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4976000000021

第21章 犹太人的性格教育(1)

1.性格的培养从自信开始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的确,自信可以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在加拿大,也有一句这样的谚语:自信意味着已成功了一半。的确,在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孩子因为不自信表现为活动性差,即行为、语言退缩,具体表现为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众心理强等等,这些孩子也往往被当成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而那些拥有充分自信心的孩子,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他们比一般孩子更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

孩子未来面对的是充满挑战的社会,因此,作为家长就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一个自信的人,能够昂首阔步去迎接挑战,适应社会的需要。自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孩子只有拥有了自信,才能在漫漫人生中有所收获。

自信是成功的良药。

——《诺未门》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时候阻碍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能力的大小,而是他的个人心态决定的。当一个孩子认为自己一无所用时,就会走向自暴自弃,那便是教育的失败和家长的悲哀。这时,就要教育孩子要保持一种自信,就是希望,这样就有了进步的立足点。要想成功,靠的不是你的小聪明,而是信心。

犹太父母比较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经常会给孩子讲游泳好手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的故事。

世界著名的游泳好手弗洛伦丝·查德威克在1952年时,从卡德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她在两年前就横渡过英吉利海峡,她想再创一项纪录。那天,当她游近加利福尼亚海岸时,嘴唇已冻得发紫,全身一阵阵地寒战,她已经在海水里泡了16个小时。远方,雾霭茫茫,使她难以辨认伴随着她的小艇。查德威克感到难以坚持,她向小艇上的朋友们请求说:“把我拖上来吧。”艇上的人们劝她不要向失败低头,要她再坚持一下,并且告诉她离岸边只剩下一英里了。没有信心的她以为别人在骗她,再三请别人把她拖去。后来,当她对别人谈起此事说,如果当时她能看到陆地,她就一定能坚持游到终点,当时,只是大雾成了她夺取胜利的一个阻碍。

其实,真正阻碍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那种疑惑。是她自己让大雾挡住了视线,迷惑了心,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被大雾俘虏了。两个月后,查德威克又一次尝试着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还是笼罩在她的周围,海水冰凉刺骨,她同样望不见陆地。但这次她充满了信心,她知道陆地就在前方。她奋力向前游,因为陆地在她的心中。弗洛伦丝·查德威克最终成功了。

当一个人有了信心,也就有了挑战自己的那种意志和力量,具备了挑战自己的素质。

还有一个叫丽莎的犹太女子,她是一个举重者,她最大的障碍是如何突破当前的瓶颈——顺利地举起500磅的重量。

在举重训练中,丽莎从400磅、450磅、475磅、490磅、495磅,一直到498磅都是稳定地持续克服更高的重量限制,但丽莎举不起500磅的重量。虽然她口口声声说自己一定能够举起500磅的重量,但心中并不以为然。

丽莎的教练就对她说:“嗳,丽莎,再试一次,然后就可以洗个澡回家了。来吧,再来一次400磅。”丽莎举起重量杆,然后丽莎的教练宣布:“我的天!我想他们弄错了,我敢肯定这个杆子有506磅!”从那刻起,对丽莎而言,要举起500磅不再有任何困难。

其实,真正阻碍丽莎的不是她训练得不够,也不是体能不足,真正的原因是丽莎的意念,丽莎知道自己能举重500磅,是因为自己已经做到了。

在《圣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患了一种奇怪的血漏病的女人,被病魔折磨了12年之久,她拜访了各方名医,都没有一点效果,因此,她认为自己的病再也治不好了。一次,她听说只要摸一下耶稣,就可以祛除百病。因此,她趁着耶稣给大家布道的时候,夹在人群中摸了摸耶稣的衣服,令人惊奇的是,血漏的源头立即干了,血也不再流了,血漏病奇迹般地痊愈了。正在这时,耶稣发觉到了,于是问道:“刚才谁摸过我?”女人俯伏在地上,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耶稣。耶稣这时对这个女人说:“你错了,你只要自信就会好的。平平安安回去吧,你的灾病会痊愈的。”故事中的女子相信,只要自己摸一下耶稣,她就会痊愈。其实,是她的信心使她战胜了自己的心理障碍,并重新获得了健康。因此说,有了自信心就能克服困难。每个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性格时,要从自信心培养起。

