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5003300000065

第65章 思绪在发酵(2)

有的精英遗憾于鲁迅的只有一个,人们瞪着双眼看能不能多出一些鲁迅。人们有没有说痛快的话,有委屈,有憋闷,有不平,有大炮在肚肠里轰轰隆隆,自己又不敢放或不会放,正期待着几十个几百个鲁迅万炮齐轰,荡涤一切黑暗,释放一切怒气,你却说鲁迅只应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你犯了众怒啦,你又闯了刀山火海陷阱啦,你把自己置于不敬鲁迅的被动位置上了。

再加上你主张过缓行费厄泼赖不等于永不实行,时至今日,在一个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倡一下费厄泼赖有什么不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二零零四年的雅典奥运会直播,每天都把fair play即费厄泼赖大字展示到屏幕上。其后我们的电视节目,为迎接二零零八北京奥运而大教英语,其中教的最多的也是这个短语fair play费厄泼赖,即当年被鲁迅主张缓行的。其实鲁迅是正确的,当年缓行,是由于当年是旧中国旧社会,那时提倡的是打落水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费厄。而现在是主办国际奥林匹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了,现在中国已经有了公平游戏的条件了。不公平游戏,还哪儿来的奥林匹克?

而死脑筋们认定缓行就是永不实行,永远对着干,记过往死里斗。于是你被某研究家归入“向鲁迅挑战”的黑名单中。向鲁迅挑战,耗子舐猫,你不是作死吗?还有另一位有影响的诗人,著文表示,现在不是鲁迅太多的问题,而是过少的问题。我一听,真有道理,无可反驳!王某是不是认为当今鲁迅太多了,不好办了呢?其实王某也认为现时无鲁迅,正如无李白,无杜甫,连金圣叹、袁枚这样的也没有。那我为什么说是鲁迅多了呢?且慢,我什么时候说过鲁迅过多了?你没有说过,这个问题又是怎么闹出来的呢?我算全傻了,头脑里全是糨糊。完了,你再怎么说也说不清楚啦。

我想,我一再标榜的不设防方针这回算是出了洋相了。低调的言说,遇到了高分贝的不由分说的回击,孰能无过,孰能免祸?

由她去罢。到了这般境地,只有靠鲁迅笔法: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王注:应读咤)……爱人赠我兮,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应读啥),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我太忙。我的战线比较长,我正在做的建设性工作太多太多,我只能由她去罢而不能较真。我只能难得糊涂,我只能捣糨糊。叫做恕不奉陪。这四个字真棒,能看得出中国文化的经验深厚与颠扑不破来。

事到如今,我干脆再说明白一点,对于鲁迅的苦苦期待也是人民的一种弥赛亚情结的表现。鲁迅是伟大的深刻的与冷峻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时间环境与文化传统文化激荡的果实,是历史、社会与中国人民大革命从酝酿到走向高潮的果实。没有革命背景就没有鲁迅。革命的伟大与不可避免,威严与神圣浪漫,使革命前与革命 中,一切的不平、不满、不接受、不合作、不随声附和,一切的愤怒、仇恨、辛辣、尖厉,包括对于中医与“旧剧”梅兰芳的不无偏颇的开火,都被革命的光辉所照耀,发出异彩,形成光环,感天动地,入情入理,融入革命的大潮与光焰之中,构成了批判、斗争、决绝的无敌的革命大方向。同时鲁迅的批判精神大大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革命化。为此,他受到毛泽东与充满革命期待的中外人士的盛赞。与一切有成就的大家一样,他是绝对不二的。鲁迅不二,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与巴尔扎克……当然也只能不二。问题是那些外国大家与前面提到过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形象都是文学家,而不像鲁迅这样具有弥赛亚的光环。用中国特色的说法,鲁迅是英雄(毛主席亲自封就的)圣人北斗星弥赛亚。鲁迅是经历了有意与无意的,革命领袖与人民包括精英知识分子的造神圣化过程的。如何正确地科学地全面地如实地认识鲁迅,如何继承与学习鲁迅也许还有待于未来。

而我之阅读鲁迅,我最最感动的是,他批判旧社会批判国民性与人性恶入木三尺,无人望其项背,自不消说。问题是他对于革命特别是革命文学也抱着极其清醒、我以为是同样冷峻的看法,早在革命远未胜利之时,已经绝不“晕菜”,绝不一味浪漫。他的深刻的质疑精神带有天才的先验性。

同时,当然他也有不足。

从表面上看,我一直在说着过多的话,对许多事都有自己的成熟的或者粗糙的见解,言多语失,祸从口出,我的尴尬与被动也都是有的。我还在一直周游列国,与各国人士讨论各种敏感大小问题。然而,这些都并不重要,我的主业仍然是一个字:写。

下面是我九四年与九五年发表作品的情况,可以与《大块文章》中关于八三与八四年的账单作一比较:

贺《人物》、十五岁《人物》1994-1

从政治心态到商业心态《新商战》1994-1

诸神下界《联合报》1994-2-9

本命年《新民晚报》1994-2-10

恭喜声中话轻松《南方周末》1994-2-11

美国人傻吗?《南方周末》1994-2-18

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读书》1994-2

怀念刘力邦同志《北京政协》1994-2

在小绒线胡同《中国作家》1994-2

先锋文学失败了吗?《今日先锋》1994-2

在《汴京梦断》研讨会上的讲话《无名文学》1994-1/2

我的写作《解放日报》1994-3-10

心灵深处的对话与冲击《读书》1994-3

穷与富(等三篇)《中华散文》1994-3

我的另一个舌头《随笔》1994-3

贝拉吉奥的“形式主义”《南方周末》1994-4-15

美国人更胖了吗?《南方周末》1994-4(日期?)

