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4976000000024

第24章 犹太人的自立教育(1)

1.勤勉:犹太式的自立精神

弗洛伊德6岁时,他的父亲就箴告他:1000多年来,犹太人一直处于被压迫、剥削、驱赶、耻辱以及屠杀的悲惨境遇下,但为什么还能长期生存下来呢?为什么我们的智力平均高于全世界其他民族的51倍呢?犹太人为什么操纵着社区的、国家的,甚至全世界的银行、货币供应、商业以及经济呢?我现在就告诉你,因为我们勤勉和拼搏。

在奋发图强的犹太式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教育下,弗洛伊德产生了强烈的荣誉感:“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犹太人,我也很高兴自己是一个犹太人。我永远不会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而感到羞耻,相反,我觉得自己继承并拥有了我的先辈们为保卫神殿所具备的那种蔑视一切的全部激情,我愿为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献出我的一切。”

正是在这种奋发图强的犹太式荣誉感的激励下,弗洛伊德最终为人类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和“性心理学”。

犹太民族从《圣经》的时候开始,就遭受无尽的迫害,一部犹太民族的历史简直就是他们遭受迫害、遭受剥削的历史,而这从另一方面却也造就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性格。

犹太民族顽强、坚韧的精神以及勇于挑战风险,并且永不气馁的进取意识,是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使他们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上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上帝啊,制止我们从别人那里借钱和领受礼物吧!让我们借助你那宽大神圣的双手吧!无论在哪里,我们的行为都不会使您受辱。

——犹太祈祷词

犹太人成功的秘密

犹太民族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种族,但他们却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犹太人在经济上的独立精神。他们把寻求别人的帮助视为耻辱,不论自己多么贫困,也不论自己怎样在低谷中挣扎,犹太人仍然会保持这种意识,并以鲜明的独立精神继续生活。而否定对别人的依赖以及顺从,独立地生存就是犹太人灵魂的根源。犹太人深深地明白,要想取得独立和自由,就必须学会忍受贫穷。所以,很多生活非常贫穷的犹太人却拒绝来自政府的生活保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便如此,犹太人也决不向贫穷妥协和屈服,总是不断地尝试怎样重新站起来。这就是犹太民族与其他小种族,例如欧洲的吉卜赛人和美国的黑人的根本区别。

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犹太学院里可以看到一个名叫亚伯拉罕·萨姆的老者。他六十多岁了,是一个实业家。在他很小的时候便从俄罗斯移民到了美国。与其他刚来美国的犹太人一样,当时他的父母也是身无分文,甚至到了吃了这顿饭就没有下顿饭的地步。但是后来由于他勤勉刻苦,最后拥有了可以一生衣食无忧的财产。他和他的妻子住在好莱坞一所漂亮的公寓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自立奋斗的结果。

在每个犹太家庭里,犹太父母都非常注意培养子女的勤勉精神,比如犹太父母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一份清单:

“吉米:11月5日拖地20美分,11月6日收拾好自己的床铺12美分,11月9日清除花园的杂草15美分,11月10日打扫厨房卫生20美分。”

“玛丽:10月30日插花15美分,11月4日洗碗12美分,11月7日收拾爸爸妈妈以及自己的房间30美分,打扫院子30美分。”

犹太父母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他们的零花钱,而想要零花钱就必须好好劳动,否则就不能得到零花钱。因为犹太父母是不会随便给孩子们零花钱的,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鼓励孩子们多干活,养成从小热爱劳动以及勤劳的好习惯。

犹太父母这样做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要孩子们知道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有所收获,相反,不肯付出努力的懒惰之人是什么也不会得到的。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走向工作岗位后,大多都能努力工作。

在犹太人看来,只有勤勉才能有所收获。但犹太人同时也相信,勤勉或者懒惰并不是一个人天生的本性,他们相信人一生下来并不是辛勤的工作者,也不是天生的懒惰虫,大多数人的勤勉以及懒惰都是受后期习惯、孩童时期的家庭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的影响。

勤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外力的强迫下产生的勤勉,另一种是自己本身愿意的勤勉。

在到处流浪以及贫穷的年代里,犹太人因为生活所迫,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咬紧牙关努力工作,长时间不停歇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的话,便无法继续维持生活。这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不情愿的勤勉,而唯有自觉的勤勉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并成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而,犹太民族的勤勉以及任劳任怨的精神在世界上其他民族中是很少见的,犹太人里有很多“工作狂”,他们的敬业精神无不让其他人感到佩服。

