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5014300000062

第62章 “废话”不可省(1)

废话是相处的调味品

词典上说,“废话”是指“没有用的话”。但实际上废话并非全无用处,用得好还会收到神奇的功效。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就有一种“废话效应”,又称为“调味品效应”“粘合剂效应”,指的是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一些“寒暄”“问候”式的“废话”,给人际关系中加点“润滑剂”和“调味品”,就能够达到感情沟通的目的。

如,现代眉户剧《梁秋燕》第一场“情投意合”中有这么一段“废话”:

春生:“秋燕,你吃饭了么?”

秋燕:“吃了。没吃饭我能到地里来么!”

春生:“秋燕,人家二嫂说,你好着哩!”

秋燕:“看二嫂干不干,我又没害病,当然好着哩!”

在生活中,有多少恋人都是从这样的废话开始交往的。据说我们父母一辈中有的有一段相濡以沫的婚姻,就是从介绍人离开后,双方沉默至38秒时,男方的一句“今晚的月光会发亮”开始的。而一句“你吃饭了吗”为芸芸众生彻底化解了见面时没来得及找出话题时的尴尬。虽然,无论答案是“吃了”还是“没吃”,结果通常都是一样,但这句话问得亲切,答得自然,所以应用率还是相当高的。事实上,也许你每天都至少要说两次“吃了”,三次“没吃”。

人其实是靠“废话”沟通、交往和粘合的。而且,“废话”也确实是有用处、有力量的。“废话”的力量在于它的“调味”“润滑”和“粘合”作用。出色地操纵废话效应,能表现出你的灵活机智,赢得好人缘。

比如,和领导在一起,你总不能老说工作吧。工作说完了,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两人就这么干看着?领导会觉得你这个人乏味,一根筋,下回就不愿再见到你。领导也需要人来调节气氛,舒缓情绪,松弛神经啊!

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领域,人的心理都是相通的。据说历史上欧洲宫廷里还专门养“小丑”给皇帝逗乐子哩。小丑能讲什么呢?小丑当然没有正经话。现代企业肯定不能养小丑,但也缺不了这种人,他们就是那类会插科打诨、逗笑解闷讲段子的主儿,讲得领导开心了,下回出门还带他玩。玩得时间长了,玩出感情来了,就怎么看怎么好,就觉得这个人也是个人才,知识面宽,谈吐幽默,将来很有发展前途。

可见,场面上的“废话”是多么的重要和不可或缺!

另外,夫妻之间也需要“废话”做调味品。夫妻俩白天都紧张而认真地工作,回家后如果也是像上班那样过于正经地说话,那么家庭就不会有朝气活力。而说些“废话”“闲话”,则可以起到交流和点缀感情的作用。通过它,夫妻之间不断地、一点一滴地增加对彼此的了解,默契配合,不大会产生误会。夫妻之间经常说说这种调味品的“废话”,可使两颗心靠得更近,更增进相互之间的心理交融,使双方思想更加协调,感情更加融治,生活更加和谐。

为什么“废话”会产生如此大的调味品效应呢?是什么原因在影响它发挥作用?据研究,影响调味品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

(1)调味作用。顾名思义,调味品是起调味作用的。它不是主食,也不是主菜,只是用来调调味而已的。如果主菜中少了调味品,那么不仅这主菜不好吃,就连整个正餐都吃不好了。可见,调味品还真起到了调味的作用。可别小看这种调味作用,它具有开胃口、增饭量、治偏食的作用。它能把各种味道整合好、配置好,发挥1+1>2的作用。

(2)润滑作用。调味品既不是主食,又不是主菜,不易为人注意,也不太会成为问题的主要矛盾。因此,一般人对此都不会揪住不放,而会对它给以谅解。所以它一经出现就常会被当做润滑剂,使整个尴尬局面得到解除,紧张的关系得到松弛,彼此心理得到舒解,不快的气氛烟消云散。这主要是这种调味品具有润滑剂的作用,它能使大家产生欢笑,而这种欢笑恰似一种驱除烦闷气氛的润滑剂和清凉剂,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顺畅。

(3)煽情作用。调味品的一些话语往往都具有煽动、挑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情感,能鼓动人的心情,能开阔人的视野,能增强人的兴奋性,能启发人的智慧,能陶冶人的情操。一句话,它能左右整个局面。因此,别小看调味品,它有时能影响整个方向。

“废话”有妙用,运用恰当,可以掌握主动,灵活自如地操纵人际关系。但“废话”毕竟是人际关系的调味品,顾名思义,调味品只能当调味品,不能充当主菜、主食,否则就起不到它调味品的作用了。因此,运用“废话”要适可而止。

