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美好的旅行
500000025

第25章

陪孩子上学的母亲们应该认真地考虑孩子们的问题,并且做个记录,我确实得到了难得的帮手,十分高兴。试着把注意到的事写下两三项。

○可爱的孩子耳朵听不见声音,也说不了完整的话,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一定有人,有医生满怀希望,千方百计,尽力而为想着把他们治好,于是想尽办法作了各种实验。然而结果终于使他们明白,假如不想方设法到学校来,孩子们的幸福是无望的,所以他们才到这里来的吧?但是,即使进了学校之后,再和普通的孩子比较比较看,我以为他们的心仍然难免蒙上一层阴影。

但是,那是非常软弱无力的活法。决不该永远永远地让悲伤抓住不放。必须赶快重新考虑,改弦易辙才行。下定决心战胜命运吧。

因为耳朵听不见,所以必须比一般孩子多费心予以教育,使他们能较早地读书,较早地说出话来,以顽强的态度生活下去。

这个学校入学考试那天,耳朵听不见而且眼睛也看不见的孩子来了两三个,也来了很多耳朵听不见又是白痴的孩子。和他们比较起来,我的孩子,不,你们大家的孩子,难道不是非常活泼非常开朗的么?

母亲们沉浸于苦涩辛酸的心境,学校教育也无能为力。我们应该怀着让他们不亚于普通孩子,而且必定成为优秀少年的信念,培养他们。

○作记录,并不是把上课内容全部记下就行。尽管全部记下也不坏,但是还应该更进一步,要想一想,我计划教他们什么,特别是要把这一点作为重点记下来,那就没有必要记那些没有用的话了。

还有,最重要的是,如果回到家就把笔记本往柜子上一扔了事,那么,好不容易记下来的记录,就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应该把当天教过的主要语言,以及孩子们没有太明白的语言,从笔记本里搞出来,让他们反复练习多次。也要让家里的人们看笔记,做到心中有数。学校是学校,家里是家里,这样截然划分不行。其次,除了主妇的工作之外再加一项孩子的教育工作,未免负担过重,希望不要全部压在母亲肩上,关于孩子的教育,应该全家人共同担起责任。

其次,记录上要记上这类事:孩子在家里干了些什么,用什么方法使他温习功课的,什么样的事使他为难了,什么地方招人可爱,学校里发生过什么事,等等。对于每一件事,希望尽可能地记上怎么想的,怎么个看法。老师和陪同的家长接触的时候,不能说假话,不能瞒着什么,甚至讨厌的事,让人心烦的事,也要毫无顾虑地说清楚。老师和陪同家长要共同提高,为了孩子要一起研究、处理问题。

○学习过的语言,千万不要出了校门就算完事,如果不想法应用它,那就永远算不上学到手的语言。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孩子在感到有趣,感受到引人人胜之中记住。不能满足于他张着嘴出声音就行了。

走路的时候,在院子里玩的时候,陪他睡觉的时候,有趣的话题多不胜数。厨房也好,别处也好,无处不是绝妙的教室,要经常注意予以指教。

○天气渐热了。孩子会洗自己的短裤了么。再过几天就到了汗流浃背的时候了,至多隔一天换一次,让他永远穿干净的。

花子母亲打开的笔记本上全是月冈老师提的注意事项 “啊,直到孩子的裤权也给以关怀……”

花子母亲非常感动地这么说。

还有,那笔记本开头的一页上写着: 让孩子自己穿西装。西装、围裙、扣子、裤子 让孩子自己穿袜子袜子、长的、短的 让孩子早晚问候长辈:早上好,请歇息。

这些都是让孩子在家里做到的,全是月冈老师亲笔写的。

还有,最后的一页上写的是: “此后天气渐热,孩子小,上学校一个来回一定疲劳。注意让孩子充分休息,摄取营养,注意孩子身体。”

每拜读一份记录,花子母亲无不为母亲的伟大而感动,有时禁不住滴下感动之泪。

对孩子的生活注意到这种程度,实在难得。

老师似乎不放过任何机会,往往是反复提出要求,而且认真实行,实在令人感动。

母亲们总是同心协力给予很好的配合,这是她最大的希望。而且也很接近理想境界,自己人觉得非常高兴。

月冈老师还写道: “孩子的母亲也罢,我自己也罢,都是人,所以常常感情用事,从而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考虑。但是,只有突破这些关隘,在它的彼岸才会产生真实的东西。

还有,在对孩子的爱的强大力量上彼此携起手来,那就不存在跨越不了的什么。”

