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5009700000069

第69章 “尚滋味,好辛香”考释(1)

陈柏青

世所公认,川人口味特色谓:“尚滋味,好辛香。”由是演绎出川菜以麻、辣、鲜、香为主体的“百菜百格”风采,令人投著生津,朵颐大快,无不击节称奇者也。

所谓“滋味”,即人在进食时,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人体器官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综合感觉和印象。尚者,好尚者,喜欢也。“尚滋味”就是喜欢气、味、口感均好的食物。而“好辛香”,更把所尚好的滋味重点作了强调,此重点就是辛香!辛者,辣味也,亦指葱、姜、椒等味带刺激的菜蔬。外籍人见川菜海椒、花椒用得多,以为川菜就是一个麻辣,连一些川内人亦作如是观。当然不麻不辣,焉敢称川菜,但不闻其香,也绝非川菜,“香”可是川菜的“压轴戏”哩。

位居我国四大菜系榜首的川菜,食坛认定有23种味型,除酸辣味、荔枝味、糖醋味、姜汁味四味无香气要求外,其余19种都要求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香。川厨操作时,严格遵循“五味调和百味香”的原则,选用诸般调味料,让其咸、甜、酸、苦、辣、鲜迸出,同时皆具“增香”之作用。无论从味觉生理角度,还是从传统食俗角度,抑或从川菜常用调料味的角度,都不难得出结论:川菜的核心不在麻辣(辛)而在于香。

“尚滋味,好辛香”,真可谓川味六字箴言,对川菜特点作了极其精当的概括,千百年来,沿用不衰。

如许箴言,为谁所断?

答曰:常璩。

常璩(291~361),华夏方志鼻祖,所著《华阳国志》,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志书,它记载了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三省一市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风情,具有很高史(学)料价值,被誉为“地方志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从“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始,笔头一转,断言川人口味“……尚滋味……好辛香……”

想那1700多年前的常氏,一世淡泊、动荡、多舛、少安,仅一介“散骑常侍”,摇笔杆子的文人,既无龙舆车船之便,也无签单报销之权,仅凭那辆11号专车和那点果腹之俸,要游遍巴蜀及华阳之境,把川菜品够、品足、品出味儿来,“归纳”成千古箴言,恐怕办不到。倘是他人结论,常只引用,必有文字或符号之类的说明,综观全局,无此迹象,纯系常氏断语矣。

既然如此,作为治学严谨的史家常璩,何敢贸然下此断语?翻检《华阳国志》,洋洋十二卷十一万字,竟有百余处涉及河图、洛书、易理、谶卦,由是笔者也学着断语:常璩是个大易学家(笔者另有专论,恕不赘述)。他实在是借助了许多易理推导,结合自身实践,才断出如许千古妙语的。

烹饪界都爱引用“尚滋味,好辛香”,然对其来历,却语焉不详。其实,这两句话六个字的前面都有一个“故”字。故者,原因也。在这两个“故”之前,还有“其卦值坤”之语,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他这结论来源于“易”。这段话的全文是“其卦值坤,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星应舆鬼……”

遵文王后天八卦法定,西南(四川一带)居坤卦方位,坤为地,土升万物,自然芬芳四溢;西依兑卦,兑为少女,少女如花,香中带甘,兑又可代表鼻,嗅觉能闻香;南临离卦,离为火,火中挟苦,又可代表舌,味觉,能尝辛。这个卦位就界定了川味菜产生的大环境。“其辰值未”,辰指时辰,以“辰”之十二地支配方位,西南值未、申,申主辛(辣)味;未,《史记·律书》云:“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故尚滋味”。“德在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帝王,号金天氏,西方属金,故配少昊,又西南属秋,《礼记·月令》孟、仲、季三秋之月,“其日庚辛,其帝少嗥(与少昊同)……其味辛。”加之大环境香气弥漫,“故好辛香”。且川味菜讲究色、形、嫩(特别是炒菜)、烫,认为秀色可餐,也与坤地、离火、兑女不无关连。又遵刘子华博士八卦家族之阴阳两性男女两家学说意旨。坤为母,离为中女,兑为少女,三女汇“萃”,萃者,聚也,上和悦,下顺从,率先喜食好厨,与之相对的少男艮,中男坎,长男震,敢不“应”焉?必然闻香而至,比邻的父乾和长女巽,自然“顺应从众”,整个八卦家族,或曰全国人民都“萃”在西南,麻辣烫打头,挟各路食风,一举揽尽天下食林风光。这大约就是“吃在四川”最远古的说明了。星横斗转逾千年,不论人们的口味怎地翻新,但环境未变,主调怎改?响遏食林的依然是“尚滋味,好辛香”的主旋律!真可谓水土异也,确非人力所为。

