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
4965400000005

第5章 目标心理学——一个人伟大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1)

实际上太多的人无法达成其理想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

§§§第1节 想象中的投篮

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前几年曾报道过一个哈佛商学院的故事:商学院做了一个实验,把水平相似的学员分为三个小组,告诉第一个小组停止练习自由投篮一个月;第二组在一个月中每天下午在体育馆练习一个小时;第三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练习一个小时投篮。结果,第一组由于一个月没有练习,投篮平均水平由39%降到37%;第二组由于在体育馆坚持了练习,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41%;第三组在想象中练习的队员,平均水平由39%提高到42.5%。

这是不是很奇怪?在想象中练习投篮怎么能比在体育馆中练习投篮要提高得快呢?很简单,强烈的愿望,使你在想象中投出的球都是中的!

§§§第2节 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有人问哈佛毕业的罗斯福总统:“尊敬的总统,你能给那些渴求成功特别是那些年轻、刚刚走出校门的人一些建议吗?”

总统谦虚地摇摇头,但他又接着说:“不过,先生,你的提问倒令我想起我年轻时的一件事:那时,我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想边学习边找一份工作做,最好能在电讯业找份工作,这样我还可以修几个学分。我的父亲便帮我联系,约好了去见他的一位朋友——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等我单独见到了萨尔洛夫将军时,他便直截了当地问我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具体哪一个工种?我想:他手下的公司任何工种都让我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对他说,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只见将军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眼光注视着我,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总统的话令人深思。而其母校哈佛大学商学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也印证了总统的话。哈佛商学院调查了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起家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其中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因此,哈佛商学院在招募学生的时候,非常注重吸收那些有着卓越目标并愿意努力为之实现的学生。

§§§第3节 目标的10个激励作用

哈佛大学的学生们常被教导:

只有确立了前进的目标,一个人才会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1968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当代成功学教授理查德·波斯丁教授,在给哈佛学子的演讲中,曾反复讲述一个农夫的故事: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当他听说要是有块土地的底下埋着钻石的话,他只要有一块钻石就可能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从未能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海滩自杀身亡。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它晶光闪闪,反射出光芒。他仔细察看,发现这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这个故事是发人深省的。理查德·波斯丁教授指出:财富不是仅凭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只属于那些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属于那些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只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下面的这个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上述观点。

在美国西北部蒙大拿的达比镇,人们好多年都习惯于仰望那座晶山。晶山之所以获得这个名称,是因为它被侵蚀后暴露出一条凸出的狭窄部分,那里布满微微发光的晶体,看上去有点像岩盐。早在1937年,这里就修建了一条直接越过这块出露岩层的小径。但是此后一直到1951年,并没有一个人认真地弯下身子去捡起一块发亮的矿岩石,好好地把它观察一下。

1951年,达比镇居民康赖和汤普森在一次矿物展中看到了这种矿石标本,标本上附有一张卡片说明它的用途,他们便立刻在晶山上立柱,表示所有权。汤普森把矿石的样品送到斯波堪城的矿务局,并要矿务局派一名检验员来察看一种“储量巨大”的矿物。1951年的下半年,矿务局派了一部推土机上山采取矿石样品并进行分析,认定这里确是极有价值的世界最大的铁矿储藏地之一。直至今日,一些沉重的运土卡车仍旧奋力登山,载着极为沉重的矿石慢慢下山;而在山下等待它们的是手中拿着支票的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政府的代表们。

这些故事告诉了我们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就拥有钻石宝藏。你身上的钻石宝藏就是潜力和能力,它们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所必须做到的,就是更好地开发你的“钻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劳。只有傻子才肯舍弃眼前生活,而另去那个虚无飘渺的远方,做好高骛远、不着边际的追求。只要你不懈地挖掘自己的钻石宝藏——不懈地运用自己的潜能——你就能够做好你想做的一切,你就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你将来想成为哪一种人?你决定如何开发自己的能力?这种想法叫做愿望,任何动物都无法做这种思考,唯独人类才能。对于愿望,不必去考虑实现的条件。即使一切外在条件都对你不利,你也会千方百计地想去完成它。因此,完成愿望、达成目标只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你是否有想做的动力。

如果你没有愿望,就没有目标刺激你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如果没有刺激,你就不会有任何动力去完成某些事情。

理查德·波斯丁教授指出,树立积极的目标,将会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

1. 目标产生积极的心态

目标是你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你一个看得见的彼岸。随着你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有成就感,你的心态就会向着更积极主动的方向转变;

2. 目标使你看清使命,产生动力

有了目标,对自己心目中喜欢的世界便有一幅清晰的图画,你就会把精力和资源集中于你所选定的方向和目标上,因而你也就更加热心于你的目标;

3. 目标使你感觉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人们处世的方式主要取决于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目标。如果觉得自己的目标不重要,那么所付出的努力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觉得目标很重要,那么情况就会相反。如果你心中有了理想,你就会感到生存的重要意义,如果这个理想(人生目标)又是由一个个目标组成的,那么,你就会觉得为目标付出努力是有价值的;

4. 目标使你把重点从过程转到结果

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获得多少成果;

