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鸡汤大全集(超值金版)
4985100000009

第9章 给抱怨生活者的信(1)

有些人心先老了,别的人精神先老;有些人少年斑白,但后时的青年保持长久的年轻。

对于许多人来说,生命是一个失败,是一种在他们心里咬啮的毒虫。让他们看透了他们的死,却是更大的成功。

许多人永不会甜熟,他们甚至于夏天腐烂,但怯懦使他们固附在枝头。

生命的归宿

【奥地利】弗洛伊德

我们当然有着思想准备,把死亡看成生命的必然归宿,从而同意这样的说法:每一个人都欠大自然一笔账,人人都得还清账——一句话,死亡是自然的,不可否认的,无法避免的。而实际上,我们则习惯于用言行表明:情况不是这样。我们表现出一种明确的倾向,试图“暂缓考虑”死亡,或者从生活中将它排除掉。我们总是想把死亡藏起来,秘而不宣。我们甚至还有这么一个说法:“想到某种事就像我们想到死亡一样。”当然,这是提倡自己死亡时,自己能看得到,我们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旁观死亡的人而活着。

至于他人之死,文明人都小心翼翼地不当着别人的面提起。只有儿童不顾忌这些条条框框,他们肆无忌惮地互相威胁对方会死、甚至当着心爱者的面谈论死亡。

比如:“亲爱的妈妈,你死了太可惜。不过,你死了之后,我会做这、做那。”如果别人对自己不坏,文明人是不会谈论甚至想到别人死亡的,除非他是一个以同死亡打交道为职业的医生、律师或者类似的人。如果他人之死会给自己带来自由、金钱、地位方面的好处,文明人更不会谈论这人的死。当然,我们对死亡的这种敏感仍无力捉住死神之手。当死神之手落下之时,我们在感情上会受到震动,仿佛我们完全被破灭打垮了,于是,我们习惯于强调死亡的偶然性——事故、疾病、感染和衰老,这种习惯暴露了我们修正死的含义的努力,将必然性修改为偶然性。众多人同时死去对我们来说特别可怕。我们对死者本人采取了一种特殊态度,就像是向某个完成了特别困难任务的人表达出敬意一样。我们对死者的评价往往也是扬长避短,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于死者宜隐恶扬善。因而无论在悼词中还是墓碑上,只写下对被怀念者有利的话语。这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了。死者已不需什么尊敬,但在我们看来,对死者的尊敬比对真理的崇敬更为可贵,甚至胜过对生者的尊敬。

文明人这种惯常的对死的态度在自己心爱的人——妻儿、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死去的时候,达到了高潮。此时,我们往往痛不欲生,我们的一切希望、自尊、快乐都随着死者进入了坟墓,任何事情都不能给我们以安慰,任何东西都不能弥补爱人之死给我们造成的损失。这种行为表明,我们似乎也像阿什拉部族的原始人一样,心爱的人死去,自己也必须跟着去死。

我们对死亡的这种态度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不能在生活的游戏之中对生活本身孤注一掷,生活便显得贫乏,毫无意义,平淡而肤浅。这正像美国人调情一样,从一开始双方就知道一切都会十分顺畅。这样的调情与欧洲大陆式的谈情说爱刚好形成对照,在欧洲大陆,谈情说爱的双方一开始就须记住引起爱情的严重后果。我们易于受到感情的束缚,人死之后,往往悲痛欲绝,这使我们不愿意想到自己会有危险,也不愿设想同自己有关的人会遭到什么不幸。我们不敢从事带有危险性然而又是必须做的工作,诸如在空中飞行,远征到他国,实验爆炸物等等。我们不敢设想自己会遭到不幸,因为,如果灾难降临,谁能弥补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这样重大的损失?我们总是从一切事情中排除死亡,也随之排斥了很多东西。

所有一切的必然结果,便是我们力图从虚构的世界中,从文学和戏剧中,寻求某种东西,给贫乏生活以补偿。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知道该怎样去死的人,以及能够杀死他人的人。只有在这里,我们才将自己同死亡协调起来,经历了人世沧桑,我们自己却仍然安然无恙。人生就像是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真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在文学的领域之中,我们找到了我们所渴望的那种多样化的生活。我们似乎随着某一特定人物的去世而死去,而实际上,他死了,我们还活着。我们随时准备着在下一个人物死去时,自己再次象征性地死去。

