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5017200000026

第26章 显示人格:如何使人信任你

人格是一个人性格、气质、道德品质的总和,它蕴涵着难以估量的力量,如无声的命令,润物的春雨,凝聚人心的磁石,拨开云雾的灯塔。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用金子比喻人格的“纯度”,其“含金量”愈高,影响力愈大。古往今来,高尚的人格令人敬仰,卑劣的人格遭人唾弃。我们要取得别人的信任,提高我们的人格是关键。

良好品质能提高陌生人对我们的信任

良好品质可以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如正直、善良、热忱、坚毅、诚实等,具有这些品质的人,无不是形象突出,为人们所喜爱。

如果一个人在刚踏入社会时,就决心把建立自己的优良品质作为以后事业的资本,做任何事情,都无悖于养成完美人格的要求,那么,即使他无法获得盛名与巨大利益,也不至于失败。而那些人格堕落、丧失操守的人,却永远不能成就真正伟大的事业。

美国总统林肯就有这种优良的品质。他乐于助人,这使得他在任何场合中都能与别人打成一片。在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亨恩顿先生说:“在林肯先生住所住满了人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床让给别人。然后,他自己就到店里的柜台上睡,卷一卷布当做枕头。”这种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性格使得林肯备受人民的爱戴。

林肯的美好名声为什么不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与日俱增,妇孺皆知呢?因为林肯的一生都保持着正直的品质,从来没有作践过自己的人格,从来不糟蹋自己的名誉。这也充分地印证了一句话:“人的品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

布兰顿博士曾说:“适度的自爱,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是一种健康的表现。适度的自重对工作和成就都不可或缺。”

许多人在谈及自己的提升或是人生最初起步的成功时,都把这些归功于自己拥有坚韧、乐观、热心、亲切随和等品质。

如今很多人对于这一点缺乏认识,他们过分地注重技巧和手段,却忽视对正直品质的培养。为什么有许多公司情愿以非常昂贵的代价,用已去世数十年或数百年的人的名字来做公司的名称呢?因为在那些已逝者的名字里面含有正直的品质,代表着信用,使消费者感到可靠。想想有些名人的实际情况,其信用之稳固程度如同直布罗陀的岩石一样坚固,这就可以证明人格的价值了。

美国亨氏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霍金士先生有一天突然从化验鉴定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的食品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用量不大,但长期服用肯定对身体有害;如果悄悄在配方中删除该添加剂,又会影响食品鲜度。

此情一旦公布于众,定会引起同行的强烈反对。然而,他最终向社会宣布:这种添加剂有毒,对身体有害。

随后,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老板联合起来,用一切手段攻击他,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并且一起抵制亨氏公司的产品。亨氏公司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这场争论持续了四年,霍金士在快要倾家荡产之时,名声却家喻户晓,人们为他这种正直的品质所折服。公司的产品成了人们放心的热门货,亨氏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两倍,霍金士一举坐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头把交椅。

由此可见,拥有正直的品质多么重要。有一些人明明知道这样的事实,但是他们仍然不将事业的基础建立在正直的品质上,反而建立在技巧、诡计和欺骗上。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奇怪吗?

公道、正直与诚实是成功所包含的要素,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事业才能成功;倘若缺乏这些美德,是不可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的。

在温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青年,是做小商品批发的,凭着勤奋肯干,货真价实,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他积攒了几十万的家产。

然而,他并不甘心于取得这样的成绩,觉得赚钱太慢了,于是就想方设法,偷工减料,从小商品的原料上下手。可以想见,顾客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商品,在小青年这买了质量差的商品以后,一传十,十传百,渐渐没人再光顾他的生意了。

优良品质是一个人能否找对人办对事所必备的素质,而一个人的素质就是由精神面貌、行为举止表现出来的。有了这个品质,我们就能够把自己推销给任何陌生人,推销给这个世界。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感到,不管是做什么事,从事什么行业,都要保持高尚的品质,而且应该不惜一切来保持这种品质。大凡历史上真正的伟大人物是不会因金钱、权势、地位等种种诱惑而出卖人格的。

