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5009100000031

第31章 读《图书馆精神》有感

——写在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之际

龙晓蓉

去年我阅读了程焕文著《图书馆精神》一书,读后被图书馆学前辈们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深深感染。作者对图书馆学界近代历史人物如韦棣华、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皮高品、毛坤、谢灼华等进行了专文颂扬,从1910年韦棣华女士创办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到1920年与沈祖荣和胡庆生创办第一所图书馆学教育机关——文华图书科,再到1930年沈祖荣先生正式把“研究图书馆学术,服务社会”确定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宗旨,并亲自制定了“智慧与服务”的校训;从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杜定友先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教育、组织管理、学术和图书馆工作的贡献到刘国钧、毛坤、谢灼华先生等在图书馆事业上的杰出成就,作者通过对他们优良传统的总结和分析,探索出图书馆人“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精神实质,为书作序的谭祥金教授将其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观,二是职业道德,三是职业本领。这种图书馆精神“是对历史长河中沉淀的历史精华的一种提炼。”先辈们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回想自己二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历练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于平凡中闪烁着光辉,于平淡中品味着工作的苦与乐。

当我十八岁时,带着一份青涩和单纯走进图书馆特藏部民国报刊阅览室,在前辈老师的帮带中慢慢熟悉图书馆业务,但面对一本本旧报刊却不知道它的历史价值与文献价值,不知道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只知道考试拿文凭,就这样平凡地走过了几年的青春年华。到后来由于种种的原因图书馆来回搬迁,我又投入到几年艰苦的体力劳动中,直到1999年图书馆业务工作才开始走向正轨。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为了保证阅览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将1949年后的保存本图书整序分类入库,阅览室两端堆成山一样的图书,我们两个人一组,按照中国图书分类号将图书一本一本地排上了架;其后又整理1949年后的报纸和期刊,当时我负责报纸的清理整序工作,报纸按行政区域分类,各个省份再按四角号码整序。这期间,自己利用了许多休息时间整理四川地区的小报,最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同事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任务,我还认真抄写了一套整理后的1949年至1999年的卡片目录。之后我又整理了普通古籍,其中川剧剧目是四川省图书馆珍贵的地方文献资料,通过整理得到较为完善的保存。作为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员,我们默默无闻地在工作中做出了贡献,其间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树立了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这正是图书馆精神的体现。

2003年特藏部读者服务工作正式开展。在对读者的服务工作中,我们以文明的态度、热情的服务接待读者,耐心解答读者的问题。还记得有一位读者要查找巴金的一篇文章,她提供的线索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期刊里,由于书在峨影厂,无法为她提供。后来在一个老师的指导下,我在《巴金全集》里找到了这篇文章,这位读者非常感谢,说书出版后,要赠送图书馆。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真诚服务读者对于树立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工作者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我还在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沟通最后彼此成为朋友(比如编写《四川通史》的张力老师)。

1912年的10月20日四川图书馆正式成立,2012年是四川省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在百年曲折发展历程中,四川省图书馆从传统的手工编目、检索、借阅服务,到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计算机编目、检索、参考咨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四川省图书馆从文献保存中心发展成文献信息中心。百年历程中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是始终没有改变,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2008年10月28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正式发布,《宣言》提出了七个目标,第一个目标“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第六个目标“图书馆努力促进全民阅读”,把公共图书馆作为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要地位凸显了出来。而如何盘活图书馆的资源,为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和知识结构的社会大众提供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献资源,让他们怀着愉悦的心情将阅读付诸实践,则需要图书馆员的智慧。有位博友说得好,“书不会说话,图书馆员会说话”,我想,我们图书馆员首先要躬亲阅读,才能和读者有情感沟通交流,才能和读者共同提升,才能将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财富进行活态的传承,让图书馆成为大众的精神家园。在此百年馆庆之际,让我们缅怀图书馆学前辈的精神,秉承文华图专的“智慧与服务”的校训,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并产生出智慧服务于大众。正如《图书馆精神》所释义:“智慧是知识技能之结晶,服务是人生价值之升华。智慧因服务而无穷无尽,服务以智慧而光彩照人。”让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在薪火相传中蒸蒸日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