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5009700000021

第21章 关于建设成都“美食之都”的思考(2)

其次,坚持由浅入深、由表及内,把菜品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一起挖掘出来,并由隐性文化转化为显性文化。长期以来,四川的一些名菜小吃往往伴有神奇的典故传说,这些带有几分传奇色彩的小故事可以使人们了解某些名菜的来历,从中也可以窥探川菜所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感受四川人的智慧和才能。如关于“东坡肘子”的来历:“东坡肘子”又名“王弗肘子”,相传是苏轼之妻王弗首创。苏轼年轻时在青神县中岩书院求学,常感腿脚发软,四肢无力,这急坏了妻子王弗。一日,王弗瞒着东坡外出求医,当地寺庙一精通中医的老方丈开的处方是:“以脏补脏,缺啥补啥。”聪明的王弗回家选了两截猪大腿肉,洗净后放入锅内清炖,然后一边扇火—边看书。谁知看书入迷,忘了火上之物,等她闻到一股焦味时,锅中水已干,贴锅之肉略焦。王弗急中生智,连忙将案板上现成的姜、葱剁碎,和着麦酱、酱油淋在肉上。立即,一股香气扑鼻而来,猪腿焦色被佐料色彩所遮盖,猪肉又糯又软又香。苏轼吃到这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时,赞不绝口,当他得知此菜出自妻子之手时,便称此菜为“王弗肘子”。以后,因为人们对苏轼的尊敬和爱戴,这道菜便以苏轼的号为名,伴随着苏轼的足迹,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川菜中的名菜和代表菜之一。又如“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担担面”、“龙抄手”、“赖汤圆”等等,这些名菜小吃背后都伴有耐人寻味的典故传说,这就需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再次,相关部门应浓墨重彩,着力开发,给菜肴和餐馆取个美名。给菜肴与餐馆取以美的名称,可以把人对美食的感受引向新的审美境界,给人以浮想联翩的感觉。如“蚂蚁上树”,是民间和餐馆极为普通的一道菜,原料仅是粉条和肉末,而菜名极为形象、生动。又如“响铃海参”因为抄手形似铃,炸后温度尚高,与海参同装一盘,烧汁时要发出响声而得名,成为有声音的菜而给人以新奇的感觉。再如四川的“一品酥方”、“二龙戏珠”、“锅巴三鲜”、“四喜吉庆”、“五福鱼圆”、“六合同春”、“七星伴月”、“八宝锅蒸”、“九色攒盒”、“什锦杂烩”、“百鸟朝凤”等都有较好的艺术雅趣。同时餐馆的名称也应体现文化内涵,给人以味外之味的审美享受。四川各地的餐馆,近代的姑姑筵、哥哥传、正兴园、金谷园、畅如轩、适中楼、努力餐、荣乐园,当今的巴国布衣、皇城老妈、菜根香、公馆菜等名称都能给人以美感。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更享受到精神世界的满足。

三、加强川菜产业的宣传力度

一提快餐,人们马上联想到麦当劳;一提烤鸭,人们马上联想到全聚德。 无论是风靡全球的麦当劳快餐,还是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的北京烤鸭,这些成功品牌的塑造无一不是取决于其对品牌的推广与宣传以及自身优势所引起的广大社会效应。四川的特色美食很多,但是,许多餐饮店至今无法突破地域限制,如谭鱼头、巴国布衣、皇城老妈、狮子楼、大蓉和、银杏、三只耳等知名餐饮企业实际上也仅是一个个“地方特色店”而已。“小富即安”、“酒香不怕巷子深”等观念使得四川一些传统的品牌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成都“美食之都”的建设与打造,需要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和形式,大力传播成都美食文化,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在坚持举办四川美食文化节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活动为契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的美食文化交流、宣传和展演活动。同时,还可以在海外有条件的地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川菜美食文化节,扩大川菜在世界华人群体中的影响,以川菜促进四川与海外的交流与合作,以美食文化节为媒,让更多的人了解四川,热爱四川,使古老而传统的川菜文化为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又有利于四川餐饮企业做大、做强。

