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4965200000024

第24章 设置演讲中的亮点(3)

运用比喻要贴切得体。要根据对不同本体的爱憎感情,恰当选择具有不同褒贬色彩的喻体,绝不能用假恶丑的事物来比喻真善美的事物,当然,也不能用真善美的事物去比喻假恶丑的事物。比喻是否有生命力,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在于推陈出新。比喻要新鲜、奇特,切忌陈词滥调。英国作家王尔德说得好:“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再用的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了。”只有那些新颖绝妙的比喻,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比拟

比拟是拟人和拟物的合称。把物当做人来描写,赋予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等,叫做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富有形象性、生动性。在演讲中,恰当地运用比拟手法,能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深思;能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战斗力;能渲染气氛,起烘托作用。

比拟能使人产生联想,以获得话语的形象感和生动感。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告诫全党同志不要因为革命胜利而骄傲自大起来,他曾用“牛皮不要吹得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作比拟。尾巴本来只有动物才有,这里却用来比拟人的自大情绪,既形象生动,又引人联想。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拟人又叫“人格比”,就是赋予大自然、动物、抽象事物等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拟物即把人当做物,或把此物比拟为彼物。例如:

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太太在游武夷山时,不小心被蒺藜划破了裙子,顿时游兴大减,中途欲返。女导游见状微笑着走近老人身旁说:“这是武夷山对您有情啊!它想牵住您,不让您离去,好请您多看它几眼。”

几句话,把老人的不快吹得无影无踪。武夷山的热情好客是机敏的女导游所赋予的,这里就用了拟人手法,而且表达得十分得体。又如:

在一个欢迎日本青年代表团的宴会上,热情的中国朋友用著名的“人参母鸡汤”来款待客人。不想这可为难了在场的翻译。原来,他没有记住日语“母鸡”这个词。只见他机灵地站起来,指着汤,笑着对客人介绍说:“这是用公鸡的太太和人参做的汤,请诸位品尝。”

这里的“公鸡的太太”用的就是拟人手法,显示了翻译的机敏和幽默。

《大学生演讲选评》一书中选有优秀演讲词《信念的力量》,其中有这样一段:

翻开中国的历史看看吧,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少深重的灾难……长江在哭泣,黄河在哀号。广大的中国土地上,多少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多少人逃荒要饭,家破人亡。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长江在哭泣,黄河在哀号”是震撼人心的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祖国沉重受难的历史,发人深思。

再如,《在师范毕业生典礼上的演讲》中有这样深情的语言:

如今,你们就要离开母校了,尽管情丝不绝,可你们在四年的风雨中练硬了翅膀,现在也该驮回去一幅春天的图画了……

人无翅膀,这里“练硬了翅膀”、“驮回去”就是“拟物”手法,用描写动物的词语来描写人物,表现出师范生锻炼成长的过程和他们将载着母校的重托走向工作岗位的热情。语言中流露出对毕业生的无限依恋和激励的感情。

运用比拟手法一定要正确恰当,要抓准被比拟物和比拟物之间的相似点,特别是褒贬色彩要恰当。例如,海燕、苍鹰,英勇顽强,常用来比拟革命英雄;豺狼、狐狸,凶残狡诈,常用来比拟奸贼坏人。爱憎好恶,十分鲜明。

夸张

夸张是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而故意言过其实,或者夸大事实,或缩小事实,让听者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合理地运用夸张技巧,一是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二是能加强说话的感染力,三是能启发听者的想象力。运用夸张,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不能漫无边际,做到言过其实而又合情合理,不似真实而又胜似真实。

楚国大夫申无宇的守门奴仆因偷酒被发觉而畏罪潜逃,为了逃避申无宇的追捕,他投靠楚王一跃成为细腰宫守卒。因为楚国的法律明文规定:任何人都不准到楚王宫里抓人。那名奴仆自以为有了尚方宝剑,整日嚣张狂妄。可是,没想到申无宇却在楚王不知道的情况下径直到宫里把那位奴仆捉了回来。

楚灵王知道了之后非常气愤,命令申无宇把那个奴仆放出来。

申无宇说:“天上有十个太阳,人分十个等级,上层统治下层,下层侍奉上层,上下互相维系,国家才能安定太平。如今臣下的守门奴仆畏罪潜逃,借王宫之地庇护犯罪之身。如果让他真的得到庇护,那么其他奴仆便会互相效法,盗贼公行,谁还能禁止得了?长此以往,社会不安,大王江山不保啊!所以,臣下才不敢遵奉王命。”

