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剑锋西指:兰州城的奠基礼
在秦始皇时代,华夏人的天下概念,还局限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四海之内,手中握有中原,大概便可自称握有天下了。可当秦始皇征服天下,并最终征服了天下时,发现还有一个博大的天下和生活于这个天下的人,正在威胁着秦家天下的安宁。这便是驰骋于北方和西北辽阔大地的马背民族匈奴。他们来如闪电,去如疾风,来时山河崩摧,去时天地失色。防之,万里疆域,防不胜防;追之,马如风快,转眼,渺不可寻。
这是比六国任何一国都强大,都难对付的敌人,大秦王朝可否如愿一世二世,万世不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挡得住来自于草原的铁骑。其实,秦始皇在以倾国之力扫灭六国时,一只眼就一直在紧盯着北面和身后的蠢蠢欲动的敌人,只是四海不靖,无力他顾罢了。
终于,“六王毕,四海一”,六国的旗帜踩在了秦国将士的脚下,六国的子女玉帛成了秦国将士的战利品,六国的城池土地成了秦国治下的郡县。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的目光自然转向了眼前最危险的敌人,即“天下”之外的匈奴铁骑。
什么是对付骑兵的最有效武器?冷兵器时代,骑兵之难以对付在于它的速度,用城堡减缓它,挡住它,从而制服它,歼灭它,是上上之策。中原人喜的是安土重迁,修造城池堡障以守护家园是其所长。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于此展现无遗,他要用一条空前绝后的城墙,将大秦帝国围起来,把自己的和留给子孙的江山围起来。东边是大海,南边是大海,北边和西边是坚不可摧的城墙,而主要的敌人来自西边和北边。他也许还不大明白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个道理,再说,在内部,乱人心的书也焚了,爱思考爱说话的儒也坑了,书同文了,车同轨了,货币也统一了,天下只剩一个脑袋想事了,只剩一张嘴发号施令了,真的天下一统了,再用人造的长城和天然的大海四面一围,真个是江山一统,万世不易。
秦始皇选择了长城,长城选择了蒙恬。几世征战,大秦帝国锻炼出了无数的精兵猛将,但对蒙氏一族始终另眼相看。可以说,秦始皇得以灭六国尽得天下,蒙氏居功至伟。蒙恬是蒙骜的孙子,蒙骜是齐国人,在秦昭王时弃齐投秦,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一战伐韩,取其要地成皋、荥阳,成为秦的三川郡;再战攻赵,夺其三十七城;三战再伐韩,取其二十城,成为秦的东郡。蒙骜之子蒙武在做裨将军时,协助大将王翦攻楚,大获全胜,杀其大将项燕,第二年再攻楚,一战灭楚,楚王成其俘虏。蒙恬是因为家世一跃而为统军将领的,但将门虎子,一出手,便有乃祖乃父之风。齐是六国最后一个灭亡的,蒙恬举兵大进,一鼓而下,他一下子因功冲到了内史的高位。中原没仗可打了,秦始皇看中了他的忠勇和将才,把巩固边防这样一个大差事交给了他,使其统兵三十万北逐戎狄。六国灭后,三十万精兵,几乎是秦帝国的主力,可见秦始皇对蒙恬是多么的信任和倚重。蒙恬也毫不含糊,如愿将匈奴逐出了黄河以南。为一劳永逸,蒙恬又指挥军民修筑长城,《史记·蒙恬列传》说:
“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蒙恬之弟),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我们现在说的是兰州城的初建问题,勾扯起这么多前朝故事,似乎与主题无关。实则非也。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而在封建时代,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功业,与当朝帝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就是如前所说,秦始皇选择了长城,长城选择了蒙恬。这里还要再加一句:秦始皇在选择长城的同时,也选择了蒙恬。始皇驾崩后,秦二世派使者去杀蒙恬,蒙恬感到满肚子委屈,《史记》写道:
“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蒙恬将自己的人生悲剧归之于因筑长城而破坏了地脉所致,在今人看来,可笑亦复可悲,但却让人笑,笑不出来,并且不道德,悲,亦无从悲。好在蒙恬冤死了,长城留下了,连同蒙恬的知遇者秦始皇成了难以一言说清的复杂人物,所谓:万里长城今犹在,唯独不见秦始皇。连光照千秋的史学巨匠司马迁在评价蒙恬时也用了这样的语言:
“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疗,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司马迁似乎在说,修长城是应该的,但修得急了点,大乱过后,百姓元气未复,像古书上常说的是:残民以逞。而蒙恬一味邀功,终致兄弟覆灭,“不亦宜乎”,倒是活该了。唐司马贞在为《史记·蒙恬列传》所作的“索隐述赞”中说了几句公道话:
