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她的“三河”水系,一似叶脉,均匀流布县境各地,成就了宣汉县东川东北地区最早辉煌的农耕文化,令人惊叹不已。
粗略归纳起来,宣汉以至达州地域文化有多重组合,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诸如巴山民俗文化、罗家坝历史文化、金三角文化、三河文化、红色文化、移民走廊文化等,恰是宣汉文化的最集中代表,从而构成宣汉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们重叠交织,构成了宣汉自然人文的独特风貌。
一、宣汉区位优势与金三角文化
1.金三角区位优势。
宣汉,位于川东北地区与陕西、湖北、重庆的结合部,古代秦、楚、巴、蜀交界地,县境内有前河、中河、后河纵贯东西,交汇而流,形成极为难得的区位优势。其三河小流域,
形成良好自然环境,极大便利农耕。这一点,本县人不一定意识得到,而周边县的人好生羡慕。
区位优势,意味着交通上的发达、便捷,经济上的开放、交流,文化上的碰撞、融合,具有巨大的“市场”积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历久不衰的物资集散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畅,形成完整的经济文化产业链条。这就是所谓“金三角”,培植了不知多少的商业机遇和挑战。历史上,三河汇流,好比在县境内均衡地修起了3条大公路。到如今,更有襄渝铁路、210国道、川陕高速公路穿越全县。
另外,县城距达州市仅30公里,是达州市场半径内最近的县城。现代意义上,发展地方经济的最不利因素是远离大城市,远离大市场。达州地区远离成渝两地,但达州已被规划为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宣汉得地利之便,依托达州大市场这个靠山靠定了。这一点,与国家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的建立,是宣汉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金三角区位优势,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有本质的同一性。金三角文化,就是开放、交流、碰撞、融合、包容的多元文化。
2.金三角特殊区位优势,形成经济文化流动的走廊和通道。
上古四川,被李白描述为“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但宣汉一地,作为秦、楚、巴、蜀交界地的重要通道,很自然成为其经济文化传递、交流的走廊,像开通西域的河西走廊一样,促进文化的融合、再生,其文化多样性的特征也更鲜明。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就是这一走廊文化的证明,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2001年3月,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提升了宣汉的文化品质,更为宣汉文化产业增添了巨大动力。
由县的地理位置决定,宣汉也是明清两朝“湖广填四川”移民潮流涌入的大通道。移民族群汇聚产生多地域多民系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积淀深厚、无比丰富的本土文化融合,形成宣汉乃至四川文化的突出特征,即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创造性,显示出宣汉乃至四川文化形象的美丽、丰富和神奇。
历史上,湖北襄樊旧名“老河口”,是川、鄂、陕、豫四省交界处的商业重镇,为周边各地商贾向往之地。入川移民多从湖北溯汉水过境襄樊而入四川,对襄樊一地之繁荣有极深印象。是故,“老河口”的说法在川东北世代流传,有很高知名度。
二、资源优势与产业特色
1.传统棉花、桐油资源与产业特色。
在历史上,宣汉是川东北地区重要产棉县,经济作物优势特色凸显,而它周边几个县恰恰不产棉花。据1951年记载,年产棉花120万斤。主产于厂溪、官渡、普光、南坝、胡家区的镇雄。
在过去时代,民间家庭棉纺织业尤为发达,通过产棉、运棉、轧花、纺线、织布、种靛、染布多个生产和经营环节,滋生出诸多现代资本因素,成为现代商业市场的最初生长点和催化剂。
棉花带动宣汉县和周边县纺织业,成为大宗生产产业和销售产业。据有关资料统计,仅在县内,轧花业就达119户,弹花业1500户,纺纱业15000户,织布业3500户。南坝场土布交易每场1200匹,柏树场300匹,其次为普光、清溪。
宣汉、陕西、湖北等地的棉花还进一步造成了邻县达县、开江境内普遍出现的跨地区、跨省区经营棉花业的活动。开江并非棉花产地,手工业者亦非自种、自纺、自织,而是按社会分工的条件,生存于原料与产品两个市场之间。由于有了市场需求这一导向,通过运棉、轧花、纺线、织布、种靛、染布等多个环节所形成的产业链,把流通、加工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等多层次的增值手段带到了达县、开江,把各个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投到了达县、开江,形成一个带动千家万户的产业活动,使广大的农民百姓都得到了经济收入,从而将达县、开江不产棉花的不利因素转变为棉花经济优势。据方志记载,开江场镇和农村,十有九户以纺棉织布为家庭副业,有百余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大后方,开江土布纺织业更是蔚然勃兴。
宣汉、达县、开江等地的“棉花经济”,实质就是按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其特点是:(1)以家庭手工业加工为龙头,成千上万的农民成了在家里上班的“车间工人”。(2)市场是配置棉花资源的一双“手”,把棉花的整体效益做细做够,做大做强,展示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棉花经济”,还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现代改革开放条件下,我们该怎样来寻求和培育像当年棉花这样的龙头产业,使之成为带动和养活千家万户的生计与就业?
