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王景诗集:走进历史深处
5008200000173

第173章 借史抒情 正气浩然——读王景诗集《走进历史深处》

杨维蓉

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古人云:诗言志。这个“志”实际上就是诗人内心的整个思想、抱负、意愿、感情。汉代诗歌专论《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见,情志并重,两相联系,构成了诗的本质特征。纵观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莫不如此。近日,读到王景诗集《走进历史深处》,由衷感到这是一部感史吟志、借史抒情、情史交融的佳作,贯穿、弥漫于诗集中的那种浩然正气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灵,不禁对诗人肃然起敬。

粗略一看,这是一本抒写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诗歌集子。细细读来,历史不过是一个由头,拨开历史的浮云,透过岁月的沧桑,把隐于历史深处的启迪、至理告诉世人,这才是诗人的本来目的。不管是游览历史陈迹发出的感慨,还是阅读历史典籍的感悟,或是观赏历史题材影视的感叹,无一不蕴含着诗人对著名历史人物和纷繁历史事件的思索,诗人的爱憎、喜恶、哀乐、褒贬等诸多情感在这种思索中得以透露,淋漓酣畅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灵和胸襟。在我读过的许多诗集中,还没有见过这么系统、这么完整地借史明志、抒情、感怀的诗集。那么,诗人在这本诗集里抒发了哪些情志呢?让我们也像诗人走进历史深处那样,打开这本诗集,随着其中诸多诗篇的韵律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去触摸、感悟那些颤动、跳跃在诗行中的动人情弦吧!

一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纵观这本诗集,可以发现,强烈的爱国主义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也是诗人借史抒情的基调。无论是对帝王将相和志士仁人地抒写,还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地追述,字字句句皆浸润爱国主义思想。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并非只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诸多史迹构筑鲜明意象表现出来的,涵盖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抵御外辱、强国之梦等许多具体实在的内容。请听诗人跪拜黄帝陵的心声:“这堆黄土/比三山五岳还要高/同日月星辰一样久/这是民族的血脉之源啊/如千秋不熄的炬焰/照亮五千年中华文明/指引着华夏前程”(《中华始祖黄帝》 );请看他在新疆的游思:“我在新疆漫游/感慨左公的豪气与胆魄/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啊/当年不是左公率军浴血奋战/何时能重回祖国怀抱/何以谈民族复兴”(《有感于左宗棠收复新疆》 );又看他对郑和的缅怀:“郑和的船队已经远去/留下一道强国之梦的波纹浪迹/如今,强国之梦已从海洋起飞/深深浸入民族的骨髓和血液”(《了不起的郑和》 );再看他的学史笔记:“不管什么王朝/国家必须统一/岂容忍国中之国/肆意进行分裂……/蕃镇割据/中央名存实亡/政令等于空文/还谈什么国家统一”(《藩镇割据》 )。类似诗句在诗集中比比皆是。吟咏诵读中,无不真切感受、触及诗人的那颗怦然跃动的爱国之心。

二是浓郁的反腐倡廉情愫。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清廉的伟大民族。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许许多多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清官,世世代代受人敬仰。这本诗集对此作了充分反映。从诗人的笔下,我们看到灵魂高洁的屈原,看到秉公执法的包公,看到心系天下寒士的杜甫,看到清正廉洁的海瑞,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看到张思德、雷锋、焦裕禄……诗人对他们的讴歌,实际上是对清正廉洁的讴歌,对朗朗乾坤的向往。同时,他对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如“贞观之治”这样的清明盛世进行颂扬;对个别曾经一度比较清廉的帝王也不惜笔墨予以赞赏;对那些腐败丑恶的历史人物则进行了无情的鞭笞和痛斥。尤其给我印象深的是诗人读郭沫若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时,通过反问揭示了农民起义军失败的深刻教训:“你不该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太轻敌/你不该进了京城忘了本/意志颓废不思进/你不该沉湎声色图享乐/骄奢淫逸太痴迷/你不该放松起义军管理/军纪松弛丧正义”(《致闯王李自成》 )。还有诗人游览北京颐和园的思考:“颐和园的美景/让世人惊叹/颐和园的历史/让国人心酸/……她时时告诫我们/远离腐败,远离贪婪”(《晚清罪人慈禧》 );他在参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后大声疾呼: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必然完蛋”(《甲午战争》 )。通览这本诗集,诗人的廉政情怀既让人感动,又使人受到教育。

