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5010700000045

第45章 灵活取舍,不与对手硬拼

经商不是靠弯刀,而是靠智力。比尔·盖茨主张以智取天下,所以在纷纭复杂的商海大战中能够立于不败。

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收购兼并对手来使自己强大,也是比尔·盖茨聚积财富的手段之一。从创办以来,微软公司对于任何能够威胁其地位的公司,一般都是采取收购政策,假如,收购不成就给“胡萝卜”,希望对方合作。最后,合作不成则给其“大棒”,打压对手,以便趁它们还没有成为真正对手之前,将其扼杀。其中微软为了占领网络制高点,打败网景公司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在20世纪90时代初的时候,互联网一下子就火了起来,被广大电脑用户所熟悉和经常使用。

其知名度的骤然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网络浏览器的迅速发展。这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软件程序,个人电脑用户通过使用它,就能对World Wide Web(万维网)或其他公共网络进行免费浏览。随着网上内容、贸易和通信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增加,网络浏览器对于个人电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为用户不仅要通过浏览器查找、阅读网络相关信息,而且要通过网络浏览器在浩如烟海的数据库中搜集、整理所需资料。没有一个好的浏览器查阅网络信息,就如同高度近视眼欣赏天下美景,没有一副合适的眼镜,一切美景都白搭。

当时的网景公司就是一个靠网络浏览器发家的公司。1984年,网景公司开业初期,注册资产仅有400万美元,情况更糟的是,直至1995年8月,在华尔街上市之前,网景公司尚未赚过一分钱。但令华尔街惊奇的是,网景的股票准备好上市,还没开盘,就已经从每股21美元炒到了78美元,几个月后,一度冲破100美元的大关。开市第一天,网景公司便筹集到20亿美金,500万股票销售一空。23岁的“神奇小子”安德森与他的伙伴成了第一批靠网络发家致富的亿万富翁。不久后,网景公司的资产价值已超过50亿美元。

网景在没有一分钱赢利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聚敛数十亿资产,完全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基于对网络未来的信心或是说对网络经济的一种狂热。一时间,安德森成了世界级的“超级巨星”。

人们通过他的浏览软件,饶有兴趣地沉浸和漫游在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里,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随心所欲的传递,使用快捷的电子邮件通信,展开远程多边专题讨论和范围广泛的资料检索……一切的一切,使人们眼界大开,仿佛世界天地人间尽在一张网页当中。

与此同时,网景也吸引了全球2万家开发商在其开放的平台上开发各种与之相适用的应用软件。全世界的软件经销商与股票投机商们,无不觊觎这块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淘金宝地”。

在不到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网景公司就在29个国家设立了40多个国际分支机构。

伴随着网景公司在电脑市场的迅速崛起,大批公司试图借助互联网缔造新的商机,抢夺微软公司的“寡头”市场,严重威胁了微软在电脑界的地位。无论是网络电脑,还是新一代操作系统软件的挑战,都使微软公司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此之前,比尔·盖茨对网络的普及并非无动于衷,只是没想到它会发展得如此之快。负责开发微软公司浏览器软件的负责人史蒂文向盖茨提议,微软应像网景一样免费向社会提供一些网页浏览器软件,以站稳市场,盖茨却笑他像个“共产主义者”。

而与此同时,许多落后于微软的网络公司却“噌噌噌”地跑到前面去了。这种结果反映到股市上,微软的股票不知不觉间下跌了8. 1%,而在华尔街上市的互联网相关软件开发商的股票却节节上升,上升势头不可阻挡。

很长时间以来,把别人搞得心种不宁的总是比尔·盖茨,他从来都是挑衅者,而现在轮到比尔·盖茨来坐立不安了。于是,他想出巨资控股收购或全资买断网景公司,以降服对手使之变成自己征服市场的“急先锋”。安德森毫不犹豫地就断然拒绝了比尔·盖茨,这位新一代的“电脑金童”雄心勃勃,决心按自己的意图,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安德森的举动惹恼了盖茨。为了打败网景,赢得网络战争,比尔·盖茨亲自督军,组成一支有2000名员工的庞大的开发队伍,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绞尽脑汁,研究如何抢得网景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如何将微软的“视窗95”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转化成为互联网上的标准平台。微软所推出的互联网络计划,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实力之强,确实让网景公司及其他公司望尘莫及。

1996年,微软将14亿美元研究开发资金和数干名软件开发人员全部转移到对网络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上,并很快取得成果:1996年8月13日,微软推出Internet Explorer 3.0,它与竞争对手网景公司的王牌浏览器Navi-gator相比毫不逊色,价格却低得多——用户可以免费从微软官方网上下载。推出后第一周,这一浏览软件的下载统计就已突破100万次。这是微软挤对对手的一贯手法,因为它财大气粗,能免费奉赠,别的公司却舍不得。随后,网景的股价立刻大幅缩水,降到一半多,而微软的股价则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20美元。

1997年初,Explorer 4.0再次出台,它与“视窗95”操作系统紧密集成,使电脑与互联网结合得天衣无缝。盖茨吹嘘它是“最好的PC,最好的Web”。

1997年,微软又毫不犹豫地投资20亿美元进行互联网研究开发,这一数目是网景公司年收入的6倍。这就是比尔·盖茨,当他认为什么事值得做时,就会不遗余力、不顾一切地去做。他的对手们又一次为他这种作风感到恐惧和战栗。

与100年前相比,现代金业的规模大得令人咋舌。新企业要靠企业自我积累而进入世界500强几乎是不可能的。强大的企业在商战中就能占据优势。所以,所有具有优异业绩的公司,如通用电器、美孚石油、可口可乐、英特尔公司等一系列大公司都在竭力扩大自己的规模。

除了网景公司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在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微软,它就是赫赫有名的“蓝色巨人”IBM公司。为打败一直由“蓝色巨人”IBM公司主导的电子商务领域,微软公司迅速与惠普公司联手出击,意欲在未来的电子商务市场上成为主宰。

为此,微软公司和惠普公司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将合作推出一个专供金融机构采用的软件及硬件组合,方便金融机构在国际网络中进行信用卡转账服务。

在这以前,惠普刚刚完成它们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以1 1.84亿美元收购网上转账市场内最大的一家技术开发公司Verifone。目前市场上,大家使用信用卡付账时,“刷卡机”有60%由Verifone制造。此外,在线联机服务业是电子商业领域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比尔·盖茨虎视眈眈的一块大肥肉。

可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微软毕竟是一名“新兵”,他对进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感到恐惧。为稳妥起见,他并没有将主攻方向转入网络,而是加快了收购的步伐。微软公司以15亿美元收购了个人财务软件Quicken的生产商Intuit软件公司,这使微软公司借助其与金融公司在线联机之利,伺机成为电子商务界巨擘。

为配合电子商务计划,1993年11月,微软公司还宣布与全球著名的信用卡发放机构Visa国际公司做成一笔交易,使在线联机信用卡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微软公司还相继和NBC以及MCI达成合作协议,和NBC的牵手是为了使自己的网络专线获得NBC的新闻和其他信息,从而扩大使用范围和影响。

盖茨还决定,在微软新推出的网络操作系统“视窗NT”系统的后继版本中,可以使用户通过联网来实现NT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这使得基于NT的网络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广域网。

比尔·盖茨捷足先登了,利用合作、收购、打压一套“组合拳”,赢得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这就是比尔·盖茨,他用鹰一样深邃的目光,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不移的斗志。不管是有利干还是有阻于自己事业的。只要这种事情出现了,在合作不能的情况下,那就收购,收购不行就将对方挤垮。这是比尔·盖茨与众不同的独特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