实际上,任何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必须经过超人的顽强奋斗。无可否认,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努力的民族之一,而犹太人似乎是一群从来都不知道疲倦的辛苦工作的人,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忍辱负重地工作却没有任何怨言。而这种任劳任怨的精神在犹太巨富的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一般都长期默默地埋头工作而不为外人知晓,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他们的存在,而他们自己也似乎与这个世界没有了任何关系。然而,直到有一天,他们获得了“意外”的巨大成功,人们才想起他们的存在,并且不能不为这些勤劳的人感到骄傲和佩服。

2.相信自己承担责任

一个所谓的聪明人,几乎成为了犹太教的法学家。说几乎,是因为他名义上虽然是个犹太教法学家,但从各方面都做到一个真正的犹太教法学家是非常困难的。而事实上呢,他只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教士。

一天,在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人带了一只异常美丽的鸟。于是,他买下那只鸟,嘴里还嘀咕着:“这只鸟是如此的美丽,回家后我一定要吃了它。”

他刚说完,就听到鸟说:“不要有这样的打算!”

教士吓了一跳,说:“什么?你会说话?”

“是啊,我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如果你答应放了我,我可以给你三条忠告。”鸟说。

“这只鸟竟然会说话,那它一定非常有学问。”教士自言自语道,“好,你给我三条忠告我就放了你。”

鸟说:“第一条忠告——永远不要相信谬论,无论是谁在说它。说者可能是个伟人,闻名于世,有威望,是权威,有权力,但如果他说的是谬论,不要相信它。”

教士说:“有道理!”

鸟接着说:“第二条忠告——无论做任何事情,永远不要尝试不可能,因为那样你只有失败。所以,你要清楚自己的局限。一个了解自己局限的人是聪明的人,而一个试图超出自己局限的人则会变成傻瓜。”

教士点头说:“非常有道理!”

鸟说:“第三条忠告——如果你已经做了什么好事,那么不要忏悔,因为只有做了坏事的人才需要忏悔。”

忠告是如此的精妙、美丽,于是教士放了那只鸟,一边高兴地往家里走,一边想:多好的材料啊!下星期演讲的时候,正好可以将这三条忠告告诉世人。我将把它们写在房间的墙上、桌子上,我相信这三条准则能够改变一个人。

正在教士大肆幻想的时候,突然看见那只鸟正坐在一棵树上放声大笑。教士问:“你笑什么啊?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这个笨蛋,你知道吗?我肚子里有一颗非常珍贵的钻石,如果你杀了我,你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鸟说。

教士非常后悔,扔掉他的书本开始爬树。现在已经年迈的他一生中从未爬过树,而现在的他爬得越高,鸟就会飞向另一条更高的树枝,直到鸟飞到了树顶。教士一步步往上爬,正当他要抓住鸟的那一刻,它却飞走了。他一失手从树上摔了下来,血顿时流了出来,两条腿断裂了,教士濒临死亡。

那只鸟又飞到稍低的树枝上说:“想想你是多么的愚蠢啊!首先你竟然相信了我,想想鸟的肚子里怎么会有钻石呢?你听说过这样的谬论吗?然后呢,你又尝试了不可能——你从没有爬过树。而且当一只鸟自由时,你又怎能空手抓住它呢?你心里后悔,当你做了一件好事——使一只鸟获得了自由,却像是做错了事情一样感到自责!现在回家去写下你的准则,下星期到集会上去传播它们吧。”

不要听信免费开处方的医生之言。

——《塔木德》

让他人为自己的利害着想

犹太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不要相信他人的教育,而在不相信他人又能将事情顺利办成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别人为自己的利害着想。

耶路撒冷的一个犹太人在外出旅行的途中病倒在旅馆里,当他得知自己的病没有希望时,便将后事托给了旅馆的主人,并请求旅馆主人说:“我知道我快死了,如果你碰到知道我死并从耶路撒冷赶来的人,请你把我的东西转交给他。但是,转交给他之前,他必须做出三件聪明的事,否则就不要交给他。因为我在旅行前曾对儿子说过,如果我死在旅途中,而他想要继承遗产的话,就必须做出三件聪明的事。”话毕,犹太人就死了。

旅馆的主人埋葬了犹太人,同时向镇上的人发出了犹太旅人的死讯,还派人送信到了耶路撒冷。

犹太旅人的儿子在耶路撒冷听到父亲的死讯后,急忙赶到父亲临死前的那个城镇,但是他并不知道父亲究竟死在哪一家旅馆里,而且父亲在临死前,还特意叮嘱不要把旅馆的名字告诉儿子。无奈,他只好自己想办法寻找。而正在此时,一个卖柴人挑着一担柴经过。于是,聪明的儿子便叫住卖柴人,买下木柴并吩咐卖柴人直接送到有耶路撒冷来的旅人死的那个旅馆里。之后,他便尾随着卖柴人,顺利地来到了那家旅馆。

旅馆的主人见卖柴人挑着柴进来,便吃惊地问:“我什么时候向你买过柴呢?”