三是深厚的英雄崇拜情结。中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中华民族向来崇拜英雄。在这本诗集中,不管写帝王将相,还是写仁人志士,或者写重大事件,皆凝聚着崇拜英雄的情结。特别是对那些统一中国、扫荡倭寇、抵御外辱、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诗人颇为赞赏。“铁骑锵锵势无阻/战刀飕飕威有声/征伐中亚胆气壮/荡平西夏用兵神”,这是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抒写;“天苍苍/野茫茫/纵横驰骋/胜似虎狼/壮志气吞山河/神勇草原无双”,这是对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吟咏;“飞,是你的高强和力量/飞,是你的勇猛与神威”,这是对飞将军李广的赞誉;“你叫子龙/其实你就是一条龙/一条咆哮的龙/一条飞腾的龙”,这是对三国蜀将赵云的讴歌;“你用文字射出的响箭/附着你爱国的魂/其杀伤作用/无人能及”,这是对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褒奖;“啊!抗日战争/五千年文明古国史上/一页豪迈的诗篇/一支昂扬的壮歌”,这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颂扬。透过那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诗句,诗人崇拜英雄的情结跃然纸上。据我所知,诗人有过半生戎马生涯,上过战场,立过战功,守过边防,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饱尝过边关烽烟的熏烤。难怪他的诗浸透军人血性,充满阳刚之气,洋溢威武之风,不乏豪迈之韵。而阳刚、威武、豪迈之气质,不仅是军人应有的特质,更是英雄必备的品格。由此看来,诗集中凝结的英雄情结自然容易理解,不过就是诗人借史抒怀时的真情流露罢了。

四是敬仰开拓创新的情感。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发明创造,有的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些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开拓创新的结果,无一不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它们是灿烂的民族文化瑰宝。而创造这些灿烂文化瑰宝的历史人物,无疑应该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所以,王景在诗集中,以简洁的笔墨讴歌、颂扬他们,表现了一种对先贤的敬仰之情。扁鹊、司马迁、祖冲之、毕、蔡伦、张衡、王羲之、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时珍、詹天佑……这些对中华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历史人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感人至深。“他用一支坚韧的笔/纵横驰骋在数学王国的领地/面对一道道加减乘除的深邃意境/沿着历史斑驳的古老驿道/向着神秘的圆周率数值巅峰/奋勇冲刺,释放生命,燃烧激情”,这是他对古代数学大师祖冲之的抒写,多么形象生动!“一支遒劲的笔/在你的手中/犹如一柄闪烁的剑/挥舞起来光艳四射/一招一式行云流水/……你用这柄剑/写下了神奇/每一笔都遒美健秀/每个字都充满灵气/那墨渍浸透中华大地”,这是他给王羲之的写照,多么鲜活传神!“一块胶泥活字/凝结一个布衣工匠的智慧/那是印刷史上的一大创举/像今天的一颗卫星/升空在浩瀚的天宇”,这是他对毕的赞誉,多么情真意切!在他对中华文明有过贡献的名人进行讴歌颂扬的诗词中,所表露出来的敬仰之情,实际上是对弘扬开拓创新精神的一种深情呼唤。对此,我们难道还看不明白吗?

五是呼唤天地良心的情操。读王景的这部诗集,总感到字里行间飘忽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情丝。开始还不是十分明显,后来愈来愈清晰,到最后一下恍然:原来,这种情丝实际上是对天地良心的一种呼唤。何谓天地良心?我理解就是作为社会和人应该具备的正直、善良、公正、清正、清廉等优良道德品质。但是,从古至今,天地良心无时不受到强奸和绞杀的威胁。所以,王景在抒写历史的时候,总流露出一种或疑虑、或企盼、或呐喊的心境。比如《哭华佗》:“华佗之死让人气愤/气愤草菅人命的高官权贵/朗朗乾坤/昭昭日月/难道权贵可以扭曲民意/难道权贵可以摧折人才/难道权贵可以滥杀无辜/难道权贵可以为所欲为/呜呼!普天之下/公理何在/华佗的冤魂/何处昭雪”;又如《怀念包公》:“如今啊/开封府还是那么威严/历史已经远去/只留下一个崇高的神坛”。读到这些诗句,我们似乎听到诗人对天地良心的大声呼唤,仿佛触到了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说实话,用诗词表现历史题材,确有难度。要么只见历史不见诗,光骨头,没味道;要么只见诗词不见史,空发感叹,无病呻吟。这本诗集较好地避免了这两种情形,将历史与现实、形式与内容、写实与抒情有机统一、相互融合,从而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而这种效果的获得,全在于一个“情”字。诗歌是饱蘸深情的文字。只有浸透感情的诗歌,才能真正打动人心。王景诗集《走进历史深处》借史抒情,抒爱国之情,抒崇廉之情,抒英雄之情,抒正直之情,怎能不引起共鸣?怎能不动人心弦?

读罢王景诗集《走进历史深处》,掩卷沉思:一幕幕气壮山河的历史画面仍在眼前浮现,与之相随的浩然正气充盈胸襟,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油然而生。

2013年1月成都

(作者系四川广播电视台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