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就这样HOLD住幸福
5001700000016

第16章 胸怀有多广,幸福就有多大(2)

忠告4 做个高素质的人:学会忍耐

这个世上有一种人很不幸,他们总是觉得自己遇到的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他想成为一名很富有的农场主,可是一场暴雨从天而降后,他的农场被淹没了。于是,他不可控制地喝酒,让自己堕落了下去。再如,在社会交往中,有的人总是觉得别人很固执,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很蹩脚,做起事情来令自己很厌倦和不舒服。于是,心里总是窝着火,日子过得非常不快乐。

《塔木德》上说:“要承受发生的事情,要忍耐贫穷带来的变故。”

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非常推崇这句至理名言,就在于它能让人静,不慌、不乱,逐渐练就一种能够长期等待而不抱怨,顺势而为的行为或品质,拥有镇定自若地忍受一切苦难的能力或行为。

忍耐有利于一个人的社会交往,可以多交朋友。在社会交往中,很多时候,都要忍耐一下。忍耐别人的粗鲁、别人的打扰、别人的不足、别人的不理解、别人的不友好、别人的不感恩等等。

有的人不愿意忍耐,觉得凭什么他要忍耐别人呢?其实,适度的忍耐对自己是有利的。忍耐是高素质的表现,能够大大提升一个人的气场。在交往当中,不但能减少朋友间的摩擦、不和谐,也使得双方因为心无芥蒂而快乐,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福报。

在犹太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为犹太史上最伟大的希雷尔拉比打赌,如果谁能让希雷尔拉比发火,就可以赢四百元钱。

那天正好是安息日前夜,希雷尔拉比正在洗头。一个人来到门前,大声喊道:“希雷尔拉比在吗,希雷尔拉比在吗?”希雷尔拉比赶忙用毛巾包好头,走出门问道:“孩子,你有什么事?”“我有个问题要请教。”“那就请讲吧,孩子。”“为什么巴比伦人的头是圆的?”“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熟练的产婆。”

过了一会儿,那人又来问问题了。希雷尔拉比还没洗完头,又包好头出来了,很温和地回答了那个人的问题。如此往复了很多次,希雷尔拉比仍然没有生气。

为了进一步刺激一下希雷尔拉比,那人说:“我还有许多问题要问,但我怕惹您生气。”希雷尔拉比干脆把身上都裹好了,坐下来说:“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那人很沮丧地说出了打赌的事情,有点埋怨希雷尔拉比的好脾气,为此他丢掉了四百元钱。

那人说完这一切,希雷尔拉比仍然没有发火,他平静地对他说:“记住了,希雷尔拉比是值得你为他输掉四百元钱的,即使再加四百元也不算多,不过希雷尔拉比是决不会发火的。”

如果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拥有了希雷尔拉比那样非凡的忍耐力,对他人“礼让三分”,再无礼荒唐的行为都会因为你的大度、泰然而举步不前。

忍耐是一种金牌品质,一个拥有忍耐品质的人,不但走到哪里都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

当下,很多人做事急于求成,等不及各种能力慢慢提高,更不考察环境因素,按着个人主观判断行动,结果处处栽跟头。有一颗渴望成功的心是好现象,但是急于求成就不是成功人的做法了。

当下大学生创业颇有点儿不顺。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百分之五,成功率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浙江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比较高,在百分之四左右,但离发达国家百分之二十的成功率差距还很大。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理想的问题出在哪里?听听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史启航的说法吧!史启航从一所不知名的院校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他的领导下,企业良性发展,如今年销售额已达三百余万元。

史启航总结自己的创业经验,创业要先想再做,计划周密再做,可以小事练手,有底气了再全心投入。他建议,创业之前不妨加入一个优秀团队,哪怕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做起,先了解行业动态,学习到团队合作以及配合全局的工作能力,待时机成熟再创业。

史启航出身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独立自主的性格。这些性格特征正是很多独生子女的短处,他们在生活中没有经历过困难,父母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考大学。这种片面追求智力发展的教育方式导致很多孩子人格并不是很健全,生活自理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都较差,难以适应商海的复杂与艰难。

