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5002600000027

第27章 1911~1918年:成型(下)(5)

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办学经费有了保障。在1944年中国教育部国立大学教学评估中,河南大学排名第6。1946年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此时河大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1948年6月,河南大学南迁苏州,分住怡园、狮子林后院、沧浪亭等处。

1949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重组河南大学,任命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兼任校长。6月,省政府派人将南迁苏州的河大师生接回开封,河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信阳分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理科他迁新乡,设置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师范大学);水利、财经、化工、植物病虫害、畜牧兽医、生物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0年合并开封师专、开封医专,组建成新的河大。

河大校歌(1940年,嵇文甫作词):“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济济多士,风雨一堂,继往开来扬辉光。四郊多垒,国仇难忘,民主是式,科学允张。欹欤吾校永无疆! 欹欤吾校永无疆!”

建校97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高亨、蒙文通、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也是中国校友最多的大学之一)。在河大校友中,有薛群基、山仑、许靖华、刘昌孝、沈倍奋、王占国、侯洵、孙钧、郭柏灵 孙九林、邹广田等34位成为院士,上百人担任或曾经担任过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王鸣岐、李秉德、王立群、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官员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兴办大学已达130年,其血脉中既有西方现代大学的基因,又有延续千年传统的基因。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时至今日,河南大学建校已近百年,其风雨沧桑的历史,浓缩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而两通沉默不语的贡院碑,静静地矗立,目睹着风雨沧桑的人间往事。

[附文]把历史与艺术凝固

河大坐落于中土古都开封,与古城的老街高墙、红砖绿瓦毗邻,著名的“清明上河园”与巍巍铁塔就在附近,北宋汴梁盛都的繁荣与气派犹在;夏日绿草如茵、杨柳依依,冬期瑞雪飘飞、银妆素裹。校园内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建筑典雅、草木苍翠,庄严肃穆、泱泱博大,让人感触着一股强烈的人文气息与学院风格,有着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我有很多文史学问扎实的朋友、师长,最初都是从这个“围城”中走出。为“中国十大高校风景名盘”之一。

青砖绿瓦,飞檐走兽,雕梁画栋,中西交融。走进河南大学,品读着掩映于翠绿中的近代建筑群,一种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美感不知不觉在周身蔓延。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位于开封市旧城东北隅,北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开宝寺塔(俗称铁塔),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城墙。该建筑群占地面积近600亩。从校大门向北至大礼堂,构成一条南北长0.5公里的中轴线。中轴线东内侧有“六号楼”;东外侧有分布整齐的10座斋房(称“东十斋”);内侧有“七号楼”;西外侧有两座斋房(称“西二斋”),其西部有清代“改建河南贡院碑”与“重修河南贡院碑”两个碑廊。建筑群总体构图以主体建筑居中,前门后堂,左右斋房,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书院建筑布局,浑厚典雅,美观实用。该建筑群是河南乃至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进程的有力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2000年9月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成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大门:1935年开工,1936年建成,为四柱三开间牌楼式建筑,砖木及混凝土结构。大门上有筒板瓦,花脊走兽,下有斗拱承檐,椽飞起翅,四角如翼。外侧门楣正中“河南大学”校名,采用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字样,庄重严正。内侧门楣正中上额横书“止于至善”,左书“明德”,右书“新民”。“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取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门建成后不久即遭七七事变,但历经八年抗战幸未毁于战火,保存至今。

六号楼:始建于1915年,1919年建成,耗时4年,是学校第一座中西风格相结合的新式建筑。中间部分4层,两翼3层。建成后,成为预校的教学、实验、科研中心以及举办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1925年7月,中共北方区委总负责人李大钊受开封地下党工作者和在国民二军中工作的共产国际代表的共同邀请,在此演讲《大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他的演说给广大进步师生以极大的鼓舞,掀开了河南大学革命运动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七号楼:1924年动工,1925年建成。楼高三层,其中半地下室一层。以青砖砌墙,底层墙面用水泥砂浆抹面,饰以横向凹槽,二、三层墙面贯以通至檐口的塔斯干壁柱。当时一楼有部分教室;二、三楼大部分是教室,间有少数研究室;地下室基本上是理学院实验室及药品仪器储藏室。功能之齐全超乎想象。可能你会想:当时那样一座建筑,却有这么多用途,难道不显得拥挤么?事实上,博雅楼的采光效果和隔音设备十分先进,东南西北4个大门,方便师生出入,并没有拥挤不畅的感觉,可见设计之周全。现在的博雅楼依然风采不减。绿树掩映中,叠檐飞阁,古朴典雅;蓝天白云下,雕梁画栋,大气磅礴。

