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4985100000002

第2章 我的人生哲学(1)

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悖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

生命的意义(节选)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很可能会哑口无言。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思考这个问题或试图寻求其答案。这个问题确实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了,而且在我们的年代,有时候年轻人——老人亦如此——会这样发问:“活着为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但是也可以说他们只有在遭遇挫折后才会想起这个问题。

倘若一切都一帆风顺,人们不曾经历逆境的考验,这些问题就绝不会被提出来。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中提出这些问题并找到答案,这不可避免。

假若我们对一切言词都充耳不闻,而只专注地观察行为,我们会发现:任何人都有自己“生命的意义”,而且他的所有观点、态度、行为、表情、礼貌、抱负、习惯及个性等都与这一意义吻合无疑。任何人的举止都表明他似乎只对生命的某种阐释深信无疑。

他的一举一动都蕴藏着他对这个世界及自身的看法。这是他的断言:“我就是这样,世界就是那样。”这便是他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命的意义不胜枚举,而且如我们所说,每种意义都可能有其不实之处。既然无人知晓生命的绝对意义,任何能为人所用的意义就不是完全错误的。所有意义都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然而我们也知道:有些意义很有效,有些却较糟糕,有些错得小些,有些却错得大。我们还能发现什么是较好的阐释所共同具备的,什么是那些稍欠人意的阐释所缺少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真理的一个公共尺度,一个公共的意义。该意义能帮助我们解释与人有关的现实社会。在此,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真”是针对人类而言的,针对人类的计划和意图而言。除此之外,别无真理。即使另有真理,也与我们无关。我们既无法知道这些真理,而这些真理也毫无意义。

人生的真谛

【美国】亚历山大·辛德勒

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最终的弃绝。

正如先哲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双手而去。

最近的一件事又启发了我。一天早上,我住在医院,得去对面病区接受几个辅助检查,于是我坐轮椅穿过一个院落。一出病房,迎面的阳光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所有的感受只有太阳的光辉!多么美好的阳光啊——那样温煦,那样明亮,那样辉煌!我留神看了看,是否还有人欣然沉醉于这金光灿烂之中。没有,人人都来去匆匆。我想到了自己平时也是如此,总是沉湎于日常事物之中,而对大自然出现的胜景则全然无动于衷。

这一经历所导致的顿悟,其实与这经历本身一样,是极普通的: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由此可知,人生真谛的要旨之一,乃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至忽视生活的可叹可敬之处。虔诚地等待每一个黎明吧!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宝贵的每一分钟!

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悖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

这种教诲确是不易领受的。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将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业都一定会成功。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的面前,于是这第一条真理,就缓慢而又确凿无疑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在失去母体的保护后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后又要进入一系列的学校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我们还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精力的逐渐衰退;最后我们必须面对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们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都将化为乌有!但是,我们为何要屈服于生活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要求呢?

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远留存,可我们为何还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为何还要使自己的心充满爱恋?要解开这个悖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即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而我们在世界上的“作为”却为人织就了永恒的图景。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地生存。我们所造就的美,并不会随我们的湮没而泯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间同在,永存而不朽。这就是创造的永恒,也是人生的真谛。

人的价值(节选)

【埃及】萨达特

一个人同另一个人的使命可能有区别,但在所有情况下,使命的目标都在于实现真主想要实现的东西——使每个人都承担伊斯兰天命。如果一个人生活中缺少了应尽的使命,这就意味着他背叛了天命。

但是为了人类能履行其使命——人类正是为了这一使命才被创造出来的,他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他的自身,而不是依赖外界的因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忠诚地信奉比他自身更为伟大,更能永恒存在的东西,在生活中才有他应尽的使命。

这是我在五十四号牢房中得出的一个信念。它成了我之存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在我对比我更伟大、更完美的个性无所作为的情况下,白白地让某一天过去了的话,那么,我对自己就很不满意,我要问,我在这一整天内对我所承担的天命做了什么呢?

毫无疑问,人的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假如它是相对的话,它就会根据人们所持不同的利害观,在不同的人之间,在不同的社会之间,在不同的时间内都将是有所不同的。有些人认为某一事物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一些人认为它是没有好处的,或许认为它是很大的损失,以至于人失去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从而失去他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在法西斯社会中所发生的情况:在那里,人的价值一向取决于这些社会的需求,从而毁坏了人类,或使人们变成执政党手中的木偶,或使人成为他们唯命是从的奴仆,或成为没有意识的只会做工的机械。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人失去了作为有自我价值的人的存在,剥夺了真主要求他要担负起来的承担天命的权利,剥夺了这一使命的神圣的火炬;真主创造人正是要他以这一火炬给他周围的人和后代照亮道路。

当一个人的价值变成相对的时候,主观的和客观的法律就消失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法治作为一种绝对的价值消失了,并被一些迷恋于外部成功的个人的意志所取代,外部成功成了衡量人们的唯一标准,这就将导致人类为之而存在的人类最高价值的丧失。

这样我们就失去了良善、美好的社会,而被实力的社会取而代之。现在人类的大部分生活在仇恨和实力社会之中,从而使世界失去了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所创建的最高价值。我认为人类从所遭受的这一危机中摆脱出来的唯一出路就是回到这些价值中去,并坚持将它置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的首要地位上。因此,我坚持不懈地提倡建树埃及农村的道德观念,这也许有点极端,但我认为它是我们摆脱埃及所蒙受的实力社会影响的唯一途径,否则,就得失去全部价值。