“是我身后的这个人买下了这些柴,也是他要我送到这里来。”卖柴人说。

旅馆的主人很高兴地迎接了他,并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餐桌上,放着5只鸽子和1只鸡,但除了他之外,还有主人夫妇、他们的两个儿子以及两个女儿,共7个人。

主人客气地请他给大家分配鸽子和鸡,他推辞道:“您是主人,还是您来分吧。”

主人却说:“您是客人,还是您来分吧。”

于是,年轻人就不再客气,开始分配食物。他先把一只鸽子分给了两个儿子,另一只鸽子分给了两个女儿,而第三只鸽子给了主人夫妇,最后剩下的两只全部放在了自己的盘子里。

分完了鸽子,他开始分鸡:他先把鸡头分给主人夫妇,然后给每个儿子一只鸡脚,每个女儿一只鸡翅膀,最后将剩下的整个鸡身子给了自己。

看到这种情景,主人终于忍无可忍地大声说:“在你们的国家就是这样吗?分鸽子时,我还勉强可以忍耐,但看到你这样分鸡肉,我实在忍受不了啦,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年轻人镇静地说:“我本来就不想给大家分配食物,可是你硬要这样做,于是我就按照我认为最完美的分法分了。你和你的妻子还有一只鸽子加起来是三个,你的两个儿子和一只鸽子加起来是三个,你的两个女儿和一只鸽子加起来也是三个,而我和两只鸽子加起来也是三个啊,我认为这非常公平。另外,你和你的妻子是家长,我就分给了你们鸡头,你的儿子是家里的柱子,我就给了他们两只鸡脚,而之所以给你女儿翅膀,是因为她们迟早要长翅膀嫁到别人家里,而我本人呢,是坐船来到这里,还要回去,所以给我自己鸡身。请尽快把我父亲的遗产给我吧。”

故事中年轻人的行为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所做的三件事都可称之为“聪明行为”,尽管初看起来,确实有点费解。

第一件行为比较浅显易懂,算是聪明行为。青年面临的是一个问不出答案或者不准问的问题,而他却通过一笔柴的交易,把回答问题变成了交易的条件,让卖柴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自觉地帮他解决了难题。从这方面说,青年通过利益再分配,使卖柴人与他在利益上产生共同之处,从而通过卖柴人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分鸽子以及鸡肉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其实,这里有个小机关。故事中的旅馆主人发了火,可是为什么发火呢?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年轻人“贪”宾夺主,把主人桌上的鸽子、鸡肉大半占为了己有,所以发了大火。但是,仔细琢磨后会发现,显然要主人发火才是他真正的本意。而正是在主人发火之后,他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主人归还父亲的遗产。

奥妙如果说穿了,就非常简单。年轻人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父亲的遗产,但条件却非常苛刻:三件聪明行为。这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并不简单。因为“聪明”二字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年轻人可以竭其所能地表现他的聪明,但是否认他的行为就为聪明行为,主动权却掌握在旅馆主人的手里。所以,为了让旅馆主人早一点承认他的聪明,年轻人就又一次借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做了文章。

如果说,他借卖柴人之力用的是“利益同增”的手段的话,那么,在“迫使”旅馆主人交出父亲的遗产时,用的则是“利益同减”的策略。具体说就是:如果旅馆主人不承认青年行为为聪明行为的话,青年将会没完没了地以牺牲旅馆主人的利益的方式,迫使旅馆主人承认青年的聪明,否则旅馆主人就只有承受青年各种不够格的聪明行为所带来的一切不聪明的后果。因此,旅馆的主人咆哮大怒的时候,也就是他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损的时候。青年的一番话,只是证明他的聪明的“意识形态”,即看似有理的解说而已。而真正有分量的是他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犹太人看待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某种非同一般的洞见和谋略。人与人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利益关系,尤其在上述年轻人与卖柴人以及旅馆主人这样非亲非故的关系中,能一下就击中要害、调动对方的只有利益,换句话说只有别人的利益同你的利益紧密地绑在一起时,别人才能像为自己谋利或避害一样为你着想,因为这样着想以及由其产生的努力可以同时带来自身利害的变动。因此,与人相处或调动对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人为自己的利害着想”。

当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拥有巨额资金以及至关重要的选票,并能团结得像一个人,能非常精明地将它们按照“利害与共”的原则加以运用时,无论是国会议员,还是觊觎白宫宝座的竞选人,还是希望继续连任的白宫主人,谁能不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呢?

要知道,到1974年,美国犹太人为共和党和民主党提供的竞选资金已分别达到他们所收到的竞选资金总额的40%和60%!让利益直接出面要比空口白舌的说教有力量得多。不过,这也需要一个人有仗“智”疏财的气度与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