十二斋: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那上边有“金陵十二钗”;而在河大,你可以看到“河大十二斋”。1921年,东一、二斋,西一、二斋建成,大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1926年,东三、四、五、六斋建成;1952年,东七、八、九、十斋建成。十二斋,东十西二,遥遥相对,外观一致。特别是东十斋,一字排开,如同琴键,精巧华丽的入口垂花门饰、淡雅朴素的灰色清水砖墙、简洁明快的几何形窗套、尺度宜人富于变化的坡屋顶、女儿墙,还有室内那红色油漆的实木房门、楼地板,做工细腻的木质楼梯、扶手、栏杆……别有风情。如今斋房已不单纯供人使用和欣赏,它体现的更是一种文化。作为河大保留下来的校园早期建筑,斋房早已成为河大重要的人文景观。它那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不仅是中国近代建筑特定发展时期的体现,更是河大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大礼堂与南门遥遥相望,这幢宫殿式的建筑极具历史感,青砖红瓦,飞檐斗阁,气势恢宏。1931年,时任校长的许心武提出建造大礼堂的设想。自1931年11月破土动工,至1934年12月落成,历时3载。当时河大师生共计500余人,却兴建了可容纳3000多人的大礼堂,足见其魄力。其规模之宏大,在当时全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其设计之精美、工程进度之快、质量之高,为当时国内所罕见。大礼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至今仍在使用。作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标志,她见证着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见证着河大学子的成长。在春季,广场上空飞舞着无数风筝,煞是好看;到冬天,同学们每逢周末,便来这里举办文化广场活动,特别是艺术学院举办的“同唱一首歌”,在整个河南省高校都很有名气。

大礼堂前东西干道,东部分称为“东辰路”,西部分叫做“西月路”。东辰路是一条法国梧桐成行的大路,到了夏天,绿树成荫,叶儿婆娑,漫步其间,感受河大浓厚的人文气息;西月路东北侧是一个小花园,造型别致,层次感强,与她作邻的是一个总体造型为飞机状的十号楼——尚学楼,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分为三部分的理工综合楼——荟学楼。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继承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的优秀成果,其风格中西合璧,表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学校厚重的历史及冼练凝重的风貌。建筑群从整体到局部,均是中国近代优秀建筑的代表作品,不愧为国家之瑰宝。

5、1913年A:珞珈麓,东湖畔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珞珈山下,樱花灿烂;东湖之滨,桂子飘香。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蔡锡勇是首任总办,1902年更名为方言学堂,但那时还并不是严格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于1913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贺孝齐任校长,设英语、博物、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4部,才是正式大学的开始;1922年改4部为8系,即教育哲学系、国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理化系、历史社会学系、生物系、地质系;1923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张继煦任校长;1925年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石瑛任校长,李汉俊、黄侃曾先后任校务维持会主任。

1926年,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大学与江城其他几所学校(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以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徐谦任校务委员会主任,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刘树杞任代校长,李四光在蔡元培曾受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委托任该校建筑筹备委员长长达10年,选定今天这个世上最美的校址——湖畔山下,下设文、理、工、法4个学院,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湖北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并称为“五大名校”。

1932年春,全校师生由武昌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1936年成立农学院,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以及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12月,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来到武汉,次年5月移居珞珈山,并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在武汉大学期间,他3次给武汉大学学生作演讲。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农学院并入中央大学。1946年恢复农学院,并设立医学院。同年10月,武大迁回武昌珞珈山。

1928年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下分21个系、8个研究所)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武汉大学文理学士毕业生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

旧时汉语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向左,所以按如今的从左至右的习惯,武汉大牌楼上“国立武汉大学”就成了“学大汉,武立国”,读来慷慨大气,意味深长,甚是巧妙。关于“学大汉武立国”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实际上意思基本一样)。“学大汉,武立国”即像汉朝那样以武立国,很是豪迈。另一种就是把“大汉武”连起来,就成了“像汉武帝那样立国”,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说,这样理解也同样豪情万丈。一个大学的名字倒过来读,也一样意味深长、磅礴大气的情形,在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前无古人的。这也是武大学子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之一。

“学大汉,武立国”这一绝妙的巧合,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首先提出的。1950年,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以《学大汉武立国》为题,作精彩讲演,使师生员工深受鼓舞,此语于是名满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文理综合大学。此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任武大校长达15年(1952~1966年)。

其中,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汉大学医学院从武大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后为同济医科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

1952年,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武大水利系合并成水利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大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

1953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后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

1954年,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并入新武大)。

1956年,恢复哲学系。

1958年,恢复外文系。

改革开放以来,武大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科学》杂志将武大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武大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与法国同行联系最紧密、合作最广泛的中国高校之一。

2000年,原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几座最大“航空母舰”之一,并揭开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武大与同处江城的华中科技大学成为中国大学的“双子星座”之一。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响遏行云;巨星闪耀,光照寰宇。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等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黄侃、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沈从文、叶圣陶、朱光潜、李达、周鲠生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孕育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和而不同”的独特办学风格,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