思考是生存的一部分

【日本】中村雄二郎

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都要度过自己的一生。不管境遇、环境及条件怎样不同,都要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既然生下来了,必定就要活到死。生下来并不是我们的意志,但活下去却要靠我们自己。即使这是不合理的,也不能不认可,这是问题的出发点。那么,既然我们活着,就不可能无所思、无所想。我们在童年时代,在对一切都漠然置之时,或对某事凝神忘我时,确乎也有过不思不想的时候。

但是,即使有,它也不可能总持续下去;而且,纵使是这种似乎不思不想的时候,当你仔细回顾一下,会发现其中往往存在一些虽是片断零散却数量颇多的感受、想法。大家都听说过“无念无想”这个词,实际上,这并非说什么都不想,而是指缺少逻辑严谨的思考,或是指除却了私心妄念的状态。

所以说,思考本身的涵义十分广阔,并不单指深刻严谨的那一种。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职业、境遇如何不同,思考都是与我们的生存紧密相连的。人既然生存着,思考便是生存的一部分,简直可以说就是人类生存活动的本身。

生存与思考既然如此不可分割,不能好好地想,我们几乎就不能好好地活。在这里我们需要纠正一种想法,即认为思考是脑袋的事,生存是身体的事。再有,所谓好好地想、好好地活,并不仅仅指人要适应周围的环境及状况,头脑灵活而巧妙地活下去。适应环境固然是好好地活的一个方面,但还远远不够。所谓好好地想、好好地活,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是有充实感的积极的思考,是应付自如的有意义的生存。

每个人都清楚,我们不一定只在顺境中才带着充实感去思考生存。不如说,越是安于顺境,便越是意味着放弃作为人的生存。顺境,应当成为更大的冒险与挑战的前沿阵地。这样一来,它便不再是任人安于其中的所谓顺境了。当然,在逆境中我们往往处于窘迫无着的境地,谁也没有必要自寻逆境,但话说回来,世界上有几人从来不曾身处逆境呢?

当我们置身逆境时,如果想要超越环境与状况,便必然地与之形成对立的紧张关系,便不得不面对着某个障碍。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吃惊地发现:自己发挥出了从未觉察到的力量,而那个障碍也不像想象的那么绝对了。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了充实,并在充实感之下有了更多可以发挥的力量,我们所谓好好地想、好好地活,实际上也就是说,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障碍,都可以把思考与生存转变为一种欢乐。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存在障碍,尽管有些并不很显眼。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只生活在和睦融洽的外部环境和人际关系中,也要生活在诸种对立关系之中。

前面说过,好好地想、好好地活便是要在任何障碍面前都能把思考与生活变为一种欢乐——话虽如此,实行起来并不那么简单。特别是思考一般总被认为是与生存动力的生命力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的——与碧绿的沃野、活润的生命力之类几乎无缘,倒常和枯黄的荒野、阴暗的洞窟、沉闷忧郁连在一起。请看《浮士德》(歌德)中摩菲斯特的这段名言:“那终日尽在思索的人好比中了魔法的牛马,尽管四周有无际的青草却只在那寸草不生的荒野上转来转去。”

的确,思考经常伴随着一种阴郁感。这从“思虑”一词的词义就可以看出来:除了思想、考虑,还有一层担心、忧虑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思考总与阴郁缠在一起呢?也许是因为,思考便意味着由于某种不得已的情况,或出于自愿,而暂时需要中断正在进行的行动。比如步行迷了路,一时间便徒然站在岔路口,不知所措,因遇到大难题,同样会由于无可奈何而烦恼顿生——就这点来说,也确实可以视思考为行为和生命的对立面。

