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5008800000001

第1章 巴蜀之唤(1)

巴蜀,最早为先秦时期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主要在今川渝境内,其东部为巴,西部为蜀。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设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这四路,一般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在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峡四路的官员,都将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到元代就正式以“四川”为名,建立了四川行省。

关于巴蜀的历史传说

据《华阳国志》所记,先秦巴蜀地区的民族有濮﹑賨﹑苴﹑龚﹑奴﹑獽﹑夷、蜒﹑滇﹑僚﹑僰等族称,其中大部分是百濮支系。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巴蜀文化是与中原有别的另一民族文化。特别是其精致的青铜器,形制﹑纹饰均具地方特色,但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战国时期的兵器及古玺上,还发现两种与汉字不同且迄今未能释读的文字。后来有关巴蜀的词语渐多,巴蜀文化也流传至今。

传说,最早的蜀王是蚕丛氏,《先蜀记》有“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的记载。岷山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华阳国志》记:“蚕丛其目纵,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蚕丛之后的名王有杜宇,号望帝,建都于土壤肥沃的郫邑(今四川成都西北二十公里)和瞿上(今四川成都南十公里)。后有荆人鳖灵溯江水至郫,为望帝相,时蜀地大水,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从江水分沱以减水势,为蜀中治水先驱。后望帝禅位鳖灵,是为开明帝,建都成都。此后蜀渐强大,曾攻秦至其都城雍(今陕西凤翔南),又取南郑,东伐楚至兹方(今湖北松滋),“据巴蜀之地”,雄长巴蜀。后巴﹑蜀相争,秦惠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张仪率兵灭蜀。巴国传说中,以夷水(今湖北清江)流域的巫蜒五氏族共举巴氏子务相为廪君的故事最着(见蛮)。廪君乘土船不沉,又射杀盐神,死后魂魄化为白虎。故其族有以人祠虎的习俗。巴约在战国时为楚所灭,楚在巴地建立巫郡。

巴蜀地处长江上游,巴为重庆,蜀为四川。巴蜀的山地和高原占了总面积约78.82%,川西为高原,其余为四川盆地。气候各地有明显差异,素有“十里不同天”之说。巴蜀的山水名胜、文物古迹丰富,峨眉山、青城山、九寨沟黄龙、兴文石林等,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引人入胜。都江堰、剑门蜀道则是人工改造自然的辉煌成果。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东面凌云山西壁),是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素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誉。王建墓、刘备墓与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都与著名历史人物有密切关系。自贡是“恐龙窝”,为恐龙化石集中产地。卧龙自然保护区因大熊猫而为世界瞩目。凉山彝族火把节、川西北藏族转山会等,都是民俗旅游的重点。元代的双流人费著《岁华纪丽谱》曾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俗尚游乐是巴蜀人的一大特点,所以,巴蜀很早就兴起了旅游习俗,到唐宋时盛极达到顶点。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经过当代的开发,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丽”的特色:九寨沟山水的神奇,黄龙山水的瑰丽,熊猫世界的情趣,恐龙世界的独奇,是今日旅游者的最大感受。从线路上看,有西北线的九寨、黄龙、四姑娘山、贡嘎山,有北线的剑门蜀道,有东线的三峡风光,有南线的蜀南竹海风光和泸沽湖探秘。整个巴蜀景观布局疏密相间,如金线穿珠,珍珠满盆。

“蜀道通”是四川人千年的梦想

巴蜀地形复杂多样,含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高山诸种类型。

盆地四周高山连绵,为盆地与邻接地区间的自然界线。盆地北缘为米仓山和大巴山,山外为汉水河谷盆地。盆地东缘为川鄂界上的巫山山脉,其外为湖广盆地,古称云梦泽。盆地东南缘为武陵山脉,山间为施南盆地,属于湖北,以七曜山为川鄂分界线。正南缘为大娄山山脉,横亘其外为云贵高原。西南缘为大小凉山,山外为宁南高原。西缘为龙门山、邛崃山、夹金山和大相岭,山外为青藏高原东麓和横断山脉南端。

