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4986500000041

第41章 财富篇——玩转财富魔方、迈向财富自由路的心理战术(6)

3年的铁业社学徒生活使鲁冠球对机械农具非常熟悉,也使他对机械设备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一种用劳动的汗水凝成的情感。当时宁围乡的农民要走上七八里地到集上磨米面,鲁冠球也不例外,久而久之他竟然情不自禁地对轧面机、碾米机“一见钟情”。而且他发现一个问题,乡亲们磨米面要跑的路太远了,很不方便,如果在本村办一个米面加工厂,一定很受大家欢迎,而且可赚些钱。如果自己能买机器,既省了磨面的钱,又省了乡亲们的功夫。亲友们得知鲁冠球的这一想法后,都很信任他,也很支持他,纷纷回家翻箱倒柜,勒紧裤腰带凑了3000元,买了一台磨面机、一台碾米机,办起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

然而,那样一个年代是禁止私人经营的,所以鲁冠球搞米面加工厂的消息传到某上级领导那里后,就给了他“不务正业,办地下黑工厂”的罪名,然后立即派人查封。鲁冠球和乡亲们一面到处托人求情,一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夜晚抬着机器跑,一连换了三个地方,最后还是在劫难逃,鲁冠球这条“资本主义尾巴”被揪住了,并且被狠狠地砍了一刀:加工厂被迫关闭,机器按原价三分之一价钱拍卖。这样,鲁冠球负债累累,只能卖掉刚过世的祖父的三间房。鲁冠球自己尚未成家,就折腾完了祖辈的家业,落得了倾家荡产的地步。

鲁冠球几乎被这无情的打击击垮了,他很长时间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日闭门不出。让他感到特别痛苦的不仅是这次商业实验本身的失败,而是由失败给家里带来的巨大压力,父母亲用血汗换来的钱就这样化为乌有,使他成了“败家子”。但是,鲁冠球没有消沉,没有埋怨命运,没有抱怨生活,而是独自咽下了生命的苦水,重新挑起自己生命的重担,奋然前行。没过多久,鲁冠球又钻了“停产闹革命”的空子,在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的年月,收了五个合伙的徒弟,挂了大队农机修配组的牌子,在童家塘小镇上开了个铁匠铺,为附近的村民打铁锹、镰刀,修自行车,这一铁匠铺吸引了周围的许多男女青年。以后,鲁冠球的农机修配组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历史的机会终于落到了有准备的头脑上。1969年,宁围公社的领导找到了鲁冠球,要他带着他的伙伴,去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这个所谓的农机修配厂其实是一个只有84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很多人担心鲁冠球会陷进去难以自拔,但鲁冠球以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认定:这或许可以作为创造一番大业的起点,于是,鲁冠球就变卖了全部家当和自己准备盖房的材料,甚至连结婚时别人送的收音机也变卖了,把所有资金都投到了厂里。鲁冠球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了这个工厂的命运上,虽然这个工厂前程未卜。

鲁冠球真正的成功是与万向节密不可分的。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器,因其可以在旋转的同时任意调转角度而得名。当鲁冠球开始接触万向节时,全国已有50多家生产厂商,而且产品饱和,唯一有空间的市场是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一个农民企业想生产工艺复杂的进口汽车万向节,许多人看来,无异于飞蛾扑火。而且,鲁冠球不惜丢掉70多万元产值的其他产品,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万向节上,在许多人难以理解。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决策时,不能不为鲁冠球过人的判断力和选择小厂走专业化的道路而拍案叫绝。万向节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1979年当鲁冠球为刚刚问世不久的产品寻求销路时,却遇到极大的困难。在计划体制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一个出自乡镇企业的产品绝难取得计划体制的包容。万向节必须自己创天下,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满载万向节参加山东胶南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3万名客商,沿街的展销点,却容不得鲁冠球一席之地。3天过后,鲁冠球摸清了各路厂家的价格,毅然提出大降价的决定,市场顷刻之间发生了变化,鲁冠球站在了市场的最前面。

鲁冠球似乎是一夜成名的,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经历了多少困难呢?

