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101个故事读懂亚洲文明
4991600000042

第42章 当代亚洲(2)

到了1961年9月,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已经有25个,各个国家对这一运动形式更加加深了理解。不结盟运动是“万隆精神”的发展和光大,是许多奉行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一种冲击,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1964年10月,第二次不结盟会议在开罗举行。此时,不结盟运动的参与者已达到42个,集团势力处于蓬勃发展中。1970年9月,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第三次不结盟会议,有54个国家出席。1973年9月在,阿尔及尔举行等四次不结盟会议,与会者75个。三年之后,参与此项运动的国家达到86个。

这场由发展中国家倡导发起的不结盟运动,在20年的发展中成员国增加到100多个,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囊括了世界总人口的 1/2。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国际机构。不结盟运动本着和平发展的目的,反对一切形式的外国侵略、占领、统治、干涉或霸权的斗争,也反对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明确地表达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在不结盟运动中,第三世界国家从政治领域到经济领域都做出了鲜明的计划,提倡南南合作和集体自力更生,为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进行不懈的努力。但是在实际发展中,由于各国发展程度不同,政治环境的制约,邻国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民族、宗教争端。这些不稳定因素被帝国主义利用起来,成为威胁各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来看,由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利益,所以仍然是向前发展的。即使当中出现一些纷争,也丝毫动摇不了前进的趋势。

94. 东南亚国家联盟

60年代初,在近代以来备受压迫的东南亚各国纷纷独立,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随后,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和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使得这个区域的领导人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60年代后期,东南亚很多国家基本已经结束国内外混乱的政治局面,进入稳定发展,建设经济的新时期。

与此同时,美国在这一区域的军事战争接连失败,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国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使得东南亚一些国家面临全新的形势。当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之后,东南亚诸国认识到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获得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保持环境的安全。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1961年8月,先是由马、菲、泰三国组成的东南亚联盟建立,1963年8月,又有马、菲、印尼组织诞生。但是这两个组织由于印尼领袖苏加诺一直以来执行的抵抗马来西亚联邦的制度,马、菲之间又存在沙巴问题的领土争端,所以这两个组织对各国均没有作出很大贡献。

1965年,印尼发生政变,苏哈托结束了苏加诺的专制独裁统治,成为印尼新一代的领袖。苏哈托上台后,停止了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对抗,双方关系各自缓和。1966年,菲、马关于沙巴的主权争端在泰国调解下达成一定谅解。东盟成立的条件成熟了。

1967年8月,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在曼谷举行了一次外长会议,经过多番商讨之后,由于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追求,五国发表《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这个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然而此时因为各成员国间还有些摩擦,内部忙于调节这些纷乱,并没有在国际上发挥重大作用。

70年代,亚洲形势又有了变化。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访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苏联则抓紧时间实现它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主张,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增加了军事力量。迫于这种情况,东盟国家积极与中国建交,又拒绝了苏联关于“亚安体系”的主张,努力使东南亚成为一个和平、自由、中立地区。

70年代中期,越南和苏联开始扩张,西方经济因为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出现衰退。东盟国家为确保自身的安全和保持经济的发展,加强联盟国家间的合作。1976年2月,在印尼在巴厘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会议的重点是将政治合作纳入合作范围,从此后,东盟正式进入了加强政治协调和经济合作的崭新阶段。

1978年12月,越南入侵民主柬埔寨,1980年6月又对泰国进行武装挑衅,侵犯东盟一个成员国的领土,威胁东盟的安全。东盟国家召开会议,紧急磋商事态发展,协调彼此立场,采取共同的对策。最终,在东盟的建议,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展开,承认柬埔寨人民独立自主的权力,勒令越南撤军。此时,东盟作为维护地区和平和稳定的作用已经充分发挥出来,它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

1984年1月,文莱独立后加入东盟。由于东盟六国所在的区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又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交通之要冲,人口2.8亿,相当于欧洲共同体人口的总和。所以从成立到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1983~1984 年东盟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普遍下降。为了克服经济衰退带来的困难,80 年代中期,东盟国家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总战略,实行一系列经济调整与改革。例如,放松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把竞争机制进一步引入正在形成的市场经济,发挥私人经济的作用;放宽对外资的种种限制,制定对外国投资的特别优惠政策,并探索一条以出口导向为主结合进口替代的新路子,大力发展对本国资源的再加工,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从1987 年到1991 年的五年里,东盟国家经济走向了复苏和新的增长,平均增长率7.1 %。这是继70 年代之后又一次高增长期。其中,泰国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为10.5 %,新加坡为8.9 %,马来西亚为8.2%, 印度尼西亚为6.2 %。菲律宾因政局动荡和海湾危机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年均经济增长率较低,约为4.3 %。90 年代大多数东盟国家走上稳定增长的轨道。泰、马、印尼三国被认为在进入21 世纪时可能成为亚洲的新“小龙”。因而,在日益崛起的亚太地区,东盟仍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地区。

