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帮助:当代人的厚黑学
5003400000077

第77章 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是很柔弱的,而他死后才会变得坚硬难以曲弯。就像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也就枯干坚硬了。所以说,坚硬与强直,是死的结果,残废的派生物。而柔软与易于曲弯,才是生的表现,生的结果。

所以说,兵强硬了,就会灭亡,树木强硬了就会折断。强大的位置在下边,而柔软曲弯的位置才是高出一头的。

老子喜欢作逆向思维,坚强、勇敢、智慧、有为、仁义、美善都是褒义词语,弱、不敢、愚、无为、不仁、不义、不美、不知……都不像是好词,都似乎带着贬义,但是到了老子这里给它们翻了一个个儿。使一批褒义词的后果即后续效应变得可疑起来,严重起来。老子搞了一个概念革命,“名”的革命,使诸概念面目一新,使老子的论述如闪电划破了夜空,如惊鸿突现了倩影,你的思想也从而一亮一惊一变。

坚强并不是一个古代常用的词儿,《辞源》与《辞海》上都没有这个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新华字典》里对于坚强的解释则是“不动摇”,这显然已经把这个词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联系起来了,于是坚强便是一个极好极光荣的品质了。当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坚强词条的解释是“强固有力、不动摇”,也绝无贬义。

但是老子这里的使用坚强一词,却是贬义的。有的专家便干脆将之解释成“僵硬”。现代汉语中,坚强与僵硬恐怕实在不能混淆互用。倒是汉英词典中,将坚强译为adamant,adamancy,而在英汉词典中,将adamant,adamancy,解释为坚持与固执,那么在英语中,坚强便是一个中性的词儿了。语言本来不是意识形态,但是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与汉英、英汉词典的对于坚强与adamant,adamancy的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意识形态的影响来——西方人认为坚强可能是固执、顽固,而新中国强调的是坚强即不动摇——这是很有趣的。

而老子对于坚强的理解与新中国的革命家不同,他确实是在强调坚强之为僵硬的负面特色。

老子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坚强是死的特征,而柔弱是活物的特征。

我们今天的人,也许宁愿意选择柔韧来取代柔弱一词。柔性,可以弯曲,可以变形,可以压缩,可以抻拉,叫做经蹬又经踹,经铺又经盖,经拉又经拽,经洗又经晒。这些只有柔软的布匹才能做到,而坚硬的铁片更不要说其他片片了,是做不到的。

这反映了老子所处时代的某些特色,混乱,争斗,不稳定,无义战,都在作个人争霸、地区争霸,却无关民族大义,危机四伏,互相砍杀,这个时候如果任意坚强一番,只有白白完蛋之下场。

中国历史的严峻性使中国文化富有一种应变能力,自我调整的能力,百挠不折(以老子的思想方法,其实百折不挠与百挠不折,表面看来相反,实际道理同一)的能力,适应能力与再生能力。这有一点柔弱者赛过坚强的意思。历史上有过许多大帝国,如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第三帝国等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而中国居然历尽艰险灾难而不亡不中断至今,并正在创造着历史的新篇章,这恰恰与中国文化所提倡的与文化本身就具有的这种柔弱之道,柔韧之道有关系。当然同时必须将斗争之道、反抗之道、英勇不屈的坚强之道弘扬开来。

同样搞了社会主义,搞了改革,苏联东欧国家就改垮了,中国就改出了新生面。这也与国人的柔韧思想有关。例如市场经济,按照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坚强”的意识形态,它与社会主义不能并存,但是恰恰在中国,用坚强者认为相当吊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挽救了中国挽救了党为中国开辟了新的前景。

顺便说一下,港台喜用的“吊诡”一词出自《庄子》的《齐物论》,老子庄子都是吊诡的大师。生也柔弱,死也坚强。无为而不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这里的每一个命题,无不带有吊诡的味道。有了这样的吊诡的超常思辨传统,谁能消灭、折断中国与中华文化?

老子也有概念游戏,他说的是兵强则灭,其实并不是说兵弱必胜,也不是兵强必灭,他说的其实是兵太强了,用兵僵硬,兵法呆板,因强而骄,因强而粗心大意,因强而战线过长、补给过长、对困难估计不足,反而容易失败。就像童话中所说的龟兔赛跑的结果是龟胜兔败一样。老子这里的强字,恰恰是从它的最最负面的意义上使用的。

木强则折也是同样。严格地说,柔韧也是强而不是弱的一种表现,一种特征。它这里讲的易折的强其实不是真强,而是枯槁而又全无弹性、适应性、可塑性、可调节性的所谓强,这是傻强,是死强,是干巴巴的强,是无内容无生命力的强。而如果是干将莫邪的剑器的强与锋利,那就不是强的折断,而是剑的吹毛断玉,削铁如泥了。那时,柔弱的毛、与至少比剑锋柔弱的玉与铁,就都胜不了干将莫邪宝剑了。

当然,事物同时有另一面,如果一把剑过于锋利,它也就容易卷刃,容易受损,如果它的砍杀的对象是一批柔韧的橡胶、塑料、纤维,尤其是如果宝剑意欲劈杀的是老子最欣赏的流水,那么,单凭坚强与锋利,还真是未必能胜。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理念,它与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的中国式古老的辩证观念密切相联。因此才有太极拳的发明与流行,才有卧薪尝胆的故事,才有以退为进,明升暗降的计谋,才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韬光养晦、多难兴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成语、谚语。而这方面的老子的论述,尤其警辟,有新鲜感,发人深省,助人渡过难关,也帮助了中华民族大难不死,刼后重生,因祸得福,屡败屡战,否极泰来,永不灭亡,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