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向胡雪岩借智慧
4982800000030

第30章 钩心斗角,“朝廷大树”与“商业大厦”的依附和对弈(2)

后来,胡雪岩又在左宗棠剿杀太平天国、镇压回民起义、西征新疆时筹粮饷、借洋款、办军火、送药材,从后勤方面保障了军队在前线的军事推进。军队前无军士之变,后无家室之忧,士气雄壮,所战皆克,使左宗棠成此大功。胡雪岩此举,厥功甚伟,左宗棠感怀于心,特为他密保请赏。朝廷亦因左宗棠功大,顺水推舟,加以封赏。

在胡雪岩41岁那年,慈禧太后在西海子的龙舟上召见了他。

“太后吉祥,小民胡雪岩给太后请安!”胡雪岩边说边磕头。

几句寒暄之后,慈禧问旁边的李莲英:“有道是君王耳边无实话,你说,像他这样的实心眼儿人,该怎么个赏法儿?”

“太后明鉴!”

“你就不会也说回实话?”

“依奴才看,太后怎么赏都应该!”

慈禧太后又叫了声胡雪岩。

“小民在!”胡雪岩答道。

慈禧太后问胡雪岩:“你是想升官,还是想发财?”

胡雪岩忽地直起上身,作揖回奏:“禀太后,小人既不想升官,也不想发财!只盼着国家安定、百姓安生,小人能平平安安地经营好阜康钱庄,老老实实做生意!”

“好!这才是我大清的好子民!”

慈禧太后的口吻充满了赞赏,她紧接着说:“你既然在经营钱庄,就把江苏、江西、福建和浙江四省的税务代收大权交给你!”

胡雪岩喜出望外,跪地叩谢:“谢太后隆恩!”

事后,慈禧太后还感到意犹未尽,又赏赐胡雪岩穿黄马褂,让他在紫禁城遛马,并加封布政使衔,使胡雪岩依例戴上红顶子,赏胡太夫人“正一品夫人”封典,以示德彰。至此,胡雪岩一生功名荣耀达于顶点,成为晚清政坛、商界风采卓绝的红顶商人,荣羡时人!

胡雪岩是捐班的道员,以军功赏加布政使衔,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整个大清只在乾隆年间有过戴红顶子的盐商,而戴红顶子又穿黄马褂的,只有一个胡雪岩。

二 胡雪岩也是个冤大头

胡雪岩的确很聪明,但是,相对于朝廷这个庞然大物来说,他就显得矮小了很多。只要朝廷动一下小指头,胡雪岩的“白银帝国”就会轰然倒塌。

胡雪岩借助朝廷的势力壮大了自己的生意,他也用毕生的精力为朝廷办事。然而,朝廷不会因为他的忠心就对他格外开恩。当涉及自己的利益时,朝廷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朝廷借助胡雪岩、左宗棠剿灭了太平军,镇压了回民起义,消除了祸患,同时又因为收复新疆,使自己脸上增光。但是,当发现胡雪岩的小动作太多时,它便毫不犹豫地挥起大棒,把胡雪岩砸到了尘埃里。

1. 胡雪岩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胡雪岩在跟随王有龄时,就为朝廷剿灭太平军做了很多事情。王有龄殉职,胡雪岩又依附左宗棠,同样为朝廷出了大力。

1864年,左宗棠攻破杭州城,胡雪岩随军还乡。兵燹后的杭州一片荒凉,死尸积巷,难民成群。胡雪岩不忍见家乡同胞受难,便力劝左宗棠赈济难民,招商开市,很快恢复了杭州秩序。胡雪岩则倾其所有,以其商界地位,劝商认捐,募得大批现款和物资。这是拯救杭州一方灾民的关键。

1865年,左宗棠由浙江巡抚升任闽浙总督,离开杭州赴福州任职,胡雪岩随往。一到福州,胡雪岩便建议左宗棠在马尾港设立造船厂,加强海防力量。此时,太平天国已经失败,设厂目的是针对外国侵略者。左宗棠根据胡雪岩的建议上奏,得到批准。第二年,福州船政局开始建设,左宗棠把办厂的一切事务皆委诸胡雪岩,“延洋匠、雇华工、开艺局”,皆由胡雪岩“一手包揽”。不久,即建成中国第一个近代机器造船厂。

船政局开建不久,我国西北发生了英俄支持浩罕国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事件,清廷命令左宗棠出关作战,左氏率七万清军过河西走廊入新疆打击侵略者。

左宗棠远离内陆出关迎敌,遇到兵饷、武器供应等重重困难,这些困难全赖胡雪岩一人解决。左氏出关前,奏派胡雪岩为西征军粮台及转运局总办。当时连年征战,国库匮乏,拿不出钱供应西征军,仅指派东南数省出饷供应。胡雪岩跑遍东南各省,所获无几。前方用饷急如星火,胡雪岩殚思竭虑,东挪西借,总算及时保障了左宗棠的西北用兵。1877年,左宗棠全歼四万侵略军,收复失地。他对胡雪岩的努力感激不尽,上奏皇帝说,胡雪岩“功绩与前敌将领无殊”,与自己是“万里同心”。

