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敦煌学导论
4951000000028

第28章 敦煌学的特点及价值意義(1)

敦煌学的特点

敦煌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而独立存在,主要由于它依赖着敦煌地域丰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在这一根基之上,考古学、史地学、民族学、宗教学、艺术、文学、语言文字学、文献学等等,形成为敦煌学中的考古学、史地学、民族学、宗教学、艺术、文学、文献学……。这些学科,不是一般概念上的学科,而是敦煌学总体之下的分支。为准确地理解上述各个分支学科的特殊性,有必要在前面加上“敦煌”二字作限定性冠词,分别称作敦煌考古学、敦煌史地学、敦煌艺术学、敦煌文学、敦煌语言文字学、敦煌文献学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植根在敦煌大地上。它除了具有这一最基本的特点外,还有一些由别的因素决定的其他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深刻理解敦煌学,把握它的性质与规律用于指导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们归纳为六大特点加以介绍。

第一,敦煌学学科体系的综合性

敦煌学所统属的十二个分支、80多个系列,就个别性质而论,有的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的属于自然科学;就总体而论,则兼有二者,并跨两界。这是敦煌学区别于其它单体学科的特异之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敦煌学学科体系的综合性。我们不应也不能拿一般单体学科的尺子来度量它,更不能把它硬塞进一般单体学科的框子里,给它强行套上单体学科的笼头。敦煌学的特殊性在于是,它是以古代敦煌地城天文、地理,经济基础和所有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这一特殊性,引起它内部各学科分支与专科、专题之间,它同外部其他学科之间,在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和学科内容联系等方面,发生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敦煌学内部和外部种种复杂关系的总和,构成了敦煌学综合性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给它的学科性质、体系构成和方法手段等带来一系列独特之处。正是它具有的一系列的独特之处,才使它对内得以向心集聚为一个有机组合体,对外得以独立于其他学科之林。

第二,敦煌学材料的立体性

敦煌学的材料及其内涵,上通远古,下连当代,以绵延的历史空间为背景。比如洞窟题记,既有早期的形式和内涵;又有晚期的形式和内涵;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发展的变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学材料是一种延续形式的史的存在。

另一方面,敦煌学的材料和内容,又不仅仅是一种延续的史的存在,它同时又是一种横展式的空间存在。

任何一项敦煌学材料,一般来说都具有多种内涵,多种关系,多个侧面和多种意义。比如洞窟中的一条供养人题记,既有宗教的内涵,又有世俗的内涵;既有洞窟考古的内涵,又有社会民情的内涵;既有历史学的内涵,又有文书学的内涵;既是洞窟艺术的资料,又是敦煌史地的资料;既是洞窟艺术的附庸,又是文书学的主体。一条题记具有的多种内涵,多头联系,多个侧面和多种价值。由此可以举一反三,见微知著。

敦煌学材料作为延续的史的存在,同时又作为横展式的空间存在,构成了敦煌学材料的立体性。敦煌学材料的立体性,扩大和加强了敦煌学的社会历史意义,也决定著敦煌学方法论上的一些相应的特点。

第三 敦煌学学科内容的交叉性

敦煌学各学科内容的交叉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内部交叉。即敦煌学内部各分支、各系列、各类目之间的交叉。如敦煌洞窟考古同敦煌史地的局部交叉;敦煌壁画乐舞图像研究同敦煌壁画器物图谱考古的交叉;敦煌佛教史研究同敦煌石窟佛教画研究的交叉,敦煌佛教信仰与世俗福乐追求的交叉等等。

二、是外部交叉。即敦煌学同一般史学、美学、宗教学、文学、语言之字学、文献学、经济史、科技史等等学科的交叉。

三、是地区空间的交叉。如敦煌学同中西交通史在敦煌这个地区空间方面发生的交叉;敦煌学同西域学、西藏学、河西史研究等在敦煌及河西地区空间方面的交叉等。

四、历史时段的交叉。如敦煌美术史同中国美术史在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这个历史时段内的交叉;敦煌文学同中国文学史在唐、五代、宋、元这个历史时段内的交叉等。

