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
4965400000019

第19章 思维心理学——会思考才能赢(2)

所谓心理启发,是指来自其他事物或现象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作用。给人以启发的事物或现象可称为原型;原型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多种多样。获得心理启发并非轻而易举,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并善于发现有关事物或现象与当前所要解决问题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才行。

(五)迁移作用

迁移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负迁移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有负面干扰作用。

◎逆向思维减缓心理衰老

逆向思维,就是克服心理定势、打破思维习惯,从另一个角度、用新的方法考虑问题。

较之身体衰老,心理衰老的人为可控性更强。逆向思维就是一种控制心理衰老的有效方法。逆向思维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大脑皮层,有利于大脑保持旺盛思考力、敏锐观察力和生活新鲜感,能够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延缓心理衰老。

◎克服思维定势

多数情况下,思维定势容易使人的思维僵化,不利于问题解决,因此,应注意加以克服。

(一)暂时搁置

把难以解决的问题暂时搁置,是克服思维定势最简单可行的办法。

暂时搁置的妙处或许你早有体验: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将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思考,突然豁然开朗!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有一次集中注意力研究某些算术问题而无果,而且也没有想到这些问题跟以前的研究有什么联系,非常沮丧和恼火。于是他索性跑到海边住几天,想些别的问题。结果,有一天早晨他正在悬崖绝壁上行走时,心中顿生一个简明扼要、确定不移的念头:不定三元二次方程式的算术转换式跟非欧几何上的转换式是相同的!以前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很明显,暂时搁置给了他莫大的好处。

暂时搁置其实也是一个酝酿过程。正因为有了这一酝酿过程,好主意才能直接从你的无意识中产生出来。当要你完成一项任务时,任务接受得越早,就越有充裕的时间在无意识中积累信息,就会在晚些时候发现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要有了酝酿过程,似乎总能在适当的时候产生正确的解决办法。就像许多学生,为了完成某个作业问题通宵达旦苦熬几个昼夜毫无结果,而偏偏到该交作业的那天早晨突然找到了解决办法。因此,要想解决一个难题,必须使你的无意识有充裕的酝酿时间。不给自己充裕的时间以形成酝酿过程的解决问题的计划,不是一个好的计划。

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放松自己很重要。因为如果不会放松,头脑就会对一些无谓的琐事过于敏感,进而严重地妨碍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只有精神上放松时,头脑中才更容易形成一些思想火花,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二)加强训练

可以设计一些巧妙的方法训练自己转移注意角度、克服思维定势。比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训练办法:把书打开,把手随意地指向书页的一个字词,然后把这个字词用在你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中。例如你正在寻找一个乐趣更多的运动方法,那么打开书、闭上眼,用手随意指出一个词,发现是“折页”一词,那么该如何运用这个词呢?这就因人而异了,但终归会有克服思维定势的作用。不妨这样运用这个词:

1. 在门折页上套一个环,环上系上一条可以自由伸缩的带子,带子另一端是把手,这样看电视时就可以拉几下,运动运动;

2. 用许多折页、重物和滑轮,做一个个性健身器,当你慢慢用一点压力去举重时,同时就把书翻了页。这个机器设计恰到好处,你举重所需正好和你读书翻页的时间配合;

3. ……!

§§§第5节 53种科学高效的思维方法

◎发散思维法

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等,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设想的展开型思考方法,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从一个思维出发点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能使人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使人的思维趋于灵活多样。发散思维要求人们的思维向四方扩散,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甚至可以异想天开。通过思维的发散,要求提供新的结构、新的点子、新的思路、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提供一切新的东西,所以,一个人发散思维的多少标志着他的创造能力的强弱。

影响发散思维顺利发展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① 按现成答案。当人们从一个思维基点出发思考时,周围一些已有的现成的答案就会有意无意地涌上心头,这就妨碍了思维向其他方面的扩散,不能想出更多更好更新颖的方案、方法来加以选择。解决这个障碍的办法是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事多思。

