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美好的旅行
500000021

第21章

月冈说完就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明子,然后说: “真像哪!”

“姐姐真讨厌。像什么呢?”

明子还像从前那样撒娇,脸泛了红。

“嗯,明子像我。我不是从还在学校的时候就说过么,我们俩很像。有人就把我们俩错当成真的亲姐妹。”

“对。”

幼小的明子为了这个不知道多么得意。

足以使人回忆起少女时代的树木上,刚刚萌发的初春嫩叶散发出浓郁的清香,在这样的操场上和自己情深意笃的人一起漫步,月冈仿佛想要对亲妹妹挑明什么似地,说: “呶,明子!我一说我当了聋哑学校的老师,有的人就笑了。对方笑我,我却觉得根本不必在乎,但是同班同学们对我的工作毫不理解,这就不能不有些遗憾了。他们似乎以为我好奇,异想天开。明子你也没有想到吧。”

“是不过……”

“我原本也没有到聋哑学校去当老师的想法。我的老师跟我说,为了将来作个参考,你可以到聋哑学校来学习一年半年试试看,孩子们个个可爱,已经到别处去不了啦。你什么时候到这个学校来看看吧。那样的话你就有可能理解我的心情啦。”

“好。对我来说,我可是非常理解姐姐的工作。”

明子回答得很坚定。同时她也谈了花子的事,也谈了对花子的教育十分热心的达男的情况。

月冈听了很感兴趣,她说: “既然他对那孩子很喜欢,对聋哑学校自然也很理解了。”

她接着说: “也许我对花子这个孩子能有什么帮助,你能不能带她到这儿来一趟?”

“好。花子母亲、达男,一定很高兴来哪。能和她们见上一面可真好。就请你当花子的老师吧。”

明子热心地请求她。

她脑海已经浮现出花子受教于月冈,那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花子能有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幸福之至。

还有,花子如果成了月冈的学生,明子也就能够和月冈经常见面,明子对此也是非常高兴的。

明子认真地注视着和自己相似的人,而且是自己称之为“姐姐”的人——月冈。

月冈从女子高等师范毕业之后,和明子的书信联系慢慢断了。可是在这值得回忆的操场和明子像往日一样散步,和明子四五年的岁月相隔仿佛已不存在,两颗心自然交融在一起了。

尽管两人的身高现在大致相等,明子已经长大,但是月冈在明子心目中仍是姐姐。

月冈那毫不修饰的头发到清爽的前额,总带着一种光辉,她那晒黑的手,有亲切地紧握不幸孩子们的双手的力量。明子想: “到底还是这位姐姐,她比别的毕业生过着更有意义的生活。”

明子本来早就想把月冈的情况告诉花子母亲,可是却脱口而出地说了她在“聋哑学校什么的”这句话,实际上这“什么的”是不能说的。

“大娘,请原谅。不过,这位月冈姐姐论人物之漂亮,简直是漂亮到当个老师什么的都可惜的程度。”

花子母亲笑着说: “瞧你,又说‘老师什么的’啦。”

“啊!”

“这且不管它吧,还是赶快谈谈这位老师的情况吧。”

“好。她名叫月冈。花子的事我求她帮忙,而且她也答应了。”

于是明子就把月冈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花子母亲高兴地说: “是你的朋友,而且在聋哑学校当老师,这肯定是天助我也。前不久和达男一起去盲人学校和聋哑学校的时候,哪个学校的老师都非常关心,谈得非常亲切,但是对于花子这样的学生,却是哪个学校都不想收。总而言之,都说,要么耳朵好使,要么眼睛好使,有一方面好使就行……两方面都不行,能教这类孩子的学校目前还没有。除了请达男给当老师之外的确没有别的办法。我打算从现在开始,双管齐下地好好学习,既学习教育盲孩的方法,也学习教育聋孩的方法,由我自己亲手教育花子。像月冈老师这样,既然是明子姑娘的朋友,那就死乞白赖地求人家教教花子了,而且也靠得住。”

“就是嘛,大娘!请她给花子当家庭教师,硬把她拉到我们家来。”

“难道……”

“没关系。那样的话,我也能常常和她见面呢。”

“啊,明子姑娘你可真……”

“大娘,月冈这人哪,对工作非常认真。她说她在回家时可顺路到我这里,而且是总觉得哪天都是好日子,专心致志,怀着一颗诚心,指教孩子。”

“一定是这样。盲人或者聋哑人学校的老师,如果不是这样,绝对干不好。”

“月冈肯定是个特别出色的老师!”