“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愆。呼天欲诉,三代良然。”
无论怎么说,死者长已矣,长城也成了中华民族永远的象征,成了人类的一大奇迹,而建功立业创造奇迹,是要付出成本的,无论在当时,或者后来。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成本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当然,零成本大收益,或小成本高回报,是人们的渴望。但也只是渴望而已。秦的短命,蒙恬的横死,长城是其付出的成本之一,而实际的回报,精神的回报,则绵延了他们身后的几千年,直到现在,还有将来。比如,我们兰州人,从秦朝开始,就有了自己的城市史了。
在兵家眼里,兰州乃天然的用武之地,两山夹峙,一河横穿,“西控河湟,北推朔方”,“捍御秦雍,联络西域,襟带万里,控制强敌”,一城在手,则可回环照应大半个中国。金代词人邓千江有一首《望海潮》词,是专写兰州的山川形胜和战火烽烟的,词曰:
云雷天堑,
金汤地险,
名藩自古皋兰。
营屯绣错,
山形未聚,
襟喉百二秦关。
鏊战血犹殷,
见阵云冷落,
时有雕盘。
静塞楼头,
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
定远西还。
有元戎阃命,
上将齐坛。
鸥脱昼空,
兜鏊夕解,
甘泉叉报平安。
吹笛虎牙间,
且宴朱履,
歌按云鬟。
招取英灵,
毅魄长绕贺兰山。
词人纸上谈兵尚且能触及要害,一辈子都在领兵打仗的秦始皇蒙恬辈,岂能看不出兰州对于大秦帝国的重要?于是,蒙恬在将匈奴人赶过黄河以北后,立即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沿黄河南岸筑县城四十四座,榆中成为秦朝临河防备匈奴的最西县城。城址在今市区东岗镇一带,归陇西郡辖制。
四十四座县城,四十四座堡垒,沿河南岸一字摆开,绵延万里,面前河水滔滔,自古天堑,四十四座城堡,宛如一字长蛇阵,互为呼应,匈奴的快马,在长城面前,从此再也快不起来了,而兰州城于此奠基。也从此,兰州便与中国几千年的烽火狼烟结下深缘了,而兰州兵家文化史的册页也就翻到了正文……
汉羌拉锯:锯不断的是黄河魂
匈奴人走了,羌人来了:汉羌黄河扳手腕
秦始皇太心急了,也太自负了,自负得有些刚愎自用。秦统一全国用了上百年的时间,几世用心经营,不懈卓绝争战,可他想在一朝一夕将到手的成果巩固下来,结果欲速则不达,速成而导致速亡。守天下并不比争天下更轻松,筑长城需要多大力气,守长城同样需要,甚至更多,而且更要求守卫者的戮力同心,所谓众志成城是也。秦始皇是在地下宫殿明白这个道理的,当然,已经晚了。而他苦心经营的长城变成了任人跨越的土墙。
匈奴的马队照样长驱直入,让改朝换代的汉家天子一时束手无策,不得不把自家宗亲女儿嫁给匈奴,卑辞下礼,托言和亲,借裙带关系求得眼下的安稳。事实证明,汉家天子比秦始皇沉得住气,几世经营,韬光养晦,在武帝时,国力终于强大了,大军北上西进,将匈奴人赶到了漠北,并将永登、皋兰等地归入汉朝版图。如此,兰州一带的河北、河南均在汉朝手中,用不着像秦时或凭河拒守,或跨河邀击了。河西四郡的设立,永登、皋兰的拥有,兰州有了外围拱卫,可兰州的边防之责愈显重要,因为兰州成了西北的枢纽,成为立足长安的汉王朝在西北的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一城在手,西部大门铁锁铜关,一城之失,西部大门洞开。
匈奴走了,还有羌人。羌人与匈奴不同,他们占据着甘肃青海高原和今川西一带,最近处仅与兰州一道湟水谷地相接,并且获得了地理上的优势。进之,一日之内,马队可直抵兰州城下;退之,凭险守御,汉军徒唤奈何。羌人成了汉朝在西北的主要对手,而且,这个对手极难对付。还是老办法:筑城。以稳固防守,来化解羌人的铁马雄风。匈奴虽远走,但匈奴不会就此罢手,他们与羌人结为同盟。战火再次在河湟谷地汹汹燃起。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九月,秋风渐起,草茂马肥,匈奴贵族策动先零羌、封养羌、牢姐羌等部族联兵十万,浩浩荡荡杀奔令居(今永登一带),一时山河失色,举朝震动。匈奴是为复仇而来,汉朝夺取了他们的牧场,“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哀兵出征,志在必得,又有羌人相助,而汉朝政治、经济中心远在关中,鞭长难及,局面陷于被动。
