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4982100000033

第33章 思辨之道(3)

从这则“鼓盆而歌”的故事,可见庄子对生死看得比较透彻。即使庄子自己临死时,也表现出看得透,放得下的超然态度。据《庄子·列御寇》载:庄子生命垂危时,其弟子们商量如何为其厚葬。庄子得知,对弟子说:“我视蓝天为自己的棺椁,把光辉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看作相连的宝玉,天上的星星是珍贵的珍珠,把天下万物当作自己的殉葬品。这还不够齐备吗?何必还搞什么厚葬?当他的弟子解释说,怕他的遗体为乌鸦啄食时,庄子说,放在地面上为乌鸦啄食,埋到地下则会被蝼蚁所食,这就等于从老鹰嘴里夺过来,再送到蝼蚁嘴里,你们这不是偏心吗?这个故事反映了庄子把死看得很淡。人既然已经死了,就等于回归于宇宙自然之中,暴尸或深葬,为鸟啄,为蚁食,反正都是一样,何必那么在意?承认生命的自然属性,当生则生,不当生则不生。生则好好生活,死则超然以对。生命遏不住,死神更难扼。何况从宏观上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就是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新陈代谢,历史长河才源远流长。

人的生死有时就是“有定数”,应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要顺其自然,就是在大势已去时,想得开,别钻牛角尖,特别是对少年夭折、中年短命、突然变故、死于非命的打击,要建筑平衡就得这样想,才能解脱。不然,你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眼前的现实,最终死而不能复生,活人总要活下去,一切悲观消极都无济于事。

生命是宝贵的,短暂的,重生乐生,在有限的生命岁月,创造更多更高的人生价值,使生命更有意义,不枉来世上走一趟。世间的事情永远是不呆能十全十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一辈子都去追求完美的东西。歌德有句名言:生活在理想的世界,就是要把不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来处理。是的,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歌唱,活着应该笑。因为只有笑,才是苦难最好的归宿。“笑对生活”就是乐生重生,顺其自然,追求高,看得透,想得开,活得既有意思、有价值,又比较轻松。

福与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原文]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今译]

灾祸,幸福就倚靠在它旁边;幸福,灾祸就潜伏在它里面。

[按语]

河上公:倚,因也。夫祸因福而生,人遭祸而能悔过责己,修养行道,则祸去而福来。祸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

韩非子精通老学,尝作《解老》篇,对老子的这个思想作了十分具体的发挥。他说:“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其成功也。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人一生的遇,有的时候是福,有的时候是祸。总之,人生不是福,就是祸;不是祸,便是福。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每一个人莫不希望“求福远祸”。但是,祸福都有因由,所谓“祸福有因,自作自受”;一切祸福,都是我人造作后的“自食其果”。所以,有的人“福至心灵”,有的人“祸从口出”;有的人“因祸得福”,有的人“祸起萧墙”;有的人“福星高照”,有的人“飞来横祸”。

我们都望“趋吉避凶、求福远祸”;然而世事多变,一切都不能尽如人意。所谓“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当祸福已经成形,等于为火势蔓延,不易扑灭。所以我们平时应该要注意所行所为。

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可以说是对“福与祸”的最好诠释。传说古时候,北方边塞住着一位老翁,靠养马生活。一日,老翁养的马,越过边境跑到胡人的地盘去了,真乃不幸。邻人们纷纷前来安慰老翁,老翁却说:“没什么,失马并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定是福呢?”

过了数月,老翁的马果真跑了回来,并且还领回胡人一匹骏马。老翁喜从天降,邻人们又纷纷来祝贺,但老翁却说:“没什么好祝贺的,说不定是祸呢?”看不出一丝高兴的神情。

结果,几年时间,骏马生骏马,挤满了老翁家的马圈。不幸,喜欢骑马的儿子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折了腿骨,应了福转祸的说法,邻人们又前来慰问,老翁又说:“没什么,说不定这是福呢?”没有一点难过的样子。一年后胡人进攻要塞,村里年轻人被征十有九人战死在战场,而老翁儿子身体残废免征,父子皆无事。

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成语由来。它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对应的统一体,其内部对应的双方不停地转换、交替循环,形成了发展。

《孙子兵法》中记载有:“何谓天地的法则?”“极则衰,满则欠”,这由日月的运行表示;“有兴有废”,这由四季的变化表示;“有胜与不胜”,这由五行而显现。“五行”则是用金木水火土来代替阴阳二气五行交互,循环而形成的学说。它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方法,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观念之中,对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形成、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就苦于战乱频繁,天灾不断,加之贪官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面对这恶劣的自然、社会条件,循环思想给人们带来了“总会有好日子过”的希望,也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信念,成为我们组成传统文化中颇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面对载浮载沉变化无常的人生,不应只看阴暗面,要有塞翁失马的精神,振作起来,明媚的明天是属于我们的。