任何一个成功都不是轻易取得的,大凡在事业上取得建树的人士,没有一个不是经历了风雨坎坷。成功者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坚持不懈的意志,他们忍受了许多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克服了常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难险阻,所以他们终究取得了成功。

暂时的停止不是失败

成败的转换只是瞬息之间,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也没有永恒的成功者,只有经得起成功,更经得起失败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成功的前面总是会有一些障碍,能够克服困难走过去的人,才有资格品尝胜利带给人的自豪和快乐。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成功者会克服生存、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会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继续前进;而失败者则往往在摔倒的地方自我怜悯、否定自己,再也爬不起来,甚至是再也不敢爬起来。

姜道泽,吉林高丽王朝饮食连锁机构的董事长,他认为,“创业需要四个力,动力、能力、眼力、魄力”。他创业的动力来自改变生活的现实追求。姜道泽10岁就到镇里上学,由于家里穷,一日三餐都是海菜,早上是海菜汤、馒头、咸菜,中午是海菜汤、馒头,一吃就是5年,现在一提海菜他还会反胃。那时,他的梦想就是能过上好日子。

大学毕业后,姜道泽也能赚工资了,但工资很低。一个在深圳外企工作的同学回来请他吃饭,让他印象特别深刻。当时的他连菜都不会点,最后点了15元一碗的冷面,但他想,冷面能卖到15元一碗。我自己也要创业。这是第一力,动力。

有了创业的动力,姜道泽一个人来到长春,卖过药品,做过保健品,还卖过服装。他认为,“成功第二力,应该有能力。”能力是创业的保障,能力既包括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人际关系等,也包括一个人对事业的认知度和热情程度,还包括一个人的管理能力等素质。

姜道泽感觉,一个人对事业的热情是最重要的成功秘诀。他曾投资开过一家康复中心,建了很规范的场所,引进了很多设备,但是他很快就发现,真正运作起来不是那么回事。他对医疗行业缺乏更多的了解,对人才的使用也没有专业评价的标准,更没有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最关键的是随着生意的平淡对它的热度也在慢慢减低。于是,他选择了退出,另辟蹊径。要在自己感兴趣的行当里大显身手,这让姜道泽重新定位自己的创业方向。

在创业路上,姜道泽曾经尝到失败的滋味。“成功第三力是眼力,很多人觉得找准市场这是眼力,我觉得眼力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能否看清自身。”1999年,长春国展购物中心开业,带动了高档服装销售的热潮,他也投身服装销售,选择了一个好的品牌代理。但他发现自己选的服装并不好销。这让姜道泽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缺乏眼力。必须选择自己有眼力的行当创业,这是他总结出的第三条经验。

5年前,姜道泽在事业最谷底的时候,又一次面临选择。这一次,他想做出自己的品牌。1999年春季,姜道泽在外出旅游时发现当地的酱汤味道特别好,他想为什么不能开一家有特色的餐饮店呢?

那年冬天,姜道泽在延边跑了几十个村庄,寻访做酱高手拜师学艺。可是,手艺终于学会后,却发现传统酱汤只能保证一锅汤的味道,用到火锅里千煮百涮必然失去酱香的味道,于是,他用了整整1年时间,将36种谷物药材研制成涮多久都保留酱香的火锅酱汤底料。2001年春节,姜道泽靠着借来的10万元资金,用独家研制的大酱熬炖牛排的火锅店开张了。牛排和酱汤做的火锅让长春人充满了好奇,虽说都零下30摄氏度了,可想尝鲜的人还是排起了长队。火锅店越来越火了,最旺的时候月营业额竟达到150万元。到了2005年夏天,姜道泽已经在长春开了三家店,资产过千万元。

2005年夏,经过深思熟虑,姜道泽决定推出1元钱牛排酱汤火锅锅底。姜道泽出这一招显示了他的魄力,1元的火锅锅底果然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进门。据说,餐馆最忙的时候,一顿饭就要三四百斤排骨,放酱汤的桶要三四桶。“幸好一切都来得及,通过我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那些曾喜爱酱汤口味的消费者又回来了。”在姜道泽看来,对市场的判断在创业过程中相当重要,可以让创业者事半功倍。

2006年,他的火锅连锁店已经遍布全国70多个大小城市,4家直营店的年总营业额超过4000万元,70多家合营店的年总营业额超过了2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000余人。在员工的生日会上,他与员工共同高歌:“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步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