上述四种交叉,构成了敦煌内部关系、外部关系、地域关系和历史关系等复杂的交叉关系和多种交叉形式,使敦煌学内部各门类之间、敦煌学外部其他多种学科之间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和影响;内容方面出现彼此衔接或互相渗透的现象。敦煌学常常出入往返于多种学科之间,成为多种学科的焦聚、多种学科的纽带。研究敦煌内部各部分与外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影响和促进方面的问题,也渐渐成为敦煌学一个重要的课题。

第四、敦煌学研究方法的立体性

敦煌学材料的立体性,决定着敦煌学研究上也必须相应地采取立体的研究方法,敦煌学的立体研究方法,概括地说就是瞻前观后、左顾右盼、由此及彼、纵横交叉、通古融今、古今相应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点、面、线、体的结合,不能静止地、孤立的、平面地进行研究。静止、孤立、平面地研究,达不到应有的境界。比如对敦煌文学的研究,必须注意敦煌文学自身兴起、发达、衰微和转变的过程,必须注意研究敦煌文学内部各种文学形式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同时,对敦煌文学的研究,又不能仅仅看到敦煌文学,还必须联系那些同敦煌文学密切关联的敦煌史地、经济、宗教、民俗、方言、俗语以及内地和西域文学的影响等等。这就是敦煌文学研究必须遵循的立体研究方法。不如此,我们就不能探求到敦煌文学的真谛和真解。敦煌学其他专业和专题的研究也无不要求如此。

当然,我们坚持和强调敦煌学研究实践上的立体性方法,把它作为研究方法总的指导原则,并不意味着否认和排斥某些具体相对的平面性,不排斥对某些现状进行断面地、局部地和分解性、凝着性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应该在立体研究的统帅下进行并发挥的作用,它作为立体研究方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而存在,不是脱离和排斥立体研究而独立自外的法则。

第五、敦煌学的多民族性和国际性

敦煌学的材料和内容,关涉到国内汉、藏、维、哈、蒙、满、朝、羌、裕固、回族等许多民族;关涉到中国、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土耳其、希腊、叙利亚、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瑞典、芬兰等许多国家。同许多民族、许多国家发生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关联。从诸多方面的关联上,有关民族、有关国家不仅可以探讨、认识自身的历史存在、历史作用,而且可以探讨本民族与汉族、本国与中国在历史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历史轨迹,也可以探讨本民族与汉族、本国与中国在历史交往或文化交往中的某些成功和失误,以及这种成功和失误给双方带来的益处和损失。所以敦煌学也就成为许多民族、许多国家所关注、所探讨而具有多民族性和国际性的一门学问。又由于敦煌学的一部分材料流散或流布、传播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就更促使敦煌学超出中国疆界而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成长起来。敦煌在中国,而敦煌学的内容、价值、意义和敦煌学的研究,必然要超出中国的国界,所以它才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门显学。

敦煌在中国,而敦煌学扩展到世界。这是敦煌学特性支配下的一种必然现象。它表明敦煌学不仅作为中国文明之学,也作为世界文明之学的一部分而得到世界的重视、关切和参与。如此博大的一门学问,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个别的外国学者不是这样看待问题,却以敦煌学研究的国际性来揶揄中国。说什么“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这是一种狭隘的偏见,是对敦煌学理论缺乏理解的幼稚的见解。按照那种错误见解办事,似乎只应当把敦煌学研究限制在中国疆域之内,否认外国人研究敦煌学的必要性,取缔外国人从事敦煌学研究的权利,从而关闭国际间研究敦煌学的大门。这种观点,对发展敦煌学研究,促进中国同世界、外国同中国的文化交流是一股冷风、半边邪气,因而,它必然受到中外有识之士的严肃批评。

第六、敦煌学的行进性

敦煌学的行进性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