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过花开的石林
4999700000033

第33章 一个悲情女人的美丽“蜕变”

她是一个出生在浙江的一个闭塞的山沟里的女人,她30多岁了。因为浙江很少下雪,她的母亲却非常向往雪的诗意和纯洁,所以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白雪。

白雪的父亲姓金,叫金志高,是个老实巴交但又勤劳善良的农民。她母亲虽然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在村里却是个有些文化的人,她的聪慧和能干在当地也很有口碑。

白雪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妹妹居中,弟弟最小。当时村子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残留还比较严重,村子里一般家庭的男孩子到了适学年龄都能正常去学校读书,而好多女孩则被留在家中帮父母亲干农活。白雪有了那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有文化的母亲,她的命运自然比其他女孩好点,因为她也能够和村里的男孩子一样,高高兴兴背着书包去上学。

白雪从小就是一个体弱多病之躯,弟弟身体也不太好。家里除了让自己读书外,还得经常为自己还有弟弟看病,自然花去了不少钱,所以家里经济状况自然不好甚至有些贫穷。

白雪因为身体天生比较弱,有很多时间都因病痛躺在床上辗转呻吟。她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和院子里的那些小朋友一样可以蹦蹦跳跳玩一些踢踺子、躲猫眯、堆土人的游戏呀,但她是病人,她不能。所以,她形成了一个非常内向甚至有点孤僻的性格。

白雪的性格虽然内向,但是学习成绩却是很好的。每次考试她总是第一个交卷,而学习成绩在班上也总是前一、二、三名内,她还是老师和同学们选出来的小班长。

不知不觉,白雪高中就毕业了。回到农村的她,感觉有些气馁也有些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那个时候她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空洞和无助,她感到自己除了务农以外的机会是那么少。可务农不是她喜欢的,而且凭她多病纤弱的体质她又根本吃不消务农这档事儿。家里有背景、有关系的同学们已经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了,可白雪既无关系也无家庭背景,甚至家里根本拿不出她想去培训班学些技能再自己开店的钱来。

在那时候的农村,大多数女孩子很早就结婚了。她的父母也希望她和别人一样结婚后在家相夫教子,她想反抗却找不到反抗的理由,更多的是没有反抗的能力和决心,所以就造就了她那没有爱情的媒妁之言的婚姻。

白雪走入那桩婚姻后的几年时间里,她发现自己脸上竟然没有一点笑容,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忘记微笑了。只有女儿能让她得到一点点快乐和安慰,但她的心里还是显得那么空洞和落寂,因为她过的实在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过的绝对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想挣脱那桩婚姻,她想做回自己。可离婚在当时的农村来说非常少见,那可是个大逆不道的事情呀。她的父母因为她提出离婚而气得大病一场,村里更是谣言四起。有人说她是因为有了外遇而想要离婚的,但她自己明白,她提出离婚和有没有外遇无关,而自己根本没有外遇。她不曾走出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她感觉这些年自己一直在心若止水的信守着这个没有一点幸福感觉的婚姻。她自己明白,她要离婚的理由不会和外遇粘上边。但一些愚昧的村民却教唆她的丈夫,让他想办法让她那张脸不再那么漂亮,不漂亮了,她就自然不会离婚了。

愚昧而没有主见的丈夫果然采取恐吓的方法来挽留她,这让她本已悲凉的心更增加了丝丝寒意,就更增加了她一定要离婚的决心。她告诉自己,即使付出生命也要把这让人心寒的婚姻枷锁解除。她只想早点离婚,早点离开这个让人窒息的家,早点离开她生活了这么多年的村庄,去远方寻回真正的自己。

悲剧真的产生了。

那是一个农忙的下午,一声声惨叫打破了山村的寂静……幸亏人们及时赶到才发现白雪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了,她的那张漂亮的脸蛋血迹模糊,谁也看得出来她真的被毁容了。

几个好心的村民们和她父母一道,赶紧把白雪送到县医院里急救。昏睡了一天一夜的白雪,在母亲的声声悲号中睁开了眼睛。她茫然地看看这陌生的环境,她看见几个女同学眼圈红红的守在她的身边,她的脑子里终于回放了一遍那幕惨剧。红着眼圈的女同学们看她醒来,反而伤心地哭出声来。白雪虽然虚弱得很,但还是费尽最大的力气冲几位女同学大吼一声:哭什么哭,我还没有死,这算得了什么?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悲惨的呢,都给我擦干眼泪,生活总得要继续下去的……

血一样的代价,换回了她想要的自由。她不后悔!她想,这样最好,她在心理上就不会有欠人的感觉了,因而,惨剧对她来说反而不是坏事。

值得庆幸的是,不知道是她自身的修复功能好呢还是医生的医术了得,她被毁容的脸上居然没有留下一点疤痕。

她把3岁的女儿暂时让父母帮她带着,自己则外出打工去了。她先在一家传媒公司找了份策划的工作,工作之余她自考了大专的课程。日子的艰苦可想而知,但她是一个很不甘心的人,她发誓一定要做出象样的自己,所以她总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利用得很好从不漫无目的把它打发掉。

她经常用爱因斯坦说的“一个人的业余时间在哪里,他的成就就在哪里”这句话来鞭策自己。她觉得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学习力。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水平。所以,她从来不放弃任何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渐渐地,她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小车,甚至有能力把女儿带在她的身边了。

事业的成功,给她带来了愉快的心情。人们终于从不理解她,变成渐渐对她理解甚至钦佩了。村里破旧的小学教室,在她的捐助下翻修一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欢笑声让她心里充满希望。她明白,在她的内心深处,永远有她所期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