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好风好水好生活
4991800000012

第12章 生态建筑与健康(2)

从现今保存的大量古村落来看,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清以前,有的甚至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几百年乃至上千年,能够完整或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在是我国古村落文化实物的珍品。如始建于唐末的浙江永嘉县的“芙蓉村”、“苍坡村”;始建于两宋时期的皖南徽州地区黟县的“西递村”、“宏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的山西汾阳县“丁村”等。这些几十宗族聚集,经宋、元、明、清历代培育经营发展的古村保存尚好,至今还传存着世代家谱、古物、古址和古建。记载了宋代提倡“耕读”入仕则官、不仕则民的历史背景和以农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耕读世家”逐渐形成封闭的宗族结构的历史。“芙蓉村”和“苍坡村”两村以“七星八斗”、“文房四宝”立意构思的村落规划布局,展示了古代自然村落同样按一定规划思想建村的历史和建村匠师从自然现象的概括中寻求象征吉祥的抽象概念,创造富有激发力和想象力的乡土环境的独特意境。如渐江兰溪诸葛亮后裔聚居的八卦村,不仅选择了“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宝地,而且居室建筑的布局也按八卦造型,依山而建。

古村聚落是我国各族人民聚集生产、生活的最初形式。它们从最早形成起,历经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布局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加之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民族的影响,其类型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例如以西安半坡为代表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四周有防御性壕沟,沟北或南有公共墓地,居住与墓地分开。

而到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乡村的布局则充满了既有科学内容又有封建迷信的“风水”世俗文化色彩。过去曾有人认为:中国乡村的选址精神主要来源于道教,其实乡村的选址更多的是受“风水”这一世俗文化的支配。相地选址,一直是风水的主题和首要使命。中国许多古村落的选址及布局采取了“枕山、环水、面屏”和“前水、面街、人家”这两种理想的模式。前者如福建晋江县蓬岛《蓬岛部氏宗谱》、安徽徽州《尚书方氏族谱》等所记载的村落形式。这种空间模式恰如一首风水歌谣所吟:“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束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龙虎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风水观念嵌入人们的思维深处,无论普通百姓还是文人隐士,抑或达官贵人,都有意无意地对此模式热烈地追求。

我国东南平原地区村落外部空间的另一种模式是:“背水、面街、人家”。它是以水为龙脉,水是一村的保护神,住宅背河而建。如江苏吴江县同里镇、浙江吴兴县乌青镇和双林镇等地,均呈“四湖环绕于外,一镇包涵于中”(《同里镇志》)的家家尽依河的格局。其方志的记载也以水为骄傲,如《同里镇志》记:“西有庞山湖,郡邑之路由此达也,南有叶泽湖,分明而治文教之所以日昌也,东有同里湖,水望东流有所归也,北有九里湖,言地势无不自北而南,且诗礼大姓多居北隅也”。

健康住宅的基本要求

健康住宅,真正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应该追溯到2003年春天那个非常时期,突发的疫情不但提升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程度,也转变了人们对住宅的选择标准。健康住宅得到认同,是与人的健康要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提高住宅品质的重要部分。健康住宅将会得到普及;私密性将得到保护;声、光、热和空气等环境质量将得到保证;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密切的邻里关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也将得到重视。

健康住宅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高档住宅专有,与花钱多少无关。

1、健康住宅的概念

有关键康住宅的几种基本相同的说法:

(1)所谓健康住宅是指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健康要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活、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家居环境。

(2)健康住宅。大家一直在倡导,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住宅呢?人们把它归纳为:

A.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健康住宅的前提;

B.卓越的产品设计是健康住宅的根本;

C.环保的建筑材料是健康住宅的基础;

D.健全的管理系统是健康住宅的保障。

(3)健康住宅总释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健康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而是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降低噪音、建筑和装饰材料、采光、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长期居住的健康性为本,它具体包括:

A.规划方面: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的配套设计,都必须以改善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

B.设计方面: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以及与建筑物的相互辉映;注重各种植物的相互补充、配合;注意发挥绿化在整个生态小区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比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能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

C.房屋构造方面: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方面需要,注意节省能源、注意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关系交往的需求;

D.健康管理方面:根据社区人群、文化和社会特点及存在的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个人、社区的保健计划,并对实施过程做出评价。

