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5008800000033

第33章 坎坷改制(1)

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意义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国有资产作为一种资本,其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在流动中实现增值。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必须和企业中的人力资本结合起来才能增值,因此,必须将国有企业交由市场化的经济主体来经营管理。

企业改制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犹如雄鹰的艰难蜕变而重生,蜕变之后必将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川航的历史就是在坎坷曲折、艰苦创业、奋勇拼搏、自我蜕变中顽强崛起的历史,而川航实施股份制改造的艰难过程,正是这历史中精彩闪亮的一段。

川航改制的前奏曲

早在1992年,川航就曾试图和美国某知名集团合作,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甚至将原川航一分为二,航空运输主业部分留在四川航空公司,另一部分拿出来成立了四川航空实业公司。当时干部也任命了,上级部门也批准了,美国合作方把100多万美元也划进了川航账上,还打算再发放1700多万元人民币的债券。但投资方难以认可中方的人事安排。同时,一分为二后的川航谁是母公司,谁是子公司也纠缠不清,于是,眼看着即将成功的第一段“美好姻缘”无奈告吹。

1996年6月,川航领导班子组建后,当年底实现大幅度减亏,1997年开始盈利。

然而,先天不足的川航底子太薄,负债率高,成本居高不下;飞机小,航班少,技术力量和市场竞争力较弱,严重制约着川航的发展。

为了彻底走出困境,1999年川航正式决定:实行股份制改造。为了“减少内耗”,他们瞄准了地处同城的西南航空公司,而西南航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热情。然而中国民航总局认为,川航的存在,对四川航空市场的成熟功不可没,如果与西南航合作,会形成“一家独霸天下”的局面,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在此情况下,川航只好关上了与同城兄弟兼劲敌合作的大门。

之后,川航开始走上不平坦的重组之路。香港中信泰富、长江实业,新加坡航空、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泰国正大航空……恋爱对象“一个接一个”,个个都情有独钟,然而却因缘分未到,好说难合。

1997年9月8日,川航、海南航、深圳航、山东航、武汉航、中原航六家航空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新星航空联盟”签字仪式,并发表了联盟声明。川航总经理蓝新国被推举为第一届“盟主”。

新星航空联盟是在各航空公司隶属关系、经济关系、各自独立实体和公司法人地位不变的情况下,在确保航空安全的基础上,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和公司活力为目标的松散型联合体。地方航空率先联合起来,是深化“两个根本性转变”,大胆冲破旧观念,利用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借鉴国际上航空运输经营规律和经验,探索地方航空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之路的重要举措,是中国民航改革史上的又一新生事物,表明我国的民航事业必将向着集团化、集约化的方向迈进。

联盟声明指出,新星航空联盟将适应航空运输市场的需要,面向市场,面向旅客,逐步在15个方面开展合作,其中包括:建立干线与支线衔接的一体化运输网络系统,旅客搭乘联盟成员公司航班可享受同等优惠,遇不正常航班时联盟成员间的运力相互调配替补,共同经营的航线实现联营,货运业务相互代理,航材资源相互调剂等。这些合作,在国内运输企业中尚属首例。

据资料介绍,这种航空联盟在全球有360多个,是各中小航空公司迎接国际化、垄断化挑战采取的重要战略措施。

新星航空联盟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运作。经联盟委员会研究决定,联盟各成员公司同时实施首批6个针对旅客的服务项目和5个成员公司间的合作项目。主要包括:统一联盟标志,统一优惠售票,散客票互相签转,运力调配,不正常航班协助服务,统一机上服务的规范和标准,接受旅客对其他成员航空公司的投诉等。每年航班换季前召开成员公司航班编排协调会,统筹安排航材年度订货计划,加强飞机维修合作,统一同机型的C检、D检厂家评估标准,在财务合作方面互相提供担保,定期交流信息等。并设专职机构收集旅客意见,保证承诺落实。

大概是没有血缘关系,新星航空联盟从一开始似乎就很难“紧密”起来。

2001年4月,川航、山东航、上海航、深圳航、武汉航、中邮航六家航空又共同组建“中国中天航空企业集团”。集团成员本着“自愿结合,共同发展、平等互利、经营自主”的原则,尊重各自法人地位,明确在不损害集团利益的前提下,成员间的合作是非排他性的。新组建的集团拥有飞机近百架,经营航线500多条,2000年旅客运输量达800万人次,销售收入80多亿元,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民航12%,实现利润占全国民航35%。集团的合作内容包括:航线的联营和衔接,提供旅客中转服务,合作开发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集团成员的客票,地面服务互相代理协作,以及飞机和航材资源相互支援等。集团以理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下属秘书处为常设办事机构,办公地点暂设上海。

4月18日,集团召开协调会,六家代表就营销战略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磋商,并商定年内召开成立大会,签署航线代码共享和货邮运输等协议。

中天集团虽是一个没有实质性资产合作的企业联盟,但却使联盟内各成员公司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正是这个重要的合作基础,加之全国民航重组中的曲曲折折,促成了川航与未来股东之间的联姻合作。也正是在这个月里,川航的门户网站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网站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后台管理模式,设有川航简介、川航动态、航班查询、旅客留言、服务指南、招聘信息等板块。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国经济逐渐纳入全球经济发展的范围。在此情况下,国内航空市场进一步开放,这在给民航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三大集团的重组又使本就激烈的航空市场竞争更加咄咄逼人。小公司该何去何从?

此时的川航虽然经过15年发展,已经迈入成熟航空公司的行列,但是“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川航向何处去?川航到了必须作出重大决策的关键时刻!

他们着眼长远,着眼发展,从党委会、职代会、经理办公会到各级干部会,充分发动大家反复酝酿,深入讨论,分析归纳出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不要合作,靠自己自力更生;二是找有实力的大公司合作,但川航的牌子不能丢,川航要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三是只要有利于公司发展,职工收入不断提高,保不保留川航牌子不重要。

川航领导班子综合大家意见,深入分析研讨,并认真听取四川省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意见,最后决定:“保留川航牌子,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坚定不移地走股份制联合发展的道路。”

于是,一项繁重且艰巨、迫切而陌生的历史任务,严峻地摆在了川航人的面前,川航的股份制改造由此庄严而慎重地拉开了帷幕。

费尽周折选定合作伙伴

股份制改造的第一步,就是寻找合作伙伴。

在此后近两年里,以蓝新国总经理、朱林副总经理、杨廷康副书记为首的公司领导先后接触了国航、东航、南航、西南航、夏航、和记黄埔、中信泰富、均瑶集团等民航集团和非民航的企业集团。首先进行的是与东航、中信泰富、和记黄埔合作意向的谈判,并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香港金钟的中信大厦,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性控股公司,享有很高的国际名望。该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会为川航的发展提供最宝贵的资金支持。董事长荣智健“文革”时期曾在四川西昌插队落户,对四川有感情,愿意投资川航,为四川航空的发展做贡献。

东方航空公司认为川航虽然是地方航空公司,但长期赢利,在内部管理、服务水平、安全运营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加上机型单一,便于经营管理,成都重庆基地又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会大大增强东航的竞争力,只要川航同意东航占有30%以上股份,并且在“四川航空公司”的名字前加上“东方航空”字样,他们对川航所提出的其他条件都能予以满足,如飞机租赁,班子调整,老干部安排等等。东航这样的要求,相当于把川航变为东航的分公司,显然违背了川航改制合作的前提和初衷,因此是川航所不能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