史启航进入大学后,选择了股市练习投资眼力,既锻炼了经济观察力也赚了一些钱。毕业后,史启航并没有急于创业,而是进了青岛开发区一家外资企业甘心做一名技术员。在这里他努力工作,不但锻炼了技术能力,也学到了经营一个优秀团队需要的基本素质。自此,他开始着手创业。

如果实力还不够强,机遇还未出现,还是耐心为自己的人生吸收一些筹码吧!即使被人看做不成功、没有出息,也不要着急,因为你心中有目标,正向着目标努力成长,你不是蛰居,而是潜心修炼积蓄力量,百炼成钢后必能厚积而薄发!

忠告5 宣泄掉不良情绪

人活一世会遇到很多的不随心、不如意,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懊恼、悔恨、郁闷等消极情绪,如果因此而烦恼,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开心、不快乐、不顺利。

《塔木德》说:“人死了以后,会被虫子吃掉,而活着的时候,也会被烦恼啃得体无完肤。”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烦恼就如同被污染了的空气一样,置身其中,会损坏我们的健康。可是,如果我们把环境治理好了,呼吸到的就是新鲜空气,我们的生命健康就有了保障。

在心理学上,有个非常出名的“踢猫效应”,是这样讲的: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有一次,事出突然,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致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总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注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老总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来。

当然,任由情绪向着下层蔓延是不妥当的,因为这样会伤及属下或者亲人,而这些人才是我们工作、生活强有力的支持者。伤害了他们,就等于伤害了我们自己。所以,当不良情绪产生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宣泄掉。

1.倾诉发泄。

把令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倾诉出来,就等于丢掉了令自己不快乐的情绪包袱。所以,选择一个人倾听自己的心声,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深夜时分,一位睡梦中的女士被电话铃吵醒了。这该有多么烦躁,谁都能想到。更令女士上火的是,电话里传来的竟然是一位陌生女人的倾诉:“我对我的丈夫忍无可忍了!”

“你打错了。”女士有点生气地说道。

电话里的女人好像没听见似的,仍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我一天到晚拉扯三个孩子,简直成了这个家里的保姆。他还以为我在家享清福。有时我想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让。他自己倒是彻夜不归,说是有应酬,谁相信他的鬼话!有应酬就可以不顾家了吗?”

“很抱歉,”女士打断她的话,“我不认识你。”

“你肯定不认识我!”她说,“这些话我是不会对朋友和认识我的人讲的,那样弄得满城风雨,我的家不就散了吗?现在我对你这个陌生人说了出来,心里舒服多了!抱歉,打扰了,再见!”说完,对方挂断了电话。

一个人把内心的苦闷、委屈倾诉出去了,就不会产生与亲人之间的泄愤连锁反应,情绪伤害就被限制到了最小化。

2.很自然的发泄。

痛苦、伤心、失望、失落、沮丧、抑郁、忧愁等都属于不良情绪。当这些不良情绪产生的时候,有的人会大哭,有的人会咆哮大喊,有的人会喝些小酒。不管哪种方式,只要不造成伤害,都能够让心情轻松起来。

当然,这种方法只能发泄掉一些小的生活波折,如果是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就不可能疏导这么快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慢慢地开导、疗伤。各种情绪的产生都离不开环境。当不良情绪发生的时候,换个轻松的环境,去面对另外的一些人,去从事另外的事情,就能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可以旅旅游、交交朋友、学习舞蹈、唱唱歌、读读书什么的,当眼里的世界广阔了,心情也就随之变好了。

3.理智一些。

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保持理智的人,受伤害比较少。因为理智的人能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即使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产生不良情绪,也能用顽强的意志战胜它,免受干扰,并转化成行为的动力。所以,想想自己的未来,想想自己的生活,不是还要继续吗?既然要继续,就要好好地工作、生活。这样想的时候,如果能够尽快地投入工作中,让工作的辛苦和成就填满心胸,那么,就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忠告6 谁伤害了你

同样是在拥挤的地铁上,同样是一个人踩了另一个人的脚,结果却大不一样。一声对不起,换来一声没关系,事就完了。但是有的人就不能让事情这么简单地过去。“对不起,对不起就等于没踩啊?当初干吗去了?怎么不看着点呢?”心里想得这么邪恶,表情当然难看,对方一旦受不了,就转化成了战争。