汉武帝虽有好大喜功的毛病,但也不失为胸藏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西北边关频频告急,是守,是退?守则必有一番血战,退则多年经营,一朝废弃。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联军拥兵十万,我也发兵十万。将军李息受命持节征调陇西、天水、安定等郡将士十万,星夜西进反击,元鼎六年,双方二十万大军对垒于临夏到兰州间的黄河谷地。联军以骑兵为主,汉军则以步军为主,在如此宽阔的河谷对阵,汉军劣势明显。李息见状,先扎住阵脚,待敌冲锋,用强弓硬弩挫其锐气。联军几次冲锋被射退,渐渐焦躁起来。这些都是草原健儿,平日飞马扬鞭自由散漫惯了,如今,马飞不起来,鞭扬不起来,本来军容不整,受挫后更是三三两两,不遵约束。李息还发现,联军貌合神离,号令不一,两军结合部破绽百出,要想取胜,必须击其软肋,乱其阵形。他暗传将令,密调精兵,鼓角一响,令旗挥动,一支骑兵从阵中突出,直冲联军结合部。十万人一齐呐喊,鼓乐大作,声震天地。联军正在懈怠,猝不及备,队形已乱,汉军纵兵猛击,两军已杀在一团。联军虽乱了阵形,但各自为战的能力很强,只是马步军搅在一起,骑兵的优势不好发挥。狭路相逢勇者胜,二十万大军互不相让,汉军部伍整齐,以队为单位,结成方阵,将联军分割为无数小股,一一围歼。战场上锣鼓声,喊杀声,人的惨叫声,马的嘶鸣声,兵器的撞击声,声震九天,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这是兰州历史上的第一场大战,此处的山川日月,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血腥格斗,此处的飞禽走兽仿佛世界末日来临,惊叫着,逃往别处。从旭日东升直杀到夕阳西下,双方的承受力均已到了极限。看看时机已到,李息亲率预备队鼓噪而出。这是一支生力军,双方混战一天,而他们只作壁上观,人吃饱饭,马去鞍辔,一天的血腥熏染,一天的精力储备,人思战,马奋蹄,乍然投入疲惫的战场,奇效立见。联军倾巢出动,哪防汉军留有一手,立即兵败如山倒,羌人大败,残兵败将一路狂奔数百里,直到青海湖边,方才稳住阵脚。汉军乘胜追杀,顺势攻取了河湟地区。
李息将羌人逐出黄河谷地,并控制了湟水下游。
这便是史书上说的:平定“羌乱”。羌人是游牧民族,你来,我走,你走,我来,瞅空,大掠一把,子女玉帛,尽情享用。这次,李息不走了,他要以静制动。汉朝在金城设置护羌校尉,专理羌人事务。《后汉书·西羌传》说:李息平定羌乱后,“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焉。”金城是郡名,护羌校尉则驻节金城郡之令居县。令居在今永登县城附近,这已是庄浪河流域了,直接威胁着湟水流域羌人的侧翼安全。汉朝为了以示重视,护羌校尉的级别定得很高,《后汉书·百官志》云:“护羌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属下的佐官有长史、司马,秩“皆六百石”。二千石是多大的官儿?与州刺史、朝中九卿大约同等待遇。护羌校尉的职责是,平时处理羌人事务,“理其怨结,岁时巡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译通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郡因此得儆备”;发生变乱时,则率兵镇压。也就是说,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还安插眼线,收买奸细,侦探羌人动静,随时为朝廷提供情报。官阶上去了,职责明确了,那么,护羌校尉这个特设机构与地方官又是什么关系呢,护羌校尉与郡守分置理事,各成系统,直接向朝廷负责。对护羌校尉的选拔尤为严格,须经丞相、御史、车骑将军、前将军和后将军等五府首脑共同举荐,方可确定。封建朝廷各大衙门之间向来你争我斗,水火不容,一人之选,而要得到五大衙门的联手举荐,出众的才能,深刻的背景,卓越的品行,还有高超的协调手段,缺一样,是难以得到这一职位的。可见,汉王朝对这一机构的重视。
金城在今兰州市西固区、永登县一带,扼守着黄河和湟水的交汇带,口袋扎紧,羌人出不得湟水河谷了。其实,早在霍卫二将夺取河西走廊后,汉朝已着手兰州一带的防务了。河西是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取得的,此后的十年间,直到元鼎初,李息平羌前,汉朝已开始在这一带修筑长城,按现在的地名,始自永登县咸水河中部起,沿河谷向北,经东山乡,进红城镇的塌墩子,复经龙泉寺乡的大坡沟靠向庄浪河川,顺山梁蜿蜒向北,再经大同乡、柳树乡、城关镇、中堡镇、武胜驿镇,入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
地名两千年间变化多端,而地形依然如旧,汉长城的修筑,使得汉朝在河湟一带已尽得山川自然形胜,在与羌人争战中占得先机。
汉要种地,羌要放牧:汉羌拉锯河湟
元鼎六年一战,羌人元气大伤,汉军虽胜,也已筋疲力尽,双方相安无事三十年。汉武帝晚年荒诞,耽于酒色神仙之事,又穷兵黩武近半个世纪,国势大衰。武帝死了,昭帝即位,羌人也缓过劲了,经常越界放牧,时不时地劫掠一回。羌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茂哪里便是牧场,边界概念淡薄。而河湟地区水草以河湟谷地最为丰茂,现在落入汉家手中,时时侵扰,伺机夺回,便是羌人心愿。汉宣帝初登大宝,很想有些作为,便把目光投向了西北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