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5002500000038

第38章 著名科学家工学家(1)

陈裕光与金陵大学:贯穿毕生,如数家珍

金陵大学是美国教会在华较早开办的大学之一,也是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之一。陈裕光青年时代在金陵大学前身——汇文书院的附中读书,后入金陵大学本科学习直至毕业,前后达10年之久。从1925年至1951年,他又重返金陵大学,由教授至校长,历26度春秋,与金陵大学的历史渊源很久,感情很深。

金大创办经过

19世纪末,所谓“泰西各国”鲸吞蚕食,加紧对华侵略,中国国势日蹙。他们凭借不平等条约,各自在华攫取特权,西方各式人物蜂拥而至。当时,美国基督教会派到中国来的传教士甚多,他们一面传教布道,一面创办学校,先后在中国设立了14所高等学校(即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苏州及上海的东吴大学,杭州的之江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广州的岭南大学,福州的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成都的华西大学,北京的燕京大学,济南的齐鲁大学,武汉的华中大学,长沙的湘雅医科大学)。在当时,金陵大学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学之一,一向由美国教会选派美国人担任校长。

金陵大学是由南京汇文书院等3所教会学校合并而成。先是美国教会中的美以美会、长老会、基督会相继派出传教士,在南京创办汇文书院、基督书院与益智书院。其中开办最早的是汇文书院,创建于1888年,距今已近1个世纪。院长就是后来在上海创办《新闻报》、《英文日报》及《亚洲文会》杂志的福开森,他与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邮传部尚书兼航政大臣盛宣怀及一些北洋官僚频有往来。此人来华时不过20岁左右,原是南京地区一个传教士,操一口南京话,精通中文,活动能力很强。他很早脱离教育界的原因之一,据说是因为汇文书院院长待遇不高。去职后,受盛宣怀之聘,为上海南洋公学监院。福开森居中国60年,对东方文化尤其是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兴趣很浓,收集古代金石书画甚丰,后悉数捐赠金陵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福开森被日人囚于集中营,后美日交换俘虏,返回美国,1945年病故。

陈裕光于1905年入汇文书院附属中学。汇文书院是美国教会在南京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中学部又称“成美馆”,大学部称博物馆、医学馆、圣道馆。博物馆即文理科,1928年立案后改为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馆即医科,曾办有鼓楼医院。

这一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平凡的1900年。这年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当时长江下游虽没有像直隶、山东那样处于风暴中心,也是风声鹤唳,南京的美国传教士同样受到了中国人民爱国运动的冲击。

这时,美国传教士也开始对在华办学重新估计。为了适应中国的现实,从多方面改变中国人对美国教会的感情,教会学校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而3个书院分散,既不利于管理,又不利于提高质量及扩大教会的影响,几经酝酿,1907年,基督、益智两书院合并为宏育书院。1910年,汇文书院与宏育书院又合并为一,定名为金陵大学。

合并计划的第一步是购置土地,扩充校舍。全部工程由美国芝加哥一家公司设计承包。建筑材料除屋顶的琉璃瓦和基本土木外,都从国外进口。新校舍从1910年开始设计、动工,至1915年秋,长达5年始部分落成。建成后的金陵大学校舍,中西合璧,美轮美奂,十分宏伟,基地面积达2000多亩,与鼓楼巍然并峙,为当时南京最大的建筑。

基督化教育

金大的办校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基督化人格”,亦即培养“基督牺牲与服务精神”,以“造就健全国民,发展博爱精神,养成职业知能的根本”,实际上就是推行基督化教育。因此,宗教气息十分浓厚,宗教仪式十分严格,宗教课为必修课。每逢礼拜,师生必须参加。后来,除本校师生外,不少校外教徒也加入了礼拜行列。基督教义为许多人所接受。

合并前,学校最高行政管理权操于美国传教士和美国差会干事之手。合并后,中国籍的教职员工人数虽有增加,但行政领导、各科主任、系主任及主要教职员仍为美国人。原来的文、理科有所扩充,增加了几个系,医科停办。1914年成立农林科,后又增设农业专修科。

金陵大学的经费,开始时多仰赖美国教会拨给,学生不仅免收学费,甚至还另给津贴;但学生还是寥寥无几,因为当时社会上对“洋鬼子”办的洋学堂心存疑虑,多不愿送子弟入学。后来,西风东渐,家长们开始改变看法,把子女送入教会学校求学的逐渐多起来,学校也开始对部分学生收取学费,陈裕光就是在开始收费后进去的。

