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怎样吃不得病得了病怎样吃大全集(超值金版)
5015300000037

第37章 鱼的吃法与健康(6)

【药膳方剂】

河虾汤

[原料]淡水大虾200克,油菜心50克,水发木耳10克,酱油、料酒、精盐、味精、植物油、鸡油各适量。

[做法]将大虾洗净,剪去须刺。木耳切两半,油菜心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冷水拔透,捞出沥干切成段。植物油烧热后,加入大虾,稍炒,再加酱油、料酒、盐、油菜心、木耳,炒几下,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后,加上味精,盛入汤碗内,淋上鸡油即成。

[用法]食用。

[防治]肾阳不足而引起的腰痛、阳痿、神疲乏力及产后乳汁不下或脾肾阳虚等症。

对虾蒲公英汤

[原料]鲜虾肉100克,鲜蒲公英100克。

[做法]将鲜虾肉、鲜蒲公英洗净去杂质,入锅,加水600毫升,煎煮15分钟即成。

[用法]每日1剂,早、晚分食用,饮汤。

[防治]乳腺炎初期。

炒虾仁

[原料]鲜虾仁300克,韭菜200克,生地20克,白酒50克。50度,食盐1克,生姜10克,大蒜15克,味精1克,醋5克。

[做法]韭菜择洗干净切段,生地洗净,生姜去皮洗净切丝,大蒜择洗干净切碎。将所有原料放入锅中炒,烹入白酒,虾仁炒熟即可。

[用法]食用,用量随意。

[防治]阳痿早泄、腰膝冷痛、痛经。

虾肉无花果汤

[原料]虾肉100克,无花果50克。

[做法]将虾肉、无花果。成熟入锅,加水600毫升,煎煮20分钟即成。

[用法]食虾肉、无花果。

[防治]手足抽搐、缺钙。

【食用宜忌】 咯血、哮喘病人忌食对虾。痿疮宿疾、阴虚火旺者忌食虾。过敏性皮肤病、哮喘病者慎食用虾。对虾与青虾功能有别,对虾以益气开胃为长,青虾以通乳托毒为长。对虾是个体较大的一种海虾。对虾的肉质很鲜美,尤其是虾头中的“脑油”,香鲜异常,所以是一种名贵菜肴。新鲜对虾,虾色青白、皮亮、身硬、不活头、全尾。对虾不新鲜时,就会掉头、脱皮和变红。

★鳖

别名甲鱼、团鱼、元鱼、脚鱼、王八、神守等,又名中国鳖,生活在河、湖、池沼中,甲壳供药用。肉可食用,自古被视为滋补佳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多达22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脂肪含量很低。滋补肝肾,清虚热。对肺结核、贫血、肝癌、白血病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药膳方剂】

清蒸甲鱼

[原料]甲鱼、母鸡、瘦猪肉、海米、葱、姜、盐、味精、料酒、胡椒面各适量。

[做法]将宰杀、收拾好的小母鸡、瘦猪肉放锅内加入清水。水要没过原料1~2倍,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焖煮2~3小时即可。把甲鱼壳朝下放在菜板上,待甲鱼头自动伸出时,用刀迅速割下,立即将甲鱼腔朝下,控去污血。锅内倒入清水烧开,将甲鱼放在漏勺里,下入开水锅内略烫,待用指甲轻刮甲鱼裙边的黑膜即下时,将甲鱼捞在凉水盆中。再用小刀轻轻刮去背部、腹部的黑膜、白膜,然后用小刀自头腔处下刀,沿着背壳边沿割开,将壳撬下,挖去内脏。在腹腔中部和挂在内壳壁上的蛋黄,剁下甲鱼爪尖洗净,再切成块。锅内倒入清水,放入葱段、姜片、料酒、胡椒面,下甲鱼块,水开后撇去浮沫,略煮后捞在凉水盆内,洗净附在甲鱼块上的污血,放入大碗里。将煮好的母鸡和猪肉的汤撇去浮沫,倒入大碗里,再将母鸡、瘦猪肉取出,切成大块,码在甲鱼上,放入精盐、味精、料酒、胡椒面、葱、姜、海米,加盖,上屉蒸2小时即成。

[用法]食用。

[防治]肺虚气喘、阳瘘、遗精。

【食用宜忌】 孕妇及产后溏便者忌食。患有肠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慢性腹泻等慢性胃肠疾病者不宜食用。活动性肝炎患者食用甲鱼,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肝硬化患者食用甲鱼,可能诱发肝性昏迷。慢性肾衰患者也不宜食甲鱼。

★龟

爬行动物,背腹有甲壳,头、尾和脚可以缩入甲内,水中和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有滋阴补血、益肾健骨的药用功效。

【药膳方剂】

冰糖龟肉

[原料]活乌龟1只,250~500克,冰糖50克,鸡汤500克,葱白15克,生姜15克,花椒10粒,料酒25克,酱油5克,植物油适量。

[做法]将活乌龟斩去头,剖腹去肠杂,切去脚爪,共切成八块。炒勺上火,放入植物油下入花椒略炸,放入葱、姜,煽出香味,再放入龟肉、料酒、酱油翻炒,然后放入鸡汤、冰糖,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煨熟烂即成。