常璩为东晋江源县人,生于斯,吃于斯,从小吃到大,从大吃到逝,他的六字川味箴言,必然涵盖崇州口味,辣,辣得痛快;麻,麻得舒坦;香,香得宜人;鲜,鲜得沁心;酥,酥得洒脱;怪,怪得和谐;甜,甜得沉着。七味并迸,妙不可言,尽在那两句话六个字里面,故我们又可以说,“尚滋味,好辛香”虽典出《华阳国志》,然也确系从崇州走来。第1节 辣椒再考——《华阳国志》中西蜀文化历史传承的一个事例分析

江玉祥

2000年,我写过一篇《辣椒考》,作为《川味杂考》之一刊登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增刊;同年《文史杂志》第6期,又以《说辣椒》为题转载;后来,加上《蜀姜考》《蜀椒考》两文,以《川味杂考(三题)》为名,收入四川省民俗学会编辑的《川菜文化研究》一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中。2005年,日本国NHK电视台导演伊藤浩子来川拍摄《食彩王国特别节目:中国四川料理》纪录片,约我做嘉宾,点评四川料理(即川菜),我又就辣椒历史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个片子在日本播放后,影响深广。从那时以来,我关于辣椒历史的文章和言论不断被学界引用。近几年来,我对这个问题继续研究思考,又有一些新的看法。现作为西蜀文化的历史传承例子,发表出来,请各位方家不吝指正。

一、先秦至魏晋蜀人的口味

过去许多研究者动辄引用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上“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那两句话来说明古代蜀人嗜好的滋味。其实这两句,就是按秦汉五行家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任乃强先生说:“古称十二地支为十二月,十二方,十二神,十二味,……以至十二星野。”“《说文》:‘未,味也。六月有滋味也。’”刘琳老师说:秦汉五行家将“八方配十二辰,西南方为未、申、酉。《史记·律书》:‘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故云‘尚滋味’。”这些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唯任、刘二先生下句解释,笔者尚存疑窦。任乃强先生说:“《月令》三秋之月同云:‘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味辛,其臭腥。’常璩据以说蜀人嗜辛香之味。‘辛香’谓姜、椒、扶留之属也。”刘琳老师说:“四方配四时,西南属秋。《礼记·月令》:孟、仲、季三秋之月,‘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味辛,其臭腥’,故云‘好辛香’。”任、刘二先生均未说明怎么从“其味辛,其臭腥”,便能得出蜀人“好辛香”的结论?“味”与“臭”迥然有别。味,滋味,人之舌尖味蕾的感觉。臭,气味,人之鼻腔的感觉。古人有五行配五味之说。《尚书·周书三·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礼记·月令》沿自《吕氏春秋·十二纪》,高诱注:“庚辛,金日也。”蜀在西南,五行属秋,日在金,配五味,其味辛。辛味是什么意思?《说文》十四下:“辛,秋时万物成而熟,金刚味辛。”“金刚味辛”四字仍然让人摸门不着。《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汉郑玄注:“五味,醯、酒、饴蜜、姜、盐之属。”唐贾公彦疏:“醯则酸也,酒则苦也,饴蜜即甘也,姜即辛也,盐即咸也。”辛味,即如姜的辣味。此言庶几近之。那么“香”又从何而来?古代还有“五臭”的说法,其言出自《庄子·天地》:“五臭薰鼻,困惾中颡。”唐成玄英疏:“五臭谓羶(羊的气味)、薰(香草的气味)、香(芳香)、鯹(鱼的气味)、腐(肉败坏的气味)。”《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均言三秋之月“其臭腥”,腥的本字为“鯹”,是鱼的气味,也不是香气。其实这两句话既不能反映先秦蜀族的食俗,又不能反映秦汉蜀郡居民的食俗。

首先,先秦时代的蜀人同秦汉以后的蜀人不同,其民族构成不一样。先秦时代,巴和蜀是族称、国名。以今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是蜀人族群建立的蜀国,而以今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则是巴人族群建立的巴国。在位居中原地区的商周王朝及战国七雄眼中,巴蜀为蛮夷,张仪谏秦惠王伐蜀,就说:“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战国策》卷三《秦策》一)《汉书·地理志》也说:“巴蜀本南夷,秦并以为郡。”族属不同,生活习尚自然有别。那么先秦时代的蜀族嗜好何种滋味呢?答曰:蜀人“以臭为美”。有两条史料可资证明:

第一,《吕氏春秋·本味》:“臭恶犹美,皆有所以。”汉高诱注:“臭恶犹美,若蜀人之作羊腊,以臭为美,各有所用也。”腊,音xī,干肉。《易·噬嗑》全卦讲饮食及跟饮食有关的事。六行爻辞,其中三行爻辞都讲吃腊肉或干肉,分别为:“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腊肉即干肉,风干、晒干或烘干之兽肉。干胏,连着骨头的干肉。