无论有多大的利益,无论有多么难以抵挡的引诱,具有优秀品质的人都不会出卖人格。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办任何事,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都应该保持自己高尚的品质。在我们做一个律师、一名医生、一个商人、一个职员、一个农民、一个议员,或者一个政治家时,都不要忘记:我们是在做一个“人”,而且要做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这样,我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才能有重大的意义。

尊重别人,我们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众所周知,力是相互的,同时尊重也是相互的。从小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叮嘱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现代社会处在一个生活节奏空前快捷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在讲究质量的同时,更追求效率。因而,人们的言行更直接、更简洁了。与此同时,人们在交往中希望得到尊重,得到重视的渴望更加强烈了。

在人际交往中,这一点更是重要。试想一下,在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时,我们态度谦虚、说话诚恳,那么,对方没有理由不尊重我们。

如果我们想得到他人的赞扬,让别人承认我们的优点,处处受人欢迎,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优点,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严。

有一个年轻人应邀去参加一个盛大的舞会,可是年轻人却显得心事重重。一位年长的女士邀请他共舞一曲,随着欢快的舞曲,年轻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一曲结束,年轻人对年长的女士给予由衷的赞美,对她的舞技大加赞赏。年长的女士听到有人这么欣赏她的长处,显得很开心。出于好奇,女士忍不住询问年轻人刚开始时,为何愁眉不展。

年轻人讲出了原由,原来年轻人是一家运输公司的老板,可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他的公司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已经接近破产的边缘。年轻人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维持公司的周转了,即使想翻身也没有机会。

事有凑巧,年长女士的丈夫是当地一家大银行的行长,女士很爽快地把年轻人介绍给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随即找人对年轻人的公司进行了分析和调查,给他贷款100万,帮助年轻人渡过了难关,解了燃眉之急。

每个人都希望在人前保持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所以,在与人交往之时,有必要让他明白,你承认他的优势并肯定他的存在,并且真诚地承认和肯定——这是打开对方心扉的钥匙。

善于网织人际关系的人,都知道如何去搞好人际关系,他们都深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而都懂得尊重他人以及如何去尊重他人,目的是要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支持。

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我们要做到尊重对方,就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内心要有尊重他人的基本认识。现实中人确有职业、身份高低之分,但不存在人格贵贱之别。要善于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及角色转变,做好每个角色应该做的。还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因素转化语气、语速、话题等,表现出对人尊重。

其次,从外在言行礼仪中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在与人交往的态度上,要特别注意我们的举手投足,要从细节上让对方敏感的神经因我们的善意而放松,例如注意倾听、谦虚礼貌、实事求是,都属于尊重别人的表现。

在交往中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完全能够体现我们对别人的尊重程度。在外表上,当然要注意和场合搭配,特别是要穿着得体、整洁、干练。这不仅能够体现良好的个人修养,同时也是向对方传递一种友好、善意、尊重的信号。穿着一身得体的礼服,再加上适宜的微笑,可以想象得到,在任何场合对方都会感觉到我们带来的“扑面春风”般的友好;反之,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轻佻之举都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再次,在小细节方面展示我们的尊重。守时向来是有修养、有素质的人必备的良好品质。因为如果别人准时赴约,而我们却姗姗来迟,这不仅是你对他人的不礼貌和不重视,更严重的是在浪费他人的时间,耽搁他人的事情,实在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最后,言语要得体。一个人的外在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言谈所表达出的素养,这是我们的特别之处。并且,在与人交往时也要特别注意言辞的把握和运用,如别人正谈得投机,我们却频繁插话;对别人忌讳的问题,我们却打破砂锅问到底等,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同时还应注意什么样的场合配合什么样的言语,如在朋友的结婚喜宴上应谈些喜庆的话题、吉利的话题。如果尽谈些令人扫兴的话,就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与人为善,从已做起

人是群居的动物,从一出生起,就避免不了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中国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很复杂,没有人能逃得过这张巨大而无形的关系网。那我们应该如何维系这张网,即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呢?

