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4965200000005

第5章 演讲的准备工作(4)

8

让演讲稿别出新意

只有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是演讲者水平和实力的真正体现。创新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就能在演讲实践中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从而使我们的演讲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

提升内涵

对待事业,即使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要栽;对待名利,即使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无心。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话的形式和内涵广为人知,笔者借用它,稍加改动,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就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生活中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话,如民谣、俗语、谚语等,它们被人们所理解的内涵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并加以改进,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能为在演讲进行观点创新,找到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要演讲者能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就能在听众的认识上达成一种新的和谐。

破旧立新

一位演讲者在《我们不愿做睡狮》的演讲中说:“有人曾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就这样我们被人家当了一百年睡狮,我们也把自己当睡狮自我陶醉了百年。狮子是百兽之王,但一头酣睡的狮子能称得上是百兽之王吗?一只睡而不醒的狮子,一个名义上的百兽之王,并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如果我们为这样一个预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于人家说我们祖上也曾阔过一样,真是脆弱而又可怜。我们不要伟大的预言,我们只要强大的实力,我们不要做睡狮,只要我们觉醒着、前进着,就比做睡着的什么都强。”人家的预言曾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但仔细分析起来,为一个过去的预言而陶醉或昏睡,于实际又有何益处呢?所以演讲者鲜明地提出“我们不愿做睡狮”的观点,犹如当头棒喝,既促人清醒,又激人奋发。

破旧立新,就是在否定、破除旧的观点之后,提出与旧观点相反或相对的新观点,虽然破旧立新的难度和风险较大,但只要有前人所未言的勇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能收到语出惊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

由此及彼

深圳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在演讲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新观点“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他说:“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越来越淡化了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其突出表现就是身勤脑懒,整天东跑西颠,显得忙忙碌碌,可一旦遇到费脑筋的事,却不肯或不善于下一番功夫去深入思索,因而这些人跑得再勤,也跑不出多大所以然来……唐代韩愈有句名言‘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所以我们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在思想上吃得起苦,深入进行理论思维。以往我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普遍停留在能吃苦、不怕累、出大力、流大汗的层次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提倡这一点无疑是应该的,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当中,光讲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强调思想上的艰苦奋斗。”

演讲者提出的这一新观点,对市场竞争中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其深意和新意是不言而喻的。

事物是辩证的,问题总有多面性,但由于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的影响,我们在表达某一观点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当然,坚持和强调“这一方面”是应该的,因为它也是正确的公认的观点,但如果我们顾此而失彼,就会妨碍认识的深入和工作的改进,因为随着事物的发展,坚持和强调“另一方面”的意义也非常重要。如果演讲者能由此及彼,即在不否认现有观点的前提下,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另一方面”并适当加以强调,就能达到演讲观点深、新并举的目的。

由浅入深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曾于1971年出版过一本极为畅销的书《始于幼儿园为时过晚》。当时人们普遍认定的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在中学,中学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而井深大则把问题再深入挖掘一层,认为还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最后的结论是:不!始于幼儿园也已经太迟。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生下来的婴儿具有100亿以上的脑细胞,同没有“接线”的计算机一样,在这样的头脑还没有成熟时,是否给予刺激,将决定“接线”即组成头脑的形状的好坏,所谓“接线”在四岁时要完成60%,八九岁时要完成95%,十七岁时要全部完成,所以,在幼儿时,如果缺乏良好的刺激是不行的。

这虽然不是一个演讲实例,但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对演讲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有时关于某一问题已形成结论并被人们当做定论广为接受,似乎再也没有思考下去的必要了,但实际情形远非如此,只要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发现“风景那边更好”。

旧话题出新的方法

演讲的成功首先要靠新颖的内容、独到的见解,而在演讲中常常会有老话重提的问题。特别是那种命题式或半命题式的演讲,大家讲同一主题,或同一范围的话题,很容易彼此雷同,落入他人窠臼。并且,同题演讲,时间长了,听众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出现“审美疲劳”。如何使你的演讲别出新意呢?