礼多人不怪,寒暄不可省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中国是注重感情、崇尚礼节的国度,有礼貌、懂礼节的人,会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人际交往中的礼数甚多,而寒暄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我们都知道,寒暄是社交中双方见面时互相问候的应酬话。寒暄好像是乐曲的过门儿,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实际上,巧妙的寒暄是引入谈话正题的最好的铺垫。所以寒暄不是简单地打招呼,也不是轻描淡写的问候,而是一种必要的沟通。

问候和寒暄虽然是一些单调而且简单的话语,但是却是不可忽视的。在社交活动中,寒暄能使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使沉闷的气氛变得活跃。尤其是初次见面,几句得体的寒暄语,会使气氛变得融洽,会使两个人相见恨晚,这有利于顺畅地进入正式交谈。它就如同是交谈的催化剂,能够在彼此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满足人们的亲和心理。

巧妙寒暄能使别人增加对自己的好感,快速拉近彼此的关系,使接下来的交谈变得格外顺畅。

贝尔纳·拉迪埃是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的销售能手,当他被推荐到空中客车公司时,面临的第一项挑战就是向印度销售飞机。这是一件棘手的任务,因为这笔交易已由印度政府初审,未被批准,能否重新寻找到成功的机会,全看销售代表的谈判本领了。

作为销售代表,拉迪埃深知肩上的重任。他稍作准备就立即飞赴新德里。接待他的是印度航空公司的主席拉尔少将。拉迪埃到印度后,见到他的谈判对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正因为你,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谢谢你!”

这是一句非常得体的开头语,它简明扼要,但是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它表达了好几层意思:感谢主人慷慨赐予的机会,让他在自己生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到贵国,而且贵国是他的出生地。这个开场白拉近了拉迪埃与拉尔少将的距离。不用说,拉迪埃的印度之行取得了成功。

拉迪埃靠着娴熟的销售技巧,为空中客车公司创下了辉煌的业绩:仅在1979年,他就创记录地销售出230架飞机,价值420亿法郎。这当中,应该说也少不了他善于寒暄的功劳。

寒暄是交谈的“导语”,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该如何得体地运用寒暄来影响别人呢?

初次见面,双方都有一种想了解对方的愿望,此时彼此都会注意对方的言谈举止,因而寒暄中的语言要体现出真挚、坦诚、热情。如“你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等等。初次见面,采用问候式和谈天式的寒暄方式比较好。交谈者可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进行不同的问候。比如,从年龄上考虑对老年人可以问:“身体好吗?”对成年人问:“工作忙吗?”对少年儿童要问:“几岁了?”或者问:“上几年级了?”从职业上考虑,对艺术家问:“又有什么作品问世了?”对商人问:“生意怎么样?”对教师可以问:“今天有课吗?”对工人可以问:“工作累不累?”说话时要委婉,要恰到好处,用语不宜过多,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的决不说两句。如果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会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另外一种就是谈天气的寒暄方式,特别是陌生人之间见面,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话题,就会说类似于“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今天的天气真冷”之类的话,用此话来打破拘束的场面。诗人崔颢的诗《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这四句诗表现的也是陌生人间相互问候的场面,其主人公——一个客居他乡的女子想通过乡音和乡俗,问其籍贯,攀个“同乡”。

对朋友、邻居、同事的寒暄就更加丰富了,如果用得好能够密切关系,增进友谊。熟人相见也有长幼之分,男女之别,以及各自熟悉的程度等方面不尽一致,因而,寒暄的用语也应有区别。同长辈相遇,应该表示谦恭;见到同辈可以随意些,但不能让人感到粗俗,也要有礼貌;碰到晚辈可等晚辈先说话,并且应言而答。

熟人寒暄最好用赞美式和应变式。作为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和承认,需要别人的诚心诚意的赞美。比如,你的同事小王穿一套新西服,你可以赞美道:“小王,你穿上这套西服,更加有风度了!”如果女同事小周新穿一件连衣裙,你可以用赞美的语气说:“小周,你穿上这件连衣裙,更加漂亮了!”小周会很高兴的。如遇上年龄大的朋友或同事,你可以说:“老张越来越年轻了。”老张也会很高兴,并报之以感谢的目光。赞美式的寒暄能够造成一种和谐气氛。

