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4986500000027

第27章 家庭篇 ——生活是门艺术,需要用心经营(6)

包容与感恩,需要理解、需要学习,包容就要用放大镜看爱人的优点。会包容的夫妻,才是会抓住幸福婚姻本质的人。

原谅是一种境界,需要勇气,需要大度,需要超越自我,甚至需要牺牲。夫妻之间如果能做到相互原谅和包容,把握住现实婚姻的每一天,幸福婚姻就会展现在你眼前。

第21课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一个榜样胜过书上20条教诲。

——罗·阿谢姆

爱在本质上应该是给予,是一种奉献的激情。这种奉献的激情不是出于观念,不是出于伦理道德,不是出于责任,完全是出于感情。

——周国平

深圳一家研究机构对6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影响中学生成长人群排列顺序中,母亲占33.2%,父亲占28.8%,朋友为13.6%,爷爷奶奶为8.1%,老师占4.9%。研究机构不能解释,为什么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反而不如学生的父母和朋友。在澳大利亚,亚裔儿童尤其是华裔儿童一直是VCE(维多利亚中学教育证书课程)考试和各重大考试的高分得主。一个研究机构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华裔儿童的成功来自他们的家庭,即他们的父母从小对他们进行的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

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家庭教育遗留的“痕迹”。孩子从父母的抚育,教导中思考、学习,也以父母的言行为榜样,用父母的思想,行动,品德,为人处世来开始他(她)们的社会认知。所以,家庭是孩子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首任老师,父母的身体力行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导。

“首任老师”的教育是在孩子模仿性最强的幼小年龄进行的,不但占其“先入为主”的先天优势,而且父母的形象行为,言传身教给孩子以终身的奠基性影响。父母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性格修养,爱好特长,无不使孩子耳濡目染,令其终生受益或受害。儿童的心灵世界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父母就是这块神奇土地的首批耕耘者。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你播种什么样的思想,就收获什么样的行为;你播种什么样的行为,就收获什么样的习惯;你播种什么样的习惯,就收获什么样的个性;你播种什么样的个性,就收获什么样的命运。这就是这快“土地”的神奇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也就是说,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启蒙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什么样。这句话提醒着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做好孩子的首任老师!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到目前,两个家族都已经传到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勤勉好学,严谨正派,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8位当过教授,86位是文学家,65位做过医生,21位当过议员,2位当过大使,1人做过副总统;而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赌徒,毕生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他的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罪或盗窃罪,7个是杀人犯,没有一个有出息、有建树。为什么两个家族的境遇会有如此大的区别。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两个家庭的家风截然不同。两个家族的成员一代一代在不同的家风中潜移默化地成长,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传习、濡染、影响,最终是一个家族受人尊敬、爱慕,相互激励,相互勖勉,积极奋进;而另一个家族则让人憎恶、厌弃,彼此影响,彼此效仿,不思进取。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先交往的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而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往往是父母。孩子在父母关怀抚爱中逐渐认识世界,在父母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格和行为的陶冶。当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孩子对父母是信赖和尊敬的,以为父母的言行都是正确的,把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照着去做。人们常说,不同的家庭给儿童以不同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长,有一个问题家庭。

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老师,有责任有义务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家风”,因为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氛围,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孩子们则是一种无言的教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等,都烙上了家风的印记。因此,身为长辈,作为家长,营造良好的家风,责无旁贷,任重道远!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一个家庭,长辈间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就会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感染到他的身心,也就可能传染给他接触的社会成员。因此,家庭成员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理智,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家庭成员的意见,平等协商,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大家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中生活。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它是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它对家人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陶冶家庭成员立身行事,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现在许多人把教育孩子作为自己的一种补偿,作为自己未了心愿的一个实现者,而很少尊重他们的需要。请问一个连自己都没有希望的人,没有事业心的人,没有成就感的人怎么去影响孩子呢?如果你是个成功的人,是个有尊严的人,这本身就给了孩子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让孩子在内心里以你为傲,使孩子精神上具有一种好的“底色”。如果你不求上进,玩世不恭,得过且过,却要求孩子拼命读书,努力学习,教育效果自然会很差。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父母这样的“老师”是最亲近,也是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言行要一致,要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使自己真正能够胜任“首任老师”这一光荣职位。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关注孩子的内心

有些父母因为忙于事业,索性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自己就不管了。这些父母往往认为学校就是教育孩子的地方,老师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他们也十分信任老师。当然,父母和老师之间有这种信任是好事,但如果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到老师身上,往往会使孩子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心理不健全。父母应该意识到,虽然学校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可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洋洋是个上三年级的孩子,很聪明,但也很懒惰。班主任李老师觉得洋洋缺乏自制力,因为他不喜欢写作业,哪怕只用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习题他也不愿意做,而宁愿第二天挨罚。这还不算什么,李老师还发现洋洋很喜欢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