教会学校重视英语,这对教师、学生都一样。一年级新生入学考试,仅英文一项,就要过5道关:听力、读力、作文、语法、字量(常见字的字义及用法)。在课本方面,除去国文、中国经史等课程不能不用中文外,其他课程,包括文娱活动,全部采用英文;连助教指导实验、运动场上运动员的口语、学生助威的啦啦队,也无例外。陈裕光是学化学的,必须读英国文学史、英文修辞学、英国古典文学。由于一系列的强制措施,金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一般都比较高。上世纪30年代华东4所大学(金大、圣约翰、东吴等校)一年一度的英语辩论会,金大常占优胜。除英语外,学生对其他学科也能勤奋学习。

谈到这里,陈裕光会回忆起辩论会上的特殊现象:其他学校师生都是西装革履,而平时既穿西装、也穿中装的金大学生,在辩论会上一律长袍马褂,满口流利英语,一般学究打扮,直到现在,他还印象很深。他这个校长,在金大20多年,从未穿过西装。作为民族文化的表率和民族精神的体现,金大很多教授也穿中式服装。

金大教学用的教材、图书杂志、仪器设备乃至有些生活设施,有一时期也从美国运来。一句话,从行政到教学,很少与中国政府发生关系。这一现象至1928年向中国政府立案后才开始改变。教授当时皆为美国传教士,只有教中文的和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才聘请华籍人员。中、美教职员的待遇也有很大差别,等级高低非常很明显。华籍教师中出过国的比未出过国的高。

金大有“钟山之英”的美称。对学生的要求,不论学习上还是品德上一向从严。上世纪30年代初,各省兴办大学,师资咸感不足,金大毕业生多为征聘对象。高等学府是这样,政府机关、金融界、实业界、科学机构等,也有金大校友跻身其间。后来那些积极工作、以期为人类社会贡献力量的金大学生,国内、国外都不乏其人。

金大同时在美国纽约州教育局立案,毕业生可同时接受纽约大学的文凭与学位;并可直接升入纽约大学或任何美国大学的研究院而不受限制,与欧美大学享受同等待遇。

金大第一任校长为美国人包文,教务主任兼社会学教授是美国人夏伟斯。夏伟斯在金大推行一种美国式的计分制,即5等制,如一班10个学生,必须按照一等1人、二等2人、三等4人、四等2人、五等1人的比例计算成绩,并硬性规定五等生开除。结果很多学生不来了,教授们意见纷纭,有的公开进行抵制。后来被迫取消。如华籍哲学和中国文学教授刘伯明,对此即表反对。

这位刘教授是1909年金大文科毕业生,是中国学生中最早获得美国哲学博士学位的一位爱国学者。他在金大担任国文系主任,热爱祖国古典文学,试图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结合起来研究,但未能实现。他的教育思想与某些美国传教士格格不入,又对外籍教师的一些生硬作风不以为然,遂愤而辞职,受聘去国立东南大学担任副校长。刘伯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为人所熟知。

此外,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同学,他们来到金大,不仅为了学习外语、科技和书本知识,他们有抱负,有爱国主义思想,关心学校前途。所有这些,都是随后由中国人当校长的精神准备。

由于当时金大的经济命脉掌握在美国教会手里,校长和主管财务人员都直接由美国教会指派。主管财务人员初称司库,立案后改称会计主任。坐这把交椅的是美国女教士毕律斯。她来华时才20岁左右,解放初离开南京时,已年逾花甲,是位有献身精神、精明能干的老小姐。1927年陈裕光当金大校长后,她是配备给陈裕光的英文秘书。

文、理、农三个学院

金大原设文理、农林2科,立案后扩充成为文学院、理学院和农学院,以符合国家大学至少3院的规定。文学院设立历史、政治、经济、国文、英语、哲学、社会及社会福利行政等8个系,初以研究为主,后重应用及推广。如社会服务深入社会基层,为妇女、儿童服务,同时还关注南京人力车夫的福利;经济系以合作经济为主。文学院成立了历史研究所,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合作招收研究生。

理学院除原有课目外,加强了课程设备及师资力量,增设化学工程与电机工程课,后来又增设化学研究所。理学院推行电化教育时间早、历史长。从1922年开始,一直间歇地延续到解放后院系调整。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客观需要,还办过二年制的电化教育专修科、3次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

电化教育内容,包括教育电影的翻译、制作和幻灯片的制作、发行。电化教育摄制人员的足迹遍及上海、北京、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山东、河北、绥远、福建、广东、湖南等省市,拍摄各种有关地理、工业、农业、手工业等方面的教育电影,到全国100多个点巡回放映。有一年日全蚀,理学院院长曾偕同中国天文学家组成的观测队,前往西伯利亚、伯力和日本北海道,拍摄日全蚀电影,后又制成《日蚀》教学片一部,对群众进行科学普及教育。1943年到1945年,金大内迁成都时期,每周一次露天放映教学电影,经常有许多人观看。