95. 新加坡经济的起飞

东盟国家独立后走上了发展民族经济,振兴经济的道路。由于东盟五国都是以出产经济作物、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国家。在进行改革农业,进行“多种经营”后,在保持原先经济作物高产的基础之上,新兴作物开发出来,解决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在工业方面,东盟五国在发展中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战略,限制进口,发展本国产品以取代进口货。同时,他们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本国商品进行出口。这一切都使得加大合作力度之后的东盟五国经济飞速发展。在80年代初期,各国经济发展力度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尤其是新加坡更是以人均收入4218美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连人均收入最低的印尼也达到了460美元,成功晋升为中等发达国家。

东盟地区的这一发展态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加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新加坡这个岛国面积小、资源少,既无石油输出,也无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何况,新加坡在独立之前只是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洲,更早则是在英联邦的统治之下自治,直到1965 年8月,新加坡才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建国。在独立之前,新加坡主要经营海港,它利用处在国际航道上的优越条件,形成一个以自由商港著称的东南亚贸易的中心,这也是新加坡在1959 年之前主要的经济来源。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李光耀执政之后,双重经济压力扑面而来:邻国独立,都放弃了来到新加坡这个中转点,而是自己发展对外贸易,让新加坡的转口收入衰落;二是国内工业落后导致失业率飙升至15%。在这种重大压力下,新加坡政府带领人民走上了摆脱经济困境的道路。他们先从关系国计民生的单一型转口贸易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入手,鼓励发展工业,逐步建立起了多元经济结构,并从1959到1965 年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这一时期,新加坡制定的“替代进口”的经济发展战略,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建立,奠定了工业的基础。1966年到1970 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征服开始大力鼓励出口工业,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开始建设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

经过20 年的努力,新加坡传统的经济结构已经改变,经济建设卓有成效。到了20世纪80 年代,新加坡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航运中心、炼油中心,亚洲金融中心,并且解决了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当然,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新加坡的发展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与东盟国家一样遭遇过经济困难的寒冬。比如说,新加坡虽然已经从单一的转口贸易中转型,但仍是一个以贸易加工为主的国家,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到来之时,不可避免地会被卷入其中。尽管如此,新加坡的迅速腾飞,成为战后东盟国、甚至亚洲经济建设的典范。

96. 强国之路:中国的改革开放

1956年,中国在经历过近、现代将近百年的战争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借鉴了苏联发展的经验教训,开始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1957年,因为在建设新社会时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左倾错误,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挫折,而左倾不断叠加之后终于演变成一场历时10年之久的政治风暴,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

“四人帮”粉碎后,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马上脱离原先错误的路线,回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来。“两个凡是”大行其道,拨乱反正仍是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领导人调整主要工作路线,果断地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从这次会议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摸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制定了在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的基本国策,使得中国新生的社会主义从阶级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的强国之路上来。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概括说来,改革开放包括两个部分。改革,在经济上,要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上要发展民主,加强法制,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以对外开放为主,也包括对内开放。

在改革开放中,对内改革的第一步是在农村中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1978年11月24日,“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首先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家实行,中国农村改革正式拉开序幕。1979年9月,中央颁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保障农民的自主经营权。到1983年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开来。1984年,农村改革得到成效,各地增产增收,欣欣向荣。改革的重点开始渐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其他部门。

在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开始崛起。从1984年开始,乡镇企业开始进入大发展阶段。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从90年代中期开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是建立了经济特区,更是一场社会的全面改革。

对外开放,让一些沿海城市先发展起来,再带动内地发展。1979年,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可以享受特殊政策,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1984年4月,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广州、北海等14个港口城市相继开放;1988年,海南省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也走上了开发和开放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后,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成果卓著,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对外开放事业出现新局面。中国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在平等合作、互赢互利中更加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

边栏:

邓小平 (1904~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是站在时代前列指导中国改革的人物,在他的大力倡导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走上富强之路。这位新中国的总设计师以高瞻远瞩的伟大精神,带领中国走向了新时代的辉煌。

97. 日本的重建与飞速发展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和世界上唯一经历过原子弹爆炸创伤的国家,日本进入了漫长的恢复时期。但让世界感到惊奇的是,日本并没有在战败中一蹶不振,陷入低潮无法自拔,而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强国,甚至跻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成为20世纪世界的“奇迹”。

其实,日本在战后迅速恢复发展是有深刻的根源的。一方面是日本国内工业在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复苏,另一方面得力于冷战时期美国强有力的支援。

1937年,战争日本国民生产总值66.6亿美元,但是经过了几年的战争,在1945年的时候,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反而上升到了175亿美元,这给了日本继续对外战争极大的支持。

在战争接近尾声时,日本本土遭遇了飞机轰炸,但是空袭只攻击了名古屋一些工业设施,投向东京湾船坞和仓库的炸弹中大部分没有炸到既定目标。如此一来,日本工业没有被完全损坏,而航空工业中更是有71%保留了下来,这些得以保存的工业都成为战后重建的坚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