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5014300000056

第56章 管理方式要注意(2)

对员工士气的有效激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走动式管理是发挥激励作用的有效手段。这样的管理者显然给员工树立起身体力行的形象,并且也表达了希望与大家沟通和交流的意愿。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很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将报表上无法反映的情况反馈给管理者,使许多管理上的问题处理起来事半功倍。

部门管理人员之间的走动,也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出色地完成工作。

一个著名企业的董事长在退休时把职位委托给一个年轻人,继任者向他请教管理的秘诀,他指着大班椅说:“去走动吧,告诉你,这张椅子我很少去坐。”

另外,走动管理最适用于离第一线比较远的高层主管。组织比较庞大的单位由于层级较多,高层主管更需勤于走动,便于做好政策性的决定。至于其他层级的主管离工作现场比较近,平时就应该透过敏锐的观察,搜集必要的信息。走动管理是一种方法或技术,不是一种理论,强调高层主管应及时搜集第一手的信息,至于其他经营管理事项,则仍应采取其他适当的方法或技术。

制造威慑气势

能否成功征服他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上的威慑力量。如果对方心理上不占优势,势必惊慌失措,理屈词穷。因此,良好的应变能力,除了言辞得当、思路井然、攻守有术外,必须掌握心理战这个利器。须如,“心理战”具有强大的威慑力量,它能使对方紧张,容易露出破绽,为你寻找制胜的机会。

有一位女县长到地方上调查一起案件,驱车返回时,突然被众多闹事的群众拦住了。在一些人的鼓动下,不明真相的群众要求知道调查结果,有的甚至摆出要打架的姿态。

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情况下,靠一般的讲理是无济于事的。于是这位县长来了个下马威,面对嘈杂纷乱的人群用十分威严的口气说:“我是奉命来执行任务的,不是来发动群众闹事的!村有村规,国有国法。法律不允许把调查的情况公开,你们的要求是无理的。你们辱骂国家公务人员,拦截车辆,严重妨碍了公务,这个责任你们当中有谁能担负?”

接着女县长义正词严地介绍了《民法》《刑法》相关内容,有效地控制了原本混乱的局面。

如果对方的口才和你差不多,要想取胜就看心理战所造成的气势。气势在说话时至为重要。如果对方的实力超过你许多,只要心理上与其站在同等的地位,你就可以发挥无比的威力,扳倒强敌。假如你担心被对方在心理上压倒,不妨细察对方的表情、服装,从中找出对方的缺点,从而增强自己的气势。

造成心理气势还有许多办法,如一开口声音洪亮,就不会怯场;在服装方面,穿着体面,也会信心大增。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千万要调整心态,使自己心情愉快。这样,对手有可能被你的气势压倒,在心理上先丢了分。

人的行为与心境是交互影响的。如果你脚步轻快,心情必然是轻松的。不管和什么人交谈,只要你保持目光跟对方的目光平行,精神压力就会减轻不少。两个人,身高相差很大,走起路来,就像大人和小孩一样,个头小的在个头大的面前,总有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原因是双方由于眼睛的高度不同,个头小的心理上处于劣势之故。如果你遇到可能使你敬畏的对手,说话的时候切记要一直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样,心理紧张感就会缓和。那些怯场的人也坦白地承认:“怯场主要是紧张心理造成的。”

每个人都有强和弱两个方面。要让“强硬的自己”和“懦弱的自己”在心中对话。强硬而乐观成性的人,常常对失败不肯有所回忆;懦弱而悲观成性的人,常常对过去的成功不肯有所评价。人的本性,至为复杂,要让乐观、强硬面占上风,让悲观、懦弱面占下风。为了消除强弱不均衡的现象,应该使“强硬的自己”打败“懦弱的自己”。千万不要在心里想:“这一次,我很可能会失败。”要反其言而行之,你一定要说:“不,这一次马到成功。”有了这种心理上的优势,必然会斗志高昂、信心倍增。

设立竞争对象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潜在心理都希望“站在比别人更优越的地位上”,或“自己被当成重要的人物”。

某家铸造厂,该厂的经营者经营了许多分厂,但其中有一个厂效益始终徘徊不前,从业人员也很没干劲,不是缺席,就是迟到早退,交货总是延误;产品质量低劣,使消费者抱怨不迭。

虽然这个经营者指责过现场管理人员,也用了不少办法,想激发所有从业人员的工作士气,但始终不见效果。有一天,这个经营者发现他交代给现场管理员办的事一直没有解决,于是他就亲自出马了。

这个工厂采用昼夜两班轮流制。夜班要下班的时候,他在工厂门口拦住一个作业员。他问:“你们的铸造流程一天可做几次?”作业员回答说是6次。这个经营者听完一句话也不说,就用粉笔在地上写下“6”。

紧接着早班作业员进入工厂上班,他们看了这个数字后,不明个中原因,竟改变了“6”的标准,做了7次铸造流程,并在地面上重新写下“7”。到了晚上,夜班的作业员为了刷新纪录,就做了10次铸造流程,而且也在地面上写下“10”。过了1个月,这个工厂变成了这个经营者所经营的厂中成绩最高的。

这个经营者仅用了一支粉笔,就重整了工厂的士气,而员工们突然产生的士气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因为有竞争的对手所致。工人们做事一向都是那么拖拖拉拉,毫不起劲,可在突然有了竞争的对象后,自然而然就激发了他们的士气。