见面寒暄几句,虽说是一般的生活常识,然而不容忽视。它不但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而且几句“正中下怀”的寒暄话,可以为扩大人与人交往中的其他话题寻找突破口,避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现象。寒暄要讲究分寸,要适可而止。特别是带有恭维的寒暄,更要慎用,否则将适得其反。恰当地运用好寒暄,可以沟通感情,发挥这种应变式寒暄应有的作用,使交谈顺利地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寒暄既然是非正式的交谈,因此,在理解对方问候言语时,也就不必仔细地回味其字面的真正含义。尽管寒暄的内容无特定的限制,别人也不会当真对待,但是,在交往中使用寒暄语,要考虑到是否与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对象相谐调,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饭了吗”,说这句话的人根本就没想过请对方吃饭,但是如果遇到一个不懂这句话仅仅是中国人日常使用的一般问候语的外国人,那可能就麻烦了,他很可能以为你想请他吃一顿,那会使你的处境很窘。另外,寒暄中难免要恭维对方一番,但一定要得体,不要过分,过分就会显得虚假。

在体育比赛之前,都要做一些热身运动。其实,寒暄就是交谈前的热身运动,是为交谈作准备的。寒暄可以使双方放松一些,熟悉一些,造成一种有利于交谈的氛围。通过交谈,大家可以更加了解对方,有利于找到共同的话题,进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操纵对方。所以在和他人谈话时,切不可轻视寒暄的作用。

多话家常,用闲聊增进亲和力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聊天是一种常用的套近乎的方式。聊天一般是指没有明确目的的即兴式交谈。在进行这种交谈时,人往往比较放松,容易接受对方,愿意跟对方说出心里话。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善于跟人话家常,会跟人闲聊,那么你的亲和力一定很强。而良好的亲和力将有助于你工作的开展。

比如,如果你是一名销售员,在向顾客推销产品时,和顾客闲话家常,这似乎和销售完全无关,表面上看是有点浪费时间,但其实,这可是影响你日后生意好坏的重点。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商家的至理名言。在面对顾客时,商家不能仅仅停留在推销产品上,而是要透过交流和沟通,提供令顾客满意超值的服务。譬如说,顾客本来只是咨询产品的使用情况,但如果你能适时地在用专业知识为他解答产品的疑问外,还能透过生活、学习、工作之类的闲聊话题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顾客的消费习性和取向,那么你就有能力及机会替顾客找到最适合他消费的产品。

看看电影《焦裕禄》《孔繁森》里的情景:白天他们与老百姓一起劳动,晚上,围坐在老百姓的炕头,一张桌子、一袋烟、一碗白开水,把老百姓的事摸得一清二楚,哪家有病人、哪家条件差、哪家有啥疑难事,遇到了什么问题,就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妥善解决,因此工作就好干,难事也好办。这就是闲聊的作用。

连美国总统夫人都深明和民众“唠家常”的好处。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的演说经常富含感染力和号召力,她从不长篇大论,而是喜欢用唠家常的方式演讲。她会谈起自己的父母,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会说起两个可爱的女儿,称她们是上帝赐给她最好的礼物;当然也会谈谈自己的丈夫,谈他多么优秀,称他可以改变美国。或许从表面上看,米歇尔的演说有些杂乱,然而却能很好地增加自己的亲切感,更好地感染民众。虽然她不会谈及政治,却能很自然地为丈夫拉到更多选票。

其实,闲聊有众多的好处。美国权威学术期刊《人际关系》上的一篇论文就阐述了闲聊的好处。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心理学博士詹妮弗·波森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性研究之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几个人在一起闲谈,甚至说别人坏话时,他们之间的友谊往往可以突飞猛进地发展。詹妮弗强调,说别人坏话虽不是好事,不该提倡,但闲聊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们不必把市井闲谈一律认为是低俗有害的废话。

除了增进友谊,闲聊其实还有很多的好处。韩布新博士说,心理学有一种流派,主张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以倾听、倾诉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倾诉者把自己的委屈、精神痛苦全部宣泄出来以后,心理痛苦和疾病也就减轻了大半。另外,闲聊也正好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表达、发泄和参与的平台。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能看到,有些老人在退休后变得失落、抑郁,此时如果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老伙伴们一起高谈阔论,老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大为改观。韩布新博士解释说,这是因为闲聊对体力、脑力都有一定的锻炼,同时还可以让老年人把身心融入社会群体之中,排遣寂寞。

正是因为闲聊的诸多好处,它还被一些医学界人士称为“话疗”。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编了“话疗”歌来概括聊天交流的好处:“说起话疗真奇妙,防病治病都有效。一聊双方误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三聊能治血压高,四聊能把肿瘤消。话疗疏解郁闷气,话疗提高抵抗力。天天话疗三四起,家家快乐甜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