其二,充分利用海外华人华侨成熟的商业网络,加强川菜国际化步伐。海外华人华侨从事食品、餐饮业所占比重很大,应该利用其遍布全球的成熟商业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和他们的交流与合作,以解决川菜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的诸多瓶颈。成都白家方便粉丝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白家方便粉丝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分了两步走:先走海外华人路线,然后进军国际主流市场。白家方便粉丝出口的前三年,考虑到白家粉丝浓厚的四川风味特点,华人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出口的国家主要是传统的华人文化圈,如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通过海外华人顺利打开国际市场后,白家方便粉丝“乘胜出击”,陆续出口到西欧、中亚、东亚和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扩大到粉丝和调味料的70多个产品,20多个口味,出口额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白家食品已经成为四川本地食品企业出口国家数量最多的企业,也是出口增长率最高的本地食品企业。

其三,可引导学者、川菜大师、热心川菜产业的投资者共同携手,巧借川菜品牌优势,在影视、动漫、出版、新闻、戏曲、服饰等方面,推出一批与历史、文化结合的书刊、音像产品,大力宣传成都美食。

四、充实丰富成都的美食菜系

目前,遍布成都的酒楼、餐馆数以万计,并形成了几条各具特色的美食街,如:沙西线(沙湾路西延线)、羊西线美食一条街及府南新区火锅一条街、草堂餐饮娱乐圈(包括琴台路、锦里西路、芳邻路和青华路)、武侯祠大街、双楠美食区、科华路-领事馆路-玉林-中华园美食区、人民南路南延线休闲餐饮一条街、望平街美食区等。但是这些街区主要以川菜和一些名小吃为主,国内外其他地方的美食还不太丰富。而“美食之都”的核心在于多样性,要建设“美食之都”,美食的种类必须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旅游者对饮食都有“怀旧喜新”的情结,作为“美食之都”,既要满足旅游者怀旧、想吃家乡菜的要求,又要满足旅游者尝新的欲望,满足他们品尝各地美食、各国美食的猎奇心理。而对于成都本地居民来说,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也希望尝遍世界美食。所以,从中国菜系来说,不论是四大菜系还是宫廷菜、官府菜、私房菜,在成都都应得到充分发展;从国际餐饮美食来看,法国、意大利、泰国、日本、韩国、土耳其、埃及、俄罗斯等各国菜系,在成都要做到应有尽有。人们在成都这个“美食之都”不仅可以吃到独具特色的四川美食,还要让人们能真正享用异国他乡极具当地特色的美食资源。

五、加强餐饮管理服务人才培养,加大成都餐饮市场的监管力度

“美食之都”的建设,餐饮行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目前,四川酒楼饭店装修、装饰的档次越来越高,但餐饮业管理水平还很低。餐饮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完整的服务管理体系,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此,应大力发展餐饮职业技术教育,支持创办餐饮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积极为餐饮企业培养人才。各餐饮企业也要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有条件的企业可将员工送到省外甚至境外培训。建立健全餐饮管理、技术、服务人才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制度,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开展餐饮业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和技能竞赛,推出一批优秀经理、烹饪大师(名师)和服务明星,表彰品德良好、管理先进、技艺精湛的优秀人才。

同时,“美食之都”的建设,相关行业要加强餐饮市场监管工作,保障食品安全生产。近年来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担忧,食品安全遭遇到严重的信任危机。而成都火锅前几年发生的“问题油”“口水油”事件更加引起了广大民众对成都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这将严重阻碍成都“美食之都”的建设和发展。为此,相关的饮食经营者要提高警惕,引起警醒,要以质量求发展,注重诚信经营,做到不进、不存、不销不合格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确保经营的食品合格。与此同时,各级工商机关,特别是基层工商所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经营行为,认真监督食品经营者切实履行食品安全法定责任和义务。各级工商机关,特别是基层工商所要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努力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效能。要严格落实食品市场日常监管职责,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坚决打击各种不法分子、不法渠道的投机取巧行为,切实维护成都“美食之都”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杜莉:《川菜文化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李如嘉:《四川旅游文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3]刘广伟:《关于三亚打造“国际美食之都”的思考》,《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4]李蔚:《湖南美食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4)。

[5]李海平、胡世明等:《关于开发湖州特色美食的研究》,《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6]《川菜文化做强川菜经济》,职业餐饮网http://www.*****.com/?glyy/cywh/cpwh/201008/23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