明子又特别热心介绍说: “管保大娘你一见面准大吃一惊。你就说,她如果每天教,聋哑孩子会说的话一定渐渐增多,这对教的人来说是无比高兴的。”

经过明子一番介绍,花子母亲已是急不可待地想同月冈老师见面了。

和明子一同去当然很好,但是明子的学校休息而聋哑学校不休息的日子确实不容易碰得上,花子母亲着急等不下去了,便母女俩独自去了。

那是一个下雨天。

横穿过宽广的操场,直奔初等科的校舍。

花子母亲想,月冈老师的班在哪里呢?边从教室的窗户朝里望着边沿着廊道往前走。

就在这时_听到哑孩子“啊、啊、啊”的嘶哑声,只见那孩子打着撩起裙子的手势。

“对,水到这里了。”

老师也比划水到了膝部,嘴里说着: “水,水,水!”

然后,两个手指竖在头上作剪刀状。

“有螃蟹啦。有螃蟹啦,螃蟹,螃蟹,螃蟹……”

好像谈的是学校领学生去远足,项目是去海滩上拾海。

花子母亲站在走廊上看了一阵。

学生一班八个人,二年级大小的孩子。

老师是男的,当然不是月冈啦。

“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老师作了摇船的姿势。

“船!”

“船,船!”

“船!”

孩子们都说是船。

“对,是船,船,船……”

“船船船……”

老师和学生同声读船,练习发声。

“扑,扑,扑,扑……”

这回是老师比划烟囱往外冒烟, “冒烟了。大船冒烟了!”

这时,一个孩子突然离席,跑到母亲旁边。

“啊,啊,啊!”

指着自己的鼻子,让母亲给擦鼻涕。这也是个哑孩子。

这里是母亲或姐姐和孩子一起进教室,她们坐在后边。

“烟扑扑地冒出很多吧?我们在船里吃盒饭了吧。”

老师这么一说,学生中有的就假装坐在船里,有的比划着吃盒饭,开始了“过家家”

游戏。

“啊,挺可爱。花子也想和大家一起玩吧?”

花子母亲笑着把她抱到窗户跟前,大概是明知她看不见也想让她看看吧。

老师看了看一阵孩子们的玩船游戏之后说: “好啦!都上船了?春子,你跟母亲说一说去!”

春子得到老师的命令,立刻跑到母亲跟前慢慢地说: “上船了!”

她母亲也回应着: “上船了!”

她母亲配合着春子的腔调,两人脸对脸,伸出下额说同一句话。

又聋又哑的春子听懂了老师的话,对她母亲转述。

窗外花子母亲终于受到启发,也像这母女一样学着说: “上船了!”

孩子们之中有的发音不好,老师就把手放在嘴的前面,对着手吹气,练习船的第一个字母的发音。

孩子们跟老师学,也吹自己的手。

“到海边去了。到海边去了。”

“到海边去了。到海边去了。”

“上船了,上船了。”

“上船了,上船了。”

“拾贝了,拾贝了。”

“拾贝了,拾贝了。”

老师和学生,每句各重复两次。

孩子们的书桌上有贝。老师说了说贝,便命令说: “好,这回把贝整整齐齐地摆好。把大的摆在第一个位置上,然后依大小次序摆。”

老师一说,孩子们便动手摆起来,他们说: “这个是爸爸。”

“这个是姐姐。”

“这个是小弟。”

“这个是妈妈。”

“这个是哥哥。”

给贝一个个地起名字,然后再按大小摆整齐。

正当花子母亲被孩子们组合贝的家族这个有趣活动所吸引,并且注意瞧着的时候,听到从紧靠左边的地方传来咚的一声鼓响。

花子母亲吃了一惊。但是,更使这位母亲吃惊的是,花子对于鼓声似乎有感觉。

母亲抱着花子,随着“咚”一声,吓得她肩膀颤动了一下。随后是“啊,啊,啊”

地喊出了声。

母亲马上想到,是不是花子对强大的鼓声听得见?

这时,她忽然想起: “对。在那个山间车站附近住着的时候,花子不是早就听到过火车的响声么?”

当她想到这里的时候,花子母亲感到仿佛一线光明照射过来。

十四 声音的教室 “一!”

咚!

“二!”

咚 “三!”

咚!

女老师清脆的喊声和鼓声,交替传来。

花子母亲被那声音吸引,朝那边走去。

“记住,三下。好,往我的手上打三下;”

这间教室的小孩子依次起立,走上前抓住老师的手,觉得很有趣似地敲打。

被打的老师还数着数: “好,一下!”

孩子逗趣似地用力打。

“啊!好痛,真狠。老师痛啊。二!劲儿再小点儿。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