5. 目标有助于你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

没有目标,我们就很容易陷入跟理想无关的现实事务中。一个忘记最重要事情的人,会成为琐事的奴隶;

6. 目标使你集中精力,把握现在

目标对目前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也就是说,现在所做的,必须是实现未来目标的一部分。因而你必须重视现在,把握现在;

7. 目标能提高激情,有助于评估进展

目标,使我们心中的想法具体化,更容易实现;使我们干起活来心中有数,热情高涨。目标同时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即标准。你可以根据自己距离目标有多远来衡量取得的进步,测知自己的效率;

8. 目标使人产生信心、勇气和胆量

信心、勇气和胆量来自于“知彼知己”。对目标及实现过程的清晰透彻的认识,必然使你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9. 目标使人自我完善,永不停步

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实就是潜能不断发挥的过程。而要发挥潜能,你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优势并且会有高回报的方面。目标能使你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当你不停地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必然会进一步发展;

10. 目标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美国19世纪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第3节 不给自己确定目标,休想得到命运的垂青

如果一艘轮船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就会在海上打转,直到把燃料用完,也到达不了目的地。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明确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轮船。

然而,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受完了教育,找一个工作,或开始从事某一种行业。许多人如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所以到了“而立”之年乃至“不惑”之年,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苦恼,人生始终处于不如意状态。

你必须首先确定自己想干什么,然后才能达到自己确定的目标。同样,你应该首先明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才能把自己造就成那样的有用之才。

1976年时本特19岁,在休斯敦太空总署的大空梭实验室里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敦大学主修计算机。纵然学校、睡眠与工作占据了他一天24小时的全部时间,但只要有多余的一分钟,他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音乐创作上。

本特知道写歌词不是他的专长,所以找到善写歌词的凡内芮与他合作。

一个周末,凡内芮邀请本特到德州她家的牧场烤肉。凡内芮知道本特对音乐的执著。然而,面对那遥远的音乐界及陌生的唱片市场,他们一点通道都没有。此时,他们两个人坐在德州的乡下,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突然间,她冒出了一句话:“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希望’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

他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

“第一,五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很受欢迎的唱片在市场上发行,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

“第二,我要住在一个有很多很多音乐的地方,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说:“你确定了吗?”本特回答:“是的!”。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

“如果第五年,你要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发行,那么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

“那么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

“那么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那么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准备好。

“那么你的第六个月,就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那么你的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

“那么你的第一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好了,我们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凡内芮笑着说。

“喔,对了。你还说你五年后,要生活在一个有很多音乐的地方,然后与许多一流乐师一起忙创作,对吗?

“如果,你的第五年已经在与这些人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四年就应该有你自己的一个工作室或录音室。那么你的第三年,可能是先跟这个圈子里的人在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二年,应该不是住在休斯敦,而是已经住在纽约或是洛杉矶了。”

次年,本特辞掉了令许多人羡慕的太空总署的工作,搬到洛杉矶。

第6年,也就是1983年,他的唱片在亚洲开始畅销起来,他一天24小时几乎全都忙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一起工作。

当你的人生没有目标时,当你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时,当你在最困惑的时,你应该学会静下心来问你自己:五年后你“最希望”看到你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答案的话,你休想得到命运的垂青。别忘了,在生命中,上帝已经把所有“选择”的权力交在我们的手上了。

§§§第4节 成功=目标+进取心

表现杰出的人士都是循着一条不变的途径达到成功的,备受哈佛学子推崇的世界著名潜能激发大师——美国的安东尼·罗宾先生称这条途径为“必定成功公式”。这条公式的第一步是要知道你所追求的,也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二步就是要知道该怎么去做,否则你只是在做梦,应立即采取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做法。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成功的案例,譬如肯德基的创始人桑德斯便是如此。在美国,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退休年龄,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决定何时退休,有的人甚至在35岁便退休了。桑德斯一直希望退休后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嗜好去从事某项工作,因为他喜欢吃鸡肉,所以他60岁从公司退休之后开始着手经营这项生意。他在61岁时研究出独特的炸鸡方法,并开始经营炸鸡店。从此之后,肯德基在全球范围内盛行起来。桑德斯之所以在退休后还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积极朝着目标前进。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只有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有进取心才行。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碌碌无为,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进取心。读书的时候不认真,工作的时候消极怠惰,慢慢地你就会对按部就班的生活和贫穷的日子习以为常,麻木地听从现实生活的安排。积极进取的意识慢慢被生活消磨殆尽,对实现愿望、完成目标缺少了动力,最后就会像一座陈旧的机器一样锈迹斑斑。

什么是进取心?就是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的心态。进取心对一个人的一生极为重要,因为没有了它,对于目标你就不会坚持下去,遇到挫折就会立刻放弃。刚开始建立事业的创业者尤其要有进取心,因为没有它就不会有努力的目标,也就不会有成就事业的动力。进取心代表着追求高远、持久的目标。只有始终相信自己会有一番作为,并积极主动去实行自己计划的人,才有成功的机会。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对经营和管理精益求精的创业者,才能把事业推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