在我任共和国总统之职前的十八年,人们企图将埃及变成一个完全是仇恨和实力的社会,但这一尝试百分之百地失败了,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传统或天性。我们主张公正的专政或公正的独裁,但当这种社会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发现它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但愿事情到此为止。然而,我们面临的更为丑恶的东西不仅是崩溃了的经济状况和软弱无能的军事状况,而且还有由于建立实力社会的企图而形成的仇恨的大山。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在这些社会中,没有人类的价值。正因为如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的唯一职责是不择手段、不惜任何代价地,甚至以消灭他人去获取最大的外部成功(金钱、地位和物质力量)。

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

【日本】稻盛和夫

人类活着的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我仍然想直接回答,那就是提高心境,修炼灵魂。

在生活中为欲望所困惑、迷失自我,这是人类这种动物的本性。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追求财产、地位、名誉,甚至乐此不疲。

的确如此,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衣食充足,而且,需要有保证能自由自在生活的金钱。此外,盼望出人头地,也是人生的动力之一,这也不应该一律加以否定。

但是,这些只限于今生,即使积攒再多也不能带到来世去。今生之物只限于今世。如果说今生之物中有一样永不灭绝的东西,那不就是“灵魂”吗?在迎接死神的时候,人不得不舍弃今生建立起来的全部的地位、名誉、财产,只能带上灵魂开始新的旅程。所以,当有人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时,我毫不犹豫地、毫不夸耀地回答:“是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

人生在世,直到临终要咽气的那一天为止,都是在体验各种各样的苦和乐,在被幸与不幸的浪潮冲刷中,不屈不挠地努力活着。把这个过程本身当作“去污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炼灵魂,带着比初到人世时有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这个世界。我认为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别无他求。

今天比昨天更好,明天比今天更好,为此,不屈不挠地工作、勤勤恳恳地经营、孜孜不倦地修炼,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就是这样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人生在世苦难多!人有时候可能会憎恨,诉怨神佛:为什么只有我要吃这样的苦头?但是,正因为人生苦短,我们有必要认为正是这样的苦难,才是对修炼灵魂的一种考验。所谓劳苦,正是锻炼自我人性的绝好机会。

能够把考验当作“机遇”对待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有限的人生真正地当作自己的人生活下去。

所谓今生,是一个为了提高身心修养而得到的期限,是为了修炼灵魂而得到的场所。我认为可以这样说:“人类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是提高身心修养,修练灵魂。”

人生真义

陈独秀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回答得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有数种:

第一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想,人生本来无生;“真如”

本性为“无明”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世界,还有什么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所说:人类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那生在世上信从上帝的,灵魂升天;不信上帝的,便魂归地狱,永无超生的希望。

第二是哲学家。像那孔、孟一流人物,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大道德家、大政治家,为人生最大的目的。又像那老、庄的意见,以为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乐,万万不可强求。又像那墨翟主张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为人生义务。又像那杨朱主张尊重自己的意志,不必对他人讲什么道德。又像那德国人尼采也是主张尊重个人的意志,发挥个人的天才,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大事业家,叫做寻常人以上的“超人”,才算是人生目的,什么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说话。

第三是科学家。科学家说人类也是自然界一种物质,没有什么灵魂:生存的时候,~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没有连续的记忆和知觉。

这些人所说的道理,各个不同。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呢?我想佛教家所说的话,未免太迂阔。个人的生灭,虽然是幻象,世界人生之全体,能说不是真实存在吗?人生真如性中,何以忽然有“无明”呢?既然有了“无明”,众生的“无明”,何以忽然能都灭尽呢?“无明”既然为灭,一切生灭现象,何以能免呢?一切生灭现象既不能免,吾人人生在世,便要想想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才是。耶教所说,更是凭空捏造,不能证实的了。

上帝能造人类,上帝是何物所造呢?上帝有无,既不能证实;那耶教的人生观,便完全不足相信了。孔、孟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算是人生一种行为和事业,不能包括人生全体的真义。吾人若是专门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乃是为他人而生,不是为自己而生,决非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墨子思想,也未免太偏了。杨朱和尼采的主张,虽然说破了人生的真相,但照此极端做去,这组织复杂的文明社会,又如何行得过去呢?人生一世,安命知足,事事听其自然,不去强求,自然是快活得很。但是这种快活的幸福,高等动物反不如下等动物,文明社会反不如野蛮社会;我们中国人受了老、庄的教训,所以退化到这等地步。科学家说人死没有灵魂,生时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这几句话倒难以驳他。但是我们个人虽是必死的,全民族是不容易死的,全人类更是不容易死的了。全民族全人类所创的文明事业,留在世界上,写在历史上,传到后代,这不是我们死后连续的记忆和知觉吗?

照这样看起来,我们现在时代的人所见的人生真义,可以明白了。今略举如下:

(一)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二)社会的文明幸福,是个人创造的,也是个人应该享受的。

(三)社会是个人集成的,除去个人,便没有社会;所以个人的意志和快乐,是应该尊重的。

(四)社会是个人的总寿命,社会解散,个人死后便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所以社会的组织和秩序,是应该尊重的。

(五)执行意志,满足欲望(自食色以至道德的名誉,都是欲望),是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始终不变的(此处可以说“天不变,道亦不变”)。

(六)一切宗教、法律、道德、政治,不过是维持社会不得已的方法,非个人所以乐生的原意,是可以随着时势变更的。

(七)人生幸福,是人生自身出力造成的,非是上帝所赐,也不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的。若是上帝所赐,何以厚于今人而薄于古人?若是听其自然所能成就,何以世界各民族的幸福不能够一样呢?

(八)个人之于社会,好像细胞之于人身,生灭无常,新陈代谢,本是理所当然,丝毫不足恐怖。

(九)要享幸福,莫怕痛苦。现在个人的痛苦,有时可以造成未来个人的幸福。

譬如为主义的战争所流的血,往往洗去人类或民族的污点。极大的瘟疫,往往促成科学的发达。

总而言之,人生在世,究竟为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就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生命的烙印

陈幸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