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4953700000109

第109章 清东陵被盗之谜

清东陵是我国古代陵墓建筑的精品,被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评价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清东陵位处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群山环抱,流水环绕。传说当年顺治帝来此处打猎,看到周围灵韵十足的山水美景,赞叹不已,当即传旨说:“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清东陵是由58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装修豪华,设计精美,葬有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丰帝、同治帝五位帝王,还埋葬了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慈禧的陵寝。慈禧陵装修之华贵令人瞠目结舌,而且这位清王朝末期实际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下令在自己的陵寝上所有石雕全部采用“凤上龙下”的花纹。

慈禧太后墓葬之奢华不仅体现在陵寝的装修上,更在于其丰厚的陪葬品。

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亲眼见证了慈禧入殓。他在《爱月轩笔记》中回忆,慈禧棺椁中铺了厚达一尺的金丝串珠锦褥和珍珠,然后才放入尸身。慈禧头部放置荷叶,青翠透亮,叶面上有天然生成的脉络。脚下有粉红碧玺莲花、翡翠西瓜、翡翠甜瓜、翡翠白菜。这些花果皆用宝石天然纹理雕成,真实生动。左手侧放置玉石莲花一支,黑玉石荸荠一个;右手侧放置缠蟠桃的玉雕红珊瑚树一株。头部戴珍珠凤冠,凤冠上缀有鸡蛋大的珍珠。身着金丝串珠彩绣袍褂,身上盖着珍珠堆制成大朵牡丹花的衾被。棺椁里放着200多个宝石制成的桃子、李子、杏子等果实,还倒进去四升珍珠、2200块宝石填充缝隙。慈禧的随葬品仅仅皇家入账的就价值五千万两白银,还不包括王公贵族的私人奉献。

皇家陵墓自古以来就是盗墓贼垂涎的对象,慈禧墓中的珍宝无数,更是让无数双眼睛虎视眈眈。

1928年7月,住在清东陵附近的老百姓听到隆隆的炮声。人们以为是军事演习或者在剿匪,事后才发现,是清东陵被盗。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被炸开,破坏得一片狼藉。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棺木中瑰丽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

究竟是谁胆大包天,犯下了惊天盗案?事件发生后,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多方面调查,种种证据都指向孙殿英。据说,在炮击发生前,军阀孙殿英的部队对清东陵附近进行了封锁。所以,百姓才会以为有什么军事行动,而对炮击声不以为意。孙殿英盗墓之说越传越烈,他有了“东陵大盗”的恶名。

孙殿英,名魁元,河南永城人。因为小时候生过天花,满脸麻子,外号孙麻子。孙殿英家境贫寒,自小不务正业,和地痞流氓鬼混。成年后,他在江湖闯荡,以赌博、贩毒为业。孙殿英所处的时代动荡混乱,军阀混战。他参军入伍,在各个军阀派系中流窜,后来被蒋介石的队伍收编,成为十二军军长,驻守清东陵。清东陵的守陵官员推测,是孙殿英看到陵墓的守卫形同虚设,于是监守自盗。

然而,推测终究是推测。当时,孙殿英的部队戒严,把清东陵围得如铁桶一般,没人知道陵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真正把孙殿英推到台前的,是一次倒卖文物事件。

东陵被盗一个月后,北京著名的古玩集散地琉璃厂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这位客人携带着一批罕见珍宝进入琉璃厂最大的古玩店铺“遵古斋”。珍宝最终以十万元的高价被“遵古斋”收购。北平警备司令部洞察了这次秘密交易,对双方进行抓捕。审讯过后,发现出卖珍宝的神秘客人正是孙殿英麾下的师长。

事件报道后,社会上掀起强烈反响,纷纷要求严惩孙殿英。孙殿英则大声喊冤,说之前清东陵炮击是为了剿匪,而这些珍宝是缴获的战利品。

一群在穷乡僻壤打劫为生的土匪何来如此珍贵的珠宝?珠宝的来处只有一个,就是陪葬丰厚的皇陵。

据后来的专家分析,当时国家动荡,各种势力层出不穷,土匪盗墓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正当孙殿英的自我辩白生效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百口莫辩。在驶往青岛的一艘轮船上,青岛警察厅抓获两名逃兵,这两名逃兵身上竟然藏着36颗珍珠。经审讯,两人承认是孙殿英的部下,其中一人亲口承认参加了清东陵盗墓行动。

孙殿英盗墓之事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可是,这样一件惊天大案,最后却不了了之。

许多年后,孙殿英的参谋长回忆说,孙殿英确实曾盗挖坟墓,并曾洋洋得意地回忆乾隆墓和慈禧墓中有什么珍宝。孙殿英还说,曾经把一些特别珍贵的宝物敬献给当时的实权派宋氏兄妹、孔祥熙夫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件轰动朝野的千古盗案会处理得无声无息,没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