有一天,子路、子贡、颜回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 子路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他。”子贡说:“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颜回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孔子很赞成颜回的做法。

我们在面对陌生人时,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待,我们不能因为对方没有善待我们就产生报复的心理,而是要用自己的善与感化对方。

在19世纪中叶的一个冬季里,有一个少年流浪到了美国南加州的沃尔森小镇。冬季的小镇雨雪交加,有一家花圃旁的小道变得泥泞不堪,行人纷纷改道穿花圃而过,弄得里面一片狼藉。

少年看到这些,心里很不忍花圃被践踏,因此他便冒着雨雪看护花圃,让行人仍从那条泥泞的小路上走过。这时,一个老人挑来了一担炉渣,将那条小路铺好了,于是行人就不再从花圃中穿行了。

少年问老人为什么要给别人铺路,老人对少年说:“我铺好了路,别人就不再穿行花圃,我关照了别人也就是关照了我自己。”

原来老人是这个家的主人,更巧的是,他还是这个小镇的镇长。镇长因为少年的善良而收留了他。

而这个少年却时时刻刻记着“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这句话,并且心灵受到很大震撼和启迪。他知道,关照别人虽然也需要付出,但同样能得到收获。镇长的一句话,成为这个少年终生享用不尽的巨大财富,他后来成了石油大王,他就是哈默。

人性原本有善有恶,事实上也可善可恶。一般人偏向性善,“人之初,性本善”,自己抱持善意,期待对方善意的响应,多半能够心想事成。

我们与陌生人其实也是交互的,我们对他好,他没有理由不对我们好。同样的道理,一开始就认定对方缺乏诚意,对方十分敏感,一下子就看出来,当然不会诚恳地响应我们,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表现自己的善意,使大家对我们产生比较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才能进一步建立关系。所以,我们不但需要引起他人的注意,还需要造成良好的观感。

与人为善是做人的一种积极和有意义的行为。它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惠与人的快乐,从而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不仅自己向善,还要导人向善。对方的美德,应该替他宣扬;对方有缺点,要帮助他改正。闻过则喜是一种美德,可惜做得到的人委实太少,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子曰:“忠告而善道之。”意思说,当对方有过错的时候,要忠诚地劝告他,要好好地开导他。

指出对方的缺点或错误时,要先赞美他,然后批评他,最后再赞美他,这样他才乐于接受。也可以借用别人的话来批评对方,譬如,“有人说你相当不近人情,但是我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或者“我看你整天忙于工作,偏偏有人还在批评你偷懒……”,这样就可以弱化批评的语气。

我们要影响对方,必须先了解他的背景和立场,主动给予配合,才能让他乐意接受。尽可能发现彼此相似的地方,最好能找出他的优点,喜欢他、关心他。当这些反应传给他以后,他也会有所回馈。

表达善意要多替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别人才可能依据交互精神,同样站在我们的立场来合理地回应。大家都将心比心,交集的范围加大,彼此有共识,当然容易沟通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任何人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必然被视为自私自利而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和欢迎。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别说是结交陌生人了,连自己身边的人都嫌弃他。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百般挑剔,随意指责,人为地制造矛盾。只有处处与人为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才能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

在很多时候,我们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我们。这就教育我们,要待人如待己。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善行会衍生出另一个善行。

本章总结

人格,就是人的品性、道德、情操、修养境界等的集中表现。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人格则决定每个人的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讲,每个人的言行都会依照人格的轨迹去运行。人格有高尚和卑微之分。人格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又有一种不靠任何外界制约的自然的影响力。高尚的人格常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赞许和仰慕,从而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心灵震撼力,让人们自然而然、自觉自愿地去效仿和服从。我们提高了自己的人格后,就会使陌生人对我们产生自然亲切的感觉,这样,我们再去与他们交往,通过都不会被对方拒绝的。