人都有自我优越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之后,人类才会努力成长,也就是说这种欲望是构成人类干劲的基本元素。这种自我优越的欲望,在有特定的竞争对象存在时,其意识会特别鲜明。以学生来说,当他们每一个人想自己的成绩变为比原来的更好时,就会有打垮竞争对象的意识,所以就会更加用功。只要能利用这种心理,并设立一个竞争的对象,让对方知道竞争对象的存在,就一定能成功地激发起一个人的干劲。但是如果以直接的方式说:“他就是你竞争的敌人。”效果不会太理想。因为这样好像给了对方一个强制性的压力,使对方有了警戒的心理,他反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反抗。

有位中学教师,他经常以学生的意愿来编排座位,使同一志愿的人坐在一起。如此一来,学生之间很自然地产生竞争心理,因而会用功读书。

有位经营者聘请了一个为他开车的司机,最近这个司机的工作态度散漫,不但经常迟到,而且开车时心不在焉,让这个经营者毫无安全感。然而,这个经营者并不直接责骂他,只是若无其事地说:“你也认识A先生吧?他是你的晚辈,工作态度非常认真,给人的印象非常好,从来都不迟到早退。”这个经营者只说了这些,就不再多说了。那个司机当时没有任何反应,但从此以后,他的工作态度就有了360度的大转变。因为自己当上老板的司机,毕竟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这个资深的司机,心里一定想不能输给A先生,所以他才努力工作。以这种方式去诱导对方,让他注意到有竞争对象存在,那么你的成功率就达到80%了。

领导要树立“接受”形象

“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一切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是以前非常流行的一句歌词。但同时这也是每个人的愿望——谁都不希望自己被蒙蔽、被欺骗。但是现实中往往很难做到把一切洞察清楚。因为能迷惑我们的表象实在太多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明察秋毫呢?

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不犯或少犯错误。领导者应当采取公开的、私下的、集体的、个别的等多种方式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最好充当两种以上角色,即如父如兄、如姐如母等,这样既可以了解下属工作以外的事情和问题,又便于工作上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更能提高领导的威信,防止受蒙蔽。

松下幸之助以骂人出名,但是也以最会栽培人才而出名。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对他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说:我每天要作很多决定,并要批准他人的很多决定。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的,或者是我觉得过得去的。经理觉得很惊讶,假使松下不同意的事,大可一口否决就行了。

事实上,作为领导,你不可以对任何事都说不,要积极听取下属的建议,树立一个“接受”形象,对于那些你认为算是过得去的计划,你大可在实行过程中指导他们,使他们重新回到你所预期的轨迹。一个领导人有时应该接受他不喜欢的事,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否定。管理不是独裁,在从事企业管理之际,尊重人权,重视个体,友善地询问和关切地聆听相当重要。

舒尔仍然记得上司罗丝对她说的话:“我不喜欢你对我提出挑战,但你迫使我审视我所做的一切。”

提出批评和接受批评,这是工作生涯中最艰巨的两项任务,对于批评者和接受批评者来说都一样。批评同事和下属不易,而批评上级则是最难的。

低绩效领导身上常见的行为模式,就是不能虚心接受批评。新晋升的经理可能会因为先前岗位上的成功而自视甚高。他或许要怀疑,有的人会不欢迎自己计划实行的变革。这样一来,他就可能把所有的批评都视为对自己的挑衅,甚至想方设法打击报复。缺乏应对批评的能力,意味着这位领导很难弥补自己的弱项,至少是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进步。

如果新领导有这种倾向,那么在追求速赢的过程中会把这种倾向暴露无遗。他可能会选一个自认为精通的领域入手,由于这是他指挥的头一场攻坚战,他会密切提防任何反对意见。

丹尼丝的情况就是如此。她初涉职场是在硅谷一家新创立的公司里做职员,后来升任销售团队的带头人。公司自成立后不断发展,到了第七个年头,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大公司,丹尼丝也从销售经理升为了中端市场直销部总监。由于她所管理的部门比公司其他部门发展更迅速,因此她又获升迁,当上了公司全球销售和营销部的头。她给自己订的目标是:6个月内,将所有部门的增长率提升30%。公司执行委员会通过了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于是,她立即着手实施计划。

上任3个月后,她收到了自己的第一份绩效反馈,其中并不都是好消息。她手下新团队的成员们批评她的硬性推销方式不符合客户的喜好。面对批评,丹尼丝非但没有认真思索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反而把这看成是反对变革的一派在负隅顽抗的证明。她斥责团队成员不肯在销售策略上统一思想,并执意继续推行她的计划。结果,上任6个月后,她手下的5名主管当中有2名离开了公司,她管辖的5个部门中有4个部门的销售业绩直线下滑。丹尼丝看到自己无法完成预定目标,只好辞职走人。

从集体速赢的定义来看,你必须把整个团队纳入到你的成功当中。你的直接下属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事业,而不是站在旁边看热闹,暗自期待着你的成功或失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所做的业务对改进工作很有意义,也值得骄傲。他们并不关心团队业绩对你个人而言有什么积极的影响,在他们眼里,那不过是一种副产品。

领导者应当采取公开的、私下的、集体的、个别的等多种方式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既可以了解工作以外的事情和问题,又可以帮助工作上问题的解决和处理,更能提高领导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