沙俄不甘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的失败,对我西北疆土总怀野心。清廷仍让左宗棠留在西北,对抗沙俄。此后,左氏开始开发西北,建设边疆。1870年,胡雪岩到上海为左宗棠收集资料、购买机器,使左宗棠在兰州建起了织呢总局。这是中国内陆腹地唯一的近代新式工厂。1880年,左宗棠又在西北搞起水利建设,开展屯垦。胡雪岩为他购买凿土机,使左宗棠开出一条长百余公里的正渠和多条支渠。这也是近代在中国大西北高原兴修水利的创举。

胡雪岩辅佐左宗棠收复了祖国的新疆领土,开发祖国的大西北,对中华民族之功不可泯灭。西征成功,胡雪岩和左宗棠同时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然而,来自各方对于胡雪岩的争议和攻击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左宗棠在19世纪60年代所上奏折中就处处替胡雪岩维护:“道员胡光墉素敢任事,不避嫌怨,从前在浙历办军粮军火,实为缓急可恃。咸丰十一年冬,杭城垂陷,胡光墉航海运粮,兼备子药,力图援应,载至钱塘江,为重围所阻,心力俱瘁,至今言之,犹有遗憾。臣入浙以后,受任益专,卒得其力。实属深明大义不可多得之员。唯切直太过,每招人忌……臣稔知其任事之诚,招忌之故。”

在光绪四年的奏折上,左宗棠说:“至臣军饷项,全赖东南各省关协接济,而催领频仍,转运艰险,多系胡光墉一手经理,遇有缺乏,胡光墉必先事筹维,借凑预解,洋款迟到,即筹借华商巨款补之,臣军倚赖尤深,人所共见。此次新疆底定,核其功绩,实与前敌将领无殊……兹就胡光墉呈报捐赈各款,合计银钱米价棉衣及水陆运解脚价,估计已在二十万内外,而捐助陕甘赈款,为数尤多,又历年指解陕甘各军营应验膏丹丸及道地药材,凡西北备觅不出者,无不应时而至,总计亦成巨款。其好义之诚、用情之挚如此。”左宗棠所述胡雪岩奉母命捐银赈济的实绩,为胡老太太博得正一品的封典,使得胡雪岩在杭州城元宝街的住宅,得以大起门楼。

2. 胡雪岩的危机来自朝廷的不争气

胡雪岩的失败,部分原因是他的投资渠道单一和一意孤行,但更主要的是朝廷的软弱无能。

胡雪岩有六家海关银号,一连串的票号、钱庄,二十六家当铺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商号和上万亩土地。他投机生丝动辄百万,却不见有一家新式企业。虽名列轮船招商局发起人,却始终心存犹豫,几万两银子的股金也不肯出。

但通商口岸的商业风气在变。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丝、茶出口旺盛,进口工业品增长缓慢,洋药(外国鸦片)又遭土药阻击,外贸基本处于顺差。进入19世纪80年代,中国正式被纳入世界经济分工。“熟货”(工业制成品)进口超过毒品,出口依旧是“生货”(初级产品),外贸转向长期逆差。

1880年至1883年,上海掀起中国首次工业投资高潮。近二十家新设的官督商办工矿企业来沪招股,外商也建立了十五家工厂。股价一路走高,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资金。1882年9月,股市涨到最高峰,危险也在酝酿。朝廷在这个时候,只作壁上观。

投资者将炒高的股票相互抵押,各商户、钱庄收进大量股票。1883年初,本来旧历年关结账时银根就趋紧,众多丝商又被困住。一旦有人因倒账抛售股票,股价无资金承接,必然大跌,引发新的倒账和抛售。在9、10月间,又逢时局不靖,外国银行和山西票号从钱庄收回短期贷款,个人储户也纷纷提现。钱庄逼账“急如星火,沪上商局大震,凡往来庄款者皆岌岌可危;虽有物可抵,有本可偿,而提现不能。钱庄之逼,一如倒账”。这一情势终于压垮胡雪岩。他的破产又带动徐润、金蕴青等豪商破产。

癸未年冬季,上海只剩十家钱庄,各业商号先后闭歇三四百家。一般商品无不跌价30%至50%,所有房地产都难脱手,贸易全面停顿。

上海的金融恐慌产生全国性影响。12月1日,阜康上海总号正式倒闭。消息传开,各地分号关门,引发当地挤兑风潮。扬州、福州、宁波、镇江、汉口的众多钱庄纷纷倒闭。北京也不能幸免,取款者“不绝于途,街衢几为之塞”,两周内四十四家钱庄破产。金融灾难打击了一批充满活力、对近代企业怀有兴趣的商人。在一段时期内,新式企业的创办几近停顿。

3. 商业大厦显现危机

胡雪岩跟随左宗棠得以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但左宗棠太有个性,他在军机处主意太多,又往往言大而夸,口无遮拦,惹人生厌。朝廷念他艰难百战,立过大功,就外放他为两江总督。

对胡雪岩来讲,这自然是个喜讯,又在心里激起了雄图壮志。因为左宗棠一来,胡雪岩就可对怡和洋行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