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后,中大招生人数越来越多了,教育事业兴旺起来,柏溪逐渐热闹起来,更需要担任基本英语的教师。我就向范先生介绍几位西南联大前后毕业的同学,吴景荣、叶柽、沈长铖3位;柳先生推荐了他以前南开大学外文系毕业的4位高足曹鸿昭、李田意、高殿森和张镜潭;后来又来了叶君健(武汉大学)、刘重德(北大)、左登金(清华)和李蔚(清华)4位;范先生自己的高足张健在我到柏溪第二年也从校本部调到分校工作了。这样,柏溪的英语教师队伍强大了,而大家和睦相处,共同热心地担负着大学基本英语的教学工作,而且各自在课外从事研究和编译工作,做出了不少成绩。
总之一句话,大家都相处得很好。我必须在这里强调这一点:这就是范先生很高明的办学思想,他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气魄,没有门户成见,博大胸怀,爱护人才、发挥人才和提高人才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和作风的确是非常值得今天大家,特别是文教界年轻的一代思考和学习的。
在这里,我想只要引用一下解楚兰女士发表在《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上的《纪念范存忠先生逝世一周年》一文中的一段话,就可以明白了:
“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大学西迁重庆沙坪坝。当时的生活是艰苦的,办学条件很差,还要躲避日本飞机的狂轰乱炸。但在他主持下的中央大学文学院和外文系却群贤憬集。他利用了当时人才集中大西南的有利条件,从各方面罗致专家、学者,使得当时院系保持了相当的规模。对于聘请教师,他一向主张选贤任能,不搞宗派,兼收并容,不拘一格,有蔡元培的作风。他非常爱惜人才,十分重视选拔有学问的年轻人充实师资队伍。他当时提拔、培养或派遣出国的年轻教师如吴景荣、张健、赵瑞蕻等,解放后都在高校担任了重要的领导和教学工作。”
上面引文中解楚兰女士所提到的我认为十分重要,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具体地阐明了范先生的人格力量,也正是我那时所见和感受到的。在校本部任教的有楼光来、商承祖、柳无忌、徐仲年、初大告、李茂祥、陈嘉、沈同洽、李青崖、孙晋三、丁乃通等教授,有的是原在中大的,如楼先生、商先生和徐先生;有的是在重庆新聘请的,如柳先生、初先生、俞大纲先生和孙先生等。在柏溪方面,除吕先生等5人外,其他的都是外校外文系毕业的,如许孟雄先生等;从西南联大来的就有吴景荣、沈长铖、叶柽和我等8个人。吴景荣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和研究院,1944年,范先生聘他为副教授,在分校教外文系一年级学生。1948年,范先生为他写推荐书给当时设立在南京的英国文化委员会,得到批准,到英国留学进修。解放后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后又调北京外交学院任副院长。
我在柏溪4年多,从未看见过或者感受到同事间的不和、伤感情、吵架、彼此有意见、互相攻击、勾心斗角等恶劣现象,这实在太难得了。大家除努力教书外,时常在一起谈心,切磋学问。
那时我们每人都担任3班英文课,每周上课9小时,课文总是细细讲解,两周或三周作文一次,也够忙碌的。范先生非常重视各系科的基础英语教学,认为这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决不可或缺的课程,而且他十分强调必须认真研读现代英美优秀散文,走循循善诱、熟读深思、潜移默化的路子。他主张一开始就应该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感觉。他坚决反对结合某个系的专业来学习英文,比如数理化英语、工科英语等。关于这点,直到晚年范先生都没有改变,始终坚持,曾同我谈过几次。正因为这样,所以1944年春开始,范先生就亲自指导我们重编英文教材,每篇课文有详细注释,编成3本书,入选的都是现代英美散文名家,随笔、小品或者短篇小说等的作者。
范先生每个月至少到柏溪一次看望我们,十分关心大家的生活和工作,相聚一起,随意谈天,细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遇到什么问题时,总虚心征求意见,提出改进的办法。他时常鼓励我们在教好书外,多开展些学术活动,多搞出些东西。1943年初,设立在沙坪坝的“时与潮”社创办了一个大型月刊《时与潮文艺》,请外文系教授孙晋三先生任主编,孙先生便约请外文系教师多帮助,写东西。范先生在这个杂志上先后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这几篇东西给我的印象深极了,直到如今我仍然可以体会得到当初细读时的激动心情。我第一次拜读范先生关于外国文学研究的文章,就被他的深入仔细的分析、实事求是的论述、精辟的见解、踏实老练而又生动有味的文采所吸引住了。
我在柏溪住了4年多,我的感受是十分亲切而丰富的。直到如今,我仍怀念着那段生活,那些充满着友谊和师生之情的岁月。那时生活清苦,起居条件差得很。我们住的宿舍的墙是竹子编的,外边涂上一层灰泥;没有玻璃窗,只有土纸糊的木框架。生活是艰苦的,景荣、张健和我3人有时分抽一包从重庆带来的上等香烟。那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小火炉,买些木炭烧着取暖,度过重庆冬天多雾气的严寒。大家又找来洋铁罐,上边挖几个小孔,插进灯芯,倒满菜油,再弄个铁架子放在罐上,架子上摆着搪瓷杯子,火一点,就可烧开水,泡茶喝,或者煮东西吃了。就在这样的境况里,在“炉火峥嵘岂自暖,香灯寂寞亦多情”这样的诗句所描绘的心态中,我们教学、读书、翻译、研究,大家都愉快地努力工作着。
那时在柏溪还有不少位中文、历史的教授、讲师,同事朋友如罗根泽、吴组缃、朱东润、王仲荦、管雄等先生,我们也经常来往谈笑,在一个食堂吃饭,相处得极好。有的教师家住沙坪坝,每周来柏溪上课一两次,如国文系的伍叔傥、杨晦先生;有的家住分校,每周一两次到校本部讲课,如罗根泽先生。
那时,在抗战艰苦时期,在日本鬼子飞机经常空袭下,全校师生同仇敌忾,坚持教学上课,坚持学术研究,弦歌不辍,在大后方为中华民族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年轻的一代。
中央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在范存忠先生的教导下,经历过抗战八年,风风雨雨,经得起考验,不但没有丧失元气,反而比以前壮大了,而为复员后的中大外文系,以及解放后的南京大学外文系打好了更坚实的基础,为这个大学的外国语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出了贡献。
这会儿,我再次梦回柏溪,仿佛再次望见那嘉陵碧蓝的江水;我仿佛仍然带着一把伞,肩头挂着一个旅行袋,沿着开满金黄色的油菜花的长长的堤岸,在4月初某个清晨,从柏溪慢慢走向沙坪坝,去看望我的亲人,再次去拜访我的老师柳无忌先生,再次跟范存忠先生在松林坡散步聊天,向他请教……
8、1937~1944年:处处开花D
[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7年),福建医科大学前身之一。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年),西北工业大学前身之一。湖南师范学院(1938年),湖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鲁迅美术学院前身。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38年),云南农业大学前身之一。西南联大师范学院(1938年),云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云南大学森林系(1939年),西南林学院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1940年),北京理工大学前身之一。国立中正大学(1940年),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前身之一。延安大学(1941年)。延安民族学院(1941年),中央民族大学前身之一。延安外国语学校(194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前身。太行工业学校(1941年),中北大学前身。]