第二,《礼记·内则》:“肉腥,细者为脍,大者为轩。”郑玄注:“言大切细切异名也。脍者,必先轩之,所谓聂而切之也。腥音星,《字林》作胜,云不熟也,先丁反。聂,本又作摄,又作(zhé,切肉为片),皆之涉反。”《内则》又云:“或曰:麋鹿鱼为菹,麕为辟鸡,野豕为轩,兔为宛脾。切葱如薤,实诸醯以柔之。”郑玄注:“此轩、辟鸡、宛脾,皆菹类也。釀菜而柔之,以醯杀腥肉及其气。今益州有鹿者,近由此为之矣。菹、轩,聂而不切;辟鸡、宛脾,聂而切之。轩,或为胖。宛,或作郁。……,于伪反,益州人取鹿杀而埋之地中,令臭乃出食之,名鹿是也。”这里的益州应为益州郡,治所在滇池(今云南晋宁东)。辖境相当今中缅边境高黎贡山以东,云南洱海以西及姚安、元谋、东川市以南,曲靖、宜良、华宁、蒙自以西哀牢山以北。蜀汉建兴三年改建宁郡。《史记·三代世表》正义引《谱记》:“蚕丛国破,子孙居姚、巂等处。”《史记·三代世表》引汉元、成间博士褚少孙言:“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于汉。”因此郑玄所称“益州人取鹿杀而埋之地中,令臭乃出食之”乃蚕丛国破,南迁的蜀王后裔沿袭其先代“蜀人之作羊腊,以臭为美”之食俗。

或许有人要问:“益州人取鹿杀而埋之地中,令臭乃出食之”,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食用?郑玄说,其实就同做“菹”(腌菜、酸菜)的做法一样,即今日所云利用乳酸发酵来保藏食物的鲜美。今日西南很多民族的猪膘肉,特别是鲜水河畔扎巴藏族的“臭猪肉”涂抹稀泥的醃制法,类似古蜀人的羊腊和鹿。风俗不同,嗜好则异。你闻到臭,他吃着香。何况蜀人很早就知道利用生姜以杀腥肉及其臭气。

蜀姜自古享盛名。蜀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末商初。《吕氏春秋·本味》记载商王成汤的庖宰(掌膳食的官)伊尹向汤介绍天下的美味时,提到“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汉代高诱注:“阳朴,地名,在蜀郡。”《史记·货殖列传》载:“巴蜀亦沃野,地饶巵、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姜,列为巴蜀土特产之一。后魏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卷三《种姜》称蜀姜最美。西晋左思《蜀都赋》谈到蜀地出产时,说:“其园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区,甘蔗辛姜,阳蓲(xū,和煦)阴敷。”李善注:“阴敷,姜生于阴也。”晋代潘尼《钓赋》谈到烹鱼需用的作料时说:“西戎之蒜,南夷之姜,酸咸调适,齐和有芳。”南朝梁陶弘景撰《名医别录》载:“生姜、干姜生犍为川谷及荆州、扬州。九月采之。”犍为郡,包括今四川宜宾、乐山一带,亦即古南夷之地,阳朴大概就在这个范围之内。宜宾、乐山的犍为县盛产的生姜,久负盛名,至今不衰。

其次,秦灭巴蜀,一方面迫使蜀王子率部族南迁,另一方面又将六国部分旧贵族及一部分秦人迁来巴蜀之地。唐卢求《成都记·序》:“迁秦人万家实之,民始能秦言。”秦末楚汉相争,刘邦被封为汉王,率丰沛子弟入蜀,后来又以巴蜀汉中为根据地,出关东向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三国时刘备由荆州西进,夺取西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大批荆襄士人和军队带来了荆楚习俗。西晋末年随着战乱和人民的流徙,原来居住在边远地区和四川境外的少数民族人民,包括氐、夷、蛮、僚等,大量迁居盆地内部,或聚族而居,或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杂居,其中相当一部分逐渐融合。因此,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巴蜀在民族结构和文化面貌方面,已大大不同于先秦时代的巴蜀。东晋江源(今四川崇州市)人常璩著《华阳国志》称蜀地“(俗)染秦化”,而巴地则“其人半楚”,风俗之变,迥异先秦。在这长达839年时间里,巴蜀人民通过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创造了一个更加适宜于农业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描写巴蜀富饶的文字,史不绝书。《汉书·地理志下》:“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太平御览》卷三一引《风俗通义》佚文:“俗说:汉中、巴、蜀、广汉,土地温暑,草木早生晚枯”;《后汉书·公孙述列传》:“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幹,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后汉书》卷十八《吴汉传》光武帝戒吴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蜀地肥饶,人吏富贵,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自达。”《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序称蜀地“其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

秦汉魏晋时期,蜀地肥饶,人吏富贵,生活奢侈,崇尚滋味,遂成风俗。汉代成都人扬雄《蜀都赋》有一段描写:

“乃使有伊之徒,调夫五味。甘甜之和,勺药之羹。江东鲐鲍,陇西牛羊。糴米肥猪,不行。乳,独竹孤鸧。炮鸮被纰之胎,山麕髓脑,水游之腴,蜂豚应雁,被晨凫,戳初乳,山鹤既交,春羔秋,脍龟肴。秔田孺,形不及劳,五肉七菜,朦猒腥臊,可以颐精神养血脉者,莫不毕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