2、健康住宅的3大主题

(1)应能减少建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

(2)应能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3)应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健康住宅的4大方面

(1)住宅产品本身,也即人居环境的健康性。包括平面设计软性要求,热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和光环境质量等硬件方面的要求;

(2)环境的亲和性,也即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最大化地利用项目现状条件,充分给予住房能够享受到的阳光、空气、水,充分保持与自然的亲和性;

(3)环境保护,也即居住环境的保护性。我们享受大自然给予的东西,不可避免又有一些排弃物,只有对它们进行重复利用,才会使我们生活得更健康;

(4)健康行为,也即健康环境的保障。强调软、硬件建设相结合。除了生病以后必须保障正常的医疗、保健外,还应培养好的行为准则,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社区文化。这一良性循环必须有赖于一套完善的健康管理系统。

4、健康住宅8大指标

(1)能源系统。避免多条动力管道人户,对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等要进行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至少要达到50%以上;

(2)水循环系统。设计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景观用水系统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一并考虑;

(3)气环境系统。室外空气质量要达到二级标准,室内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

(4)声环境系统。采用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内声环境系统日间噪声小于35db,夜间小于30db;

(5)光环境系统。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居住区内适宜温度:20℃~24℃,夏季22℃一2TC;

(6)绿化系统。应具备三个功能,一是生态环境功能;二是休闲活动功能;三是景观文化功能;

(7)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达100%,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分类率达50%;

(8)绿色建筑材料系统。提倡使用3R材料(即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选用无毒无害,有益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5、健康住宅的15项标准

(1)会引起过敏症的化学物质(如氡气等)浓度很低;

(2)为满足(1)的要求,尽可能不使用易散发化学物质的胶合板、墙体装修材料等:

(3)设有换气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能将室内污染物质排至室外,特别是对高气密性、高隔热性来说,必须采用具有风管的中央换气系统,进行定时换气;

(4)在厨房灶具或吸烟处要设局部排气设备;

(5)起居室、卧室、厨房、厕所、走廊、浴室等要全年保持17℃~27℃之间:

(6)室内湿度全年保持在40%~70%之间;

(7)二氧化碳要低于1×10-3L/L;

(8)悬浮粉尘浓度要低于0.15mg/m3;

(9)噪声小于50db;

(10)一天的日照确保在3小时以上;

(11)设足够亮度的照明设备;

(12)住宅具有足够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13)具有足够的人均建筑面积,并确保私密性;

(14)住宅要便于护理老龄者和残疾人;

(15)因建筑材料中含有有害挥发性的有机物质,所有住宅竣工后要隔一段时间才能人住,在此期间要进行换气。

6、健康住宅有关环境质量的要求

在《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版)》中,已对住宅的环境质量提出一系列的规定,以确保住区通风良好,防止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风水磁场与人体磁场

风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

人和地理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联系就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信息和磁场效应的感应,其过程表现为新陈代谢。通过代谢过程,一方面人从环境中摄取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另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人把机体内各种不需要的代谢物质排泄于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地理环境各种因素对人体的作用,经常保持着一定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人体健康的具体表现。

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地理中有利的因素,如太阳辐射、海水浴、森林浴、矿泉浴、新鲜的空气等,都会给人体以有益的影响;反之,则是不利的因素,如风砂、噪音、污浊的空气,被污染的水质等,都是有损于人体健康的。

那么,我们的家居环境中那些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那些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呢?芽对有益的应该充分利用,对有害的则要尽量回避,乃至想办法改善。当然,百益而无一害,十全十美的地理环境也是没有的,事物总是利与弊相生相随的,关键还在于人为巧妙地利用。会利用的自然能趋利避害,不善利用,甚至破坏自然环境的必然是自遭烦恼。

再说地理环境中的磁场与人体磁场的信息互动,这是一个现代科学中的新课题,也是现代风水学研究的新课题。然而,新课题依然离不开传统的风水学,特别是传统的文化源头——易学。

这里引用著名风水学者慧缘先生的观点:

“天有天气,地有地气。所谓天“气”可以认为是微波的作用,所谓地“气”被认为是地球磁场特殊作用。人体血液中含有一定量铁元素和其他多种磁性元素,这就决定了自然磁场会对人体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风水学中,常以九宫八卦五行生克论“气”,九宫是指九星,也就是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八卦指乾、坤、震、巽、离、坎、艮、兑;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无论是九宫九星之气、八卦八方之气、或是五行生克之气,无论“天气”或“地气”,若所来“气”的方位对房屋住宅是有利的,与房屋的居住者的五行命格是相生的,则不但房屋吉利,所住的人也可受其护惠;如果所来的“气”是相克的,则房屋及居住者都可能受到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风水与我们每个人是息息相关的,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

住宅风水为什么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因为人一生至少有1/3的时间在家度过,房子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房子气场对人的影响?选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大气场。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磁场中间,住房是一个小气场,人体本身是一个“人体场”,它们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体场”早已适应地球场,否则,就不会诞生;但是,人体场与住房小气场就存在一个是否相合或相适应的问题,入住时间一长,房子场对人体场的影响是好是坏就会显现出来了。

人与环境的“气场”信息

风水对人究竟有何影响呢?《易学堪舆与建筑》一书中说:“一个人在办公室上班,在家休息,长年累月如此反复,适应了当地的磁场强度变化。而突然出门在外,磁场强度的动荡变化,使身体一时无法适应,于是,便产生了疲劳的感觉。例如,头朝南睡,则会使人出现易怒和烦躁情绪。这是因为磁场的微量脉冲能控制干扰大脑中生物电流的传播,引起大脑中生物电的活动出现失常,导致神经疲劳。”

中医认为人致病的原因就是人体内阴阳两气不平衡而导致失调所致,住房气场阴阳不平衡,自然影响入住者的健康,那个部位失调则那里致病。研究发现,许多房子阳气大盛,结果家中多出肺心病,高血压患者;有的房子木气旺或太弱,则肝气阴阳失调,家中多出现肝病患者。研究还发现,由于个人的“人体场”的差别,一家人虽然住在同一套房子,可能父亲身体健康,而儿子则疾病缠身,这并不奇怪。一个人住进什么样的房子会得什么病,且何时发病,都有规律性。有人已发现这一规律且能协助治病和防病?选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肾等内脏疾病都能根治。

这里所说的运气,则是专指人与环境的“气场”信息流顺逆。顺向流动则吉,运气亨通;逆向流通则凶,运气则“否”。《易经·郾说卦传》中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坤为地,为母。”书中把天地分别比作父母,就是把大地比作母亲。每一处家居环境都是大地母体身上的一部分,那么,人就是其中的胎儿,俗语说:“母子连心”。从健康角度看,具有“遗传”性,从运气角度看,便具有同位性。

住宅风水与五官的对应关系

慧缘大师说:“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这里的望,指观察病者的面部气色情况,一个人如果生了病,往往从面部可以体现出来某些征兆。笔者研究发现,在一所房屋里住的时间长了,也会对人的面相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所住宅如果住了几十年,也许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屋相和人相就会发生影响:从脸色就可以看出房屋的问题,或从屋相上看出脸部的气色和居住者的身体情况,这是因住宅的自然物理因素作用于人的结果。比如说,人的下巴,相当于房屋的地基。如果地下的水位高,而地基又做得不理想的话,必然导致房屋湿气严重。久居者的下巴就会经常出现暗蒙蒙的黑气。不但家里的衣物容易发霉,居住的人也容易患肚子痛或腹泻。

“如果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破裂漏水,或地下排水的暗渠被污物阻塞不通,那么,居住者鼻子下的人中部位,就会经常呈现赤色或黑色,并可能看到许多小小的脏斑点,用肥皂也难洗净。

“眉毛和眼睛之间田宅宫出现青筋,很可能是屋顶漏雨的暗示,因眉毛是象征着屋檐,眼睛象征着窗户。这时候如果经营或买卖地产,绝对不利,人际关系也可能不会很好。

“前额呈黑气色,很可能是天花板里面的电线有漏电走火的前兆,屋子有遭受火灾的危险,须赶紧检查预防。

“鼻子位于脸的中心,相当房屋的大梁支柱。鼻子正直、挺拔,也等于房屋的结构坚实。两边鼻翼相似金库,鼻孔下面应厨房,嘴象为餐厅以及浴厕。如果鼻下人中沟深长,人中的左右平满宽洁,则这家的厨房一定理想。另外,下眼皮部分也代表房屋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