1、创建于1937年的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文革”期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福建医学院;1996年恢复校名福建医科大学。
2、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陕西汉中组建而成,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和1952年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由交通大学航空系、浙江大学航空系、南京大学航空系在南京组建而成,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于1957年合并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又整体迁并。西北工大为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3、1938年创建的湖南师范学院,即今湖南师范大学,集自然之神秀、汇人文之灵杰。“蓝田日暖溆浦林深衡岳云开麓山枫晚,六十年岁月峥嵘流光溢彩;诸子言精六书字古五经义奥四史疑多,三千士风华发越远绍旁搜。”
4、1938年创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革命家亲自倡导创立;1946年先后迁至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沈阳,曾更名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以美术部为基础组建成东北美术专科学校;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
5、创建于1938年的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
6、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创建于1938年;1946年联大复员北返,师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建国后定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并入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
7、发端于1939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1978年独立设置云南林学院,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
8、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1948年成为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迁入北京,1950年中法大学并入;1951年改名北京工业学院,当时就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定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9、创建于1940年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更名江西师范学院,1969年成立井冈山大学,1972年恢复江西师院,1983年更为今名江西师范大学。
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1949年更名南昌大学农学院,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劳动大学总校合并,1980年更名江西农业大学。
10、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此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外国语学校、新文学干部学校、行政学院、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等又相继并入。1958年,延安大学在原址恢复重建。1998年,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只是,此“延大”非彼“延大”也!
11、1941年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东语系民族语文专业相继并入,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是90年代初普通高校由学院升格大学之潮中走在比较前列的一家。中国民族类院校排头兵,中国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
12、1941年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基础上创办的延安外国语学校;曾是华北联大、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部分;1952年独立成校,原名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名北京外国语大学;1980年前归外交部领导,1980年后直属教育部。中国外语类院校排头兵,中国翻译家的摇篮。
1946年,延安外国语学校迁至哈尔滨,成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后易名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1956年改为由高教部直属的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8年更名为黑龙江大学;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并入。其校训为“博学慎思,参天尽物”,富有传统,联想无穷,可谓非常精彩。
13、1941年,由八路军总司令部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1949年改称华北第二工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太原机械学院,1963年成为当时国防工业8所本科院校之一,是我国常规兵器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摇篮;1993年更名华北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中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