[用法]食用。

[防治]咯血、便血。

【食用宜忌】 龟肉不能与冬笋一起食用。脾胃阳虚的病人应少食。

★蚌

软体动物,生活在淡水中,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壳,有的蚌壳内可产珍珠。

珍珠:微小物浸入蚌类的贝壳内,蚌因受到刺激分泌黏液,把外来物质层层裹起就形成了珍珠。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有机物和水,可以入药,也是珍贵的饰品,“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天然名贵的珍珠价值连城。

【食疗功效】 蚌肉滋阴明目、清热、解毒。用于烦渴、目赤、崩带、痔瘘等。有助于健康皮肤,保持皮肤弹性和光泽。

【药膳方剂】

灵芝河蚌煮冰糖

[原料]灵芝20克,蚌肉250克,冰糖60克。

[做法]先将河蚌去壳取肉,用水洗净待用。灵芝用砂锅加水煎煮约1小时,隔渣去灵芝,取浓汁加入蚌肉再煮,放进冰糖待溶化即成。每隔2~3天服1次。

[用法]食用。

[防治]急慢性肝炎、心律失常、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冠心病、高脂血症、神经衰弱、早期肝硬化等疾病。

清炖蚌肉

[原料]鲜蚌肉500克,生姜1片。

[做法]将鲜蚌肉洗净,与姜片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开水炖2~3小时后,调味供食用。外感未愈者不宜食用。

[用法]食用。

[防治]肝肾阴虚、眼目昏花、眩晕、视力不足、糖尿病等症。

★蚶

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食用蚶对人体有益。其所含的硒、铁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大脑,对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提高判断能力起着积极作用。蚶壳研细粉可抑制过多的胃酸分泌,如果胃酸分泌过多,返流入食道,可引起烧心、返酸等症状、过高的胃酸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是引起溃疡病的诱因之一。因此,蚶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是肯定的,蚶含镁、硒成分较多,有防治各种癌症的作用。

【食疗功效】 补中益气,行气活血,润五脏,止消渴。主治胃痛、消化不良、痢疾、大便溏泻、血虚、肢体麻木、阳痿。

【药膳方剂】

蚶子白酒方

[原料]蚶500克,白酒30~50毫升,生姜10克。

[做法]将蚶子洗净,生姜切片,入锅,加水750毫升,煎煮10分钟,装汤碗即成。

[用法]食蚶肉,饮汤,白酒送服。

[防治]胃脘痛、食欲不振。

蚶子肉炖豆腐

[原料]鲜蚶子1000克,豆腐500克,生姜10克,葱10克,精盐1克,味精1克,植物油30克,酱油10克,香菜30克。

[做法]将鲜蚶子洗净入锅,加水1500毫升,煎煮开口取肉,再用此汤洗净鲜蚶子肉,汤沉淀10分钟取上清汤备用,豆腐切块,葱切段,生姜切片,香菜切段。锅烧热入油,入葱、姜,酱油、精盐,再加入豆腐、煮蚶子肉清汤1000克,煎煮30分钟,豆腐入味时,入香菜、味精、蚶子肉,翻炒几下,起锅装汤碗即成。

[用法]食蚶子肉、豆腐,饮汤。

[防治]惊风抽搐、醉酒、消渴。

炒蚶子

[原料]将鲜蚶肉300克,玉兰片15克,木耳20克,料酒10克,淀粉15克,油菜30克,葱油35克,味精5克,酱油10克,清汤50克,盐1克,葱10克,姜5克,椒油1克。

[做法]将蚶子肉洗净,去掉血污,切成厚3毫米的片;玉兰片切成长2厘米余的片;油菜抹刀切成长2厘米余的片,水发木耳大的切开;葱切片,姜切末。将蚶肉、玉兰片,木耳、油菜先用沸水汆一下,捞出沥干水分。锅烧热后下入油,油热时下葱、姜烹锅,放入蚶肉、玉兰片、木耳、油菜颠炒几下,加料酒、酱油、盐、味精、清汤,调好口味,用淀粉勾芡,淋入椒油即成。

[用法]食用。

[防治]胃痛、消化不良、下痢脓血、带下。

蚶子肉炒芹菜

[原料]鲜蚶子1000克,芹菜300克,葱10克,生姜10克,精盐1克,味精1克,湿淀粉15克,精制豆油30克。

[做法]将鲜蚶子洗净,入锅,加水1000毫升,煎煮蚶子开口时起锅,从壳里取蚶子肉,将煎煮蚶子时用的汤沉淀10分钟,取上清汤,用此液清洗蚶子肉周围杂质。土、沙,逐个进行装盘,剩下的汤仍沉淀10分钟,取上清汤备用,生姜切丝,葱切丝,芹菜入沸水中,煮至八成熟时捞出控干水分,切小段,锅烧热入油,油八成热时再入葱、姜,煸炒几下,入芹菜、精盐、味精,加入100毫升剩下煮蚶子的清汤,煮沸1分钟后入鲜蚶子肉,翻炒入味,湿淀粉勾芡即成。

[用法]食用。

[防治]消渴、贫血。

【食用宜忌】 湿热盛者慎食,不宜过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