文学与地理《读书》1994-4

官场无政治?《文学自由谈》1994-4

王蒙谈中国文学现状《桥》(中文版)1994-4

“头朝下”漫议《读书》1994-5

湖《散文》1994-5

人文精神问题偶感《东方》1994-5

文化市场一议《北京政协》1994-5

做好你自己的事《南方周末》1994-6-3

关于敬业《南方周末》1994-6-10

静下心来《南方周末》1994-6-17

不争论的智慧《读书》1994-6

漫游这个世界《散文》1994-6

圈圈点点说文坛《上海文化》1994-6

我的处世哲学《东方》1994-8

无语《芙蓉》1994-8

夏日杂咏《新民晚报》1994-9-3

咏蝉八首《新民晚报》1994-9-19

“洛伊宁格尔”与他的眼睛《读书》1994-9

关于散文《文汇报》1994-10-23

秋兴《新民晚报》1994-10-24

珍重生命《南方周末》1994-10-28

我读《红楼梦》《解放日报》1994-10-30

旧梦重温《读书》1994-10

珍惜家庭《家庭》1994-10

文学生活的新格局《中国西部文学》1994-10

开拓研究文艺心理学《解放日报》1994-11-8

艺术属于人类《羊城晚报》1994-11-30

不成样子的怀念《读书》1994-11

关于北京话《知识与生活》1994-11

劝善说《新民晚报》1994-12-2

微笑与金钱《劳动报》1994-12-19

雅与俗《劳动报》1994-12-26

名士风流以后《读书》1994-12

感谢读者《中国青年报》(日期?)

科摩湖里游泳《大公报》(日期?)

《夜莺和春天的对话》序

爱国主义的内容

也说歌星种种

《失态的季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王蒙评点〈红楼梦〉》漓江出版社1994年出版

《忘却的魅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出版

《暗杀?3322》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出版

《活动变人形》(德文,高力希译)德国Roman Waldgut出版社1994年出版

《我又梦见了你》(法文,傅玉霜译) 法国Bleu De Chine出版社1994年出版

《坚硬的稀粥和其他故事》(英文,朱红译)美国George Braziller出版社1994年出版

1995年

焕然一新喜亦忧《北京晚报》1995-1-4

关于晚报文体《解放日报》1995-1-5

我写《暗杀?3322》《新民晚报》1995-1-9

善良《文汇报》1995-1-10

好戏还在后头《文学报》1995-1-12

杂多与统一《劳动报》1995-1-12

我喜欢幽默(等二篇)《文汇读书周报》 1995-1 -14黑马与黑驹《新民晚报》1995-1-17

清明的理性《羊城晚报》1995-1-26

冤屈的魅力《解放日报》1995-1-26

说《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读书》1995-1

寻湖《北京文学》1995-1

沪上思絮录《上海文学》1995-1

关于转型期文化《东方艺术》1995-1

没有《芙蓉》1995-1

祝愿和希望《当代》1995-1

单纯《劳动报》1995-2-13

往日情歌《今晚报》1995-2-23

《三国演义》里的“前现代”《读书》1995-2

夏衍的魅力《三联生活周刊》1995-2

“不可救药”的幸福《东方艺术》1995-2

为老友诗集作序《北京政协》1995-2

宽容与嫉恶如仇《中华读书报》1995-3-1

追求艺术《今晚报》1995-3-1

美丽的红罂粟《中华读书报》1995-3-8

说真话的风波《南方周末》1995-3-10

写作的快乐《人民政协报》1995-3-14

欢乐的文学联欢《羊城晚报》1995-3-23

后的以后是小说《读书》1995-3

文学与世界《随笔》1995-3

混沌的心灵场《文学遗产》1995-3

致胡辛信《星火》1995-3/4合刊

原子弹、健美操与精神食粮

《新民晚报》1995-4-4

三点建议《文学报》1995-4-8

阳光与荒原的追求《文汇报》1995-4(日期?)

想起了日丹诺夫《读书》1995-4

自由与质量(等二篇)《文学自由谈》1995-4

小说面面观《作家》1995-4

行板如歌《爱乐》1995-4

与意大利记者桑德罗维奥拉的谈话《知识与生活》1995-4

文化性格漫谈《芙蓉》1995-5

全知全能的神话《读书》1995-5

探寻中国文化更新与转换的契合点《书与人》1995-5-8

大愚若智话阿甘《新民晚报》1995-6-19

钟鸿的诗《今晚报》1995621

《在伊犁》台湾版小序(等二篇)

《解放日报》1995624

难忘冯牧《中国作家》1995-6

妙喻如舟《今晚报》1995-7-12

随感与遐思《作家报》1995-7-15

我们这里会不会有奥姆真理教?

《海口晚报》1995-7-21

作家医生毕淑敏《今晚报》1995-7-27

精神家园何妨共建《读书》1995-8

中国当代文学的新话题

《王蒙小说精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诸神下凡》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出版

《王蒙幽默小说》漓江出版社1995年出版

《王蒙海外游记》华文出版社1995年出版

这里包括两部长篇小说《失态的季节》与《暗杀?3322》,短篇小说一题《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