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清谈墨子
4990300000009

第9章 人生最大的艺术 兄弟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不应该有功利的目的,就像人人都爱自己一样有真心,而不能像爱马一样,其目的是为了使用马。

——《墨子·经说上》语译

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君臣之间不仁惠忠诚,父子之间不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和睦协调,这就是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中》语译

人伦在中国至高无上,它是一种社会秩序,又是一种人际关系。处好它实在不易。

1.兄 弟

说起兄弟,人们常常就联想到亲亲热热,所谓“兄弟如手足”,因而,兄弟常用来形容人世间最真挚的关系。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面是,兄弟之间的争斗,大至江山社稷,小至眼角眉梢怨气,古往今来,从未间断过,其手段之毒,下手之狠,绝不亚于异族异姓之间的搏杀,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兄弟是一根藤上的瓜,一棵树上的果,血缘关系把他们先天地连在一起,正因为离得太近,亲热和怨恨便都容易发生。

一母所生,父母自然应该平等待之,兄弟姊妹之间也就以要求平等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老大买了一件新衣服,则必须给老二、老三也买;分糖吃,老幺十颗,老大老二也要是十颗。这中间若有稍微的偏差,就会产生矛盾。父母留下遗产,兄弟姊妹,平均分摊,这叫十个指头一般齐,手背手心都是肉。弄得不好,就会翻脸。

因此,一个人是否善于处理兄弟关系,最能检验一个人的胸怀和度量。兄弟之间不和的人,往往度量小,私心重,缺乏修养。过分在兄弟间斤斤计较,担心别人占便宜,这种人绝对目光短浅,不会有大出息。

父母给你什么,给你多少,与兄弟们是否一样,那是父母的事。如果父母留给你的东西少些,说明他们认为你是兄弟中最有能力的,你可以靠自己挣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多给一点给兄弟们,那是一种美好的爱心。

兄弟是人生的伴。成家后,人生的伴是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成家前,则是自己的兄弟。同在一口锅里吃饭,同在一个盆里洗澡,同在一张床上睡觉,同在一盏灯下读书。当兄弟之情成为一种回忆时,无论是欢笑还是哭闹,都充满了甜蜜的温馨,让人好感动好感动。没有兄弟姊妹的人生,该失去多少欢乐啊!

兄弟多有时却也很糟。这种糟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只讲义气不讲道理。仗着自己兄弟多,势力大,明知是自家兄弟的错,却还要帮着兄弟去欺侮对方;明知自己兄弟杀人放火却还要包庇窝藏。这是最要不得的,到头来是既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家兄弟。

一种是兄弟之间争权夺利,相互攻击。兄弟一多,家族内的利益就很难均摊,于是总怀疑自己吃了亏,怀疑兄弟姊妹们占了便宜,便在要求平均公正的幌子下想方设法、挖空心事为自己多捞一把。中国历史上,为争夺王位兄弟之间反目为仇相互残杀的事屡见不鲜,血流成河,可见祸害之深。

一种是靠兄弟,吃兄弟,死皮白赖。有一类人自己不努力,有了几个有头有脸的兄弟便沾沾自喜,仿佛是自己的功劳。没吃的了,住在兄弟家里吃;没穿的了,拿兄弟的衣服穿。有这多亲兄弟,能让我饿死吗?这种人自甘堕落,却还心安理得。

上述种种,往轻处说,是不明事理,不晓得珍惜兄弟情谊;说重点,是私心作怪,不通人性。

有私心就不会有爱心,没有爱心,哪来兄弟的情谊?

当你想起兄弟二字时,你应该想到,兄弟即是关怀,即是体贴,即是宽容,即是爱护,即是一种责任心。不要担心你付出的爱得不到回报,倘若你一直真心诚意地爱着你的兄弟,你终将明白,你得到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2.朋友

人生一世,可以没有金银财宝,可以没有高官厚禄,可以没有千古英名,可以没有盖世才华,但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生,绝对是孤独无聊的人生。

中国人善交朋友,关于朋友的格言警句数不胜数。如,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少一个朋友路难行;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见面是朋友。等等。

朋友是了望社会的窗口,朋友多,窗户就开得大,室内就会阳光明媚。打开通讯录,那上面记着一大堆朋友的名字、地址、电话,看一眼就感到亲切。乐了,烦了,闷了,都会想到找朋友聊一聊。

有一时的朋友,有一世的朋友;有泛泛而交的朋友,有亲如兄弟的朋友。一时的朋友不要要求做一世的朋友,一世的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

善交朋友的人,会有许多朋友,他生活在朋友的温情之中,这种人人缘好。

不善交朋友的人,往往会有一、二个密友、知己,这种人活得怡然自得。

知心朋友就是知己、知音。拥有这样的朋友,是人生难得的幸福。

谁都知道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弹琴,音调高昂激越,砍柴人钟子期闻声驻足,叹道:巍巍乎高山。伯牙又奏出奔腾回荡的旋律,钟子期说:潺潺兮流水。两人于是成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断琴弦,从此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朋友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她)已融进你的躯体,化为你的血肉,他就像你的影子,你能从他身上看到你自身。