跨出盆地,东出三峡,便与楚文化的孕育地江汉平原山水相通;北越秦岭、大巴山,便与秦陇文化的中心关中之地岭谷相连;走近西北,则与横断山脉的“藏彝走廊”相接。所以,司马迁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 ”然而,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蜀道难,带来的是封闭和落后。交通,千百年来都是制约四川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诗人李白以这首千古名篇记录下进出川之难。在恣意纵横的诗句中,我们至今可以体味诗人对于蜀地交通深深的无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虽然先民们以世世代代的努力突破四周山地的阻隔,打通了若干条对外通道,促成了与四方的交通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形成巴蜀文化兼容和开放的显著特点。但从古代至近代,四川论经济发展,比不过江浙;论战略地位,比不过中原通衢之地,乃至改革开放前,四川人饱受诟病的“盆地意识”,皆和落后的交通状况有必然关联。

让蜀道不再难,是四川人的千年梦想,一代又一代的四川父老也在不懈地为之奋斗。远古的巴蜀神话中,有“五丁开山”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四川先民凿山开路的壮举。秦汉以来,历经一代代四川先民的开山劈石,在被崇山峻岭包围的四川盆地内先后开拓出阴平道、子千道、陈仓道、米仓道等多条著名的古蜀道,架起了融入中原文明的桥梁。唐宋时期,通往藏滇的茶马古道从四川起始,联系中亚、南亚的南北丝绸之路在四川交汇,使四川成为大西南的要冲。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的公路少得可怜,川、康两省只有简易公路8581公里,破烂不堪且缺桥少涵,能通车的里程不足一半。到1978年底,全省有公路82391公里,桥梁12911座,但整体标准很低,晴通雨阻现象普遍;全省仅有4000余辆汽车,且运输车辆性能落后、运效低下,全省60%的县不通汽车,大部分地区仍依靠人力和畜力运输。为了改变交通落后的状况,在四川迅速建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1964年开建的成昆铁路,付出1公里牺牲1个人的巨大代价,70%的路段险恶复杂,40%的路段是桥梁和隧道,创造出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川交通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新的发展时期。四川交通加快建设进程,路网结构逐步完善,等级质量不断提高,蜀道难的面貌逐步改观。在这期间,四川加宽干线公路和大中城市进出口公路改造,兴建高等级公路,修建大型公路桥梁,加快老、边、少地区的公路建设,先后完成了岷江、大渡河整治,改善航道400多公里,建成38处重点船闸、

大小码头70座,整治小河航道780公里。为改变制约盆周山区经济发展的公路落后状况,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山区公路交通作为“富民升位”和全面开创四川经济工作新局面的战略决策来抓。1984年,全省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甘孜州德荣县通车,实现全省县县通公路。至1985年底,全省加宽改造公路30841公里。1978年至1988年10年间,全省共新建山区公路12737公里,从而使全省的县乡公路由1978年的63982公里增加到1988年的76719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盆周山区和甘孜、阿坝、凉山三州。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需先行”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一个前提条件,成为群众自觉的行动,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交通的逐步发展,使四川开始冲破盆地的封闭。

处在中国西南腹地的四川,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它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与西部7个省区市接壤,加上中部的湖北,周边省区市达8个,是西部各省中最多的。同时,四川也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四川经济总量占西部三分之一,是云贵藏青甘等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一篇诗朗诵:《镶刻在党旗上的雕像》

四川是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涌现出了许多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20世纪50年代授衔的1614名将帅中,四川籍的有95人,占5.9%。在中国的10大元帅中,四川籍的有四位: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十位大将中有一位:罗瑞卿。另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担任过国家主席的杨尚昆,也是四川人。以上这7位都在36位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或“中国当代军事家”之列,占了近20%。

四川有着大量的革命遗址,其中红军长征过四川经过的县就达70多个,占红军长征所经县的60%。在这些革命遗址中,红军渡、泸定桥、金沙江、赤水河……以及雪山草地,都留下了大量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有一篇为四川省一台大型晚会创作的诗朗诵,道出了红色四川血染的历史和英烈的豪壮。这篇诗朗诵的题目是《镶刻在党旗上的雕像》。诗中写道:

每当我凝望鲜红的党旗,脑海中就浮现出壮丽的传奇;手举斧头镰刀的壮士英烈,仿佛在党旗上飘然凸起;那形象犹如一座座雕像,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底。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勇往直前披荆斩棘;从五十多名党员到八千多万,发展路上深刻着英雄的足迹;他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用生命和鲜血染红了党旗。

1921年7月31日,那个神圣日子让人永远铭记;在细雨中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而升,预示中国革命将由此开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