不过,毋庸赘言,思考虽然是某种看得见的行为的中断,却并不是运动的停止。即使在这种行为的中断和停止时,思考的目的也正是再次与行为及生命联结起来,正是超越遇到的障碍、困难而好好地生存下去。问题是思考有时只是孤立的,并不能与行为及生命联结起来——当然,这种联结依不同场合未必都是直接、紧密的。因为,学术、思想、制度等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又自有其与行为及生命相联结的独特方式。所以说在不同的情况下这种联结可以不是直接、紧密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思考的方向无论如何不能偏离于联结,否则,就只能成为一片不毛之地。只有不偏离这个方向,思考才能使生命欢乐倍增,使人们生存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可能性的环境中。进而言之,未必直接,即使在间接联结的情况下,只要思考回归到生存,契合了生命的节奏,思考本身便成为一种欢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充实感中好好地思考,才能够力求使自己的一生富有意义,应付自如,好好地生存。

这里提到了“自己的一生”、“自己好好地生存”,并不是说谁都可以一切尽如己愿地去生存,岂止如此,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受诸如现实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等各种条件制约的。一个人生存的国家、社会、时代、境遇,决定了他总要背负起一定的过去,这并不取决于他自己的意志。在这种过去的延长线上,又延续着每个人走过来的道路,那是不可随意取消抹杀的、每个人各不相同的、无法回避的生存。

无论从自己的角度看,别人的位置多么令人羡慕,或者相反,别人的境遇多么令人同情,我们不可能与之互换。设身于别人的处境,这是我们人类相互理解中的重要行为,是人类的重要特性之一。然而,这也只是在一定限度之内才是可能的,毕竟,自己只能是自己。这不等于说自己只是建立在自己之上,后边我们将要提到,是建立在我们(共同存在)之上,建立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的。但无论如何,自己仍然只能是自己。这种认识并不意味着断绝与他人的联系与尊敬、爱、友情、怜悯、共感绝缘——相反,这种联系只能因此而强化。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自己的”一生,首先意味着是“无可替代”的一生。但并不能因此认为一切都已是决定好的,完全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尽管每个人所背负的固有的过去、各种确定的外在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但其中仍包含许多可能性和可供选择的余地——这便是所谓出色的、富有可能性的人生,这便是所谓人的一生。再者说,一个人背负的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是指它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赋予它怎样的意义,却是现在乃至以后的问题。不是说过去的诸种限定不涉及意义,而是说它不是绝对的。这就决定了在生存过程中,每个人因时因地的选择、决断以及有意识的努力,可以极大地改变今后的可能性。

这种选择决断,并不仅仅是指那种在人生的关键岔路口作出的非左即右的明确选择和决断,还包括了那些往往以不起眼的形式出现于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选择和决断。看哪个频道的电视节目是一种选择,看多长时间也是一种选择。下班或放学后是到哪儿溜达一圈还是直接回家,需要做出决断;想减少吸烟量也是一种决断——只要我们不同于自己的惰性、力求自觉地生存,选择与决断将时刻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这将关系到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能有一些新鲜的发现,并能把这些新鲜的发现积累起来。在这里,偶然的因素也许会起很大作用。我们应把这种偶然因素也考虑在内,无论在工作上、在社会活动中、在个人趣味上都力求找出自己的道路,那么,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将越发成为“自己的”。这里要提醒一句,作出选择与决断乃至有意识的努力,缺少了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们就是这样:离开生存谈思考一无所获,而离开思考也不能好好的生存。尽管如此,在生存过程中思考也并不是呈直线延伸着,有时我们觉得需要反观自身、思考自我,而有时却感觉不到这种需要。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反观自身、需要自觉地思考呢?恐怕有这么几种情况:当那种作为自己思考的前提和基础的东西,本以为是不证自明的、确实不变的、从没有怀疑过的东西一旦发生动摇的时候,遇到各种挫折的时候,对自己的生存发生疑虑的时候,人一生中关键的年龄、历史上的转换期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自我与外在环境之间会产生某种不安定,最容易使人自觉地思考自我。反之,人们与环境的关系越是安定,越是相信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价值观并能从中感到生存意义,就越是不需要反观自身。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古希腊】德谟克里特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追求神圣的东西,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欲的东西。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

在患难时忠于义务,是伟大的。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做了可耻的事而能追悔,就挽救了生命。

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

蠢人活着却尝不到人生的愉快。

蠢人是一辈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满意的。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却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们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他们放纵着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因为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时刻想着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由于贪得无厌,终于做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因此,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将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们的痛苦,你就会庆幸自己的命运比他们的好多了。采取这种看法,就会生活得更安宁,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