被人踩了一脚,真的就成了受害者吗?这就要看每个人对伤害的界定、对伤害的承受力、对伤害的态度了。

《塔木德》说:“你不把一个伤害你的人当做仇人,他就可能变成你的朋友。”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禁想,伤害你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破坏了你的名声,霸占了你的心爱之物,因为和你在某个领域存在竞争关系而用非正常手段打败了你等等。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使人受伤真的是很容易、很普遍的事情。只不过,受伤程度因人而异罢了。

面对伤害,很多人想到的是还击,“以牙还牙”给对方点颜色瞧瞧。你打折了我家母鸡的腿,我就要把你家公鸡的翅膀折断了,总之,让别人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负的,以后他才不会侵犯到自己身上。但是,这样的人,却没有想到,他打折了你家母鸡的腿,可能不是有心的,或者是不经意的。他已经心怀歉疚,如果你不声张,默默忍受,他一定会记得你的好,在以后的交往中会表现这份崇敬之情。邻里关系也会因此融洽、和睦起来。

由此看来,报仇不是最好的弥补伤害的办法。不但邻里之间不是,与其他人相处上也不是。

1957年,当时还默默无名的约翰·列侬在一次小型演出中认识了十五岁的保罗·麦卡特尼。演出结束后,保罗批评约翰唱得不对,吉他也弹得不好,约翰很不服气。于是保罗用左手弹了一段漂亮的吉他,向约翰展示了他的天赋,而且他能记住所有的歌词,这让约翰大为惊讶。约翰想,与其让这小子成为自己将来的敌人,还不如现在就邀他入团。就在这天,20世纪最成功的音乐搭档诞生了,约翰和保罗携手合作,组建了“披头士”乐队。这支乐队后来风靡全球,成为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乐队。

当有才华的人当众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你的错误或者不足,并且是当着那么多你的崇拜者的时候,如果你因为觉得没面子拂袖而去就会真的丢面子。反之,如果你虚心接受,并向对方请教,和对方交朋友,甚至一起做事业,那么,你的魅力会大大增加。因为人们通过你不记仇的行为,看到的是你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量,而这些正是成就事业、双方合作的最好基础。

把伤害你的人吸纳到自己的队伍里来,是一种聪明、大度的表现,而把即将会破坏、伤害自己利益的人变成朋友,壮大自己的队伍,以实现共同进步,要比不屈不挠、迎面而上去战胜敌人更轻松、快乐。因为,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失败者,被打败的人也有雄起的时候,与其提防着到时候被人打,不如早早做朋友。

美国的RealNetworks公司曾经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并要求其赔偿十亿美元。但在官司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RealNetwor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拉塞却致电比尔·盖茨,希望得到微软的技术支持,以使自己的音乐文件能够在网络和便携设备上播放。所有的人都认为比尔·盖茨一定会拒绝他,但出人意料的是,比尔·盖茨对他的提议表现出出奇地欢迎。他通过微软的发言人表示,如果对方真的想要整合软件的话,他将很有兴趣合作。

众所周知,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为争夺个人计算机这一新兴市场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百分之九十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公司投资一点五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从最初的对簿公堂到出手相助,发展到今天的比翼齐飞,可以说真正实现了双赢,真正显现了强者的风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通过努力把伤害过自己的人变成朋友,那么,学着不去理会就好了。

宋朝的吕蒙正,不喜欢与人斤斤计较。他刚任宰相的时候,有一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大步走了过去。其他参政为他愤愤不平,准备去查问是什么人敢如此胆大包天,吕蒙正知道后,急忙阻止了他们。

退朝后,那些参政还感到不满,后悔刚才没有找出那个人。吕蒙正对他们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就一辈子也忘不掉了。这样的话,耿耿于怀,多么不好啊!因此千万不要去查问此人姓甚名谁。其实,不知道他是谁,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呀!”

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如此宽容的态度对待伤害过自己的人,那么,宽广的不光是每一个人的生活,还有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