② 循规蹈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帮助人们完成“方圆”的必要的规范约束,但是日常的许多规矩却使人们的思维囿于已有的方圆而不能探索创造新的方圆,尤其是那些陈规陋习往往是扼杀科学、束缚创造的祸首。对付这种心理障碍的方法是跳出旧俗,突破框框,勇于“反常”。

③ “从众”、“认同”心理。“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这种为适应群体的要求和行为而有意或无意地变更自己信念的行为的心理,称为“从众心理”。如大家鼓掌,自己也跟着鼓掌,这就是一种从众行为。在交往中,自己被他人或他人被自己同化,心理学上称为“认同”。这种从众、认同的心理现象是发散思维的克星。要想克服它,就要提倡标新立异,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④ 怕出差错。有这种想法的人就不敢多想,因为发散思维想出来的办法和方案很多是没有先例的,是新颖独创的,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怕出差错的人谨小慎微,思维也就无法放开。这就要求更新观点,勇于思考。发散思维不是科学家、专家们所特有的,一般的人都具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比如,尽量多地列举砖头的用途),发散思维能力就能大大提高。

◎系统思维法

将所面对的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思考分析,从而获得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办法和思维方法。现实生活中,不善于进行系统思维就容易遭受挫折或造成损失,而善于着眼于系统就能够获得巨大成功。

运用该方法应注意:

① 整体性原则。即从整体出发,把思考对象看作由若干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认识事物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恰当办法。

② 综合性原则。即从综合的观点出发,把系统看成是多因素、多方面的统一体,以便对思考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和处理,既要看到对象的各个方面,又要从多方面的联系中全面地、综合地加以分析和研究。

◎链条思维法

在具体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时,要经历4个步骤:

①确定最后要达到的理想成果是什么,即按照理想,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东西;

②确定妨碍成果实现的障碍是什么;

③找出障碍的因素,即障碍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④找出消除障碍的条件,即在哪种条件下障碍不再存在。用这种方法进行思考,虽说比较费时,但不致于思考不周,发生遗漏,而且这样得到的答案即使和“顿悟”得到的答案相同,它也是最严密的方法。这种思考法把问题一步步压缩下去,像链条一样,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端,它对于那些不喜欢直观而喜欢逻辑思考问题的人,是一种非常合用的方法。

◎逆向思维法

从事物的相反方向提出问题,即反其道而行之,以此扩展对某一问题研究的思路的思维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复杂的思维方法,常常表现为对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背叛,它要求在运用该法时一定要对思维对象有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进行,还要求具有敢于离经叛道、敢担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常常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逆向思维就是要冲破框框,从现有的思路返回,从与它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常见的有:就事物的结果倒过来思维,就事物的某个条件倒过来思维,就事物所处的位置倒过来思维,就事物起作用的过程或方式倒过来思维等。

◎变换视角思维法

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思考,以求获得新的认识或设想的思维方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有正面、反面、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等等。对同一个事物,人们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全面性的认识。

运用该法的步骤是:

①面对某一研究对象,先从思想上将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的侧面,分解得越多越好;

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③用辩证的观点将对研究对象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思考综合起来,形成全面认识,形成一个立体思考网络。从网络中的各个网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认识研究对象的新的特点。

运用变换视角的思维法要注意:

①不要自我封闭,要善于冲破旧框框的束缚;

②要注意选择新视角,力争多看到研究对象“新”的侧面。

◎变换条件思维法

通过改变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思维方法。事物的条件,就是指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种种因素。客观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普遍联系、相互依赖而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一切事物,以及事物的一切方面的存在和发展,都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离开一定的条件,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就失去了依托。一切创新活动的成败和好坏,无不取决于条件和条件的转换。因此,运用变换条件思维法应做到:①正确认识和对待事物的条件,必须充分认识条件对事物的重要作用,正确对待事物的条件及其转换;②积极创造条件。即创造适合事物朝着所希望的目标发展的条件,从而对事物施加影响,使其由于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符合人们要求的变化。

