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4953700000039

第39章 宋朝为何不养马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之后,把国家军事的统领权收归皇帝所有,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因此而发生。“释兵权”有利于北宋国家政治统一、防止内乱,但也大大削弱了国家的战斗力。因此,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这个原因当成宋朝军事实力削弱的主因。

懦弱的宋代王朝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时,总是不堪一击。但是,仔细分析宋代的历史,会发现宋代不堪一击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宋朝没有大规模饲养战马,没有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在机动性和冲击力上都对步兵形成天然的优势。南方农耕民族的步兵在面对具有先天军事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时,几乎是不堪一击。既然骑兵具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宋朝为何不养马呢?

首先,宋朝境内,没有适合养马的场地。饲养战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饲养场地必须辽阔,需要大片的牧场供马生长繁衍;二是必须饲养体力较好的成年公马;三是饲养战马需要比较寒冷的气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古代中国,适合养马的主要地区有两个:西北和东北。汉唐两朝都曾在西北大规模饲养战马,汉对匈奴、唐对突厥的作战,都能取得重大胜利。但是,对于主要领地在黄河以南的宋朝来说,气候湿润温暖,找不到合适的大片牧场饲养战马。真正适合养马的西北和东北地区早已被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占领。

其次,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宋朝不能养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相对于唐汉两朝的养马场地来说,宋王朝疆土之内并没有适合养马的场地。实际上,靠近西北地区的甘肃东部地区和陕西大部地区,也是北宋的疆土。汉王朝就曾在这片地区养过马。关中平原这片地区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王朝都曾在这片地区建都,最为著名的是汉唐长安城,关中平原曾经是繁华富庶之地。可是,繁华背后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的,过度的资源消耗导致周边地区植被被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也逐渐降低。而且汉朝曾在这里大规模养马,养一匹马的资源消耗相当于养六七个人,给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带来巨大压力。这种压力表现在生态环境上,就是大规模开垦,从而又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了宋朝,关中周边的植被很可能已经无法大规模养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