楚灵王细细琢磨了一番,觉得很有道理,便下令处决那个奴仆。

上文中楚国大夫申无宇把窝藏一个奴仆与天上的太阳、社会不安、江山不保联系在一起,显然是夸大了事实,但却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见他的机智与果敢。

夸张既然是在某些方面“言过其实”而又有真实性作为基础,这就有利于突出事物的特殊性,可以唤起人们的想象,收到突出个性形象的效果。例如:

有三个人在一起谈论如何节约,其中一个人说:“我认识一个人,为了节约墨水,无论写什么,字都写得像芝麻粒儿一样大小。”第二个人说:“我认识一个人,为了减少手表的磨损,天一黑,就把手表给停了。”第三个人说:“你们说的都一般,我认识一位老先生,为了节约眼镜,连报纸都不看了。”

如果说为了节约眼睛连报纸都不看了,还不为夸张,而为了节约眼镜连报纸都不看了,就不能不是夸张了。可以想象,这位节约眼镜的老先生用节约精神去做其他事情时,该又是何等节约啊!

还有一个笑话,说一个老人很健忘,去浴缸洗澡时竟忘了脱衣服,但衣服一点没打湿,原来他忘了开水龙头了。其实再健忘的人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

夸张虽然言过其实,但不等于浮夸,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才能造成强烈的震撼效果。

合理地运用夸张技巧,一是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二是能加强谈话的感染力,三是能启发听众的想象力。正因为夸张技巧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听者才明知是言过其实却不以为是虚假的。前例中说某人矮瘦得像根“干豆角”,若不用夸张,直言其体重、身高多少,固然也能给听者一个数量级上的印象,但比起用“干豆角”这个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描述,其感染力是大不相同的。它能使听者联想到干豆角的形状,并把这种形状与某人的矮瘦联系在一起来进行想象。听者好奇,说话能诱发其好奇感,丰富其联想,也就当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夸张虽然可以言过其实,但不能浮夸,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无中生有,信口开河。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它之所以言过其实而又不虚假,其奥妙就在于它突出了事物的某一部分性质,不似真实而又胜似真实。

另外,运用夸张技巧时要注意分寸,要让听者知道你在夸张而不是写实;不要单纯为了猎奇而强行夸张,如在汇报情况、介绍经验等场合就不能随意运用夸张。

47

运用排比

排比能增强演讲的语势,运用排比可使语意表达层次清晰、语势强劲、节奏鲜明、语意畅达。演讲者要会使用排比来表达各种情感。

排比修辞方法的使用

这种修辞手法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语句排列而成,用以表达同一范围、同一性质的事物,以增强语势,增强节奏感和旋律美,加强语言的力度。

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8月28日美国华盛顿黑人集会上发表了一场精彩的演说,其中有这样几段话。

“一百年前,一位美国伟人签署了《解放宣言》。现在我们站在他纪念像投下的影子里,这重要的文献为千千万万在非正义烈焰中煎熬的黑奴点起了一座伟大的希望灯塔。这文献有如结束囚室中漫漫长夜的一束欢乐的曙光。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黑人依然没有自由这一可悲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依然悲惨地套着种族隔离和歧视的枷锁;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物质富裕的汪洋大海中,黑人依然生活在贫乏的孤岛之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的阴暗角落里艰难挣扎,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放逐。所以,我们今天到这里来,揭露这骇人听闻的事实。

……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就是我们带回南方的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把绝望的大山凿成希望的磐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将我国种族不和的喧嚣变为一曲友爱的乐章。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奋斗,一同入狱,一同为争取自由而斗争,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将得到自由。”

在马丁·路德·金这几段演讲词中,第二段以“一百年后的今天”领起的排比句,从黑人没有自由,受着种族隔离和歧视,过着贫乏的生活乃至受虐待遭驱逐的政治、经济、人生、法律待遇等方面集中地揭露了黑人悲惨严酷的生活现状,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最后一段以“怀着这个信念”领起的排比句,表述了所要进行的不懈努力、斗争原则和奋斗目标。文中排比句式的运用,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演讲者的思想和感情,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修辞效果。

排比可分为短语排比、句子排比和段落排比三种类型。它在演讲中运用广泛,既可以用来铺陈描述,又可用来议论说明,还可用来抒发情怀,使演讲增强语势,增强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镶嵌彩灯的女性》的演说词中,有这样的话:

“……从地质队诞生的那一天起,“献身地质光荣,找矿立功光荣,艰苦奋斗光荣”就与地质队员融为一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凯歌。……我相信,只有那些曾经或正在致力于献身地质这项伟大事业的人们,才会有那么一种冲动,一种自豪,一种喜悦,一种激情——如大海翻腾,如群山呼啸,如岩浆喷发,如涓涓溪水……”