会交朋友的人,不仅知道哪些人该交朋友,还知道哪些人不能交朋友。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中锄草,看到一块金子,管宁照旧挥动锄头,把金子看得同瓦石没有两样,华歆却拾起金子欣赏半天,然后才扔到一边。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车、戴着礼帽的显贵人物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走出去看。管宁就割裂席子,把座位分开,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此所谓道不同,不与为谋。管宁是深知朋友要义的。

贪图财物、见钱眼开的人不能交为朋友。

爱慕虚荣、追求显耀的人不能交为朋友。

度量小、心眼窄的人不能交为朋友。

对任何人都不说真话的人不能交为朋友。

不尊重老人和小孩的人不能交为朋友。

当面说好话、背后使绊子或专在领导面前打小报告的人不能交为朋友。

朋友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常常预示着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一个人的朋友如果都好行仁义,作风正派,为人热情,勤勉努力,那么这人必定不错;如果他的朋友大都喜欢夸耀,爱搞阴谋诡计,不思进取,那么这人迟早会犯错误。

朋友就是朋友,他不能替代你,你也不能代替他。尊重朋友就是尊重自己。不要过多地打听朋友的隐私,不要嫉妒朋友还有另外的朋友,不要因交朋友而失去自己的本性。

3.交友的原则

交朋友要掌握好几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诚实。朋友之交,最怕虚情假意,你待朋友虚伪,朋友嘴上不说,心里已没有把你当朋友看了。一是一,二是二,坦诚相见,无论地位如何悬殊,年龄差距有多大,都可以成为好朋友。

二是理解。凡人都有性格,有性格就会有差异,理解,就是消除差异的方式。朋友怎样做怎样说,总会有他说和做的道理,首先是想清楚这个道理,然后再决定赞同或是反对。理解朋友,朋友并不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实惠,但却能得到一种安慰、自信和心灵的沟通。

三是信任。朋友之交重义,信任就是义。对朋友有某种担忧、怀疑,就很难做到完全信任,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信任,是对朋友人格的尊重,多一份信任,就多一份朋友的真情。

4.熟人与生人

置身于闹市人流当中,常会为素不相识的人在自己身边拥来挤去而气恼,你甚至会讨厌那些陌生人。倘若换了地方,在荒无人烟的森林或是戈壁,我们却会为偶然发现的一点人的迹象而欣喜若狂,会有一种温情自然地流满全身。

熟人、朋友对自己的重要,大家很容易意识到,而陌生人对自己的重要,却常常被遗忘了。

没有朋友会很痛苦,没有陌生人呢?我们吃的饭、穿的衣、坐的车、住的房从何而来?人类如何形成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社会?

陌生人是相对熟人而言的,有熟悉的人就必然会有陌生的人,他们共同形成一个适宜人生存的环境和气候。每个人的人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气候中才能够生活得方便、自如、充实。

对一个亲人和朋友,亲热也罢,宽容也罢,讨好也罢,迎合也罢,都容易做到恰到好处。付出可以得到回报,付出的是一,得到的回报兴许是二。在这个时候,人最容易掩藏起自己的本性,掩盖起自己的缺点,拣对方喜欢的话说,将最有光彩的一面表演给对方看。

对陌生人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切功利的考虑都成了多余,装扮出来的自谦或自傲也没有必要,没有责任也没有负担,想怎样就怎样。

这时,最能看透一个人的内心,最能检验一个人的修养、品格。

一个陌生人向你问路时,你能够热情引导他而不置之不理吗?

一个残疾人向你行乞,你能够掏出身上最后一毛钱而不装作没看见吗?

一个人挤车时不慎踩了你的脚,你能够体谅的一笑而不破口大骂吗?

老人被绊倒在路边,你能够弯腰扶他起来而不扬长而去吗?

…………

墨子以他整个的生命向我们讲述着这样的道理:爱陌生人吧,就像爱你的亲人一样。

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墨子的学生巫马子坦率地说:

“我爱邹国人比越国人深,爱鲁国人比邹国人深,爱我家乡人比鲁国人深,爱我家里人比家乡人深,爱我父母亲比爱家里其他人深,爱我自己比爱我的父母亲深,因为这是更切近自身的缘故。打我,我就会感到疼痛;打别人,我就不感到疼痛。我为什么不去还击打我的人,而去还击不打我的人呢?所以,我只会杀他人以利于我,而不会杀我自己以利他人。”

巫马子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人都难免有弱点。我们要做的事应该是:克服它而不要去助长它。就像身上长了疮,医生要做的是挤出脓血,使之愈合,而不是助其向全身蔓延。

针对巫马子的话,墨子指出:“既然这样,那么有一个人喜欢你的主张,这个人就想要杀掉你以利于他自己;十个人喜欢你的主张,这十个人就想要杀掉你以利于他自己;天下的人都喜欢你的主张,天下的人就都想要杀掉你以利于他自己。”全天下的人都想要杀掉出这个主张的人,你还能保全自己吗?

5.陌生的熟人

相识许久的人,我们会在某一天的清晨突然发现:原来是那么陌生;而在有些场合,初次见面的人却可以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毫无陌生之感。

陌生与否,熟识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生活环境中是否朝夕相处。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过去时代的或万里之外的朋友促膝对话。精神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早已打破了陌生的界线。我们从古往今来的陌生人那里,获得了无尽的友情和爱意。

能够将陌生人当熟人、当朋友待,能够从陌生人那里获取灵感和智慧,说明我们开始懂得了人生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