生铁,年产4600吨。其中南坝上峡、福禄、赤溪有铁厂12家,年产铁3000吨;黄金区厂溪、官渡、普光有铁厂9家,年产铁1600吨。1952年,全县产铁更是高达8000吨。
宣汉桐油,是位居全国第二的又一特色产业。历史上,桐油通过船运至南坝,再经开县,挑运至万县水码头。新中国成立以来,桐油等10余个品类是全国和全省生产基地。
2.世界级天然气储量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
宣汉堪称大自然的宠儿。历史上,棉花等多种品类资源得天独厚,为周边各县羡慕不已。今天,大自然又把更加震撼人心的一份厚礼送到宣汉手中,这就是天然气。如今,宣汉普光天然气西气东输,直达上海,占有了上海能源经济的半壁江山。
三、河流文明与“走三河”文化
1.宣汉三河是人类河流文明的经典演绎。
人类河流文明的历史发展光辉灿烂。河流文明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条件最早是小河流域及其河流水系。它像叶脉似的,均匀展开分布,输送养料。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长江。而中华文明摇篮是由无数个小流域开始并得以延伸、传播和发展的。
三河小流域是宣汉县地域文明的摇篮。摇篮是初生婴儿成长所必备的环境条件。古有所谓“逐水草而居”的说法,可以证明人类早期的文明就是河流文明,尤其是像三河这样的小河流域文明。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小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因素最适宜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最初还很难驾驭大江大河,但小河对运输及沿岸台地在耕耘、种植、灌溉、对付自然灾害、人们进出活动等多方面都使小河流域的人们受益巨大。这一文明的形象生动的个案展示和经典演绎,第一是岷江水系所构成的成都平原,而宣汉三河水系所形成的完整水生态环境,也是极为罕见的。川东北谣谚说,“开江无江,宣汉不旱”。
正是前、中、后三河孕育了巴国王侯之城(今罗家坝)的中心地位和发达的文明,培育和促进了宣汉地方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
2.以河兴市的经典个案。
古老的宣汉县城东乡镇,三面绿水缠绕,四周青山环抱,形成山、水、城和谐统一,显示出浓郁的巴山特色、巴人文化特色。生活在三河流域的宣汉人,世世代代不舍亲水情怀,喜爱三河,呵护三河。
川东北四大名镇之一——南坝古镇,正是三河孕育的一大商贸集散中心。官渡(今新华),历史上作为四川境内的水码头,通过100多公里陆路连接陕西境内汉水上游支流任河的某渡口,成为川、陕、鄂物资流通的一个重要口岸,兴旺发达。这与秦代湖南湘水与广西漓水之间的百十公里陆路相似,只不过秦王为征服岭南而开凿了灵渠,把两条河连接了起来。普光
堪称大巴山天然气之城。
3.“走三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