这里运用排比和比喻,表达出了与“三光荣”融为一体的地质队员的豪迈感情,节奏鲜明,旋律优美。

运用排比手法,在形式上要做到结构相同,句式整齐,字数相近,音节匀称;在内容上要表意确切明了。

对偶的句子也一样。对偶句内容凝练集中,结构整齐匀称,便于口语表达和记忆,人们是比较喜欢的。如毛泽东同志讲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都是地道而上乘的对偶句,意深而语精,已长久地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

使用排比和对偶,要求演讲者具备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要对所讲的内容非常熟悉,要有较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不然,勉强搜罗起来的排比或对偶,就会显出拼凑的痕迹,就会因缺乏内在的联系而难以一气贯之。

运用排比技巧表达各种情感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语句成串地表达相关或相连的内容的一种句式。无论在叙事演讲、政论演讲还是抒情演讲中都被广泛运用。运用排比能使言语规整,语气协调,感情贯通,表达流畅。演讲的开头有排比,演讲的中间、结尾都有排比。演讲中,真是无处不排比。排比表达一般采取开头慢、后面快的方法,下面我们看看一则演讲词:

“沿途中,壮观的瀑布,会冲刷净你的头脑;平静的湖水,会使你冷静的思考;雄伟的山峰,会唤起你的激情;名胜古迹的内容,会引发你无限的遐想。”

四层排比,热情奔放,层层推进,立意高远,振奋人心。祖国的美好景致历历在目,对大好河山的赞美深情呼之欲出。

演讲中运用排比能深化主题,增强说服力,如佩特瑞克·亨利的演讲稿《诉诸武力》:

“我们的祈求根本没有得到别人的理睬;我们所遭到的是被人百般奚落后,一脚踢到阶下”。

运用排比句可以全方位地表达各种感情,喜悦、痛苦、亲切、庄重都可产生在其中。例如“一杯茶,细细品尝;一支烟,神游古今;一张报,看它半天”。

“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绿叶,默默生存,点缀生活;是渡船,迎着风浪,接送人们。”

最后我们看看道格拉斯在1854年7月4日美国国庆大会上《谴责奴隶制的演说》的精彩结尾:

“7月4日,对美国的奴隶意味着什么,让我来回答吧。对于长期受压迫和受凌辱的奴隶,7月4日是一年中最屈辱和最残酷的一天。对于他们来说,你们今天的庆祝活动仅是一场骗局,你们吹嘘的自由只是一种亵渎的放肆,你们标志的民族伟大充满着一种骄傲的自负,你们的喧闹声空虚而没有心肝,你们对暴君专制的谴责无异于厚颜无耻的言辞,你们所唱的‘自由平等’的高调更是虚伪至极,是对这些口号本身的嘲弄。你们的祈祷与圣歌,你们的布道与感恩,连同一切宗教的游行与典礼,仅仅是对上帝装腔作势的信奉,是欺骗、是诡计,是亵渎和伪善——是给罪恶的勾当蒙上一层薄薄的纱巾。”

这里,犀利的言辞和愤怒的感情被如林的排比连成一片。排山倒海,轰轰烈烈,从而使谴责奴隶制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论点更加鲜明,感情上对听众的震动也更巨大。

48

设问和反问

演讲者为了强调自己的某一观点,或者为了启发人们的思考,或者为了抓住对方的注意力,故意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做出回答,这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就是设问。

反问的使用

反问,又叫反法,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但它比一般的肯定感情更强烈,更具有说服力。

反问与设问不同的是:提出问题之后,既不要对方回答,也不用自己回答,是只问不答,因为答案已包含在问话之中了。

某厂厂长在全厂职工代表大会上谈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问题时说:“由于管理混乱而造成的惊人的浪费,难道还要继续下去吗?”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这样浪费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由于用的是反问句,语气相当强烈,表示的态度相当坚决。

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签署,基辛格就在莫斯科一家旅馆里,向随行美国记者团介绍这方面会谈的情况了。当时已是5月27日凌晨1点,他竟毫无倦意。

“苏联生产导弹的速度每年大约250枚,”基辛格微笑地透露道,“先生们,如果在这里把我当间谍抓起来,我们不知道该怪谁啊?”

敏捷的记者们于是接过话头,探问美国的秘密。

“我们的情况呢?我们有多少潜艇导弹在配置分导弹头?有多少‘民兵’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一个记者问道。

基辛格耸耸肩:“我不确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导弹有多少,至于潜艇,我的苦处是,数目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保密的。”

记者说:“不是保密的。”

基辛格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说是多少呢?”

记者傻了,只好“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