◎变换问题思维法

把思考的问题变换为另外的问题,使之或由生变熟,或者由繁变简,或者由难变易,以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目的的思维方法。生活中有不少问题,常以陌生、繁杂、难解的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感到难以下手。运用该法,就可以变陌生为熟悉,变繁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因而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该法应注意:

①必须弄清所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起来有什么困难。切不可事先对问题本身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估计,就冒然转换问题,尤其是遇到很复杂的问题,更要慎重;

②适宜转换成什么问题确定之后,转换程序和步骤的确定,只能从问题本身的特点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不加分析不加区别地急于求成。否则将会欲速而更慢,欲简而更繁,欲易而更难。

◎曲折迂回思维法

在解决某个问题的思考活动遇到了难以消除的障碍时,可谋求避开或越过障碍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其思路决不能永远直线前进,事物或问题的复杂性也不容许这样。必须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其中过程的依次发展阶段,才能透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出其内在规律性。

曲折迂回思维可表现为:

①“中间传导式”。即增加解决问题的中间环节,比之直来直去更为切实可行。

②“曲径通幽式”。面对难题暂时抛开,充实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后再回头攻关。

③“以远为近式”。即先解决与所主攻问题关联较小的问题,后解决主要问题。

◎及时转向思维法

就是从原来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而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就要转换一个角度,以顺利地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方法有以下特点:

①反常性。“常”指的是常规思维、习惯思维或者定势思维。及时转向思维法和这些思维是水火不容的,如果想依靠这些思维来进行角度转换,决不可能产生好的思维角度。

②突破性。第一个思维角度选择得不好,不能解决问题,就要转换一个角度,而这第二个思维角度必须是对第一个思维角度的突破,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转向。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人们必须经常不断地开动脑筋,转换不同的思维角度。思维角度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思维的方向,而思维角度的转换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是思维能力强弱的象征。创新是思维角度转换的目标,只有紧紧抓住这个目标,转换才能成功;而艰苦努力是思维角度转换的关键。进行思维角度的转换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而且是一项成功率较低的劳动,如果碰到一次角度转换或几次角度转换的失败就灰心丧气,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任何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另外,转换思维方向要及时,以避免许多无效劳动,少走弯路。

◎身置境外思维法

为了认清自己所处其中的某一复杂事物的全貌,则立足于这一事物之外对其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思维方法。在思考研究社会问题时,身置境外往往会看得更清楚、更全面。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运用该法,从一个领域观察另一个领域,往往会发现局限于某个研究领域中所看不见的奇光异彩。不习惯于用该法想问题,往往会把自己限定在某种模式里看事物,就容易失去敏感,而难以在工作中有所创新。运用该法应注意:

①要退到系统之外。即从自己思考的问题或领域中“走出去”。当代系统论中所谓退馈认识方法,意即如此;

②多听“旁观者”的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多听“旁观者”的意见,可以提醒和帮助自己用好身置境外思维法,可以取其精华,有助于我们校正思考中的偏差。

◎设身处地思维法

设想自己处于对方地位或置身于某事的具体环境中,通过易位思考谋求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思维方法。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范围是有限的,思考问题时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设身处地,从对方位置的角度或从某一事物的具体环境中来进行思考,则可以扩大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战争中,站在敌方的位置上制定己方的战略战术就易获得成功。生产企业创造产品时从用户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就能使产品适销对路。从对方位置出发做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运用该法应注意:

①要善于从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中“出得去”,冲出“只站在自己地位上思考问题”的框框束缚;

②要善于从对方的地位和处境中“回得来”。即不仅要认真揣摸对方可能有的想法与行动,而且要同自己的原有想法进行对照比较,以求从中获得启发。

◎抓住关键思维法

在复杂的问题中,抓住和解决其中的关键,从而带动其他一系列问题以及整个复杂问题的解决的思维方法。抓住关键思维法是人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运用该法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