月冈老师每星期看一次学生母亲们写的记录,并在这个记录上写下老师的意见和注意事项。

那些母亲们是怎样记录孩子们的?花子母亲很想知道,但是她觉得这和窥探不幸者的秘密一般,是心术不正的行为。

因此,她只是随处选择老师写的字句读下去。

月冈老师写给学生母亲们的话,每一句都打动了花子母亲的心。

花子母亲读着那些话,好像她自己受到叱责,又受到勉励。

她想到: “这个学校入学考试那一天,耳朵听不见而且眼睛也看不见的孩子来了两三个,也来了很多耳朵听不见又是白痴的孩子。和他们比较起来,我的孩子,不,你们大家的孩子……”

这段话就像冰凉的针刺进花子母亲的胸膛。她想: “耳朵听不见而且眼睛也看不见的孩子,这里就有一个……”

花子也属于盲人聋哑学校都进不去的孩子。

而且聋孩子和她比较起来,聋孩子们反倒弓似为幸运,他们借此大可自我安慰了。

对于月冈老师的话只有低头行礼,但是就花子母亲来说,对于这话十分反感。她只有下定决心,聋哑也罢,白痴也罢,她必须付出比聋哑孩子的母亲多达百倍的心血培养花子。

她问月冈: “这个学校也有入学考试么?”

“有,很难很难呀,只取10个或者11个,可是来参加考试的有60多个呢。”

“啊?”

花子母亲吃了一惊。

“怪可怜的……”

“确实可怜哪。本来不想让怪可怜的小小的孩子在入学考试上再遭一次罪,可是……”

“那就是说,六七个人之中取一个?”

“对,而且因为是聋孩子,考试中的考察很难,孩子不容易懂。”

“考不上的孩子怎么办?”

“明年再考,再取不上,后年再考。有的孩子哪次考试都来。”

“啊!不是义务教育么?”

“不是义务教育。没有足够的学校收容全部的聋孩子。虽然有私立学校,但是依然不够。所以也就谈不到义务教育。”

月冈老师神色黯然。

“有上不了小学的孩子么?”

花子母亲惊奇地发问。

因为她觉得,必须比普通孩子花更大力气教育的聋哑儿童们,甚至连普通科也上不了……这世道是不合乎道理的。

被排斥在学校之外的,不只是自己的女儿花子。眼睛看得见的聋哑孩子、耳朵听得见但眼睛看不见的孩子们或许也是。

“聋哑学校哪怕增加一所也好,老师,哪怕增加一个人也好!”

“对!”

月冈老师连连点头。

她看了看孩子们的母亲,提醒她们说: “清一君的妈妈,您说话的时候,必须让您孩子看得见您的嘴才行。不然他不懂啊。”

她接着说: “面朝这边,也就是让他看着你的脸,比如说画上有兵,你就指着那兵说‘士兵’。

如果不让他看着你的嘴,那就说什么也白搭。还有,即使照着书本上写的教孩子,孩子也不明白。如果画的是男人,就对他说这是‘爸爸’、‘叔叔’。”

母亲们各自蹲在孩子的桌前,一起看画册,同时在说些什么。但有的难为情,有的故作姿态,似乎教得不大好。大概是因为用大嗓门说亲切的话,又要反复说几次,觉得不大对劲,自感有失常态吧。母亲们互不通气,各自显得十分拘束。

下课铃响了。

“把书收起,把书收起。”

月冈老师说完,作为信号,咚地一声敲了一下大鼓。

她把衣钩上剩下的一顶帽子拿在手上发问:“这是谁的帽子?”

谁都知道那是最小的贵美的。

“是贵美子的帽子!”

“是贵美子的帽子!”

那个最小的男孩模仿老师这么说了一句。

排成一行的孩子们,踏着老师的鼓声在原地踏步。随着鼓声逐渐加快,开始走步,过一会就开始跑步。

在教室跑两三圈,精神倍增之后,各自喊出: 再见!

再见!

再见!

反复道几声再见。

“再玩一阵也行,再玩一阵也行!”

老师对每个人都这么说。接下来是老师帮他们穿雨衣。

有的孩子拥抱一下老师便走了。

“花子也再见啦!”

月冈老师把花子带到大鼓跟前,连续地用力击鼓。

月冈和她们母女约定,下次家庭访问时一定去花子家,那时再好好商量。

花子母亲伫立在校门前好久,望着雨中归去的孩子们……十六 家庭访问 参观过月冈老师的授课情况之后,鼓就成了花子的新玩具了。不,不是普普通通的玩具,说它是神用以呼唤花子灵魂的铃更合适。

从聋哑学校回家的路上,花子母亲就顺便去了百货店,买了各种各样能出声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