培养孩子信心的方法

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都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自信是孩子进步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孩子学业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信心的丧失。如果没有自信心,更不会有好成绩,那么,该怎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呢?犹太家长是这样来培养孩子的信心的。

一、善于发现并开启孩子自信的“窗户”。

人的才能是各种各样的,世上不存在所谓的“全才”,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专才”或者说是“偏才”。世上几乎没有一个人在哪方面都是非常擅长的,正所谓“有所长必有所短。”西方有一句这样的谚语:“上帝为你关上了一道门,必然为你打开一扇窗。”对于孩子,父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他们门门学科都要拔尖、总分领先。当今社会,不只需要科学家和学者,还需要企业家、工人、农民、商人等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父母为何不让孩子各学科平平而优先发展某一领域?假如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进步、取得成绩了,你就要表扬他。当孩子听到的表扬、接受的鼓励多了,自信的“窗户”自然也就打开了。

另外,家长鼓励孩子要注意:不要讽刺孩子,以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同时也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孩子产生一种骄傲情绪。对于每个孩子来说,这都是不适宜的。

二、将孩子自信的那扇“窗户”开多、开大。

每个孩子都会在某一方面领先,说明孩子并不笨,但是为什么在其他方面不能有所进步呢?开启了一个自信的“窗户”,为什么不能开启更多的“窗户”呢?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各个方面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及时指出进一步提高的路径和方法。一个人的进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父母要宽容地对待孩子反复的倒退,要时刻留意孩子发展的一个总趋势。当你发现孩子的优点时,他自信的“窗户”也就开大了。

三、多鼓励孩子交朋友以及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对于孩子来说,结交朋友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表现,它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可先让他与比较熟悉的孩子一起玩,然后再鼓励他与陌生的孩子交往。另外,让孩子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较容易使孩子摆脱羞怯情绪,比如说让孩子去参加幼儿园里的各种兴趣班,那是害羞孩子的最佳选择,是他们走向自信、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伙伴们的沟通能力和交流的技能,学会与伙伴们的沟通,要让孩子感受到童年的快乐,那样孩子在将来的事业和生活中,就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还能使孩子养成善解人意的品性。

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家长都应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自信的孩子,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自信。

2.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精神

一个犹太父亲要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积极,而另一个则过分消极。一次,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消极的孩子,又把积极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

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消极的孩子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亲叹了口气,当走进车房后,却看见积极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

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爸爸,我想这马粪堆里一定藏着一匹小马,我要把它挖出来!”

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乐观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饼,悲观者看到的是一个窟窿。每一个父母都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对于做任何事来说,积极乐观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精神,做起事来也会非常顺利。

有十个烦恼比仅有一个烦恼好得多。

——《诺未门》

让孩子学会在苦中作乐

在现实生活中,乐观者在危难之中会看到机会,而悲观者在机会中却看到了危难。乐观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前,有一个人由于惹怒国王而被判了死刑,这个人想让国王饶恕一命,就对国王说:“只要你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就能让您最心爱的马飞上天空。如果过了一年,您的马不能在天空自如飞翔的话,我宁愿被处死刑,绝不会有半点怨言。”国王感到很稀奇,就答应了他。

他回到牢房后,有一个囚犯对他说:“马怎么能飞上天空呢?到时候,国王一定会把你处死的。”而这个人却回答说:“在一年之内,也许我自己病死,也许国王会死,也许那匹马出了意外送了命。总之,在这一年之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所以只要有一年的时间,没准儿马真的能飞上天空!”

那个囚犯对未来抱的是一种乐观的态度,或许他真的能保住自己的一条命。

犹太民族一向是以苦中作乐而著称的,虽然犹太人在大多数时期都与苦难为伴,但他们对生活一直充满坚定的信念,到处都弥漫着这种乐观的精神,否则,他们的民族就不可能经受住那么多折磨而幸存下来。或许正是这种苦难,造就了犹太人积极乐观的性格。有许多人羡慕犹太人的优秀,而他们为什么会这么优秀呢?或许就是他们总能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得到了那么多的成功。其实,乐观者与悲观者最根本的差别就是:乐观者看到的是美丽的玫瑰花,而悲观者看到的却是玫瑰花上的刺。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精神

