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4953700000149

第149章 画丑王昭君是毛延寿所为吗

昭君出塞的故事不仅被载入历史课本,更在影视剧中重现,她对汉匈之间的和平局势所作的贡献为世人称颂。然而,出塞的壮举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无奈与冤屈?毛延寿因画丑王昭君被杀,恐怕要数其一。

东晋的杂书《西京杂记》中记载了昭君出塞的故事。众人皆知汉元帝后宫美女众多,需要依靠画师为其画像,以便汉元帝能从中挑选相貌出众之人。为了能够早日得宠,后宫众人争相贿赂画师,希望画师能把自己画得更美,而唯独王昭君不愿贿赂画师,于是被画师丑化,无缘得见龙颜。后来,匈奴单于入朝,请求和亲,皇帝便按画像选人,选中了样貌不佳的昭君。等到皇帝召见她时,才发现她样貌出众,知书识礼。皇帝懊悔不已,但又不能失信于匈奴,于是迁怒于画师并下令杀之。

《西京杂记》中提到的画师并不止毛延寿一人,还有陈敞、刘白、龚宽、阳望、樊育等人,均在同一天被杀。至于丑画王昭君的画师是谁,书中并未交代。不知经历了怎样一番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总之自此之后,画丑王昭君的罪名就落到毛延寿的头上。

历史上不乏为毛延寿喊冤之人,如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他在《明妃曲》中云:“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在他看来,毛延寿并不是故意将昭君画丑,而是因为人的神韵仪态本来就很难用画像的形式准确地表现出来,难怪毛延寿笔下的昭君与真人不符。

范晔的《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关于昭君出塞的详尽记载,更显“毛延寿画丑王昭君”为无稽之谈。记载曰:“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单于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由此看来,王昭君是自愿请求在先,奉召示众在后,并无皇帝选画之说,更无毛延寿丑化王昭君之言。

究竟是否毛延寿画丑王昭君,史书的空白、后人的杜撰,给世人留下一道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