一、以精彩的开头,在听众“疲劳”前抓住他们

在一次演讲赛上,前面已经有许多选手讲过了,临到最后一位上场时,观众有些坐不住了。这位选手上场的第一句话便说:“该讲的前面的同志都讲了,我是上台来打句号的。不过在句号未画圆之前,我还想先打个问号……”

这样的开场白很有特色,马上就能引起听众的兴趣。精彩的开场白最好是在撰写讲稿时就事先准备好。

讲老话题不像新话题那样有吸引力,如果开头的两三分钟抓不住听众的心,听众便会走神。其实,不管多么老的话题,当演讲者刚走上讲台时,听众总会有瞬间的新鲜感,你就应当设法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契机,找到一个妙趣横生的开头,以避免或延缓听众厌倦情绪的出现,为成功奠定基础。

二、构思演讲稿时,在平常的思维套路中选择切入点

要讲“学习雷锋精神”这个题目,你在准备讲稿时,不妨这样来入题:先不做评价,只对雷锋的具体事例做一些白描式叙述,然而再似贬实褒地写到:“雷锋的所作所为,不像陈景润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那样,需要渊博的知识和超人的智慧,也不像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那样需要献出生命,谁愿做,谁想做,都可以做到。不过……”这样的思路,就会使人觉得比较新鲜。

一般来说,演讲稿的撰写一定要选择好切入主题的视角。特别是讲老话题或同题演讲时,更要避免按人们所熟知的套路去行文,而要善于找到新的切入角度,以便使人在习以为常的讲法中听出与众不同的味道。

三、在众口一词的结论中挖掘独到见解

某地举办“爱我神州”演讲赛。演讲者们个个激情满怀,尽情讴歌我们伟大祖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几乎无一不谈及雄伟的万里长城、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以及文明卓著、地大物博等。一个一个如此讲下去,评委和听众都感到有些疲劳和厌倦。轮到最后一个上台了,可他一开口,就把会场的气氛改观了。他说:

“同志们,前边的同志对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文明史、雄伟壮观的长城和给世界文明带来飞跃发展的四大发明进行了充分的讴歌。听着这些,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祖国拥有这一切,的确令人自豪,感到神圣和可爱。(说到此,他突然把声音提高八度)但是,我认为,只有这些还不够!因为,长城尽管又高又长又厚,却没能挡住侵略者的铁蹄!指南针是我们祖先的发明,却引来了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引来了帝国主义的战舰,引来了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火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闪耀,但却使外国强盗刀剑换枪炮,争我家园国土,奸杀我华夏同胞!至于洁白纸张的创造,正好方便列强与我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写下丧权辱国的几十条、上百条……(此时,他开始激动了)是的,我们的祖先,曾是何等荣耀!我们的祖国,曾是怎样的富裕、强大过!但是我们又清楚地知道,这一切终归是祖先的,是祖先的骄傲!我们,后世的炎黄子孙们,绝无权力在祖先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大吹大擂!古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们怎能忘记自己肩上的重任!(掌声)祖国,只有在我们的辛勤劳动中,在我们粗糙的大手中,变得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先,变得强大、富裕,才遂了我们的意,才称了我们的心!(热烈鼓掌)”

这段演讲之所以受到热烈欢迎,就在于演讲者在众口一词的结论中挖掘出了新意,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一个演讲者在准备演讲稿时便自觉地做创新式的思考,那他就有可能使自己的演讲自出机杼,别具新意。

无论是命题演讲还是非命题演讲,你所讲述的道理一般都是带普遍性的,或是人所共知的,其话题中往往会有很多现成的、公认的甚至是经典的结论。你在准备讲稿时可以对现成的结论再做一番思考和挖掘,从而独辟蹊径,见常人所未见,发常人所未发,提出新的见解。当然,这种独到见解不是故作惊人之语、信口开河,也不是说所有现成结论都要推翻,而是说你必须讲出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真知灼见。

9

撰写演讲提纲

演讲提纲是组织演讲时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清晰的提纲可以帮助你掌握自己希望谈论的要点;采用提纲还可以使听众容易记住你演讲的大致内容。演讲要有头有尾,要懂得尊重听众,不要一开口就冒出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使听众听不明白。

演讲提纲的作用

编列演讲提纲,是演讲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它常常是临场发挥的重要依据。提纲编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演讲成功与否。所谓编列提纲,实际上就是确定框架,以提要或图表方式列出观点、材料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组合方式。

大体来讲,编列演讲提纲有以下作用:

一、确定框架

编列提纲能把演讲的整体轮廓用文字固定,明确下来。事实上,拟订提纲的过程,正是认识不断明朗化条理化的过程。通过拟订提纲,可以对论题的设想不断加以修改和补充,使构思更为周密、完善。确定了整体框架,演讲者便能心中有数,逐层展开,不致东一句西一句,言不达意。

