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高考落榜
4963100000003

第3章

不过一到班上上课,王云若就不再以自己的六千块钱为内疚病痛的根源了。原因很简单,她发现她差二十来分没考上这个学校的成绩,在她的班上却是算得上中等的。王云若向不求最好,所谓高处不甚寒,不上不下对于王云若来说可谓驾轻就熟。

王云若的爸爸在王云若高一的时候,还常常旧事重提让她记住那六千块钱的“慈善费”。王云若的妈妈却什么也没说,按王云若的理解是,她妈妈不想自打嘴巴,王云若考不上高中都是她妈妈不关心王云若的原因。对于妈妈,王云若没有欠疚感,每当王云若的妈妈有半点含沙射影那六千块钱的事,王云若就狠狠地反唇相讥。后来日子久了,即使那六千块钱再值钱王云若的爸爸妈妈也只当是从来就没有过。王云若呢?她本来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高一的时候想起来发奋几次也足以见她并不是不心疼那六千块钱,可是逝者如斯,更何况是钱。所以只要没人撩开王云若的衣服指着伤疤骂她,王云若就有本事大摇大摆地重新过日子。

王云若一直到高三还是不上不下的成绩。王云若适应这个新学校的生活之后,她就明白所谓高中也还是中学,这是初中的延续。于是,王云若习惯性地拿出了初中时的姿态来过高中的生活。小镇的高中升本率不高,一般情况下,理科班的不上不下的成绩免强能考个专科院校,而文科班的不上不下的成绩最多只能考个第五批的高职。王云若的平和心态也在于,她从来不会瞧不起什么东西,王云若把本科和高职只是同等看待。王云若淡然地上学的时候上学,睡觉的时候睡觉,吃饭的时候吃饭。她不在晚自习后带书回家熬夜,早自习还想多睡会的时候还是干脆迟到。王云若的班主任把她定位在最后一批录取分数线的升学人数之中,王云若安份守已,不以最后一批为耻,不作过多的挣扎,开始她平淡的高三生活。

其实王云若之所以能对高二有着常人不同的漫不经心,正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另有梦想,有另外更难让她为之奋斗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王云若瞧不起所有一切在她眼前晃动的所谓应试教育。王云若视高考如粪土,就如庄子不屑出仕。王云若并不把高考当作她实现梦想的青云梯,她骄傲、自负、清高,认为她是年轻的,聪明的,她想她有一天会是一个女强人,实现她所有想要的切。王云若也明白高考会是一个好机会,但她却愤怒地要报复那些所有的应试教育,她想要证明,学校里的差生出了校园之后,其实可以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