怨与德——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原文]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第63章》)

[今译]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报答仇恨。

[按语]

河上公:陈其戒令也,欲大反小,欲多反少,自然之道也。修道行善,绝祸于未生也。

王弼:小怨则不足以报,大怨则天下之所欲诛。顺天之所同者,德也。

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误解是常有的事。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前人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并非软弱无能,而是自信的表现,是正义的行为。尤其是“以德报怨”可以使人反躬自问,心悦诚服。

《新序·杂事》有一则窃灌瓜田的故事,说的是梁国有个叫宋就的人,在一个边县当县令,这县和楚国交界。梁国的边亭和楚国的边亭都种瓜。梁亭的人勤劳,多次浇灌,瓜的长势很好。楚亭的人很懒惰,不常浇灌,长得不好。楚令因梁瓜长势很好,恼恨自己的瓜长得不好,楚亭人也恼恨梁亭人比自己强,因此夜间就偷偷地去毁坏梁亭的瓜,把瓜秧都给糟蹋死了。梁亭人发现后,就去请示他们的县尉,也想偷偷地毁坏楚亭的瓜来作报复。县尉请示宋就,宋就说:“怎么可以这样干呢?和人结怨,是招祸的行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对人家也不好,这是多么狭隘呀!你们若听我的教导,就每夜派人偷偷地去为楚亭浇瓜,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亭人就每夜偷偷地去浇灌楚亭的瓜。楚亭的人早上到瓜地一看,都已浇过了,瓜的长势一无比一天好。楚亭的人很奇怪,就去注意观察,发现是梁亭人干的。楚国的县令听说了,非常高兴,就把这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感到很惭愧,就用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交好。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以德报怨”。

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相交相处,都要以诚心待人,以善意待人,以和气待人,以礼貌待人。不管对师友,对上下,总要以诚实相处。也就是古代哲士说的“诚可格天,诚可感人”,以及“待人诚实,虽疏远也亲密;待人虚伪,虽亲密也疏远”。

人的品格参差不齐。对待人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遇到欺诈的人,用诚心来感动他;遇到残暴的人,用和气来熏陶他;遇到贪得无厌的人,用廉耻来警醒他;遇到倾邪私曲的人,用仁义来激励他。这样,天下全在我的陶冶之中了。

还有一个佛教“以德报怨”的故事:从前有位禅师乘船渡河的时候,船已驶离岸边,却有一人匆匆赶到,要求船夫调头载他,船夫摇摇头不肯。这时,禅师说道:“船刚驶离岸边没多远,还是回去载他一程好了!”

船夫闻言即将小船摇回头,上来的是一位模样粗暴的将军。他一上船,看到禅师坐在边上,二话不说,便扬起鞭子挥打过去,一边凶狠地说:“死和尚,还不起来让坐!”将刚刚不及搭船的怨气,全数发泄到禅师身上。禅师被打得血流满面,却一句话也没说,默默地站起来,将位子让给他。船上其他舟客皆敢怒不敢言,生怕惹祸上身。

到对岸后,粗暴的将军气渐渐消了,开始有点后悔自己刚才的莽撞。他看到禅师一点责备他的意思也没有,只是走到河边,静静捧起河水将身上的血污洗净,更是觉得良心不安。他踌躇了一会儿,带着忏悔的心情,走近禅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自责地说道:“啊!师父,弟子刚刚实在对不住!请您原谅!”禅师听了慈蔼地笑笑说:“不要紧,出门在外,总会有不顺心的时候。”

将军的忏悔得到禅师的原谅,从此以后他便像脱胎换骨似的成了另一个人,最后还成了禅师的弟子。事后,有人问禅师为何有此气度“以德报怨”?禅师回答道:“每一个犯了错的人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如果我不原谅那位鲁莽将军的粗言恶行的话,他不但会因此恼羞成怒,而且心内那一丁点的忏悔之情可能就此烟消云散,甚至因为怨恨,而再次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行为。”

人难免会犯错。当我们犯错时,周遭人宽怀包容的胸襟与大度,是支持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力量。这样想时,面对他人的过错,我们就能如同老子一样,“以德报怨”,以平和的心境看待社会和人生,也就无羞无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