二、进一步选材组材

编列提纲的过程,也是进一步选材和组材的过程,是演讲内容逐步具体化的过程。演讲题目、结构层次、典型事例、引文材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都要具体地在提纲中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对材料做进一步的筛选和补充。

三、训练思维

编写提纲的过程,正是演讲者积极思维的紧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演讲者必然要认真思考,分析演讲的主题、材料、层次、结构和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促使思维的条理化和科学化。因此,这个过程事实上正是培养和锻炼思维的过程。

四、避免遗忘

编写提纲也是不断熟悉材料的过程,特别是在不用讲稿仅用提纲进行演讲时,提纲更是起着提示启发、避免遗忘的作用,成为临时发挥的重要依据。

根据演讲的具体目的和要求,以及演讲者对材料的掌握情况等,演讲提纲的编列可粗可细。内容简单,材料易掌握,可编粗略些;内容复杂,材料丰富,就宜编得详细些。粗略的概要提纲,要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扼要地列举出演讲的主旨、材料、层次和大意等;详细提纲则要求比较具体,应基本上是讲稿的缩影。

演讲提纲的特点

多归纳,就可以把许多类似的意思归纳到少而又少的大单位上,这样便于听众记忆。为了避免说话杂乱无章,不妨事先拟一个提纲。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锻炼,话想一想再说,也能起到拟订提纲的作用。

演讲所拟的提纲通常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集中:你准备说什么,即演讲的主旨要明确,这一主旨便是左右演讲内容的总的观点或主张。

②简洁:要避免由于句子过长或层次过于复杂而削弱了演讲的分量。

③连贯:开场白、中心和收尾各要说些什么内容,相互之间该如何过渡,开场白与收尾如何呼应,应该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后连贯。

④适度:要求演讲者在列提纲时考虑到主客观上、内容和形式上、身份和情感上、目的和对象上是否合拍。如果不合拍、不适度,演讲的效果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条理清晰的演讲才能真正起到演讲人演讲的效果,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演讲提纲的内容

一般来说,演讲提纲中要列举以下内容:

演讲的标题,如有副题和插题,均应分别列举出来。

演讲的论点。演讲的中心论点必须明确清晰地列出。中心论点所包含的分论点,以及分论点下属的小论点,也应用简明的语言逐层列出,应根据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依次排列。

演讲的材料依据。阐明主旨的事实材料和事理材料,也应用简明的语言或恰当的符号在相应的部位列出。事实材料主要指例证、数据等;事理材料包括科学原理、科学定律、文件精义、法律条文、名言警句等。这些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能使演讲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必须逐一列出,不可忽视,以免遗漏。

演讲的整体结构。演讲提纲的编列要依据演讲的内在逻辑体现出演讲内容的先后次序。例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重点内容如何突出,如何过渡,结构层次如何安排等。事实上,演讲提纲就像事先构筑的语流渠道,决定着演讲语流的走向。

有些演讲在提纲编列之后,就可以进行演讲。依提纲发挥,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为了谨慎起见,使演讲更趋圆满,常常需要在提纲的基础上写出详尽的演讲稿。如何撰写演讲稿,将在后面单独列章阐明。

演讲提纲的编写方法

编写演讲提纲通俗地说就是拟订演讲的框架。这个框架是自腹稿向笔稿过渡的桥梁,它可以把腹稿的轮廓用文字确定下来,为撰写完整有序的文章提供框架。

一、撰写提纲要遵循的规则

演讲稿提纲的编写大致有两种,一是简要提纲,二是详细提纲。

简要提纲只以简短的字句按照思路扼要地列出要点,概括出演讲的主题、材料、结构和段落大意。这种提纲用语简单,内容高度概括,不涉及具体材料和细节,只提示思路。

详细提纲比较具体、细致,往往把主要的观点或论点连同临场需要的有关材料,如事例、数据、引文、实物、图表等都列出来,甚至如何开头、结尾以及一些重要的细节也都列出来,使整个讲话的基本内容和展开顺序都较明确地有所反映。这种提纲最宜于演讲。

二、层次要清晰

1用缩格表示从属逻辑关系

每项从属内容都应该与它所支持的要点的第一个词缩格对齐——而不是字母或数字编号。这样可以使内容之间的关系更加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