犹太拉比们曾在《犹太法典》中讨论过:“为什么一天要始自日没呢?”他们所获得的结论是:与其明亮的开始,黑暗的结束,倒不如黑暗的开始明亮的结束,来得令人欣慰。

其实,生活也是如此。犹太人是非常乐观的,几乎乐观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地步,他们认为只要事过境迁,一切都会好转。当然,他们也很努力,无论他们遭遇到什么样的逆境,他们绝不会撒手不管,而且一定会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希望。

从前,有3只青蛙都掉进了一个盛有鲜奶的木桶里,虽然同是青蛙,但心中的想法却不一样。

第一只青蛙想:这是上帝的旨意,上帝要结束我生命了。它干脆闭上眼睛,缩起后腿,一动不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结果它窒息而死。

第二只青蛙想:桶是那么结实,我再也没有机会出去了,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还不如认命吧。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

但第三只青蛙却想:不试试怎么会有出去的机会呢?只要我的腿上还有些力气,我就不会放弃一丝希望。于是,它游啊游,游啊游,后来,它的腿忽然碰到一些硬硬的东西,于是试着踩了上去,他又用力一跃,一下子就跳出了木桶。

原来,当它在不停游动的过程中,鲜奶被搅拌成了奶酪。第三只青蛙之所以会跳出来,就是因为它有一种乐观的精神,因此它也免遭了这场劫难。

积极乐观也可以说是一种希望,它是人们掌握将来的一条线索,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力量中,它是最强而有力的力量。只要存有一丝希望,人们就会抓着未来的尾巴,追寻未来。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假如未来是一个锅,希望就是它的柄,只要抓住锅柄不要放松,就能掌握未来。

有一则这样的笑话,这是一个关于升斗小民雅各的故事,雅各向朋友艾萨克借了一笔钱,当还钱的期限要到的时候,雅各仍然囊空如洗,怎么还债呢?但是雅各仍在呼呼大睡,他的邻居看到了说:“你还在睡觉,明天怎么还艾萨克的钱呢?”雅各却说:“我现在是一分钱也没有,但是睡不着觉的不应该是我,而是艾萨克。”

故事中的雅各是一个乐观的人,有晴朗的日子,也会有阴暗的日子,事情既然已经成为过去,谁也无可奈何。做任何事不要灰心,也不要气馁,因为谁灰心、谁气馁,谁就是战败者。乐观代表了犹太人的坚韧,代表了一个犹太人的胆量。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因为有了积极乐观的精神,做起事来会更有动力,同时,也不会轻弃放弃一件事,这是每一个父母应该做到的。

3.对孩子的爱心教育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去关怀他们,这需要爱心。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这也是一种爱心。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用爱心去关心别人。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并未懂得爱心究竟是什么。因此,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要有爱心。每个犹太父母都非常善于这方面的教育。

每个犹太人的孩子都知道,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爱的幸福就在给予之中。给予比得到更幸福。爱的给予既不是谦虚的奉献,也不是傲慢的施舍,它是出于内在的丰盈和自然而然的流溢,因而是超越于道德和功利的。爱心如同光源,爱者的幸福就在于光照万物。爱心又如同甘泉,爱者的幸福就在于泽被大地。丰盈的爱心使人像神一样博大。

有一颗爱心是非常重要的,每个父母都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爱心,要用爱心去关心别人。

当别人有求于自己时,只要是正当的要求,就要尽己所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当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这样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其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诺未门》

人生是自利与利人的统一

在生活当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注意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一点。当一个人感到周围的人对自己十分关心时,他心中便会有一种安全、温暖的感觉,就会充满自信和快乐。既然受到了别人的关心,同样自己也会去关心别人。这样一来,人们互相之间就会很容易产生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

在犹太的教育当中,每个父母都会告诫小孩子说:每个人都要有爱心。要自利,否则会变成寄生虫;但只自利,则会成为吸血鬼。完美的人生,是自利与利人的统一!

有一个叫弗莱明的穷苦农夫,有一次他在田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哭喊声,就急忙跑过去,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了粪池里,弗莱明没有任何考虑就跳进池里,把这个小孩救了出来。

过了几天,一位绅士优雅地从一辆崭新的马车里走出来,马车就停在了弗莱明的家门前,而他就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诚恳地说:“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我是来报答你的。”

弗莱明却说:“我救你的小孩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和对于生命的呵护,我不会因为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