

雷锋这种忘我的劳动精神和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大伙的公认。每次评选生产标兵,他得票总是高居榜首,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如此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大家都感到很疲劳,下班后都喜欢打打扑克,下下棋,放松一下。雷锋却难得和大家一块玩,因为他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常常要读书学习到深夜。

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看准了新建好的调度室。那里有彻夜不熄的“长明灯”,而且环境幽静。就这样,调度室成了他的学习室。

一天晚上,雷锋正在学习,忽听门外狂风骤起,豆大的雨点打在玻璃上砰砰作响,门忽然被人推开,只见调度员慌慌张张闯了进来,说:“真糟糕,工地上还有六车皮的水泥没卸下来,遭雨一淋,还不全报废了!得赶快叫人去抢救!”

雷锋吃了一惊,这么多水泥要真报废了,经济损失可就太大了!他顾不上多说话,一头扎进风雨中,跑回宿舍,叫上二十多个小伙子赶往工地。

大家找来雨布、芦席,你拉我拽地盖好水泥,一个个被雨水浇了个精湿,谁也顾不得理会。

当盖到最后一节车皮的时候,雨布和芦席都用完了,却还有好大一片水泥裸露着,雨越下越大,再不盖上,这些水泥就完了!

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当口,只见雷锋扛着一大卷东西出现在眼前,大家七手八脚地打开那卷东西,却愣住了——这卷东西竟是雷锋的被子和衣服。

雷锋嚷道:“还愣什么?快盖吧!”

雷锋的被子和衣服盖到水泥上。水泥保住了,可被子和衣服都成了一团糨糊。

几天之后,《辽阳日报》报道了这件事,不仅在工地,而且在全鞍钢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尤其是青年工人们。纷纷表决心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在焦化厂工地只有五个月,加上在总厂工作时司,总共只一年零两个月,他先后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十八次被评为标兵,五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了“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在评功授奖大会上,雷锋作了这样的发言:

我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苦孩子,今天能参加这样的光荣大会,心中感到十分光荣,万分感激党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的一切都是党给我的,光荣应该归于培养教育我成长的党,应该归于热情帮助我进步的同志们。

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秀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