除文、理学院外,原来的金陵神学院与金大脱钩。本着信仰自由的精神,宗教课由必修改为选修,宗教集会改为自愿参加。在此时期,教学方针强调学以致用、学用一致,亦即“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要”。

金大农学院历史悠久,初创于1914年,开国内四年制农科先河。它的主要特点也是教学、研究、推广“三一制”,重在联系中国农业实际,不尚空谈。其中对推广一项尤为重视,师生足迹遍及全国10多个省的农村,受到各地农民的欢迎。其他如教学、研究也卓有成效。金大校誉鹊起,闻名国内外,农科是一主要因素。

1912年,农科教授斐义理,向在南京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及黄兴、黎元洪等30人吁请赞助规模颇大的农义会,这是使遭受水灾的农民开植荒地、以工代赈、自谋生计的办法,深受孙中山先生等人的赞许。随后他又请求提倡造林;经临时政府批准,并规定清明日为植树节(后改为3月12日)。金大的林科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始成立的。当时,北京农商部设立的林业学校已解散,青岛大学林科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也告停办,国内大专院校设农林科者只有金大。

农林科成立后,在南京、安徽等地购买土地,开辟农场;并在学校附近开办农事实验园,培育新品种,同时接受各省保送的官费生前来就学。山西阎锡山、南通张謇等都曾选送学生前来学农,金大也曾派人前往指导植棉。1922年,上海各纱厂为建立棉花原料的可靠来源,曾联合要求并资助金大农学院推广植棉。为此,金大开办了农业专修科、农业推广部,并在各地设立试验农场。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教会曾派一位教授来金大,专教棉花育种试验,后培育成第一号优良棉种,称为“百万棉”,在江苏、安徽等农村推广。继棉花之后,农科又培育成稻、麦新品种,从事推广,收效不小。

金大农林科立案后改为农学院,下设8个系和1个部:农业经济系、农艺学系、植物学系、动物学系、森林系、蚕桑系、园艺系、乡村教育及农业推广部。另辟农场及试验场多处,其中农艺学系共有总场1所、分场4所、合作场8场、区域合作试验场5所、种子中心区4所。仅总场就有农地1700余亩,蚕桑系桑园有230多亩,试验场面积100多亩,种植桑树数万株,对改良中国蚕桑业起了一定的作用。

农业经济系曾对土地利用情况作过一次广泛的调查。截至1931年止,调查范围包括辽宁、绥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广东等十几个省,还曾作过人口调查及水灾调查。对水灾调查的结果,曾细加分析,后交水利和赈济单位作预防水灾的参考。

1930年,美国农业部出资,在金大教授美国人卜凯的支持下,农学院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农村经济调查。这次调查,动员了众多的师生参加,事后写了一份长达数千页的英文报告(后译成中文,名为《中国农家经济调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位卜凯,原为安徽宿县地区的传教士,熟悉中国农村的情况,写过不少有关中国农村的报告,在美国被视为中国农业专家,担任过美国国务院的中国农业顾问。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联合国远东救济总署署长。在金大,他曾倡力“东方文物研究所”,罗致不少名流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语言、语法、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古籍等,前后达20年之久。

卜凯的前妻,就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她自幼生长在中国,是一位“中国通”,先后写过50几部作品,多取材于中国农村。她曾把中国古典小说《水浒》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大地》是她的成名作,曾改编为电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和她丈夫卜凯在金大任教。卜凯在农学院,赛珍珠在外语系。

金大图书馆

金大对图书馆一向重视。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农业经济系即成立农业图书研究部,收集中国古今农业书籍及各种图册,编纂《先农集成》及《农业索引》,为搜集、整理我国的农业文献,做了大量的工作。图书馆对地方志的收藏,更是不遗余力。金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成立后,搜集工作抓得更紧。文化研究所附设的博物室藏有殷墟甲骨数百片,包括《老残游记》作者刘鄂陪嫁女儿的甲骨片。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名画真迹,如海内仅存的南唐画家王齐翰(晋卿)所作的《挖耳图》,图上有北宋、南宋至清末各代名家的题跋。此图原为清朝官员端方所有,福开森以巨金从端方手中购得。在福开森众多的收藏中,《挖耳图》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件。

金大图书馆的管理和图书的收藏、整理,是与图书馆学专家美国人克莱门斯,中国教授刘国钧、李小缘等人的努力分不开的。他们为丰富金大图书,鞠躬尽瘁,值得人们深深怀念。

金大图书馆建成后,在命名问题上曾出现过意见分歧。有人为了纪念在动乱中被流弹打死的金大副校长、美国人文怀恩,主张命名为“文怀恩图书馆”,并在馆前竖立文怀恩的铜像。考虑到金大师生的反帝爱国情绪,结果图书馆落成后,既没有写文怀恩的名字,也没有竖立他的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